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心经(导图版) [打印本页]

作者: 白云苍猪    时间: 2007-5-15 13:29
标题: 心经(导图版)

前两天看到有人提议将心经做成导图。

正好在读心经,不揣冒昧,希抛砖引玉。

[attach]75383[/attach]
[attach]76044[/attach]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25 17:30:56编辑过]

作者: elvisg    时间: 2007-5-16 14:45

这样也行,不过确实组织得不错。


作者: gzfrank    时间: 2007-5-16 19:33
不错,收藏了。
作者: yesjoy    时间: 2007-5-17 20:29
楼主,强的很,思维脑图体现的是每个人个性的思维,当你完成这幅图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你的思想已经上升了一个新的高度了。所以这个做图的过程可能更为重要。对于同样的心经来说,每个人画出的脑图应该是不一样的。
作者: yesjoy    时间: 2007-5-17 20:32

画的有些高深,部分还看不大懂,呵呵,不过还是要赞一个!

不知道楼主是手绘的还是软件呢


作者: 白云苍猪    时间: 2007-5-18 08:33
QUOTE:
以下是引用yesjoy在2007-5-17 20:29:00的发言:
楼主,强的很,思维脑图体现的是每个人个性的思维,当你完成这幅图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你的思想已经上升了一个新的高度了。所以这个做图的过程可能更为重要。对于同样的心经来说,每个人画出的脑图应该是不一样的。

确是如此,经过此次制作导图,对心经和导图都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同时也感觉上面的导图并没有充分地反映心经的内容,

还是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点。

另,本图由 Mindjet MindManager Pro 6 制作。


作者: 可怜娃    时间: 2007-5-24 10:33
还可以这样啊,不错,不错
作者: zbqgp    时间: 2007-5-24 20:53

   原文一起参见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身想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菩提萨陀,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
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作者: zbqgp    时间: 2007-5-24 20:59

再提一点小意见:

  原文是总--分---总关系:分部中五蕴皆空,诸法空相递推,有严密的逻辑关系

   “菩提萨陀”后是果没,后有赞语,不应在因中体现:

思维导图  中间应该放整体关键词


作者: zbqgp    时间: 2007-5-24 21:02

受想行识

眼耳鼻舌身意

色身想味触法

眼界---无意识界

无明---无无明尽

老死

苦集灭道

以上各词都可以展开论述

每个词都是一个关键的佛学原理

阿弥陀佛!!!


作者: 白云苍猪    时间: 2007-5-25 17:29
QUOTE:
以下是引用zbqgp在2007-5-24 20:59:20的发言:

再提一点小意见:

  原文是总--分---总关系:分部中五蕴皆空,诸法空相递推,有严密的逻辑关系

   “菩提萨陀”后是果没,后有赞语,不应在因中体现:

思维导图  中间应该放整体关键词

汲取各位意见,更新了一版,欢迎继续提意见。

[attach]76042[/attach]


作者: zbqgp    时间: 2007-5-25 21:39
呵呵 能交流一下吗 为啥观自在菩萨后  连接的是度一切苦厄呢
作者: 白云苍猪    时间: 2007-5-29 13:50
QUOTE:
以下是引用zbqgp在2007-5-25 21:39:44的发言:
呵呵 能交流一下吗 为啥观自在菩萨后  连接的是度一切苦厄呢

 

言之有理。综合楼上的建议,改了第三版。

请继续提意见

 

[attach]76454[/attach]

作者: panrenqi    时间: 2007-5-29 14:06

恩,不错,看来还是有高人的哦!!!收藏了,谢谢!


作者: shxxdgls    时间: 2007-5-30 23:56
正好刚刚定了心经,书马上就到了,可以对比看一下了……
作者: hwangaries    时间: 2007-6-2 09:40
可以用辩证手法补充。真空+妙有,因+果 和突出:“不执着 ”思想
作者: folksier    时间: 2007-6-2 16:38
正在学习    支持楼主
作者: zbqgp    时间: 2007-6-7 20:39
呵呵,楼主果然精进,从善如流阿
作者: zbqgp    时间: 2007-6-7 20:44

呵呵

那就在提一点:楼主不要被那几句看不懂的咒语迷惑了,那是用的声译,他前面的赞语是称赞前面论述空观的

最后的几句主要是用的声密,通过此来调整,影响你的潜意识,两者不是你揭示的关系 


作者: zbqgp    时间: 2007-6-7 20:59
另外希望楼主多读佛经,仔细领悟,可以学习一下三法印
作者: zbqgp    时间: 2007-6-7 21:07

还有就是对空的理解:

空不是无,空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如果硬要解释,可以用变化了解释,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以及涅槃寂静,即是说事物没有一成不变,可以通过你自己的修业来改变,种善因得善果

不是虚化,那样解释太消极,没有理解佛的本意

佛的空观是用来对持着苦的

如果你看到这世间诸行无常,万物皆可改变

这才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含义


作者: zbqgp    时间: 2007-6-7 21:12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如果用数学符号表示应该是这样

色《(属于)空,空〈(属于)色,推出:色=空,空=色,依次类推受想行时,乃至世间万物

呵呵以上是佛的逻辑,呵呵

数学归纳法佛祖可是首创,


作者: zbqgp    时间: 2007-6-7 21:17

佛家:万物皆空

道家:道法自然

儒家:群经之首〈易〉,三易:恒易,简易,变易

马家: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

哈哈哈哈哈哈哈

希望楼主能有所领悟


作者: biao1990    时间: 2015-5-9 15:43
谢谢啦~~挺不错的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