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一位农民算毛泽东时代的“穷帐”! [打印本页]
作者: lala 时间: 2007-1-6 11:26
标题: 一位农民算毛泽东时代的“穷帐”!
一位农民算毛泽东时代的“穷帐”
我是1954年10月在山东农村出生的,兄妹两人,父母都是农民。首先我想说说农产品的价格,以小麦为例。1970年——1980年小麦的市场价格:从“0.35元/市斤”上涨到“0.38元/市斤”,物价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非常稳定。我想说的问题是农民在市场上卖掉一市斤小麦的钱,可以用来做什么? 我妹妹在1970年读小学一年级报名时,只须向学校交三毛钱(0.3元),当时只需交纳书籍费,没有学杂费,是真正的“一费制”。待到开学发书时,两门教材《语文》、《算术》的定价相加也只有两毛八分钱(0.28元),当初报名时多交的贰分钱还是被老师退给了每一个同学。0.28元就是当时整个一学期的费用,当时小麦的市场价是:0.35元/市斤。也就是说,农民只需要卖掉八两(0.8市斤)小麦就足够了。
让我们再看看当时其它内容的一些消费情况:柴油机灌溉或拖拉机耕地所需的柴油价格,每市斤是八分钱(0.08元),也就是说“1市斤小麦”就可以换来“4.38市斤柴油”;当时的公共汽车每次收费是伍分钱,也就是说卖掉“壹市斤小麦”的钱可以乘坐“柒次公共汽车”;当时的公园很多都免费,收费公园的门票也不会超过伍分钱;当时在电影院看电影,一张电影票只需“壹角钱”,也就是说农民卖掉“壹市斤小麦”就可以去电影院“看3.8次电影”。
当时一个鸡蛋的市场价是肆分钱,有人曾粗略地估计说:家里养上一只老母鸡,老母鸡所下的鸡蛋足够供两个学生上学的费用。这话不无道理,我兄妹两人从小学到中学的费用,基本上就是靠我母亲所养的几只老母鸡下蛋,这些鸡蛋所换的钱,除了供我们兄妹上学外,还要供应家里的油盐酱醋茶之需。
再让我们看看改革开放后的今天农产品的价格,同上,看看卖掉一市斤小麦的钱都可以用来做什么?再看看养一只老母鸡可以供应几个学生上学?相信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一本帐,无须我再一一列举。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得出结论:究竟是谁在压低农产品的价格?!究竟是谁在牺牲农民的利益?!事情已经很明显了。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当时的农民虽然还须向国家交纳爱国粮,虽然还没有免交农业税,但是农民当时的生活负担要远比现在轻松得多!虽然当时的物质财富没有现在丰富,但是他们却是真正的国家主人翁!
从网上看,从周围人看,多数老百姓特别怀念毛泽东时代,认为毛泽东时代虽然“穷”,但感觉幸福、踏实,过得有奔头。这其中原因很多,有理想,人吃人、人剥削人的现象少,不受当官和有钱人的气,人人相对平等,但毛泽东时代的老百姓真的很“穷”吗?
40岁以上的人都经历过,那时的人们享受着公费医疗、义务教育和福利住房,这些福利相当于今天的多少钱呢?以现在为参照,一个家庭的这三项福利是整个家庭除吃喝以外的总收入的2.8倍!
在毛泽东时代,城市人们享受公费医疗、义务教育和福利住房,其中义务教育中小学的学费很少,大学中专以上的学生不但学费由国家承担,每月有生活费,那么,这些无形的福利相当于今天的多少钱呢?我大概算了一下,可能不太准确,只供参考。
公费医疗:以某市2004年为标准,每人年均医疗消费支出为1434元,按平均每户4人计算(毛泽东时代一个孩子的很少),每户年均4302元,1964年人均寿命75.85岁,每户一生平均支出相当于今天的为75.85×4320=435046元。
义务教育:以某市2004年为标准,每户年均消费教育支出5510元,每户一生平均支出相当于今天的5510×75.85=417934元。
福利住房:80年代,中国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由80年代初的3.6平方米,均价按3000元/m2(还不算维修等费用),每户一生按1.3套房子,户均1.3×3.6×4×3000=56160元。
三项共折:435046+4179345+56160=909140元!
也就是说,每户家庭一生所享受的这三项福利91万元![
家庭收入:以某市2004年为标准,每一就业者收入为10009元,剔除就业者生活费后,其年均节余5800元左右,每户家庭按1.6个就业者,每个就业者的平均工作时间为35年算,每户一生平均节余5800×1.6×35=324800(元)。
每户家庭一生的三项福利是一生所攒钱的909140÷324800=2.8倍,也就是说攒一辈子的钱还不够毛泽东时代的这三项福利!!!!
