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鬼谷子》有感
上高中的时候,出于对奇书的好奇,和同学煞有介事地买了《厚黑学》、《鬼谷子》之类的书来研究。我对《厚黑学》难以认同,对《鬼谷子》还真认真的读了一下。当然凭当时的知识结构和认识能力是不可能真正理解和读懂的,留下的记忆只是曾经看过这本书,其他什么也记住了。
为了研究战略,准备开始好好再读一些中国古典战略名著,其中也包括《鬼谷子》,花了点时间重读了一遍《鬼谷子》。虽然自己还年轻,但两次读《鬼谷子》的间隔已十年有余。重读还真有点“少年读诗如隙中窥月,中年读诗如庭中望月,老年读诗如台上观月。”之感。
很多人都把《鬼谷子》当作一本游说的书来读,我当时的认识也是如此。今天我已经对战略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同一本书,再读对于自己来说,其间的收获感觉有如天上地下之别。同一句人生格言、同一本书,对于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个人的不同人生阶段,其体会和内涵完全是不一样的。要不然对同一样东西,也不会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之说了。对“深者读深,浅者读浅。”这句话也有了更深的体会。
《鬼谷子》不单是一本游说之书,更是一本战略学著。苏秦、张仪也不只是一般的游说之士,更是出色的战略家。试想如果他们没有超越帝王的、高明的战略头脑、战略之策,他们能说服那些王者改变自己的思想和意志而采纳他们提出的治国、称霸之道吗?
孙武在《孙子兵法》中提出了“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的重要思想,但《孙子兵法》除了战略思想外,更多的是在谈“伐兵”,对于如何“伐某”“伐交”很少提及。而《鬼谷子》正是实现“伐某”“伐交”手段的战略著作,正好和《孙子兵法》珠联璧合。
《鬼谷子》提出了“伐某”“伐交”的“攻心”战略的哲学基础,即捭阖之道,也就是阴阳之道。提出了“为什么攻心”?,“心者,神之主也”。攻谁之心?攻王者之心。攻心的途径?用说,用语言。如何打动对方的心?晓以利害,以利诱之,以害惧之。
总之,《鬼谷子》是一部蕴涵着深邃战略思想的著作,要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而采取的“伐某”“伐交”的手段,《鬼谷子》是不可不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