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买到的一本好书,把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成功要素和企业发展的内在关键因素结合起来,相互印证相互补充,让我看了以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感觉是一本中国版的《基业常青》。强烈推荐! 后面是该书编辑的手记,可以作为了解该书的一个参考。 --------------- 编辑手记 --------------- 近年来,国内企业界涌动着这样一股“暗流”:越来越多的企业大家“不约而同”地从早期党史或毛泽东思想中汲取营养、获取启示,并因此而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史玉柱的“脑白金”营销策略和任正非在华为的“毛泽东式”思维。这种现象的出现决非历史的偶然。正如作者在本书《前言》中所说的那样,“如同种子回归大地方能长成参天大树,我们的求索之心只有回归自己的传统,才能更加明澈、客观和自信;也惟其如此,才能使我们拥有足够的判断力和从容的定力来面对人类的一切先进文化,并从中汲取营养,以更好地继承和发展我们自己的传统。” 今天的企业组织与早年的中国共产党之间,存在着一个根本的共同点:都必须以应对外部挑战为最基本的生存状态。因此,中国共产党从弱小到强大、从挫折到胜利的奋斗历程所揭示的种种真理,对于今天的企业组织有着直接的借鉴意义。 《党史商鉴》正是一部系统深入地挖掘和提炼蕴藏于党史史迹中的“管理之道”的佳作。 通读全稿,我发现这是一部原创性极强的“大书”,激情四射,思想的幡动,令人怦然心动。——在当今的著述界,这样的作品久违了。 本书的谋篇布局恢宏大气。以党史史迹为主线,通过组织篇、政治篇、思想篇、谋略篇和领袖篇等五大模块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借此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叙述构架;相互契合为一个整体的大小数十种理论或观点均针对本土企业管理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但并非简单的批判,而是理性和建设性的分析,剖陈我国企业管理的致乱之源,创造性提出致胜之道。一改国内著述界“以西方思想方法套用本土企业现状”的传统模式,从中国共产党的成功经验出发,立足本土精心构筑了一套独创性的理论体系,比如提出了企业管理的评价体系、立体谋略论等全新的理论,使人读后颇有“恍然大悟”之感。 作者周大江先生为研究本土企业的管理之道付出了多年的心血:作为曾经在多家内外资企业任高管的职业经理人,他深深感愤于我国企业管理的积弊,为求良方,曾长期探究西方的管理理论和经验。从2000年开始又专注于从组织行为的角度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并且亲手组建和领导一个由数十名志愿者组成的“本土企业观察研究小组”,对52家本土企业进行了长达5年的跟踪调研。如果不是因为对真理近乎偏执的追求,我们很难理解还会有其他什么原因使他坚持走完这漫长而艰辛的5年探索之旅。 作者三易其稿,九次修改,历经数年,遂成此书。无论是有心栽花还是无心插柳,我以为,它都开了风气之先——弥补了国内本土企业管理理论的空白,并开创了从现代组织管理的角度与时俱进地学习和研究党史的先河。 坦率地说,从图书市场运作的经验来看,洋洋40万言的大书通常是难以成为畅销书的,而畅销书恰恰又是几乎所有出版人的追求。因此,无论我本人还是我的同事,都曾试图使这本书变得“薄”一些。但我们的努力没有成功,因为这本书是不可能变“薄”的:如果真的“薄”下来了,它就承载不起“以党史为商鉴”的主题,并且会使它原有的光彩丧失殆尽。对一个胖子的成功减肥不仅更有益于健康,也更有益于审美;但是,如果盲目地把一个壮汉变瘦变小,那么必定使他成为一个病夫。——本书的40万字绝非“肥胖”使然。 因此,我最后终于下定决心保持本书的原貌。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读者价值的实现,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算作是对读者负责。 但愿我们的决定能够得到读者朋友的理解。 [upload=rar]down60102.asp?ID=61514[/uploa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8 14:00:27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