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我拒绝从“地域性”角度谈论管理 [打印本页]

作者: 古董    时间: 2007-3-24 14:47
标题: 我拒绝从“地域性”角度谈论管理

近日,某编辑来信说,期望我参与他们准备的“中国式管理”讨论。我拒绝了。

 

编辑追问:是否因为你不承认存在着一种“中国式管理”?答日:不是的,我是拒绝从“地域性(国家边界或民族边界)”角度,来谈论企业的管理。

 

我的回信反问是:你为什么从地域性角度来谈企业管理?答日:确实存在着国家和文化的背景差异,所以,有必要探讨“中国式管理”。

 

我再次反问:假如你们确实证明了存在一种“中国式管理”,那么,它究竟是仅仅适合在中国特殊国情下使用哪?还是在全世界都能够普遍适用哪?答日:……(无语中)。

 

当然,我还有第三个反问,尚未来得及发出去:假如存在着一种中国式管理,并且,能够证明它具有世界范围内的普适性,那么,你为什么不直接使用理论新概念,而是偏偏以中国式管理为标题哪?我预计,我会收到同样的无语或是说不清的回答。

 

我想起了很早前,《**商业评论》一位编辑的来信,他曾约我写篇中国式管理的稿件,并且是以打擂台的方式进行,后来,因为与打擂方各说各的,彼此驴唇不对马嘴,罢了。后来,当我看见这家杂志主编在一篇文章中,宣称“20年后会诞生中国式管理”(文中大意)时,我有些疑心:早先的所谓打擂,也许是准备批判之用。

 

我很想跟这位可爱的编辑开个玩笑:我准备写一篇东西,专门说说中国的“南方式管理”和“北方式管理”的差异,并且,开头准备以北方某市委书记为案例,因为他的公开事迹,就是曾经一口气喝干了一瓶白干,而赢利了可贵的巨额投资。

 

那么,以什么角度来谈论管理?恰好,手头正在写篇东西,题目准备叫做《什么是管理?》,小题目分别是:1。管理是为实现成果而工作,2。企业成果,存在于企业外部,3。管理必须实现成果提供可靠路径----这三个小题目,就代表了我对于“什么是管理”的看法。

 


作者: 古董    时间: 2007-3-24 14:49

我拒绝从“地域性”角谈论管理(续)

  当一个学生谈论起管理时,一般来说,冒出来的第一个问题,常常是“什么是管理”?

  但是,当一个企业主谈论起管理时,一般来说,常常是问“我的某个问题,如何通过管理来解决?”,而绝不会问什么是管理。

  显然,“什么是管理”和“管理究竟解决什么问题”之间,代表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后者是我们今天常常说起的“问题导向”或“结果导向”,那么,前者代表是什么哪?我说不好,我想,好听点的说法,叫所谓的学术性思维,难听些的说法,叫做八股文式的思维。

  因此,管理的第一个问题是:“管理,准备实现什么成果”?而不是“什么是管理”或其它不着边际的问题。

  每一项新理论或管理技术,都必须回答“成果是什么”,否则,它就不可能具有管理实践的意义。假如你提出“以人为本”的观念时,你必须回答准备解决什么问题?它是你不能回避的、也必须回答的问题,当然,你不能想当然的说,人人讲究贡献,并且和谐相处,那么,管理所期待的成果,就自然而然的出现了,它不是管理,而是乌托邦。

  所以,至少,你得首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最好,能够同时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当然,即使不能够如此,那么,正确的提出一个管理问题,也是非常了不起的管理成就,早前,我从成果的角度判断,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曾仕强老先生所倡导的中国式管理,“只实现个人成果,却并不实现组织成果”。

  因此,管理的问题,是开始于问题,终止于成果。

  所以,不存在所谓的学科性、艺术性之争----我的意思是:管理并不是在这个层面上发生的,即使你认为民族或文化背景,对于管理有着深刻的影响,那么,它也只代表着这样一个有价值问题的出现,即:世界各地的文化背景,是如何影响着管理的?而不是意味着中国式管理的诞生。

