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
它的年龄可以达到70岁
要活那么长的寿命
它在40岁的时候
必须做出一个
困难却重要的
决定……
当它活到40岁时
它的爪子开始老化
无法有效地抓住猎物
它的喙变得又长又弯
几乎碰到胸膛
它的翅膀变得十分沉重
因为它的羽毛长得又浓又厚
使得飞翔十分吃力
它又两种选择
要么等死
要么经历一个痛苦的
再生过程……
它必须很努力地飞到山顶
在悬崖上筑巢
停留在那里不得飞翔
首先用它的喙击打岩石
知道完全脱落
然后
静静地等候
新的喙生长出来
它会用新长出的喙
把指甲
一根一根地拔出
当新的指甲长出来后
它再把羽毛一根一根地拔掉
5个月以后
新的羽毛长出来了
鹰重新开始飞翔
重新获得了30年的岁月
一种翱翔天际的尊严……
记得我2001年在广西北海做销售经理的时候,一次和云南一个厂家的销售经理吃饭,说到公司给她的销售任务,把她压得喘不过气来,偏偏辽宁的一个竞争品牌登陆北海,使得本来就不大的市场份额更加珍贵。她的家境不好,做业务一年多,丰厚的回报令她更加勤奋的工作,为了家中年迈的父母和自己未来的幸福,风雨无阻,任劳任怨。谈到伤心处,她哭了,为了保持市场竞争力和丰厚的收入,她违心地答应了一家大医院院长的非分要求,竞争品牌退出了市场,她的产品依然畅销,但她说:每次去医院拜访,见到那个秃头的老男人,她就有种屈辱感,觉得活得没有了尊严!
某西部小型快销品行业企业T,老板姓李,在商场上一向以吝啬算计闻名。在操作东北市场时,以较低的底薪招聘了一批业务人员从中国的西南运到了东北操作市场,目的就是以协销的名义来稳住当地的经销商。3个月过后,市场没有多大起色,醒过神来的经销商与李老板结束了合作。李老板突然告诉自己的业务员“从这个月开始你们就没有底薪了,以销售额来提成”。本来工资就不高的这批业务人员,不少人因为愤概,就自己贴着火车票的钱离开了这座伤心的城市。最后只有两个人留了下来,一个月过后,市场开拓起来了,两个业务员从收回的货款中扣下了提成,并且本该属于自己的那份工资,然后,消失了。
忽然就想起美国电影《荒岛余生》,其中主人公查克被失事飞机抛在一个没有人烟的荒岛上。孤苦无助之时,他找到了一只排球,把沾有自己鲜血的手掌印在排球上,再把它修饰一下,画出眼睛鼻子和嘴巴,并在上面放些杂草,做成一个人的摸样,给他取名“威尔森”。从此,查克和它说话,一起睡觉,遇到事情总是和它商量。有了这个排球朋友相伴,查克挨过了1000多个孤寂难耐的日夜,终于返回了家园。
在坎坷和巨大压力面前,除了依靠他救,更主要的还是选择自救。自救的关键又是要从精神上拯救自己,给孤寂无助的心灵找一份温暖,添一份希望!
话又说回来,大道理谁都懂,可真正面临压力和坎坷时,也许一百个人就有一百个处理的方法,引用台湾歌手赵传的一句歌词:生活的压力和生命的尊严哪一个重要?是啊,在我们生命的旅程中,相信谁都曾经历过坎坷与蜕变,欢迎跟贴说说您的故事,或者发表一下您的见解,在家园,让我们共同分担忧伤,共同分享成长的喜悦,健康地,稳健地走我们生命中的每一步!
本次主题讨论,对优秀的跟贴,家园给予奖励,在活动结束后,我们会组织家园版主对所有跟贴进行评选,选出跟贴中经典帖子5篇,每人奖励100贡献值,优秀跟贴10篇,每人奖励50贡献值,欢迎家人们踊跃参与讨论。另,为公平起见,家园所有版主的跟贴不参与本次奖励,只参与对家人跟贴的评选。
鹰,一直是一种让人尊敬的鸟类.我一直感悟鹰给人的拼搏和顽强,但在此之前,真的不懂得鹰为了获得30年的重生,要经历一种如此艰辛的蜕变!
我不赞成楼主讲的那个云南厂家经理的做法,营销是销售产品,也是营销一种公司文化,市场上有竞争品牌,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为什么非要找关键人物"献身"取义,身是献了,义取了吗?说句不客气的,那是她做销售太没本事,还事后说自己活的没有尊严,有点得了便宜卖乖的嫌疑.
相信即便是生在将相之家的人也有生活的压力,只不过人家那是生下来就比普通人有尊严,不提也罢.
现代社会是进步了,发展了,所以人们的意识也超前了,但作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尊严是无比高尚的,再超前的思维也不能替代一种生的尊严~!
困难是弹簧,你弱它就强!面对坎坷和压力,自救才是最有效的解决之道,所以,且莫放弃自救,放弃尊严.
一家之言,抛砖引玉了
工作技能不如别人,产品竞争又大的时候,只能去考虑非常规办法啦!
其实女孩子做销售,案例里的状况发生的情况不在少数。不少做媒体广告的女孩是常用这招数的!当然不是全部
一种翱翔天际的尊严……
其实相关的还有一个故事:凤凰浴火
我想大部分人都听过这个典故,凤凰一出生很丑,其貌不扬,但我们熟悉的凤凰是很美丽,那是凤凰经历了一个自燃的过程
凤凰涅磐的炼狱和滴血重生的雄鹰有着多么相似的经历!
不过鹰是一种精神,我很欣赏,而凤凰是一个美丽的传说,难给我以具体的形象和深切的感悟.
相对于生命而言,压力和尊严都重要,没有压力的生活其实很苍白的!
而没有尊严的生活更如行尸走肉般令人唾弃.
关键要看怎么面对压力,转化压力为动力.
记得我小的时候很瘦小,没有伙伴看得起我.可到了15岁那年,忽然有许多小伙伴叫我哥,什么事情都尊敬着我.一个好朋友告诉我,"是你自己今年长高了很多,也强壮了很多,他们怕你呢".
