根据美国的一项学术研究指出,太过于服从“顾客永远是对的”正是许多厂商失败的原因。
举例来说,十多年前,IBM与迪吉多(Digital)两大电脑公司为什么没有看到个人电脑产业的崛起呢?在当时,这两家公司的主要顾客群分别是公司与研究单位,而个人电脑的主要顾客则是个人与家庭。IBM与迪吉多在个人电脑刚刚推出市场时,只注意到它们既有顾客的需求,而忽视一般个人的需求,因此,没注意到个人电脑的日后影响力。当个人电脑势不可挡时,两大公司再急起直追,也只能事倍功半地惨淡经营。迪吉多在努力多年之后,终于挽不回逆势而被全球最大的个人电脑公司康柏电脑收购。当康柏电脑在1980年初成立时,迪吉多是规模仅次于IBM的电脑公司,想不到一念之差,竟然全盘皆墨。
从IBM与迪吉多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企业对于产品的创新研发,不能局限在现有顾客的观点。在另一方面,企业在行销产品时,往往也会发现顾客是错的。早年台湾奇美实业在拓展产品时,为了节省成本,打破了过去产业内的销售规矩,不用业务员招揽顾客与订单,而是将销售价格统一公告,并且赠送顾客传真机,希望顾客使用传真订货,奇美因而能大幅降低营销成本。奇美把部分节省下来的成本回馈给顾客,使得奇美与它的下游顾客厂商都得到更大的利益。奇美在当初推动这样的销售办法时,曾经引起许多顾客的反弹,那么,今天我们很可能也看不到奇美的成就。
无论是产品或行销方式的创新,都可以区分为渐进式与革命式的。革命式的创新通常会颠覆现有的市场秩序或经营理念,既有的顾客群因为习于过去的交易方式,通常只能接受渐进式的创新,很难接受革命式的创新。所以,企业若是过于在意这些顾客的想法,就会失去创新的能力。
彼得·杜拉克认为企业从既有顾客中所能获得的资讯是内部资本房东(inside information),通常既有顾客只占市场潜在顾客的一小部分,因此,企业要更注意非顾客所能提供的外部资讯(outside information)。当企业奉行“顾客永远是对的”的圭臬时,可千万不要忘了还有更广大的非顾客,这些非顾客可能更对!(相关链接:《总经理的内衣》、《总经理的新衣》,社科文献出版社2001年6月版)
顾客有时候并不知道他要什么,所以需要引导
同意楼上的观点。我们要作的就是,如何告诉顾客,“为了达到您的目的,我们提供了×××!”。
企业要能够勇于挑战顾客的习惯与希望
倒不如说企业要善于挖掘顾客的习惯与希望
创新不单单靠勇气,更需要发现和挖掘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