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原创]企业的成长空间在哪里? [打印本页]

作者: 和君咨询    时间: 2007-7-17 14:13
标题: [原创]企业的成长空间在哪里?

一个企业,应该到哪里去寻找它的成长空间?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回答似乎是不言而喻的:当然是到产业社会和市场机会的生长演变中去寻找企业的成长空间。

    然而,我们在为企业咨询的过程中经常观察到,为数不少的企业,它的经营者或曰企业家,对市场、产业、金融、政策、商机和危机等等很不敏感;对经营环境的变化反应迟钝。究其原因,乃是因为知识贫乏、见识浅薄,信息量很小,眼界不开阔,经营思路狭窄。一句话,企业家或经营者的思维空间太狭窄。由于经营者的思维空间延伸不及,大量的产业和市场机会在他的视野之外生生灭灭。再大的产业和市场空间都与他无关。

    这种现象,很容易让我们想起管理学泰斗彼得•德鲁克关于企业成长的一种说法:一个组织只能在其价值观内成长,一个企业的成长被其所能达到的价值观所限制。

    套用德鲁克的这种表述,我们对企业成长的空间可以作出这样的论断:一个企业只能在其经营者的思维空间之内成长,一个企业的成长被其经营者所能达到的思维空间所限制。

    想得到不一定做得到,想不到就一定是做不到。就某一特定的企业而言,它的成长空间究竟在哪里?不在产业和市场里,而是在经营者的思维空间里。

    管理学上关于企业成长的那个著名的"经理封顶"定理,讲的就是这种道理。"经理封顶"定理的通俗表述是:一个企业再好好不过它的经理,一如金字塔再高高不过它的塔尖。这就是说,企业家(经理)的思维、知识和能力,构成企业成长的极限。

    一般而论,影响企业绩效和成长的因素众多而且复杂。但就某一特定的企业来说,它的兴衰成败直接取决于企业家或曰经营者的知识和能力。正因为这样,人们总是把克莱斯勒的复兴、GE的成功归因于艾科卡和韦尔奇,把联想的成长和海尔的强盛归因于柳传志和张瑞敏。中外企业兴衰史告诉人们一个不倒的真理:企业家是企业兴衰的决定性因素。

    由此推断,要拓宽一个企业的成长空间,首先必须拓展企业经营者的思维空间。为此,必须首先改善经营者的知识结构,提升经营者的思维层次,开阔经营者的视野和见识。

    如果说市场经济中的企业是"思路决定出路",那么决定思路的又是什么呢?是企业家或经营者的知识和视野决定着企业的思路。

    和君认为,在WTO时代,下列6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对中国的企业经营者来说尤为重要:1、战略;2、组织;3、营销;4、财务;5、并购重组;6、前卫管理理论与工具。我们曾经把这6个方面的管理学知识设计成500个打"√"或打"×"的简单选择题,然后对200个企业老总进行抽样测评。
    结果显示,12%左右的老总缺乏基本概念,比如分不清推销与营销、财务与会计的区别,没有听说过战略制定中的SWOT分析和BCG矩阵,对ERP、CRM和组织扁平化没有任何概念等。超过35%的老总表现出明显的管理学知识贫乏,其知识结构显然不能胜任一个现代化大公司的管理要求。在上述6个方面皆具备较完整知识的老总,不到10%。

    企业经营者们知识的贫乏,从一个侧面表明,我国相当大一部分的企业,主要还处在靠个人权威、靠开会和"拍脑袋"决策的经验管理阶段,科学管理离这些企业还相当遥远。我国近代著名的企业家刘鸿生在1929年圣约翰大学5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至今依然适用:中国地大物博,不愁没有资源,也不是拿不出资本来,所愁的是有了资源和资本,却寻找不到一批能运用资源和资本的人才。仅仅有生意人式的精明和长袖善舞的社会活动能力,并不能给企业带来长远前途。

    知识经济是靠知识取胜的经济。面对管理学知识不足和经营思维狭隘的企业经营者们,我们很难设想他们能够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领导企业走上持续成长的道路。拓宽企业的成长空间,必须先行拓宽企业家或经营者的思维空间。为此,企业家除了忙于事务和应酬之外,更需要腾出时间来学习,重视持续地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作者: snowliu82    时间: 2007-7-17 17:42

说的好!

可是,该如何来丰富企业家的知识呢?


作者: beyonlee    时间: 2007-7-17 17:55

说句不客气的话,没觉得这个帖子值得加精。

为什么?有几个理由:

1、主题思想陈旧--企业的发展空间由最高领导人局限,这是被无数人证明过的问题,再次炒冷饭实在没有意义。而且,也没见炒出什么新意来。

2、解决思路脱离实际--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最大的差异在什么地方?不在领导人的知识体系,而在于环境。也许的确有众多的企业领导人不懂文中所说的几大方面的知识,但并不能抹杀他们成功了的事实。相反,倒是不少人才济济的咨询公司在国内日趋落寞。何解?

