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小狗的骨头 - 

[佛学交流] [讨论]无我...................

[复制链接] 30
回复
603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czm
21
发表于 2007-2-5 16:29:15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sunwendao在2007-2-4 16:24:49的发言:

我不看.

看了我不发言.

我的发言就是"吱"一声.

"吱"一声? 复杂的。可能个道行深者? 哈哈。

22
发表于 2007-2-8 10:54:16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文章深刻精辟!

前面有人不清楚讨论“无我”有何意义,我觉得至少有以下几点,待指正:

1、明白了无我,就接近了绝对真理,这世间不知有多少人穷其一生在追求宇宙人生的真理,“朝闻道,夕死可以”;

2、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本是一而众,众而一。一通皆通,可以明心见性,借假修真;

3、悟后起修,真正修到无我境地即证大阿罗汉果。

czm
23
发表于 2007-2-8 13:52:03 | 只看该作者

那请问:

    明白了宇宙人生的真理,有什么意义?

    证得大阿罗汉果有什么好处?

24
发表于 2007-2-10 17:54:17 | 只看该作者

欲离“假我”之名相而不迷惑颠倒,必须要明心见性之后才能真正做到。

而欲见乎性,须先明心。性为心之体,心乃性之用,体用非二,皆名言耳。性无形段,常恒不变,不生不灭,非可眼见,故名实相。心为幻有,缘境而起,似有生灭,而实无生,故名幻心。心发于性,灭还于性,动不见其来,息不知其去,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言明心者,明此幻象似有去来,尚可以理解,明其为幻也。言见性者,意见其实相决有,但可自觉,无法以示人耳。实相者,非有相之相也,心息则见,如波止而湛寂之水自显,能见性者,即同诸佛。以常见此性体,而不为外境所惑,内见所囿,超然离一切诸相矣。心无所著,则此法性周遍法界,无所不包,故名性海。此人之同具,无别圣凡,以迷悟之分,遂若为二,悟则处处之见性,虽纷乱之际,亦自了然。心即于境,无惑乱颠倒诸苦,大机大用,发乎至性,遂能无一事而不可应,无一处而不是道,无一物而可迷,无一境而不空,为超然大自在者矣。

“真我”即无我之我也!

25
 楼主| 发表于 2007-3-4 13:45:29 | 只看该作者

1、明白了无我,就接近了绝对真理,这世间不知有多少人穷其一生在追求宇宙人生的真理,“朝闻道,夕死可以”;

明白了无我,只能算窥得一二,还需靠修行稳固,观察,否则很容易就会“物转心迷”,那就可惜了

2、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本是一而众,众而一。一通皆通,可以明心见性,借假修真;

一通皆通,化繁为简,无为化有为,有为至无为

3、悟后起修,真正修到无我境地即证大阿罗汉果。

呵呵,境界之类的学问还未去了解,《金刚经》有云:若菩萨通达无我无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明白了宇宙人生的真理,有什么意义?

经济中有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同样思想也可以分为“宏观思想”和“微观思想”,佛法就属于“宏观思想”,站在入世角度,佛法记录的是对人世间的观察,体悟万物的运行规律,从复杂的现象中找到客观规律,从而在宏观上指导我们的人生,当然“微观”上也有,那就佛所发的各种“愿”,所以,佛法其揭示了人生的真理,同时也是一部系统的人生教育百科全书,需要什么就拿什么!

“真我”即无我之我也!

26
发表于 2007-3-7 14:02:05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的帖子给我很多感悟  后面人的回帖反而会让人迷茫了 

其实一切都是简单的  为什么要弄的很复杂呢  人太浮躁了 也太容易被环境左右了

明白了楼主的无我  也许这个问题就没有了   谢谢楼主 

27
 楼主| 发表于 2010-3-6 08:04:57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的帖子给我很多感悟 后面人的回帖反而会让人迷茫了

其实一切都是简单的 为什么要弄的很复杂呢 人太浮躁了 也太容易被环境左右了

明白了楼主的无我 也许这个问题就没有了 谢谢楼主

 

呵呵,确实一切都是简单的,3年后再来看看,以前只是在理论上明白了,有了正确的方向而已,“知道”离“做到”还有很远的距离......

 

不知道大家都如何了........

28
发表于 2010-3-22 23:27:29 | 只看该作者

主观和客观

 

药物对身体的药效和身体对药物的代谢

 

自然数和归纳原理

 

正和负

 

他们都是互为因果,相互解释,自成体系

 

在灵台方寸山上,斜月三星洞中,或者哈姆雷特的《果壳》里。

 

那种自我证明的存在,仿佛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

 

缘起性空

 

故而、心经说“照”见五蕴皆空,其实不“照”不能见空。

 

我看见速度变化的速度,那是加速度

 

我观察观察者的观察,那是哲学

 

我体验无我,那是禅

 

线条勾勒出的意境深远,体现在没有笔墨的空白处。

 

 

 

 

 

 

 

 

29
发表于 2010-3-24 11:34:18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认识到真我之后,可以从一个更客观的角度去了解事物,世上万事万物都有其原由,正是万事万物皆由法而生。我们了解了自己周边的法,才能更好的抉择。就和置身事外考虑,差不多吧。
30
发表于 2010-3-24 21:44:24 | 只看该作者

其实这是一个古命题

 

“真我”“非我”

 

到底什么是什么

 

楼主的引用个人比较赞同

 

应该说万事万物都应该放到整体的环境去看

 

包括相应的政治,经济,人文等等

 

脱离了所处的条件均无从谈起

 

真正的无我是一种境界

 

脱离了一半的物欲最求,摒弃了贪嗔痴

 

但这样的人是否存在

 

是真正意念上达到,还是用意志力迫使自己去这么想这么做

 

这还是有很多区别的

 

所以

 

想来多是后者

 

特别是缺少了很多生活历练的人谈禅论道

 

想来多为一些粗浅之间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可能是这个味道

 

禅语常有顿悟之说

 

何来顿悟

 

因为一直懵懂,经一叶落,一丝风,一滴雨,

 

突然将总多懵懂之物联系为一体,如观世音的垂露撒过。。。

 

所以要实现无我,首先要对凡是多做积累思考,方有顿悟之机

 

可能穷其一生,中午顿悟一刻,但只要保持悟的心态,应该也就满足了

 

反过来

 

何为悟,何非悟?

 

可能瞬间已经悟了,只是未察?

 

总之,无我是一种最求的境界,切莫认为是一种已经达到的境界

 

可以无限接近,当永远有或长或短距离

 

永远保持追求的意念,这才是重要的

 

想来生活本应如此

 

呵呵

 

肤浅之谈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