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不力”的社会原因在哪里
黑格尔在哲学上提出了“正、反、合”的观点,尽管没有明确的分界线,但大家或多或少都在体验这种过程。它在某种程度上,为探索成功之路的人们指点了迷津。
大家曾经学过的课本,读过的图书都在向我们传达着正义、美好、善良,也在告诉我们企业应该使用管理方式、方法、形式等,然后就把我们投到茫茫的社会实践之海中。这一切都是“正”的,都是美好的,它在描绘着善良战胜邪恶,阴谋败给磊落。只要我们学业有成,只要我们按照书本中说的去做,成功就会顺理成章。于是,我们满怀着抱负,投身到社会实践中。
然而,在屡次挫折之后,大家渐渐发现,原来革命根本就没有春天,阴暗的东西经常会骚扰着我们前进之路。大家往往会得到同一个结论:书上的东西基本上都不对。这一切都是“反”的,都与书本上介绍的相反,我们所学习的营销学、人力资源学、会计学根本派不上用场,于是,我们万念俱灰。
后来,我们又发现,原来掌握了社会大众共事习惯,掌握了大家判断事务对错的价值取向后,往往却可以取得成功,可以取得大家对自己的尊重。当然,这种习惯有一些是真的、善的、美的,而有一些是假的、恶的、丑的,大家都在秉承包容的心态来对待它们——这就是“合”。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执行力来自于员工。要论及影响企业执行力的因素就不能不从内外部共同寻找原因,在无法改变企业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基础上,其内部原因主要是由利益与资源所牵制;那么,在企业外部又有哪些因素左右着企业执行力呢?
事实上,企业没有执行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大员工成熟程度,对社会的融合程度。如果还是在憧憬书本上的歌舞升平,试图将书本上的一切搬到企业中的话;或者我们还在痛斥那些写书的人,大骂人们勾心斗角之变态行径的话,我们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我们是不是应该尽快适应这个不善也不恶的社会,找到社会普遍遵循的道德习惯,并按照它来做事呢?
举一个很多人比较痛恨的,关于谋略的例子吧。
春秋时期有一位宋襄公带兵与敌军交战。当面对敌军正在渡河,可以采取突袭而取得胜利的良好机会时,这位国君却认为,必须等对方列好队形之后才能攻击他们,否则胜之不够仁义,结果其战败了。毛泽东说,这是一种蠢猪式的“仁义道德”。美国2005年发布的《中国军力报告白皮书》中,他们理解中国军人正在研究的谋略,其实就是一种战争骗术。他们用一个“骗术”的词汇,其实,打仗就是要不择手段地取得胜利,“兵者,诡道也”,没有什么仁义可言。从春秋以来,中国人就开始研究谋略,这不仅是一种军事现象,同时更是一种民族文化。
一些年轻的朋友认为这是中国人的劣根,对于“谋略”恨得牙根发痒,恨不得每天批判它九九八十一次。事实上,你恨不恨“谋略”,“谋略”都会存在于社会;你骂不骂“谋略”,“谋略”都在这个社会中存在,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肯定会有“谋略”。所以,如果你不能离开这里,惟一的解决办法就是适应,并且学会用谋略来保护自己,用谋略使自己得到发展。
在企业中,存在着势力、权力等各种利益,只要有利益的地方就存在谋略,你不谋取别人,别人就可能谋取你,不必探究其合理与否,这就是社会现实。一个企业可以获得成功,必须得有一位既可以保全自己,又可以为大家创造福利,精通谋略的企业家。一位员工要获得不断升迁,就一定得是一位既能保全自己,又能为企业创造绩效,精通谋略的实干家。
事实上,谋略本身是一个中性词汇,不存在阴谋与阳谋的问题。张震将军认为,“谋略是一种思维形式,反映客观事物一般的、本质的特征。集中反映为‘斗智’的谋略概念,则是军事家在长期的战争实践中,把那些诡诈、虚实、奇正、用间、造势、示形等各种施计用谋的手段经过高度抽象概括而成的。”当运用在正义的事情上时,谋略就显示出其光明的一面;如果是用在争权夺利的事务上,则显示出其猥琐的一面。