3、广告的味道太浓--大家都知道,广告中有一种“恐吓式广告”,专靠吓人来促使顾客购买。这篇文章反复的强调企业领导人不改进自己知识结构会带来的可怕后果,却没有讲改进之后会有什么好处。那我可以怀着恶意揣度一下:“改了之后也只是有可能把企业做大、做强”。那么,既然不改后的不良风险是可能的,改了之后的利益也只是可能的,那企业主为什么要改呢?

4、非实证性--通篇讲没有先进管理理念的坏处,却没有从实证的角度来证实自己的观点,而只是不停的引用他人的观点、原话(尚不论这些观点是否正确),未免底气不足。

据我所知,和君算是国内一流的本土咨询公司,自和君做客栖息谷以来,我也经常关注和君的动态。

但是,我不得不说的是,和君把这么一篇文章贴出来,实在是有失专业公司的水准。

一家之言,抛砖引玉,欢迎讨论~~


作者: 海中水    时间: 2007-7-17 21:05

环境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不同的土壤生存的是不同的企业家.

最好有实例探讨下.


作者: 夜落无声    时间: 2007-7-18 09:02

工作至今,大大小小的培训参加了不少,有一个现象令我很反感。

每次培训的流程最开始总是讲述为什么开展培训,开展本次培训的意义,培训教师一般都是长篇累牍,翻来覆去,誓不把意义说清楚论明白不罢休,其实这些与会者只要私下花个把小时看一下教材就能搞定的事情,没必要花那么多时间,甚至有些培训由于前面讲太多,最后一些有用的,方法性的、实用性的内容反而没讲或者少讲了,以至于整个培训下来,基本就学到了该培训如何重要。

难道中国的培训就是这个水平么?还是我本人层次不够,没机会参加真正高水平的培训呢?郁闷啊


作者: disint    时间: 2007-7-18 09:53
哈哈,随便看看,不评论,心里有数就行了
作者: redbar    时间: 2007-7-18 11:07
3楼的兄弟说的很实际!
作者: 梦想花圃    时间: 2007-7-18 14:59

学习了,


作者: puter    时间: 2007-7-18 15:06

學習一下 !


作者: xin113022    时间: 2007-7-18 15:32
按逻辑思维文章的观点是对的,但是中国还不是完全的市场经济,还很难滋生大批的真正的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
作者: 青虹剑客    时间: 2007-7-18 16:50
可以参考!
作者: lxy2007    时间: 2007-7-18 18:41
三楼的说得对。
作者: 1986zhang    时间: 2007-7-18 23:21

参考一下


作者: bothsmall    时间: 2007-7-19 05:12
持续改进的理念是每个企业必须的,
只停留再在吃饭喝酒喝应酬上的企业,
命运就已经注定了。

作者: bothsmall    时间: 2007-7-19 05:13
持续改进...
作者: bothsmall    时间: 2007-7-19 05:14
持续改进...
作者: as001    时间: 2007-7-19 09:54

企业的成长空间在哪里?

来自差距,一方面对外同世界顶级的优秀企业相比的差距,就算你是世界顶级的优秀企业,也不可能每个方面做得都比别的强,总有弱项,拿短处和别人长处比,肯定就有差距,差距就是成长的空间;另一方面来自管理层\职工对企业的期盼,本来可以到什么地步却没有达到,这就是一个差距,也就是成长空间


作者: 创业者1983    时间: 2007-7-19 10:05
值得学习的地方
作者: 清蒸鸽子    时间: 2007-7-19 10:18

楼主说法片面了一点。虽然企业家的眼光决定了企业的命运,但是现在是团队,所以企业家不是独裁的,他会听亲信的意见。应该是高层们决定的。

我个人是这样认为


作者: night_yejs    时间: 2007-7-19 11:15

企业的领导者的素质决定企业的成长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的,但问题是如何去衡量企业领导者的素质呢?真的是具备有一整套管理学知识的经理就是好的吗?这是值得商榷的


作者: miniblack    时间: 2007-7-19 12:48

文章本身没有对错,不过三楼朋友的意见很有意思。

以和君的身份,发这样一份贴子感觉有些浅显了,确实更有广告的味道。


作者: dqsvictor    时间: 2007-7-19 16:41

很老的课题,也很有探讨的意义.