那时候仅仅是怕报复吧,呵,可是那时候感觉到,让别人怕是一种感觉,一种很爽的感觉.
后来当然就明白,那种感觉应该叫尊严!
对于鹰的故事正好符合常说的成长曲线和学习曲线,当一个人知识技能达到一定水平后往往很难再有所提高,唯有改变,而且是质的改变。可以是自我的改变,也可以是环境和时间的改变。凤凰涅磐,不经历磨难就不可能浴火重生。
在态度的四个层次上,我的考虑是从个人道德修养和原则->好的习惯->科学追求->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第一个销售案例违背了最基本的个人道德修养,这样说的原因是因为其自身也感到了自责和不安。而第二个案例则违背了基本的职业道德。
一箪食,一豆羹。我们如果不违背道德或失去尊严是否真的就无法生活?生活的压力往往是自己给自己找的一个台阶,而本质仍然可能是我们的虚荣心,攀比心理,我们对财富的无休止追求。
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如果我们连自我的尊严都可以抛弃,我们如何去和别人打交道,让别人信服你。尊严每个人的定义不一样,尊严绝不是我们虚荣的面子观,尊严是一种大家都应该遵守的一种诚信,尊重的价值观。在你坚持你自己的做事原则的时候,往往会损失些小利,但对你自我形象和品牌的塑造则意义深远,在不知不觉中为你将来积累财富。
面对生活的压力和尊严,尊严是重要的,但不是虚荣的面子,是持久的为人原则和价值观。
生存和活着 是我们在人生的一个严峻的考题 如何有尊严的活着 是我们要考虑的事情 ,生存给了我们很多的苦难 是我们更加坚强的活着 ,尊严不是别人给你的是你自己给你自己的!自尊的生存
农妇,山泉,有点田.这是俺真实的想法和追求!
压力是什么?没有钱娶媳妇算不算压力?
再困难,俺也没偷人家没抢人家,好好的种自己的田,人的脸面重要啊,特别是在农村,没了脸面简直就别活了.
脸面是不是尊严?好像也不好说,但这年头,不要脸的人活得都还比较滋润,各位又怎么看?
一句古话说得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必志.........
其实在某种程度而言,我很佩服文章中的女主角,因为她的那种精神和境界(没有讽刺的意思)
但同时又有些鄙视她,不是因为她的交易,而是既然已经下了决心走出这一步,就不用装出一副委屈样,委屈什么,一没人拿刀架你脖子上,再说你不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吗?为这么点东西你就能把自己卖了,将来还有更多的交易等着你去做.
做事不做人,做人不做事,既想做好事又想做好人,哪有那么好的事情?
话有点难听,因为我有点生气......
什么叫生活的压力,那些农村生活在最底层的人压力大不大?难道他们男的都去抢,女的都去卖了吗?不要为了钱放弃尊严,生活的压力不是你放弃尊严的理由.
你为了享受放弃了尊严,我可以理解你,但请你不要拿生活来说事,前面提的那个女孩子我真的有点瞧不起的,出卖肉体不是什么丢人的事,但请你不要出卖灵魂.
很感人的鹰,它的重生确实是超呼寻常的。
每个人都希望受到尊重,希望减少压力,但这些需要自已来证实。
生存和活着 是我们在人生的一个严峻的考题 如何有尊严的活着 是我们要考虑的事情 ,生存给了我们很多的苦难 是我们更加坚强的活着 ,尊严不是别人给你的是你自己给你自己的!自尊的生存
我看也不必唱高调,什么尊严?有钱的是大爷,没钱的是孙子,这是千古定律,想改有那么容易?
记得有个杂志搞什么社会直击调查,说大学生:一夜给你一百万你卖不卖处女?竟有75%之多的大学生说卖!(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
所以,社会环境决定人的价值观,生存都成问题的时候还沾沾自喜什么尊严?笑话吧?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也讲到,生存是第一,什么安全,自我价值等需求都在后面呢.
因此得出正解:在生命的整个过程中,生活的压力比生命的尊严更重要!!!
生活的压力和生命的尊严并不矛盾,关键是如何把握。
没有付出不行,但是要讲原则,有尊严。像那位答应院长非分要求的女销售
实际上行为是错误的,但是有很多实例。
活着没有尊严,当然也算活着。
其实面对并不一定非得需要牺牲尊严,有些东西我们得学会放手,因为往往牺牲尊严后换来的暂时成就和快乐并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
其实重要的是方法,也许只是很多人拿生活的压力来做自己不要尊严获取利益的借口
我觉得生活的压力更重要些,没饭吃的时候,拍些马屁,坑蒙拐骗一下甚至杀人越货,抢劫霸占都是可以接受的。
人生本来就起伏不定,没有对错之分,只是你的投入与所得,是不是你理想的方式和目标。
活着的目的是有尊严而快乐的活着
说的很经典.
可巧发完这个主题后,身体就不舒服,一直也没上网.
今天上班先浏览了一下网友们的回复,感觉很欣慰.
一,家人的回复都是发自肺腑,直接了当,也不乏真知灼见.
二,由于是营销品牌版块组织的第一次讨论,时间紧,我们也没多少经验,所以主题发出后我们一直诚惶诚恐,没想到家人的参与还是创造了很好的讨论氛围,让人感动.
三,也有家人的鼓励,批评,以及热心的支持和献计献策,所以我们感觉到,水面的平静是因为没有风,呵呵,有风的日子就有看出了热情和感动.
真诚感谢各位家人的支持和积极响应,期待看到你更好的文字和更精彩的论点.
有了生命的尊严才能解决生活中的压力。
我们有句俗话叫做:好死不如赖活着,就充分说明了生活和尊严的关系。
压力来自于你的追求和你现在所拥有的之间的差距,尊严是在这个社会生活当中或者后辈给与的肯定,每个人追求的东西不一样,每个人对同样事物的看法也可能不一样,这个世界没有绝对,但大部分人还是以成败论英雄的,成功了别人把你的经历美化,失败了没有人会看到你的哭泣,对于自身而言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判断,选择和取舍,这个世界只有自己才是最爱自己的,学会爱你自己。
生活的压力和生命的尊严并不矛盾,关键是如何把握。
没有付出不行,但是要讲原则,有尊严。像那位答应院长非分要求的女销售
实际上行为是错误的,但是有很多实例。
活着没有尊严,当然也算活着。
人总有老的时侯,年轻时雄心和行动一样光芒四射,老了很多时侯却只有回忆,也许有淡淡的欣慰,也许有戚戚的落寞.也许还有点点的自豪.很多人在晚年只在勉怀过去的征程,等待死亡的不期降临.这时,也许你看透人生,却不一定看透自己.