然而,除了军事院校以外,没有哪个学校教学生这个东西;社会学术研究成果,只要集中在对付竞争对手方面;传媒宣传的也只是一些美好的社会景象,好像社会不存在需要用谋略来解决的困难了,甚至感觉中国人并没有在使用谋略,一旦进入社会,这位朋友就可能四处碰壁。所有这一切,都与中国现代社会相背离,这种背离导致了教育、传媒、学术研究所传递的信息充满了不确定,还想让接受这些信息的朋友们获得社会地位,谈何容易!我们不能学到谋略,如何能在存身立世?然而,这种东西往往却不是学校教给我们的,也不是学术机构研究出来给我们的,更不是宣传媒体告诉我们的,而是我们在无数的失败中总结出来的。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意思是说,子贡问孔子,“什么样才算是好朋友?”孔子说,“把忠言告诉他,如果他不听的话,就不要再说了,否则将会自取其辱。”哪所学校像这样明确地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哪所学校能够把社会真实的东西告诉学生?大家家背了十几年的圆周率,结果一生也没有用过几次,我们要拿着圆周率治理企业吗?
书本中讲的社会习惯、价值观往往与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习惯、价值观是背道而驰的。书上说,大家要见义勇为,而事实上,见义勇为往往会遭到报复,医药费都没人管;书本上告诉我们要秉公执行,而谁要是强硬地秉公执行就要遭到员工的排挤;书本上告诉我们要按照规章制度办事,而谁要死照制度执行,别人就会被人说成“不会变通”的死脑袋。这些学生们可以从国家实施的课本上学到吗?这些我们可以从国家批准发行的图书中看到吗?
中国教育、传媒、学术研究等与中国社会现实相背离,是导致企业“执行不力”的社会原因。
社会不能向企业输送实用人才,使中国企业只能将公司作为第二课堂对员工们进行再教育。然而,受到“先入为主”的影响,很难使没有失败过的员工接受正确的思想,更何况有的企业还在照搬社会教育那一套。如此一来,一方面浪费了学术研究、传媒宣传以及十几年的社会教育成本,同时也浪费了企业培训的成本、员工屡次失败的效率。
不知道天天在讲“再穷不能穷教育”的中央高官们,有没有注意到,他们主持投入数以亿计的教育、社会研究、社会传媒的经费,却换回了莘莘学子们的无尽失落、企业执行力的低下、社会效率的低下。
执行不力的基本原因大致有以下六个原因:
1、方向错误,导致有“执行不力”假象出现,其实根源在指挥人;
2、理解失误,执行者没能完全领悟指挥人的意图;
3、事态变化,执行者在执行过程中发现事态变了,而其本身和指挥人都浑然不知;
4、没有监督,执行者为了切身利益而放弃指挥人目标;
5、能力有限,执行者能力有限,却又不愿意承认,找借口搪塞;
6、效果评估,指挥人错误的评估了执行者的工作成绩,而简单得出执行不力错误结论。
[em05][em05]
中国人执行力差很根本的一项原因做为个体的中国人始终对未来的恐惧无法摆脱
1、信仰恐惧,大国自然各种基础库都要比较丰富,当然也包括思想,但各种思想的出发点都是为帝者师,而非为民众找到心灵的归宿;
2、自然条件,我们的面积与欧洲、美国相仿,但生存环境、资源占有率远远不如,所以传统的战天斗地的思想只不是对自然恐惧的无法释然;
3、当前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的不健全和不普及,改革开放二十年,可以说享受成果的人还是少数,当然有些人应该享受无可厚非,但大部分人还是享受不到;
4、对个人成果的保护不利,包括知识产权、财产等等;
所以作为总有后顾之忧的个体,心态很难平和,瞻前顾后,这个“私”无法在“公”的体制下得到保障,在所难免从根本上就造成执行力低下。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s://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