毛泽东时代真得像有些人说得很穷吗?这么穷还让老百姓享受这么高的福利?
毛主席去世时是既无内债又无外债!以上数据仅仅是家庭内的福利,还不算国家工业由一穷二白至第六工业强国,什么二弹一星了等等!
曾经有人问:“为什么现在的人那么没有奉献精神呢?不像毛主席时代那么好了。”我的回答是:“如果现在社会也能象毛主席时代那样把老百姓的吃饭问题、看病问题、教育问题等一系列基本需求都包揽了,让老百姓不用每天吃了上顿担心下顿了,那谁都愿意去奉献~~~”
每天都在为生计问题崩波,谁有空去考虑那些知识分子想的问题啊
作者: 770129 时间: 2007-1-6 21:26
够横的!
作者: 风中絮 时间: 2007-1-6 23:16
有道理,也许片面了一点。
作者: jessone 时间: 2007-1-30 22:45
ding
作者: jessone 时间: 2007-1-30 22:46
能跟你交流下吗 QQ 408150514
作者: netbooks 时间: 2007-1-31 10:22
不比不知道.进步还是退步??
作者: zyh52168 时间: 2007-2-3 12:42
哈哈哈哈哈哈。。。。。。
太好笑了!!!!
居然也有这样算账的?
作者: 玉米花开 时间: 2007-2-13 13:08
标题: 写的好!多发表!
我赞同你的看法!继续写下去让大家都看看! [em07]
作者: unicell 时间: 2007-2-14 15:05
写这篇文章的人别有用心,我保存的81年我上三年级上学期的书本代办费是4元,当时的大米国营粮店零售价是0.147元/斤,每人每月限量28斤,农民卖大米给粮站的价格是0.08-0.11元/斤,哪里有小麦能卖到0.35元/斤的。
另外当时每人限量油:0.5斤/月,肉1斤/月,布5尺/年,还没有电,我天天在煤油灯下写作业,煤油也是凭票供应的,一般人家点不起。
上文胡扯什么啊!那时候什么物资都没有,我小时候(80年吧)村里一个一起玩的小朋友的妈妈实在穷得过不下去了,拿家里仅存的面粉给我们做了一顿汤团,看我们7、8个小孩吃了,然后关好门一绳子吊死在梁上,是我从门旁的狗洞里发现喊人来的。至今我不吃汤团。政府在联合国说的不错,人最基本的是生存权。
强调一下,我小时候生活在江南苏州的农村,历史上最富庶的地方,当时尚且如此。
作者: ayi1982 时间: 2007-2-15 14:47
部分同意文章观点,当时的社会利益再分配没有像现在这么集中,贫富差距没有这么大。现在的经济有种说法叫“掠夺型经济”,即国家通过医疗、教育、住房等杠杆掠夺老百姓的钱,我们的物质生活看似丰富了,但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现对统一时代的平均水平而言,底层人民比以前过得艰辛。
作者: bdtyqzm 时间: 2007-2-15 22:15
不同时代产生不同的思想,时间还短,不能用十几年时间差对比,看来对社会不满呀呵呵年轻人呀
作者: zyh52168 时间: 2007-3-1 15:57
如此愚蠢的文章居然也有人“追捧”
看样子“网奸”不少呀。要不就是“糊涂蛋”太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1 15:58:41编辑过]
作者: microearth 时间: 2007-3-2 00:56
楼主文章有一定的道理。我讲讲自己的一些想法,毛的时代物资匮乏,生存是当时的主题,粮食是稀缺资源,因此价格相对要高。
相对于当时更稀缺的资源如电视,自行车等,又要多少粮食来换呢?当时能够买得起一辆自行车是何等的显赫,现在在农村买电视,电话、摩托车也不算稀奇
有关农产品价格的问题,目前国际农产品的价格要低于国内价格,如果中国不对农产品进行保护,我们自产的粮食谁买。这也是中国入世是考虑的主要问题。还是我们农业的生产效率低。
作者: aikeai009 时间: 2007-3-2 19:50
作者写的有些道理,我们不能对当年一概否定!
作者: bywx2005 时间: 2009-10-21 17:05
现在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是过渡阶段,先不论今昔生活质量如何,总之不改革开放,不尽早与世界接轨,很可能现在我们再一次做“亡国奴”了!
贪腐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建国初期这种现象也不少,只是那时候消息闭塞,而且可贪的物质不够丰富罢了,为了治理贪腐(即楼主的受贪官压迫)才是毛主席发动文革的真正目的
算下来,要相信红旗永不倒,任何困难时期都可以渡过去,民族劣根性也需要一步一步来调理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