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是穷人?
(作者:优游)
一直以来,认为<富爸爸 ,穷爸爸>是罗伯特.清崎臆造出来的一个神话:观念的差异真能导致截然不同的人生么?相同背景,一个住别墅,一个住贫民区的故事,应该只会发生在美国.
但最近接到的几个电话,却让我的看法有所改观,进而反思---如何避免让自己成为穷人,在转型时代的中国?
一个电话,由娘家二舅打来,开口说的第一句话是:"二舅最近手头比较紧,想炒股又缺点钱,你借我1万吧."另一个电话,来自父亲家的小叔:"侄女儿,你手头缺不缺钱?住房贷款利率一直在涨,干脆小叔借钱给你吧."
两个叔叔辈的,一个伸手,一个主动予以援手,一正一反,天差地别.之所以这样,就因为他们的经济条件与对自身的定位不一样:尽管工作多年,二舅的储蓄从未超过1万元,他认定自己属于“应该被社会和亲友支援的那一群”;小叔却在辛苦奋斗10年后,拥有百万身家。
为什么会这样?要知道20多年前,二舅与小叔处于完全相同的起点上,都是普通工薪家庭的子弟。
也许因为某些重大节点上,他们做出的选择不一样:
18岁,小叔决定无论如何也要考上大学,他“笨”,便每天在路灯下温书。为省下钱来买英汉词典,他能步行20多公里地去上学;二舅不急,还有外公的班可以接呢,他悠哉游哉地叼根铅笔,一边听广播一边作练习题。
------教育本质上是一项有着长远收益的投资,投资最大股东不是家长而是受教育者本人,一个人的努力程度就是他为自己倾注的第一桶金。
25岁,该结婚买房子了,二舅天天哭诉,外公、姨妈们无奈,攒齐6万元帮他在市里添置了小二居。二舅一直没还钱,因为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买家具、生孩子、孩子上幼儿园。。。。。。。
小叔不想靠家里,和女朋友都争气,各自找到一份稳定工作,3年后拿积攒的钱,漂漂亮亮地办了结婚酒席。
------子女结婚买房,被许多父母看作自己天经地义的任务。殊不知,对子女的责任,18岁即告终止。子女攒钱买房的过程,是一个很好的成长过程,综合锻炼理财能力,工作能力,坚忍与决心。。。。。。能通过这重“考验”的年轻人,再不会害怕任何难关。
30岁的时候,二舅厂里的效益开始下滑,他才不担心呢,天塌下来有厂长!业余时间,他最会享受人生,每天借一本小说来看,金庸\古龙\琼谣......周末打一些不大不小的麻将,混点儿菜金.
小叔思考起未来10年的问题.新鲜的事物陆续跃入他的视野,大学收费要并轨了,北京的房价流露出升温的迹象,周围有人开始用起他手机......他分外敏锐地把握到时代的脚步.听说有个叫张朝阳的年轻人,才30岁出头就获得了数千万的风险投资,他也不想一辈子做个小科员.
------穷人的惯常思维是"小富即安".抛弃眼前的稳定生活,他不愿意;对潜伏的危机,他看不见;国家大事,经济趋势,哈,与我何干?富人的思维方式是居安思危,关注大环境,在变数来临之前把握先机
2002年,二舅本来可以不下岗的,但他受不了新来的小组长:凭什么呀,迟到5分钟你就敢训我?大丈夫可杀不可辱二舅陆陆续续换过许多工种,推销水龙头,听不得别人说产品不好;做大厨,天哪,闷死了热死了;开出租车他老与顾客抬杠:"我是司机不比你熟?"