  我憎恶“大专辩论式”的思维方式,因为,它常常将一个有价值的问题,硬生生的一分为二,并且以“假象敌”的方式展开讨论,所以,我恶狠狠的把它冠之以“革命理论”或是其它的说法,因为,它隐含了一个恶劣的假设:假如没有了(或找不到)敌人,你就失去了工作(斗争)的方向。

  在长三角和珠三角一带,有着大量的血汗工厂,企业主常常无可奈何的说:出于产品成本的考虑,剥削工人是不得已的事情----确实,按照马伟人的说法,对此现状,解决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无产者联合起来”,造资本家的反,事实上,造反理论或革命理论,带给社会的伤害和动荡,一点都不比剥削工人更少。

  看看泰勒是如何解决“减少劳动时间、工资不降反升”的吧----仅仅依靠“动作更合理、时间更紧凑”,就使得在相同工作时间内,生产率得出了大幅度的提升,它也是我们今天常说的流水线生产方式,于是,不必依靠一种造反或一种革命,“劳动时间更短、薪水大幅增加”的结果,就出现了----这才是管理的贡献。

  因此,我的意思是:管理,必须为成果而工作,否则,管理学将等同于“修养学、励志学”或其它的某些人文学科。

  对于中国人来说,有三种思维方式,值得怀疑甚至是憎恶,一种是“打包式”,譬如“假冒伪劣”本来是不同性质、不同层面的问题,但凡,你将其中一个问题拆分出来说,都有可能获得很有价值的问题或成就,但中国人却把它们连在一起了,体现出了模糊性的思维方式。

  另一种,是将修养或励志,等同于管理,我曾见过一个咨询师的恶劣说法:假如你按照我说的去做,必定会解决你的问题,他的潜台词是:你的失败,是源自于你没按我的话去做----这已经不能说是恶劣了,而是可以称之为蛮不讲理和胡说八道了。

  第三种就是“一分为二法”了,个人修养或修为层面上,“一分为二”是必要的、甚至是必须的,因为它有助于反思反省、甚至是有助于心理调节,但是,对于管理学来说,却是典型的伤害,因为,它恰好把有价值的问题给淹没了。

  因此,管理的问题,是开始于“问题”,终止于“成果”----假如不能在这样一个层面上思考管理问题,你几乎没有可能取得管理上的成就,至少,你将浪费掉大量的个人宝贵时间----对于学者和企业主来说,都是如此,没有例外。


作者: 阿懒    时间: 2007-3-24 15:11
估计今后要出现地球式管理、火星式管理、天狼星座式管理,呵呵。
作者: amyworkpar    时间: 2007-3-24 17:46
目标导向
作者: changqing    时间: 2007-3-24 19:20
《什么是管理?》期待之中。
作者: 木人    时间: 2007-3-25 12:55

古董兄别来无恙,呵呵。

一晃两三年,老兄当年邮件里搅它个天翻地覆的目标竟已实现,每每想起,感慨不已,越发敬佩老兄的热情、执着和格局之大。

关于从地域性谈管理,古董兄也不必因为某些人对管理的理解有些浅显,而全盘否定。在《中国人的管理逻辑》当中,管理的出发点是组织而不是个人,想来是让绝大部分关注管理的人最醍醐灌顶的一句话。这句话的价值,倒不在于它的绝对真理性,而在于它在似是而非的各种观念中振聋发聩。熟知历史、现任美的集团高管的方洪波有个观点,管理就是对人的欲望的把握、输理和引导。这个以人为出发点的观念,我认为也是有道理的,毕竟所有的生产要素当中,人是最活跃也是最不稳定的要素。

管理学界应该有这样的共识,即存在日本式管理,这说明地域性对管理实践的影响还是存在的。而目前所谓中国式管理的致命缺点在于,如古董兄所言,忽略了组织是管理的关键出发点,而把管理跟成功学、个人修炼甚至权术模糊在一起。这样的背景,在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批能够称之为世界级的大企业存在。行在知前,在没有足够的成功实践之前,怎么可能产生一套能够供他人借鉴的管理模式?