也有人说要老有所得,老有所归.老当益壮,这个是个挑战!
我想说的还有就是人到中年的坎,就如同鹰一样,是人一生难克过的关,有些人春风得意,却不知隐疾已经快要开花结果.
过早的使你的美好人生凋零.你该如何面对?!也许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的,这痛并快乐着必将也不可避免,
只是重生的自己是否还保持原态,大家都很难说得清.
如果没有生,或者没有生存的本钱,尊严这时已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你在除了只有你自己没有别人能帮助你时,你应该怎么去生.
当然,死了也就一了百了.
这个话题太沉重
关键是你所在乎的和你所追求的
其实我个人觉得,女人还是不太适合做销售的。
现在的市场很不怎么样,不是有能力就可以的.有的时候,采购的人就是故意为难你,以满足他的精神需求.
我们离开,评价:遇到事就躲。
我们留下,评价:一条路走到黑
我们抱怨,评价:不成熟
我们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现实:温水煮青蛙
或许什么都不需要在意,重要的是:继续。
在生与死的抉择前 人们会选择前者
这世界并不在乎你的自尊,他期望你在自我感觉良好之前有所成就~~~
在你没有成就以前,你根本就没有尊严可言,你必须要生存下去,你才有机会得到尊严~
生活的压力你没的选择,不管你愿不愿意,你都没的选。
至于尊严,不是你想有就有的~~
那个乞丐的说法,很简单~~~~~~~~~
对于鹰的故事正好符合常说的成长曲线和学习曲线,当一个人知识技能达到一定水平后往往很难再有所提高,唯有改变,而且是质的改变。可以是自我的改变,也可以是环境和时间的改变。凤凰涅磐,不经历磨难就不可能浴火重生。
很赞同人月神话的这句话。对于鹰的故事,触动很深,不经历磨难就不可能浴火重生,环境造就人。把你摆在这个位置,只要发挥潜能,终能成功。
每个人都自己的选择,选择不同,所走的路就不同。
我尊重任何个选择,不管是不是发自内心深处的选择,既然选择了,那就勇往直前,不要后悔。人生总有不如意,一辈子太过漫长,需要不断的调整自己的心态去对待生活。
单从销售的角度来讲,这两年从前台到后台,才发现资源\系统比技巧要重要的多,如何通过组织资源生产出畅销产品,牵涉到系统资源的配合,是企业重要的工作,也是营销最重要的课题.压力是营销人每天要面对的课题,尊严是心理的门槛,如何平衡全在于自己.
不要这么说,我想你没有做过垄断行业的生意;有时候就是一个人说了算的事情;什么营销理论都没用的(反正查不多的产品有的是,即使我买亏了,也不是我的钱,也没有人来搞我)“就怕贼惦记呀”
这世界并不在乎你的自尊,他期望你在自我感觉良好之前有所成就~~~
在你没有成就以前,你根本就没有尊严可言,你必须要生存下去,你才有机会得到尊严~
生活的压力你没的选择,不管你愿不愿意,你都没的选。
至于尊严,不是你想有就有的~~
那个乞丐的说法,很简单~~~~~~~~~
我不太赞同这位家人的话
成功是什么???
成功一般的定义为能够达成自己的有意义的即定目标就是成功
尊严呢?尊严是成功后才有的还是生下来就有的?
我想尊严应该是与生具来的,尊严不能单纯去用金钱,地位衡量,如果那样衡量,就偏离了我们讨论的本质.
我认为,这个问题主要不是太大,而是因为“生活的压力”和“生命的尊严”不是一个纬度的东西,两者不在同一层次上,所以讨论的话很容易出现偏差,你说的不是我想讨论的,我说的也不是你关注的。可能大学问者能够比较清晰地剖析这两个问题,我也只是随便说说,权当抛砖引玉吧。
首先看看“生活的压力”。对大多数人来说,无非就是衣食住行的压力。任何讨论都有前提条件,那么这里的前提条件就是——以温饱为底线,也就是说,这里最好只对大多数已经解决温饱问题的人进行讨论,那些生活还没有达到温饱的人暂时放一放。在这个层面的讨论,我认为可以从“物质”和“精神”两个角度来进行。解决了温饱的人,都想过得更好一点,如果这个世界的物质供应能够无限大,那么都没有问题,所以,“压力”首先来自于物质层面的竞争:从“没有”到“有”的竞争和从“较少”到“较多”的竞争。这种竞争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也有,所以它本质上是自然现象的一种,和道德无关(动物界没有道德,人类社会才有)。物质层面的竞争到了一定阶段,就开始在精神层面竞争了,主要是虚荣心啊成就感之类的“感觉”(其实这些词语本身带有的色彩都不利于讨论,贬褒太明显,但不用又不说不清楚,有人说文字总会带来歧义是有道理的)。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讲得还是不错的。
对大多数人来说,人活着总逃脱不了“生活的压力”。上面讲了压力的两个来源,所以是人并且活着就一定会有压力,所以压力不可能完全消除,因为它是“欲望”的产品。所以减压只能部分起作用,而方法也很简单:从压力来源入手,因此减压也只能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进行。物质层面的减压就是不断提高自身获取物质的能力,精神层面就是不断提醒自己不要“贪得无厌”。
再说“生命的尊严”。这个更复杂,因为它主要是精神层面的东西,对尊严是什么,我也弄不很清楚。我想,对生命(这是一个很宽泛的词,这里只限定在人类范围)而言,在现在这个人类社会形态下,最大的尊严就是不能任意践踏生命的存在(如果考虑古代,人类随便把人杀了用来祭神这种行为暂不讨论)。然后,因为“人以类聚”,尊严又不断发展、演变,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日本的国旗不管对日本人来说有多么庄重,都不妨碍我用它来当抹桌布(撇开中日历史也一样)。所以,尊严是什么?可能也要分很多层次来讲清楚吧。除了生命,因为人类发明了道德,所以尊严的第二大适用层面就是道德层面(国旗的问题可能是更小的适用层面吧)。道德和规则有关。
