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精神”需要“职业环境”――与商振先生探讨 商振先生出了一本《职业精神》,推广的也很卖力气,现在还没有机会看到,不好全面评论,但从《这样的人,见一次贬一次》一文中,感到有必要为现在的大学生说几句话。 我几个月前发了一个帖子《80后员工的管理问题――老板的新困惑》 (http://www.21manager.com/dispbbs.asp?n=147,81985,1,0,1,0,0,0)至今有7300多人看了帖子,回帖有120多人,大部分回帖的都是80后一代,商振先生要贬的这些“跳蚤”多数是80后。 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这个现象,倡导职业精神是否就可以改善?商振先生文中认为:“频繁的跳槽的原因在与这些人认为自己的工作不理想,认为自己可以有更大的发展”,提出了一个就业态度问题。王骥以为这不是根本,有一个家人给我发了一个邮件,转了一篇文章请我参考,我在帖子里发了,估计看的人不多,这里再转一下: “五六年前,我们80后是幸运的,也曾见感觉我们80后是“最幸福的人”,因为可以比前几届的师哥师姐们更容易考上大学。那时候有大学上是多么令人欣喜的事情,大学生是多么令人羡慕的群体啊! 两三年前,扩招带来的巨大的就业压力就开始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局面一下子就把我们这些80后们惊呆了。大学生遍地都是,甚至到了泛滥的程度了。在招聘会上,招聘部门对本科生爱搭理不理,大学生的价值俨然被贬低到了令人难以接受的程度了,对大学生的标价从2000跌落到1500、1000、800、600……做还是不做随便你,反正这个世界就是不缺大学生。 高校本科生扩招必然导致研究生扩招,我们80后又是“幸运的一代”,可以相对轻松地考上研究生继续读书,来躲避严峻的就业形势,可是我们又能躲到几时呢? 就在两三年前,研究生还是比较吃香的,企事业单位对拿研究生党高级知识人才看待。但是,这个世界变化真快,两三年的时间,研究生已经严重贬值,价值滑得比本科生还快!从5000跌落到3000、1500、1000…… 硕士研究生有三年毕业改为两年毕业,部分学校已经开始试点。2005年研究生毕业数量约为20万,2006年将是2003和2004届硕士毕业生一同挤独木桥的第一年,竞届争场面将会怎样惨烈呢,研究生身价会不会再创新低呢? 这就是80后的生存环境和现实,这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什么影响哪?” 这就是80后面临的就业环境!2003年,我和一家日资企业的总裁讨论新员工培训问题,他说:中国的大学生浮躁,没有职业精神,企业培养他们半天,别人只要多出500元工资,他就会考虑跳槽。我给他讲了中国目前大学生的现状,告诉他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是负债的,不仅仅是贷款,那些没有贷款的,家中父母也是拿出了自己养老的钱来供他们读书。中国社会的保障体系还不健全,这些学生要还要结婚、买房,还要为父母养老、看病,还要培育自己的下一代,他们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是你们日本人不能理解的。500元意味着什么?是一年6000,是父母一年的生活费用。 职业精神是建立在没有经济压力的前提下,对于一个月薪10000元的员工,如果为了15000的月薪跳槽,我们可以指责他没有职业精神,他可能是为了追求生活“品味”而跳槽。而对于月薪只有1000的大学生,1500绝对是一个合理选择。 眼高手低,是80后大学生的一个缺陷,为什么眼高手低,他们经历了应试教育,是在千百次的考试中冲杀出来的。18岁前,这些人都是大人们眼中的好孩子,是学校的尖子,家长的宠儿。自然养成了他们“自以为是”的心理,到大学后,学习成绩已经失去了评价的意义,60分万岁是八十年代的大学生就开始存在的问题。 16年的学校教育,没有教会这些孩子如何生存,落后的知识体系和现实社会的要求,让他们进入社会后需要重新学习。频繁的跳槽也是一种对自己未来发展方向的选择过程,这个过程本应在他们进入大学时完成,可是大学的专业选择和未来职业有多少是吻合的哪? 我不反对提倡职业精神,我主张应该全社会都来提倡职业精神,创造一种能够提倡职业精神的职业环境。官员要考虑民生、学校要考虑就业、企业家要考虑企业发展,也要考虑社会责任。 对于商振先生所说的“跳蚤”,应该有一些来自社会的免费指导,要帮助而不是指责。对于80后的管理,我也是主张要给老板们讲清楚,让老板们能理解和宽容这些孩子,给他们以及时的辅导、培训,帮助他们融入社会。 没有一个良好的职业环境,根本不可能树立职业精神。建议商振先生,将你的枪口转向企业的老板和社会,用你的笔和经验、知识免费给80后一些有意的专业辅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