说到借鉴,我有点不太同意古董兄的逻辑,呵呵。那两个反问编辑的问题非常的辛辣,乍一看,编辑显然是弄出个悖论,把自己给套进去了。我认为,诸如日本式管理是否能够为他国所借鉴的问题,是没有绝对答案的。毕竟,管理还是一门经验性学科,经验的借鉴,取决于经验本身的正确性,也取决于借鉴者的悟性,管理实践经验的学习和借鉴,与物理、化学等学科,还是有根本的不同。

第二部分我倒是特别有感受,刚才翻出了三年前的帖子,古董兄那时曾对人大的黄卫伟教授有所点评。黄教授有篇文章,企业的目的是为了赚钱,这句话看起来明显有误,但他表达的意思,企业要关注成果,与古董兄的说法,异曲同工。这个的确应该是喜爱管理的人思考问题的起点,否则,真如老兄所言,想要取得一些进展和成就,难上加难。

祝贺古董兄《企业的使命:创造生活方式》顺利出版,掀起再一股旋风!


作者: 菲歌    时间: 2007-3-25 16:23
木人兄高见,受益受益!
作者: 谢谢你    时间: 2007-3-25 22:24

不明白楼主的语言,外面的书汗牛充栋、并打肿脸充胖子的人物已经太多了,但在这里出现我还是想捍卫一下内心的清静。

孩子的问题不劳您费心,相信激辩也有助于您走在正确的大道上。

言之无物。

来吧。


作者: 走水的夜    时间: 2007-3-27 18:34
现在很多的咨询或管理方面的专家,人云亦云者多,能潜心修行者少!
作者: airdancer    时间: 2007-4-13 09:17

同意木木的观点.

古董先生第一篇文章的确是有些理论和逻辑上的偏颇.但是第二篇就看到了鼓动先生的功力和深厚的理论基础了.

非常古董先生能给我们带来一些现实已经存在但是没人总结出来的思路.


作者: flyingaa    时间: 2007-11-10 17:33

长大成人了.


作者: superman23    时间: 2007-11-10 17:53

管理无边界.但他同样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有些时候需要从特殊的区域去认识了解管理.


作者: ecbar    时间: 2007-11-10 18:04

studying....


作者: 蔡根    时间: 2007-11-10 19:26
呵呵,果然是个古董,难得的古董哈.[em17][em17][em17][em17]
作者: ziyue    时间: 2007-11-10 22:10
收益大,期待更多的内容
作者: yingfeng    时间: 2007-11-11 13:49

看了,沉默!


作者: entou    时间: 2007-11-11 15:34

古董兄及木人兄之高论,草民又一次受益匪浅,谢谢!

古兄高论立意及纵横木兄已经有点睛传神之品评,俺草民只能学习之,唯有古兄“管理的问题,是开始于‘问题’,终止于‘成果’”这句话,俺老农有一些不同意见。

管理始于问题,通过执行解决问题没有错,而在现实管理实践中,管理是始于新问题的不断产生,所谓成果也就永远是阶段性的,问题会在解决的过程中,不断出现新的矛盾、新的隔阂,管理者会针对新矛盾与新隔阂,做出一个又一个的成果,不可能出现终止的状况,管理作为一个无穷尽的社会活动的实践,应该无终止这一说。如古兄改为“管理的问题,是开始于‘问题’,在一个又一个阶段性‘成果’中不断完善”可能更好些。

可能言辞有偏颇之处,请古兄与木兄指正。谢谢!


作者: seagullvan    时间: 2007-11-11 18:28

楼主的话显然存在着意气用事(或者一相情愿)的口气~!

   由于地域性原因,中国各各民族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 你文中说:"北方某市委书记为案例,因为他的公开事迹,就是曾经一口气喝干了一瓶白干,而赢利了可贵的巨额投资."  这个市委应该是东北的吧?如果他是北京的那....呵呵.后果不堪设想啊!如过他不是北方人,那么这个地域性就不存在了~!~!~

   对于一个企业基本构成要素:人,财,物.那么管理的对象分别就是:人,财,物!