说到这里谁都懂,“生活的压力”是常态,要和“生命的尊严”发生“冲突”,只可能在尊严的某个适用层面上,而这种冲突是因道德而起,以规则为尺的。道德层面容易统一,规则就复杂了,因为还有一个制定的目的和执行等方面的问题,太复杂。回到楼主的例子,在人类历史中太常见了。首先,那个领导和女业务员的做法都是不对的,这是从普遍的道德层面来衡量。女业务员放弃的尊严是道德层面上的,也没有法律规定不能这样做,所以从她来看,放弃这种尊严换取物质并没有必要上升到那么高的层面来讨论,这就跟一个通过自残来乞讨为生的人一样。他在自己可以选择的范围内选择取舍,更多的是“愿打愿挨”。我自己处在哪种环境,可以象她一样,也可以不一样,这只是在我。所以即使我迫于无奈,心里十分的不愿意,只要没人用性命相逼(尊严的底线),我的选择最终还是和我有关。
所以,所有“冲突”最好都在规则层面上讨论。正因为有很多不好的规则或者潜规则,才会有很多违背“取之有道”的现象存在,而在这个层面上,我们主要考虑的应该是如何消除这些不好的规则,而不是讨论在这些规则下,因为“生活的压力”的无奈导致人放弃某些尊严作出选择的正确与否。
说得有点乱,欢迎指正。
我认为,这个问题主要不是太大,而是因为“生活的压力”和“生命的尊严”不是一个纬度的东西,两者不在同一层次上,所以讨论的话很容易出现偏差,你说的不是我想讨论的,我说的也不是你关注的。可能大学问者能够比较清晰地剖析这两个问题,我也只是随便说说,权当抛砖引玉吧。
首先看看“生活的压力”。对大多数人来说,无非就是衣食住行的压力。任何讨论都有前提条件,那么这里的前提条件就是——以温饱为底线,也就是说,这里最好只对大多数已经解决温饱问题的人进行讨论,那些生活还没有达到温饱的人暂时放一放。在这个层面的讨论,我认为可以从“物质”和“精神”两个角度来进行。解决了温饱的人,都想过得更好一点,如果这个世界的物质供应能够无限大,那么都没有问题,所以,“压力”首先来自于物质层面的竞争:从“没有”到“有”的竞争和从“较少”到“较多”的竞争。这种竞争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也有,所以它本质上是自然现象的一种,和道德无关(动物界没有道德,人类社会才有)。物质层面的竞争到了一定阶段,就开始在精神层面竞争了,主要是虚荣心啊成就感之类的“感觉”(其实这些词语本身带有的色彩都不利于讨论,贬褒太明显,但不用又不说不清楚,有人说文字总会带来歧义是有道理的)。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讲得还是不错的。
对大多数人来说,人活着总逃脱不了“生活的压力”。上面讲了压力的两个来源,所以是人并且活着就一定会有压力,所以压力不可能完全消除,因为它是“欲望”的产品。所以减压只能部分起作用,而方法也很简单:从压力来源入手,因此减压也只能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进行。物质层面的减压就是不断提高自身获取物质的能力,精神层面就是不断提醒自己不要“贪得无厌”。
再说“生命的尊严”。这个更复杂,因为它主要是精神层面的东西,对尊严是什么,我也弄不很清楚。我想,对生命(这是一个很宽泛的词,这里只限定在人类范围)而言,在现在这个人类社会形态下,最大的尊严就是不能任意践踏生命的存在(如果考虑古代,人类随便把人杀了用来祭神这种行为暂不讨论)。然后,因为“人以类聚”,尊严又不断发展、演变,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日本的国旗不管对日本人来说有多么庄重,都不妨碍我用它来当抹桌布(撇开中日历史也一样)。所以,尊严是什么?可能也要分很多层次来讲清楚吧。除了生命,因为人类发明了道德,所以尊严的第二大适用层面就是道德层面(国旗的问题可能是更小的适用层面吧)。道德和规则有关。
说到这里谁都懂,“生活的压力”是常态,要和“生命的尊严”发生“冲突”,只可能在尊严的某个适用层面上,而这种冲突是因道德而起,以规则为尺的。道德层面容易统一,规则就复杂了,因为还有一个制定的目的和执行等方面的问题,太复杂。回到楼主的例子,在人类历史中太常见了。首先,那个领导和女业务员的做法都是不对的,这是从普遍的道德层面来衡量。女业务员放弃的尊严是道德层面上的,也没有法律规定不能这样做,所以从她来看,放弃这种尊严换取物质并没有必要上升到那么高的层面来讨论,这就跟一个通过自残来乞讨为生的人一样。他在自己可以选择的范围内选择取舍,更多的是“愿打愿挨”。我自己处在哪种环境,可以象她一样,也可以不一样,这只是在我。所以即使我迫于无奈,心里十分的不愿意,只要没人用性命相逼(尊严的底线),我的选择最终还是和我有关。
所以,所有“冲突”最好都在规则层面上讨论。正因为有很多不好的规则或者潜规则,才会有很多违背“取之有道”的现象存在,而在这个层面上,我们主要考虑的应该是如何消除这些不好的规则,而不是讨论在这些规则下,因为“生活的压力”的无奈导致人放弃某些尊严作出选择的正确与否。
说得有点乱,欢迎指正。
这位家人分析的比较全面,佩服!
其实,如果用辩证法或者其他格式化的东西套用来讨论这个主题,就背离了我们组织这次讨论的初衷.
生活中什么感受都会有,什么事情都会遇到,我们是想通过这次讨论,让家人更明晰自己的生活状态和自己的价值观,如何坚强地面对人生和困苦,走一条成功之路.
很希望各位家人都能够又赚钱又快乐,幸福生活.可是,我们必须面对生活中的困苦,怎么去面对,这是个态度问题,也是本次讨论想要求证的问题.
