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英语周报》业务 大一下学期才开学不久,在校园里看见《英语周报》在招校园推广人员,呵呵,就是给我准备的了,赶紧看好时间去应聘。 原来招聘我们的人是我们学校的师兄师姐,压力小了一大半,言语流利,真实清楚地表达内心的想法,结果可想而知。 本来高中时一直订阅《英语周报》的,大一才进校时发现校园里不能订阅这份报纸,当时还失望呢,没想到和它这么有缘分,我居然成为它的校园推广人员。因为自己非常喜欢这份报纸,爱什么就跟着喜欢什么,对这份工作也是很热爱了,不用老板给我宣传企业文化,自己已经自觉自愿的去了解了。(很多公司都会对新进员工进行培训,让其充分认同本企业文化,我自己记忆最深的一次企业培训是大三暑假时,在‘广东弘茂实业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里感受的,当时我只是陪同朋友一起去,结果感受到一场生动的演讲,不只是演说者的话深入人心,而且这个企业与环保事业也挂钩的,环保恰是我喜欢的。) 因为大一才进来的时候当过串寝室门的小贩,对各栋宿舍楼还是很了解的(以后的大学时光,我基本上每栋女生楼都去过,不是因为兼职的原因而去,是我的朋友住在里面。自我感觉良好的觉得自己是‘活地图’)。这对自己的帮助很大,方位清晰,节约时间。午间和下午放学后就是自己出动的时候了,这个时间段是学生在寝室的时间,偶的志向很小,只是想在宿舍楼跑而已,练练自己的胆量,没想过找其他学院的朋友帮忙,在其它班里做集体宣传,班级定量肯定比散户大很多,我为什么不选择这种大单呢?可能是自己的想法比较古怪,总觉得这样不能达到自己想象中的效果。强烈建议做校园推广的朋友们,不要因为个人想法错过这种大单,找几个学生会的头头帮忙会省很多力气的。 依然喜欢去门上贴有“谢绝推销”的寝室,仿佛那里就是财富聚集地,单独敲开陌生人的寝室而且没有被赶出来,这是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啊。在这个不断鼓足勇气去追逐那未知的成功的过程中,自己对自己的信心更多了,喜欢这种感觉。 大一下学期和大二上学期开学的第一个月基本就是陪伴《英语周报》过的,其实我也很想出去玩,每次不好意思的告诉朋友这次自己又不能出去的时候,心里还是有遗憾的,外面的阳光多灿烂啊,校外的植物园应该是美景一片了吧。 期间的几个小插曲: 1.客户的朋友也是客户 一日在图书馆里“享福”,接到《英语周报》以前的客户的电话,她介绍她朋友订这份报纸,呵呵,跑了大半个校园回到自己的寝室,拿起订户交费收据就冲过去了,心里比中500万还开心(呵呵,虽然我没有中过500万),第一次享受到传说中的“好事”,就是客户帮你介绍新的客户,以前也知道这是存在的,毕竟大多家人的职业都与商业有联系,只是自己体验和帮别人做事的感觉是不同的,这是自己单独的成果啊。 2. 客户可以成为朋友 佩儿,本来是我《英语周报》的客户,后来居然成为朋友,事情总是难料,我喜欢这种难料的好事。会计专业的她现在要考研,时间排得紧紧的,我们很少见面,我嘛,则是不会去考研的,我要找工作,开始自己另外一个世界。尽管我们有很多观点不同,但这些不能阻止我们成为朋友。现在对她最好的祝福就是希望她实现她的愿望了。 3. 占地方的大东西 每次从学姐那里领了报纸,抱回寝室后就找个地方放了,这一厚沓报纸可是很占地方的,不能放在我做美梦的床上,也不能放在脏脏的地上,书桌的位置有限,又不能马上就发到客户的寝室(基本我们都是中午把报纸领回来,回到寝室都快是下午上课的时间了),真是件难办的事情,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让“它们”霸占我的凳子,我去上课或则在床上待一会儿。 4.黑手 因为送报纸可以多赚点钱,所以大二下学期就是自己负责送自己客户的报纸了,报纸的油墨不少,每次送完报纸后,自己的手上都是黑黑的,典型的“黑手”,后来吸取了教训,每次都会把高中的校服翻出来,穿去送报纸,从此这件衣服的定位不是高中校服,而是我《英语周报》的专业工作服。 5. 和招聘的学姐、学长成为朋友 没想到自己会与阿前学姐和阿登学长成为朋友,世界上的事真的很难说,发现我们是同路人,有很多观点相同,自然成了朋友。还记得自己在初中的课本上初次看到有关朋友的定义,那时的感觉是成为朋友的要求怎么那么多啊,现在想来觉得那些东西离我好遥远了,现在觉得大家谈得来,相互尊重就是朋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