作者: tyzhangm    时间: 2007-7-19 21:17

不错


作者: ziyue    时间: 2007-7-20 16:15
和君的下行就不能停止吗?
作者: nakatawa    时间: 2007-7-21 16:42

不是合君的东西,鉴定完毕


作者: zhangzd    时间: 2007-7-22 11:50
企业的生存空间在企业全体员工的心智中,尤其在这个微利时代,改变心智确是企业的增长点.
作者: zhangzd    时间: 2007-7-22 11:50
改变心智是企业的增长点
作者: 天之雪    时间: 2007-7-22 12:26

企业的成长空间在哪里?在于企业的人的整体和企业的人的生长环境,是改变环境还是顺应环境,是小富既安还是创造精神物质财富还是空空泛泛还是成浩然正气大气,是非曲直,是是非非,企业的孩子要强壮成长而非要人为的多灾多难.

主题思想虽陈旧,而还应再探讨,再更大的范围内探讨,虽有不同时节不同地域,人间冷暖,企业人应化作一个人去面对环境.

和君算是国内的本土咨询公司,其咨询的成败难道不是国内咨询业的缩影.标识的设计不严谨,是和君的一大败笔,后改正但已被BBS上点其软肋.收场时匆匆忙忙,与其初的努力争取,天壤之别.我们的企业,我们的思维,规则人本管理,似是而非,避重就轻,口上一套,书上一套,实际行为又是一套,诚信何在?????......

仅此几句随笔,仅供大家参考,请指正.


作者: wuqiang95    时间: 2007-7-22 17:06

我觉得不值得加精

原因:1.该帖子的主题就是说,企业所有者应该更多的掌握现代化的管理方式,技能。但是这个谁不知道呢?还用说吗?

      2.难道你觉得老总们不想去学习了解先进的东西吗?他们当然想去学习有用的东西;但是什么是有用的?这是需要实践和时间来证明的,而不是靠什么学者的什么理论来证明;“先进的不一定是有用的”

      3.一个人能通透的理解这么多东西吗?我们是不是该把有限的精力用在刀刃上,战略指挥家不需要深刻理解战术指挥的。各司其职才好!

      4.关于提升空间的问题,我想关键是管理系统,而不要只是寄希望于老总的个人能力。

老总不懂会计,他不可以请个懂会计的人吗?老总分不清营销和推销,所以我们才需要营销总监呀

      5.在其位,谋其政;各司其职,持续改进才能稳定的发展


作者: windtiger    时间: 2007-7-22 17:21
一个企业如何能持续发展?
作者: zhangsh    时间: 2007-7-22 21:58
标题: [原创]

我不太同意前面朋友的看法愿意如下:

第一,陈旧的东西不一定没有用,都知道工作中用心努力的重要性,可现在大家每天还都在这样告诫自己.有些经典的理论长提常新,另外,管理理论完全创新也是不太的.

第二,重提企业领导者的重要性可以说是中国 很多中小企业发展的突破点,如果领导基本观念达不到的话,你会发现,咨询的所有方案都无法实施,感觉无从下手.先提高领导者的水平是企业发展的突破点.

第三,至于无法证实,确有这样的问题,不过那是另外的一个新问题,好的理论配上合适的案例当然会锦上添花!

当然前面这位朋友的观点也很犀利,值得学习,表示敬意,这样的辩论最过瘾!


作者: jsabby    时间: 2007-9-6 16:46
QUOTE:
以下是引用beyonlee在2007-7-17 17:55:16的发言:

说句不客气的话,没觉得这个帖子值得加精。

为什么?有几个理由:

1、主题思想陈旧--企业的发展空间由最高领导人局限,这是被无数人证明过的问题,再次炒冷饭实在没有意义。而且,也没见炒出什么新意来。

2、解决思路脱离实际--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最大的差异在什么地方?不在领导人的知识体系,而在于环境。也许的确有众多的企业领导人不懂文中所说的几大方面的知识,但并不能抹杀他们成功了的事实。相反,倒是不少人才济济的咨询公司在国内日趋落寞。何解?

3、广告的味道太浓--大家都知道,广告中有一种“恐吓式广告”,专靠吓人来促使顾客购买。这篇文章反复的强调企业领导人不改进自己知识结构会带来的可怕后果,却没有讲改进之后会有什么好处。那我可以怀着恶意揣度一下:“改了之后也只是有可能把企业做大、做强”。那么,既然不改后的不良风险是可能的,改了之后的利益也只是可能的,那企业主为什么要改呢?

4、非实证性--通篇讲没有先进管理理念的坏处,却没有从实证的角度来证实自己的观点,而只是不停的引用他人的观点、原话(尚不论这些观点是否正确),未免底气不足。

据我所知,和君算是国内一流的本土咨询公司,自和君做客栖息谷以来,我也经常关注和君的动态。

但是,我不得不说的是,和君把这么一篇文章贴出来,实在是有失专业公司的水准。

一家之言,抛砖引玉,欢迎讨论~~

赞!!

[em05]
作者: ldcr    时间: 2007-9-7 16:07

企业成长的空间在企业家的境界、企业的使命和环境三者之间的交集里。


作者: bdTiramisu    时间: 2007-9-10 12:57
学习了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