非常感谢这位家人的参与,很精彩!
鹰重生的过程其实是心灵进行的一个另类的旅程。鹰在痛苦中坚定了自己的目标,更培养出了嗜血的杀气。就好比如果你的对手是一个为了目标可以自残的人,那这个人就绝对的可怕。
鹰40岁的这个历程决定了这个种群的另类。因为它们嗜血,为了生存可以自残。可以破而后立!
这位家人分析的比较全面,佩服!
其实,如果用辩证法或者其他格式化的东西套用来讨论这个主题,就背离了我们组织这次讨论的初衷.
生活中什么感受都会有,什么事情都会遇到,我们是想通过这次讨论,让家人更明晰自己的生活状态和自己的价值观,如何坚强地面对人生和困苦,走一条成功之路.
很希望各位家人都能够又赚钱又快乐,幸福生活.可是,我们必须面对生活中的困苦,怎么去面对,这是个态度问题,也是本次讨论想要求证的问题.
非常感谢这位家人的参与,很精彩!
我明白楼主的用心,毕竟我们生活中会经常面临这类“冲突”。在冲突面前,人有两种态度:1、无所谓2、有所思。前一类人我个人是不耻的,不过也不妨碍他们过美好生活(有时候这类人的生存竞争能力是很可怕的)。对后一类人,不能无所顾忌地选择,说明有顾忌(与好坏无关)。面临选择,那些有所思的人会痛苦、犹豫,但是并没有上帝会告诉你怎么选。再加上每个人、每件事都不同,处理起来变数太多,根本没有100%保证正确的先例,那怎么办?自己思考解决是一条路,听听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也是一条路,因此应该肯定这样的讨论帖的积极意义吧。
说到价值观之类的话题,在现在这个社会可能已被列为呆板的同义词了吧?现在压力这么大,时间这么少,节奏这么快,谁有时间去考虑这个啊?有时间想这个还不如认真思考明天怎么应付老板。但是,我认为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除非你彻底做“无所谓”的那类人,不被良心道德所束缚,否则,这类问题迟早会缠上你,逃不掉的。
人活着,只要天灾人祸不夺人性命,最终都要回归到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上的,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衰老会淡化物质追求(食、色都不如年轻时了),所以这是趋势。当然这话也有前提,就是物质层面能够维持在一定水平上,如果你老来又开始考虑下一顿饭的问题,那么也和精神层面无关。所以我觉得,大多数人都逃不掉的,迟早要考虑这些问题,迟早要面临选择的犹豫、彷徨,从而对价值观进行审视。
所以,网络交流的方式也不错。只是如果以后能对具体的生活中的事来讨论,可能效果会更好点吧。希望大家顺心!
首先很感谢mls2009给我们带来这么好的讨论议题,我感触最深的是鹰的蜕变历程,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的,心中有种肃然起敬的感觉,也联想到自己,不由得会心一笑。
看了许多朋友的回帖,都在讨论着两个案例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我在想,世界上到底有没有那么多应该和不应该呢?当我们每个人都是第一次为人子女,第一次为人丈夫或妻子,第一次为人父母,那么多的第一次,那么多的尝试,如果我们不是在尝试中学习,又怎么会有人生的选择呢?作为案例的局外人,也许我们有着不一样的经历和不一样的思维模式,唯一可以做到的是我们在每一件事情中,不管是自己遇到的,还是旁观的,不管是你做对的还是做错的,让自己有所感悟,让自己更明白内心真我的那个声音吧。
有时候我们内心呐喊的声音,总与我们的行为相违背,如何能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如果能够按照自己真实想法来行动,也是一个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也算是一种蜕变与成熟吧~
生活的压力与生命的尊严并不矛盾
关键是你怎么看待与处理
活着无非就是两个目标:
得到想得到;
享受所得到!
这位妹妹的看法另有妙处!
一个人能表达自己想表达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按照自己真实的想法来行动,这就不单单是一个学习过程了,呵呵,这是一种多么让人羡慕的生活方式!
记得电视连续剧<大染坊>里的陈掌柜有句话说:人啊,最难得的是知道自己能干什么,该干什么,这是一种大智慧!
按照自己“真实”的想法来行动,表达“真实”的自己,这的确是很让人羡慕的。不过,这里的“真实”还是有限度的,谁都知道这和“自由 ”差不多,都做不到非常的程度,只有差不多的程度。而这种程度的差异,只和人所处的不同规则层面有关。
一个极端的假设是:你一个人生活在一个小岛上,这时候你会发现,你可以几乎做到100%的“真实”,但是这种真实对不同人而言,吸引力是不同的。所以撇开这种极端情况,还是回到人与人共同生活的大环境中吧。想一下孤岛生活的情况,不难发现,影响你“真实”的其实是你的同类,以及他们的数量。所以,和你接触的同类越多、越复杂,你受其影响的程度就越高,假如你还想维持和这么多同类的关系,那么你的“真实”程度一般也越低。注意,这里不是说你以虚假的一面去维系,你只要冷静客观想想,即使是对交心的密友,你也能总保持100%的“真实”吗?
为什么“真实”程度和你所接触的同类数量、性质呈反比?前面说了一个模糊的词——影响,具体而言,这种影响是靠规则来产生和维持的。只要和同类有接触,你就不可避免地受各种各样的规则所限制,如果你还有所求(客观上,甚至你向别人提供帮助,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也算一种“求”,因为没有被你帮助的对象,你怎么获取这种愉悦?),那么显然规则的限制越大。
而这个世界上,大规则小规则环环相套,处在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对应的,受到限制的规则层面也不同。打个比方,普通人的社交层面所要求的礼仪规则,和富人的社交层面所要求的礼仪规则是不同的,这里没有主张谁好谁不好的意思,只是客观来看,两个层面的规则是不同的。其实仔细想想,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不同社会层面的人来说,核心的东西可能差不多,但是具体的形式往往差别都不小。
有人说过,穷人有穷人的快乐,富人有富人的快乐,可谓一语道破!没有什么是完美的,主要在你自己,到底想选择什么。穷人的快乐和富人的快乐,从没有上帝说哪个更好,只有不同的人给出自己不同的判断。而这之外,还有穷人的烦恼和富人的烦恼的选择。所以归根结底,你在这个社会上处于什么位置,就享受好这个位置带给你的一切喜怒哀乐,只有你改变了你的位置,那么就要受到新的规则圈的限制,你的喜怒哀乐也就必然和新的位置相匹配了。
说到这里,很简单了,就是一个人只要在目前所处的社会位置上,努力做到和这个位置相匹配的“真实”,这就ok了。做不到那更多的就属于虚假了,超过了,也必然会受到矫正,因为过犹不及啊!
