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存有一个疑问——如今到底什么才算是“民族品牌”?或者说“民族品牌”该如何定义?
在娃哈哈合资企业,达能控股51%,这个11年前就卖掉的企业还有什么脸面算“中国企业”?难道说在中国这片土壤上成长起来的企业就算吗?别忘了,可口可乐在中国销售有多少年了?中国可口可乐公司有多少中国人在操作着市场!?
所谓“品牌爱国论”,我倒宁愿坚持一个原则——坚持不买倭寇品牌的货!
中国企业国际化意识太淡薄
也太天真了
中国政府也应当支持和保护一些有竞争优势的民族品牌
中国的品牌,有几个呀.
二楼的兄弟,请了解背景在发表意见,娃哈哈,11年前是控股的,金融风暴后,投资方香港百富勤公司股权变卖了之后,达能才控股的。说娃哈哈错了,应该是当时没有收购百富勤的股份。
另一方面,合资不控股,并不代表品牌外流,请研究中国的相关政策。请下面背景的最后一条。
事件背景 |
·1996年,娃哈哈与达能公司、香港百富勤公司共同出资建立5家公司,生产以“娃哈哈”为商标的包括纯净水、八宝粥等在内的产品。 |
上铺的兄弟,也请拿现实来说话!合资是96年的事情,百富勤98年破产清盘,也就是说在这11年里,绝大部分时间,是达能控制了股份。谈当初后悔没收购百富勤的股份有什么意义?为什么达能有意识到去收购,而老宗却没有?
另一方面,品牌和商标两码事。品牌只存在于消费领域,消费者才不会关心你商标转让没转让呢?!消费者只会认为这是哪个公司生产的产品。当娃哈哈大肆传播自己是个合资企业的时候,也就是告诉了消费者——你买的是合资企业的产品。
娃哈哈当初没有去收购百富勒,如今后悔没有用,但是却是极好的case,包括老宗在内,也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这应该是国人应该现在开始了解和注重的方面。找出问题的所在,意义远远不是对于这个问题本身,而是日后怎么完善避免出现问题。
商标和品牌确实不同;对于消费者来说才不会关心我喝的娃哈哈是那个公司的,但是至少知道娃哈哈是中国的品牌。就像我们大家喝的可口可乐一样,我们会认为他是西方的饮料,可是,我们有几个会去看,它原来是上海申美饮料公司出的,甚至联生产也完全国产化了(除了原浆)。所以说品牌很重要,他是一个象征,而商标是保证这个品牌的基础之一。比如说“小护士”它是各品牌,也是个商标,商标使用权被收购后,就不再出现“小护士”商品了,虽然我们这一代人还记得“小护士”品牌,但是,商品还在么?品牌后面的渠道、消费习惯还在么?
商标保护,是品牌维护的重要途径,试着想一下,如果商标使用权归达能了,可能达能在几年内还卖娃哈哈的商品,如果几年后,或者几十年后,他还会卖么?如果他不卖娃哈哈了,品牌还如何谈起?
国人们还不能意识到这一点,那么可想而知,一段时间后,中国人吃穿住用行,柴米油盐酱醋茶全部是国外品牌。那是多么的可悲!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