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有一天,惊闻特仑苏摇身一变“摘取世界乳业最高奖”,并且发展出什么“OMP补钙牛奶”了,配料里面除了鲜牛奶还增加了“XX蛋白、乳化剂和维生素”,变成了“全脂灭菌调味乳”。卖点也由无可取代的区域珍品变成了功能性补钙食品……敢情和卖酒的一样,成勾兑的了
牛奶里加了什么维生素能比21金维他更好用吗?或者加了东东之后依然不减的醇香味道真的是用什么乳化剂调出来的?
特仑苏的形象从此在我面前崩塌----它不再是无可取代的高质量原品了。
同感
连OMP是什么东西都不懂,就干在这里乱发表看法可不好.
连OMP是什么东西都不懂,就干在这里乱发表看法可不好.
这个议题是站在营销的角度的。
“高品质”、“区域性”的概念都是易于理解易于接受的
OMP概念或者不用,或者正确导入(比如本田宣导CVT技术、VVT技术什么的)
但在食品领域,技术从来就不是高品质的代名词(这和工业品有显著不同),世界顶级的葡萄酒、鱼籽酱也多以标榜区位独特性等自然特征强调稀缺性,提高身价。
所以OMP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方案使品牌掉价。
在中国好象大家买奶并不是注重其品牌价值吧~~~~就我个人而言再稀少的奶仍然是奶,品质营养口感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中国大多数人的思想~~~牛奶的盈利不可能只靠卖少数的数量,而是大批量的,最重要的是市场占有率跟消费者的口碑~~~自己的感觉~~~
食品业就爱和保健品沾边,真正的保健品自身却又不被大众接受。
这些食品厂商应该为保健品行业的低迷承担一定责任!
牛啊!
特仑苏前期的广告宣传做的不错 没有想到后来居然画蛇添足的加入了这么多的所谓概念?
不过感觉蒙牛炒作风气太重 所以还是支持伊利不看好蒙牛
一个高中生质疑特仑苏牛奶“造骨”概念后,经方舟子打假,在新丝路,甚至网友说它含有大量致癌的胰岛素激素IGF-1
上次湖北蒙牛奶事件,牛根生是找了总理才解决问题的,不知道这次,他要找谁?
那篇报道我也看到了,致癌与否不清楚,但这个品牌的营销看来问题多多。
造概念是一回事,造得对不对,配合概念的产品配方是否有社会责任感就动到真格的了。
个人觉得根子上是“功能型”定位,把一个好好的“区域特色”品牌给毁了
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可以叫特仑苏----“特仑苏”是什么?
“特仑苏”在蒙语中是金牌的意思,
营销无定式,但一定需要创新
有同感啊,刚出来的特伦苏给我的感觉是牛奶营销终于走出了价格战这个胡同,至少迈出了一步,新的定位,新的受众,差异化销售,可以引导牛奶革命。伊利跟了一个金典奶。现在概念又模糊了,又回去了,不知道怎么回事,可能是压力太大了吧。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