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压力,身为男人养家的压力!
适当的压力成为我们的动力,而过多的压力只能阻止我们前进的步伐!
每个人都好比一个气球,只有把这个气球撑的圆圆的,我们才光彩,才有面子.而当充的气体过多的时候,气球势必会炸掉!
尊严不是"死要面子活受罪".而是一个人的生活,处世准则.衡量的是人格,面对事情的原则.
与面子无关!
适当的压力是必须的,过多的压力是不必要的!
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压力,身为男人养家的压力!
适当的压力成为我们的动力,而过多的压力只能阻止我们前进的步伐!
每个人都好比一个气球,只有把这个气球撑的圆圆的,我们才光彩,才有面子.而当充的气体过多的时候,气球势必会炸掉!
尊严不是"死要面子活受罪".而是一个人的生活,处世准则.衡量的是人格,面对事情的原则.
与面子无关!
适当的压力是必须的,过多的压力是不必要的!
活着就要尊严,当你的生存受到威胁时也要站着死,你这么一边享受着金钱带来的快乐和一边承受着内心的煎熬,这样的生存方式当然是没有尊严的.虽然你的事业做的很好!但是当今社会这样的交换方式谁又说不奏效呢?一家愿打,一家愿挨,各取所需,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讨论的主题和楼主例举的案例有点乱。
案例中的女主人公为了自己多挣钱,而利用自身的资源去促成交易,应该是自己不得已的自愿行为,谈不上个人的尊严,因为她的尊严是被自己遗弃了。
而鹰的这种忍耐和致之死地而后生的行为,完全是为了生存也与尊严没有关系。
讨论的主题和楼主例举的案例有点乱。
案例中的女主人公为了自己多挣钱,而利用自身的资源去促成交易,应该是自己不得已的自愿行为,谈不上个人的尊严,因为她的尊严是被自己遗弃了。
而鹰的这种忍耐和致之死地而后生的行为,完全是为了生存也与尊严没有关系。
有点意思!
案例中的女主人公单纯为了多挣点钱?而且是自愿行为?我觉得有些偏颇.且不说什么换位思考,单就一个正常的女人做业务,不是生活或者生存压力与赡养压力,我想随便就献身的应该不多,除非是妓女出身做销售!即便是妓女,也是有尊严的.
鹰的忍耐和坚持,以及为了获得30年翱翔天空的尊严而致死地而后生的行为,单纯是为了吃口饭?更是有些偏颇.
尊严 源于把自己当作人的价值观。
生活的压力,什么样的压力算是生活的压力?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与‘面子’有关。‘面子’同样源于价值观,然而它与‘尊严’则扯不上任何关系了,然而很多人把他们等同起来,以至于有这么多人跟在这篇莫名其妙把鹰的脱壳和女销售的性贿赂放在一起的帖子后面进行莫名其妙的讨论了。
在我看来,你既然有‘生活’,就必须有尊严,因为你是个人,因为到底你并不是为了‘生存’--为了‘活下去’。因此,‘生活’与‘尊严’并不存在选择关系,只有‘生存’与‘尊严’才有可能有‘哪个重要’的选择时刻。
尊严 源于把自己当作人的价值观。
生活的压力,什么样的压力算是生活的压力?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与‘面子’有关。‘面子’同样源于价值观,然而它与‘尊严’则扯不上任何关系了,然而很多人把他们等同起来,以至于有这么多人跟在这篇莫名其妙把鹰的脱壳和女销售的性贿赂放在一起的帖子后面进行莫名其妙的讨论了。
在我看来,你既然有‘生活’,就必须有尊严,因为你是个人,因为到底你并不是为了‘生存’--为了‘活下去’。因此,‘生活’与‘尊严’并不存在选择关系,只有‘生存’与‘尊严’才有可能有‘哪个重要’的选择时刻。
Pages full of silly litter, Tears a handful sour and bitter;
All a fool the author hold, But their zest who can unfold?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你看不懂哪里明说多好,呵呵,还论证了半天,倒不懂这位仁兄是啥意思了
楼上真提醒了我:有效的沟通首先得建立基本的共识基础,否则就是各自说各自话。也再一次提醒我:话讲的白一点,没有人会反复琢磨你的话的。。。
谢了。
其实之前已有不少人表达过类似的意思:尊严当然是第一位的。
辛酸泪,其中味,我也做过销售,知道一点点‘味’,对于‘女销售’,也了解一些,根据自己的体会与所见,其实‘更经济’的,还是要守住自己的底线。
[em10]楼上真提醒了我:有效的沟通首先得建立基本的共识基础,否则就是各自说各自话。也再一次提醒我:话讲的白一点,没有人会反复琢磨你的话的。。。
谢了。
其实之前已有不少人表达过类似的意思:尊严当然是第一位的。
辛酸泪,其中味,我也做过销售,知道一点点‘味’,对于‘女销售’,也了解一些,根据自己的体会与所见,其实‘更经济’的,还是要守住自己的底线。
[em10]家园的讨论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们营销品牌第一次组织这样的讨论活动,时间仓促,难免有不足之处,之所以敢拿出来让家人们讨论,也是因为家园的包容和家人的热情.
面对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觉得讨论内容无所谓对错,关键是看每个人的人生目标与生活态度如何,若能引导出更积极的人生意义,当是我们最初的原景!~
本人曾经一度很疯狂的爱上了营销,在两年的时间里,除了吃饭睡觉,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献给了营销。但是两年之后,我毅然的选择了放弃,因为我在这里找不到自己真正想要的目标。
现在离开营销一年多了,回想起当初的日子,依然很骄傲。
但我不后悔自己放弃营销的选择。
营销的氛围太过唯心主义,对人性是一种压抑和摧残。我喜欢以人为本的生活而不是把人当作机器和神仙。
过尽可能高品质的生活,起码精神上是高品质的,不能为了生活压力而伤害了自己的灵魂。
生活的压力和生命的尊严面前,我选择生命的尊严。
看了楼主写的东西才知道鹰的命运是这样的,但是我觉得由此而引起的讨论感觉有点像一个伪命题,什么叫做哪一个更重要呢?