小叔拿攒下的7万元开了家小小的书店.他没有贸然辞去公职,在书店没有盈利之前,他选择"忍气吞声",对顾客的挑三拣四,领导的吆五喝六,一律笑眯眯.做人的原则谁没有,但在抵达远大的目标之前,"和气生财"为第一
------顶撞别人方能维护自己的尊严么?尊严,有时体现的形式为“让步、微笑、包容、妥协”,退一步是为了更好的进攻。
二舅越来越没钱,但有些钱,他认为是一定要花的。他信仰,衣服一定要穿品牌:“华联又打折啦。” “华伦天奴的西服不错”。有时候,他宁可三个月不沾荤腥,也要拎一双皮鞋回来:“啧啧啧,老人头的,名牌就是好啊。” 另一年的全部积蓄,换了部电脑:“有用有用,上网炒股用。” 可后来,电脑成了小表弟的游戏机。以及这屋里最昂贵的摆设。
小叔的抠门儿有目共睹。他赚得第一个10万元时,居然不去买车。“买车代步,出门空调,走几十公里一踩油门就到了。越有钱越小气,有富不会享。”二舅愤愤然。他不知道,小叔每进行一次大额投资时,都会来一次“成本与回报”的计算:养车的成本一年两万,打车才1万块钱,哪个合算一目了然。不赶时间,他就坐公共汽车。
------美国畅销书《格调》里对底层人士的心态分析的很透彻,他们之所以喜欢把名牌披挂在身上,T恤上,皮包上,手腕上,无处不见晃眼的Iogo,是为了获得自信,真正有底气的人,越来越热爱内心的自由,吃什么,穿什么,不是为了博得旁人的惊叹与目光,是为了自己可感知的舒适度,是不役于物的潇洒,是轻盈和坦然。
二舅注重情面,纵使千万个不愿意,更落魄亲戚找上门,总抹不开面子拒绝的, 过后又心痛无比,赌咒发誓:下次再也不管了。
小叔却明明白白地告知所有亲戚,他的借钱“四原则”:一。金融投资的不借;二。买第二套房、买车、装修房屋的不借;三。不结婚大操大办的不借。四。借钱旅游,购买力不能及的奢侈品的不借。他只借给四类人:无钱上大学的、家有病人的、突发变故的(火灾、交通事故)以及对自己有恩情的人。
-----“救急不不救穷”是我们应该记住的准则,除非你愿意以善良和爱心,纵容一个个无底洞。古人说的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你真的爱那位亲朋好友,请认真教会他谋生的技能、独立的本领,而不是眼泪汪汪地塞给他一千两千。。。。。。
二舅讨厌有钱人,他的口头禅是“为富不仁”,“富人没几个好东西”无论怎么样的社会新闻,总能从其中找出骂点:“社会不公”、“政府无能”、“恶人当道”、“小人得势”。他喜欢与比他更穷的人交朋友。听说亲戚家有人顿顿吃肉,他忍不住忿忿地骂娘:哼,有肉也不分给我们吃!回头看着另一位亲戚天天喝粥,二舅笑了,从此心理平衡。
小叔也每天看新闻,看到“宝马车撞人案”、“开发商欺负业主”,“500万元天价医疗案”也义愤填膺。但他笃定地认为,沉湎骂声中无济于事,理性地投入工作、生活,进而创造美好的环境,才是该切实努力的方向。更多时候,他热衷于从新闻中获得咨讯。
他从不羞于与比自己厉害的人交朋友,交友的过程,就是提升自己的过程。
------并非嫌贫爱富。一个圈子有一个圈子的思维方式,多跟厉害的人在一起,你会汲取到他们何以成功的秘诀,智慧与技巧。 二舅在乎很多东西,最不在乎的是时间,他花一个小时逛超市,为了淘得一桶便宜5块钱的油。
小叔不在乎很多东西,最在乎的是时间。他每次出门之前,都会上网查好地图,如何坐车、倒地铁、如何避免无意义的时间浪费。每天要做什么事,都规规整整列一张表,1、2、3、4,以杜绝心血来潮盲目行事。对未来的计划,他是采取倒计时的方式,为了2008年扩大书店规模,2007年需要做到利润额多少,2006年又要做到多少。。。。。。
-----生命,如同买房一样,必须精打细算,它比任何消耗品都容易匆匆流逝,经不起蹉跎。
二舅喜欢显摆他“有钱”,或他家族里有“有钱人”。“我姐姐的老公的弟弟啊。。。。。。”二舅的梦想是:“如果我中了1000万,就什么都不干了,环游世界去也。”
小叔从来不。他认为,财富给他的快乐,不是建立在虚浮的夸耀上,而是让他的心灵满当当:“如果我中了1000万,仍然要工作。我不想自己的下半生,就是银行里有一笔丰厚的存款,成天便是重复重复再重复地取钱花钱,那样的生活太没意思。很多乐趣不能拿钱去买。”
------奋斗过人才会明白,快乐过于短暂,而盯着它、向它靠近的过程,将幸福感有效拉长。
才30岁,二舅已判定自己此生会一事无成了,他学会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儿子,好好读书,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后三十年看子敬父,老爸的下半辈子,靠你啦。
小叔生的女儿。他把女儿诞生的那一刻,视做自己的新生。对女儿,他从来不说“孝顺、报答”之类的话,因为他绝不认为养育子女是一种长线投资。小叔经常会握着女儿柔软的小手,轻声道谢:孩子,感谢你来到我们家,每一天你的一颦一笑,都是爸妈最好的报答。他发誓回个这女孩18年最美好的光阴,18年后,她是一羽金光灿烂的凤凰,还是一只啁啾的小云雀,都不要紧,最要紧的是能健康飞翔。
------贫穷的思维方式是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而富裕的思维方式是把希望寄托于自身。
世上的贫与富不是绝对的,永恒对立的是观念本身。我们需要思索的,是如何让自己及下一代的命运迈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而不是在抱怨、依赖、等待与无所事事中,周而复始地度过贫瘠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