人:中国人是没有具体信仰的,李宏志就很好的运用了这点(如果他用在为人民牟利上,那么他很有可能成为一代人力资源管理大师 呵呵 )一部分中国人信佛,一部分信伊斯兰,当然还有不信宗教的!在外国是不允许2个异教徒结婚的,即使结婚了,也要有一个改信另一方的宗教!一帮异教徒在一起工作,没有矛盾冲突是不可能的!没有谁的嘴都最好的保险箱! 对于中国人问题就更多,南蛮北夷,东胡西狄,几个古老的词语明确指出了中国人的祖先的文化背景存在着差别! 你说"管理为实现成果而工作",最直接的成果就是利润,由人创造的利润,我不认为你是企业里全都是乖乖羊,一个刺头也没有!如果你说你们公司确实一个刺头也没有,那只能说明你自己的失职!(虽然我不清楚你的具体职位)有位名人说过:"最好的职工是对本企业企业文化的认可!"并不是对公司利润的虎视耽耽!对人的管理,尤其的中国人的管理,是要因人,因地域而定的!中国的一个省就比日本一个国家还大!中国人的人心更是复杂!德鲁克认为21世纪的管理应该是对人的管理,更重要的是个人的自我管理,我觉得也就是自身修养!

财:佛说:"钱财乃是身外之物."那个为什么信佛教的人也要去为钱财奔波?因为这个世界就是这个样子,没钱寸步难行!对于钱财的管理就更因该因地域而定了,如果你的公司只是建立在一个地区,或者只是建立在一种消费水平的地区中(公司的生产者,生产材料,销售地点全在一个地区)那你应该知道这个企业的前途将如何了!差异化将很难也发挥出来!(这个时候就用到你说的那种市委样能办事请的人才了!)

物:很显然中国地大物博(或者你不这样认为,但是也应该知道,中国资源分配不均).但是更明显的是各个公司自身的资源,他们的差异就更大了(信息,货物,本地竞争公司基本背景)比如说沃尔玛,北京的,哈尔滨和天津的一样吗?哈尔滨的有东北三宝,北京有北京烤鸭!天津有桂花祥十八街麻花!无形的,有形的都明显的存在在差异!

地域的差异不表现在地理位置上!

楼主认为:管理是为实现成果而工作.企业成果,存在于企业外部.你是意思是说,管理是对企业外部的管理,也就是只有管理好企业外部才能实现企业的成果!内部被严重忽略了! 明显是一个混乱的逻辑!

 愚见

 谢谢


作者: hys81    时间: 2007-11-11 20:33

实际上不存在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管理,我们目前接触的管理更多是西方式的管理。


作者: jwzwlh    时间: 2007-12-14 10:30

很热闹呀,我们讲的管理都是缘于自己的意识形态的,都是自己基于价值观和认识观的看法。

用经济学的原理来说:经济形态决定我们思想形态。中国式管理到现在我还没有一个大概的概念,是向古人仿效做法(例如很多古人说的御人之术),还是自身修炼之说?而且恰恰现在我们追求是工业化,那所用的管理工具是一种规范的程序与思维,这也决定了我们还是有管理形式之分的。

还有就是管理这个东西本来是无界的,拿一个具体的东西来划分内外部作用,然后就夸大说只有某某,那显然不是有力的依据。东西再好,还是去靠人,人是什么?一个内心情感的动物。所以企业是由人主导的,那内部的管理应该是重点吧!


作者: 杨睿之    时间: 2007-12-14 13:54
标题: 回复:(古董)我拒绝从“地域性”角度谈论管理

我的回信反问是:你为什么从地域性角度来谈企业管理?答日:确实存在着国家和文化的背景差异,所以,有必要探讨“中国式管理”。

这个回答个人意见非常正确;

我再次反问:假如你们确实证明了存在一种“中国式管理”,那么,它究竟是仅仅适合在中国特殊国情下使用哪?还是在全世界都能够普遍适用哪?

答日:的确有些管理内容仅适合在中国的特殊国情下使用,甚至仅适应于某个时间段也是正确的; 

当然,我还有第三个反问,尚未来得及发出去:假如存在着一种中国式管理,并且,能够证明它具有世界范围内的普适性,那么,你为什么不直接使用理论新概念,而是偏偏以中国式管理为标题哪?

无语中;

 


作者: 奋斗日记    时间: 2007-12-15 12:06
有道理,大家说的都有道理
作者: 黄海鲨    时间: 2007-12-15 13:42

管理,顾名思义,一个是“管”,一个是“理”。我认为管理就是“管人”加“理事”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