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选择的权利,换言之,就是每个人的标准都不一样,就算同一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选择可能也是迥异的。孰对孰错,我觉得外人都不应该妄作评论,毕竟这是他人的选择,无论怎样只要他/她觉得没有问题就可以了,因为作为一个人特别是成年人,应该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东西,同时应该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负责,所以我并不是提倡大家随性去做违法乱纪的事情,虽然你可以这样做,但是是会受到相应的惩罚的。
如果你觉得可以心安理得的话,就去做吧,根本没有必要去理会、担心其他人怎样看待你,这些人不会因为你不济而伸出援助之手,反而可能会因为你显赫的身份而热衷于和你交朋友,这可能就是所谓的“憎人富贵,厌人贫”和“笑贫不笑娼”吧,虽然这些都是我们传统的道理观念所唾弃的,但是却是非常流行的,因为现在是市场经济,人的心理都变得很浮躁,大家都将金钱看成个人价值的一个标尺,没有人(除了娱乐记者)会关心你的过去,只看重你现在所拥有的财富和资源。为此,很多人为了名利不惜出卖个人的品格、尊严、肉体甚至灵魂,这些人可能会事后不断责备自己,但是下一次还会继续,因为他们就像吸毒一样,已经上瘾了,如果不这样做的话,他们就可能因此而失去之前争取到的一切。如果你评论他们的话,他们或许有很多借口,但是所有解释都是苍白的,更何况他们也没有必要解释什么,这就是他们的生活态度,只不过是等价交换的体现罢了,用一样东西去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另外一些人,我觉得也很可笑,就是经常埋怨这埋怨那的,口头禅“如果我当初怎样怎样的话,现在就会怎样怎样了”,很喜欢做事后诸葛亮,这些人都是想得多、说得多,实际上什么都没有做,我觉得这部分的人数比例众多啊,起码占了总人口的50%以上,为他们为什么当初不做了呢?他们的借口往往都是,没法子啊,生活的担子很重、在供房子、实际做起来谈何容易之类的说辞,我个人是最看不起这部分人的,因为我觉得,要不你就马上去做,要不就马上闭口回位子工作,光口上功夫了得根本没用,吹得这么厉害的话可以去做吹气球的活,这样对自己和公司都不不负责任的做法。有空的话,不如多想想怎样提高现在工作的效率来的要好。对于上面两种人而言,生活的压力更重要。
至于认为生命的尊严更重要的人,个人认为也分两种,一种是顽冥不化,自认为很清高的人,这部分人主要是由知识分子构成。他们认为个人的名节更重要。还有一部分人,也就是最厉害的人,他们虽然也认为生命的尊严很重要,但是他们会在需要出卖个人尊严的时候,来一个乾坤大挪移,让刚刚说的第一种人去出卖,自己置身事外,虽然这也是不好的,但是他们保住了自己的底线,这种人和第一种人是各取所需罢了。所以也不能够说他们卑鄙,这个社会很多成功人士都是属于这种。他们甚至可以称的上是善用资源的代表。
最后还是那句老话,做好自己,让其他人去说吧!没有必要太在意其他人说些什么,只有你自己才最终对自己负责!同时送给大家一句话:“在任何特定的环境中,人们还有一种最后的自由,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这句话是一个名叫维克托·弗兰克尔说的,他是二战时被关进犹太集中营后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祝你好运,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求同存异
底线是尊严
而底线的标准不同.
任何问题都有它存在的意义,对此话题的看法,大家的底线不同而已!
应该是金钱与自尊的选择 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有自己的底线。在现实的环境中有时会说一些唯心的话,做一些唯心的事。有时为了生活要做适当的妥协,同时不要忘记自己的原则与线 。一个人的自尊是其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放弃了自己的尊严等于出卖了自己的灵魂。即使换来了锦车玉食,也会背上沉重的锁枷。一个有能力的人,一个大写的人,是不会出卖自己的尊严的 。
我也不是很明白主题的意思是什么。对压力的看法是:适当的压力可以激发人的动力。对尊严:我的理解是你尊严的目的是什么,为了“尊严”的目的,毫不遮拦的说,你的做法有些“不尊严”都可以。
什么事情都是一体两面,这个主题,是不是要补充一下,然后家人才好讨论呢?
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面对很多的选择,无论是得到还是放弃,都是我们自己的抉择,面对选择时,是对我们的品德和能力的考验.所以,我们不能太贪心,这样我们就永远不会做出正确的选择,其实,在有些时候,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会得到我们应得的,只是我们应该好好的规划一下自己的未来和方向,努力奋斗就能得到我们的所的,就象是农民的辛劳在丰收时的喜悦.希望我们大家有良好的心态对待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坚持到最后才能笑到最后.
对于鹰的故事正好符合常说的成长曲线和学习曲线,当一个人知识技能达到一定水平后往往很难再有所提高,唯有改变,而且是质的改变。可以是自我的改变,也可以是环境和时间的改变。凤凰涅磐,不经历磨难就不可能浴火重生。
在态度的四个层次上,我的考虑是从个人道德修养和原则->好的习惯->科学追求->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第一个销售案例违背了最基本的个人道德修养,这样说的原因是因为其自身也感到了自责和不安。而第二个案例则违背了基本的职业道德。
一箪食,一豆羹。我们如果不违背道德或失去尊严是否真的就无法生活?生活的压力往往是自己给自己找的一个台阶,而本质仍然可能是我们的虚荣心,攀比心理,我们对财富的无休止追求。
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如果我们连自我的尊严都可以抛弃,我们如何去和别人打交道,让别人信服你。尊严每个人的定义不一样,尊严绝不是我们虚荣的面子观,尊严是一种大家都应该遵守的一种诚信,尊重的价值观。在你坚持你自己的做事原则的时候,往往会损失些小利,但对你自我形象和品牌的塑造则意义深远,在不知不觉中为你将来积累财富。
面对生活的压力和尊严,尊严是重要的,但不是虚荣的面子,是持久的为人原则和价值观。
人月 兄说得透彻,尊严是品牌,是人格底线。
我们离开,评价:遇到事就躲。
我们留下,评价:一条路走到黑
我们抱怨,评价:不成熟
我们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现实:温水煮青蛙
或许什么都不需要在意,重要的是:继续。
尊严和生存的压力,到底怎么继续?
我认为,这个问题主要不是太大,而是因为“生活的压力”和“生命的尊严”不是一个纬度的东西,两者不在同一层次上,所以讨论的话很容易出现偏差,你说的不是我想讨论的,我说的也不是你关注的。可能大学问者能够比较清晰地剖析这两个问题,我也只是随便说说,权当抛砖引玉吧。
首先看看“生活的压力”。对大多数人来说,无非就是衣食住行的压力。任何讨论都有前提条件,那么这里的前提条件就是——以温饱为底线,也就是说,这里最好只对大多数已经解决温饱问题的人进行讨论,那些生活还没有达到温饱的人暂时放一放。在这个层面的讨论,我认为可以从“物质”和“精神”两个角度来进行。解决了温饱的人,都想过得更好一点,如果这个世界的物质供应能够无限大,那么都没有问题,所以,“压力”首先来自于物质层面的竞争:从“没有”到“有”的竞争和从“较少”到“较多”的竞争。这种竞争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也有,所以它本质上是自然现象的一种,和道德无关(动物界没有道德,人类社会才有)。物质层面的竞争到了一定阶段,就开始在精神层面竞争了,主要是虚荣心啊成就感之类的“感觉”(其实这些词语本身带有的色彩都不利于讨论,贬褒太明显,但不用又不说不清楚,有人说文字总会带来歧义是有道理的)。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讲得还是不错的。
对大多数人来说,人活着总逃脱不了“生活的压力”。上面讲了压力的两个来源,所以是人并且活着就一定会有压力,所以压力不可能完全消除,因为它是“欲望”的产品。所以减压只能部分起作用,而方法也很简单:从压力来源入手,因此减压也只能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进行。物质层面的减压就是不断提高自身获取物质的能力,精神层面就是不断提醒自己不要“贪得无厌”。
再说“生命的尊严”。这个更复杂,因为它主要是精神层面的东西,对尊严是什么,我也弄不很清楚。我想,对生命(这是一个很宽泛的词,这里只限定在人类范围)而言,在现在这个人类社会形态下,最大的尊严就是不能任意践踏生命的存在(如果考虑古代,人类随便把人杀了用来祭神这种行为暂不讨论)。然后,因为“人以类聚”,尊严又不断发展、演变,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日本的国旗不管对日本人来说有多么庄重,都不妨碍我用它来当抹桌布(撇开中日历史也一样)。所以,尊严是什么?可能也要分很多层次来讲清楚吧。除了生命,因为人类发明了道德,所以尊严的第二大适用层面就是道德层面(国旗的问题可能是更小的适用层面吧)。道德和规则有关。
说到这里谁都懂,“生活的压力”是常态,要和“生命的尊严”发生“冲突”,只可能在尊严的某个适用层面上,而这种冲突是因道德而起,以规则为尺的。道德层面容易统一,规则就复杂了,因为还有一个制定的目的和执行等方面的问题,太复杂。回到楼主的例子,在人类历史中太常见了。首先,那个领导和女业务员的做法都是不对的,这是从普遍的道德层面来衡量。女业务员放弃的尊严是道德层面上的,也没有法律规定不能这样做,所以从她来看,放弃这种尊严换取物质并没有必要上升到那么高的层面来讨论,这就跟一个通过自残来乞讨为生的人一样。他在自己可以选择的范围内选择取舍,更多的是“愿打愿挨”。我自己处在哪种环境,可以象她一样,也可以不一样,这只是在我。所以即使我迫于无奈,心里十分的不愿意,只要没人用性命相逼(尊严的底线),我的选择最终还是和我有关。
所以,所有“冲突”最好都在规则层面上讨论。正因为有很多不好的规则或者潜规则,才会有很多违背“取之有道”的现象存在,而在这个层面上,我们主要考虑的应该是如何消除这些不好的规则,而不是讨论在这些规则下,因为“生活的压力”的无奈导致人放弃某些尊严作出选择的正确与否。
说得有点乱,欢迎指正。
“生活的压力”和“生命的尊严”不是一个纬度的东西,两者不在同一层次上。
这个观点很赞同,这样能让我们发现问题其实不再这上面,而是另有它由。这只是一个借口。
只要能满足基本的温饱问题,本人觉得就要选择有尊严的生活!
别说无奈之类的话,纯属扯淡,肯定有解决的办法的,大不了换下,我不相信这个行业的业绩非得靠这个来
获得。
其实我对营销也没什么研究,但从理论上讲,大家似乎都在谈销售,其实营销一概是个大概念,销售只是营销的一个组成部分。
生活的压力远比生存的压力大,因为生活有高标准,高要求。
生活的方式有很多种,而生存的方式只有一种——活着!
个人认为生命的尊严应该是属于生活的范畴,有人把它当做底线,有人把它当做遮羞布,有人把它贱卖,自己的方式自己才能选择,仅此而已!
补充一下:
第一个案例中,如果那销售经理选择的是“生存”而非“生活”,肯定不会做出如此举动。
原因很简单,要生存下来还不简单么,大不了换个公司和岗位,从头开始而已。
很遗憾她选择了拿自己的尊严做赌注,案例中她“幸运”的赌“赢”了,客户兑现了承诺;如果客户践踏了她的尊严缺又不履行承诺呢?那岂不是既没有了尊严,又同样会面对她生活的压力。即便结果是后者,她一样可以生存下去。
所以她面对的是生活的压力,而非生存的压力。既然活着,为何要贱卖自己的尊严呢?
顶一下先!
仓禀实而知礼节.
站着说话不腰疼.
自己的选择.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