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原创)孙子兵法 PK “中国式管理”

[复制链接] 19
回复
281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6-7-22 22:16: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王永为fficeffice" />

以“中国式管理”为准绳进行分析,孙武可以说“一塌糊涂”。  将孙武的言行与曾仕强先生的《中国式管理》相对比,我们会发现孙武处处违背“中国式管理”的原则。 孙武的态度“冷硬”、“高傲自大”,缺乏“修己”之意。斩杀吴王二位宠妃,毫无“安人”之心。  还面责吴王“叶公好龙”, 少“明哲保身”之核心思想。 因此说,应当将孙武及其《孙子兵法》开除出“中国式管理”范畴。   

孙武是个非常无趣的人。 不仅无趣,而且过于严肃,甚至令人感觉到沉重。 如果他活在现在的中国,在这个需要娱乐的时代,他这种缺乏幽默的性格怎么能“吃得开”?  《孙子兵法》开篇就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军民生死安危的基础,国家生存还是灭亡的途径,不能不小心谨慎、仔细堪察。” 用这样沉重的言辞,给将帅压上很多负担,将帅能爱听吗?要求将帅对自己的国家负责,对自己的军队的生死安危负责,对平民百姓负责,是不是要求太过分了? 

曾仕强先生则很体谅很多中国人的心理,以“明哲保身”为核心来引导大家。 也就是说,管理是不就是挣点钱,生活过的好点嘛。 哪里像彼得 德鲁克所说,负责的管理是代替专制的唯一选择和保护我们免受专制的唯一途径”,搞得那么沉重。自己的事情还没有搞清楚,还谈什么民主和专制? 太远了吧?   所以,曾先生的“中国式管理”讲究轻松、娱乐:以明哲保身为根本理念,事业顺适、家庭美满、身体健康、心情愉快、信誉良好,要兼顾并重。采用合理的推、拖、拉来把问题化解掉,大化小,小化了,轻松愉快。”

孙武太理论化,很难在现实的中国打开局面。 我研读《孙子兵法》数十遍,发现一个特点,就是全都是理论,没有生动活泼的案例。  这跟从美国传过来的的“案例法”教学明显相悖。 现在很多企业领导都希望看案例,没有那个耐心去听你孙武用枯燥的理论去分析规律。 比如说,现在“执行”是绝大部分企业的难题,很多企业领导需要的是就“执行”而解决“执行”,不需要别人告诉他说导致执行不力的原因在于战略或者在于领导力。所以,放在当今,孙武没有什么市场。

曾仕强先生那是相当的不同,运用大量的“中国式”案例分析及对比分析来吸引观众。 曾先生的《中国式管理》一方面借鉴了西方的对比法及案例法,创造生动的氛围;另一方面,进行了“中国式”改造。西方的对比研究和案例研究为了保证研究的真实可靠性,需要实地调研、实验及用数据说话,在没有实地调研的情况下,必须要援引可信赖来源的相关内容进行论据支持。 而曾先生则用“中国式”的“轻松愉快”,省去了繁琐的实证调研、数据分析及相关援引。这样很快就形成了“独成一家”的理论体系,并且吸引了无数中国人的“眼球”。

曾仕强先生为中国管理思想的“大跃进”提供了一条思路。 在西方,一位管理学者能形成一个具体的工具或方法非常的难,必须经过分析、调研、研究、归纳、及企业应用,更不要说形成一套独立的管理学体系。仅仅在调研阶段,为了应对可能的质疑,经常都要把调研过程中的问题、背景、对象特征、调研过程进行记录。 这样下来,一个人一辈子完成不了几个工具,例如,麦克尔 波特在哈佛大学孤独地研究了十年,才形成“5力”模型。 而曾仕强先生“大笔一挥”,就成了“中国式管理”,这个不同于西方的理论体系。这样,曾先生就给中国管理“超日赶美”提供了思路。 打破德鲁克强调的“实践”这个费时、费力、费钱、费心的西方管理学束缚,每个人都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形成自己的一套管理学体系,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将中国变成“管理大花园”。

孙武做事不考虑领导感受,不考虑“安定团结”。《孙子传》(司马迁)记载,于是(孙子)要斩两个队长(吴王的两个爱妃)。 吴王从台上看到,要斩自己宠爱的妃子了,大吃一惊,就赶快派人下令说:“我知道将军善于用兵了。 我没有这两个妃子,连饭都吃不香,希望不要杀了。”孙子说:“我已经受命做将军了,将军在军中,国君的命令有的也可以不听。”就斩了两个队长示众。

曾仕强先生则考虑的是“安人”,是“安定团结”, 否定了孙武的做法。 《中国式管理》42条就说,“抱持救人而非杀人的心态来考核”。 孙武不仅仅要杀人,而且杀的是吴王宠爱的两个妃子。这种行为也违背了中国式管理的整个历程,充满了伦理道德的精神,以彼此彼此为原则,拿圆满、圆融、圆通作标准,各人立于不败之地……除了分工以外,中国人的,特别重视区分,那就是亲疏、上下、尊卑、贵贱的不同。这种职位、地位的差异,构成我们的伦理。  要求人安己安,必须重视伦理,形成分工之外的另一种守孙武不重视伦理,不考虑吴王的感情,不考虑二妃的尊贵地位,说杀就杀。 曾仕强先生未来在讲“中国式管理”时,应当将孙武作为反面案例,进行分析。

孙武也很不注意沟通方式。  《孙子传》(司马迁)还记载:于是孙子派人报告吴王说:“队伍已经整齐了,大王你可以下来看看,听凭大王调遣,就是赴汤蹈火也可以的。 吴王说:“将军还是结束了,回舍休息吧,我不想下来看了。” 孙子说:“ 大王只是喜欢嘴上说说,不能动真格的。”

孙武的行为与曾先生的“中国式管理”“背道而驰”。《中国式管理》43条,“沟通以不明言为基础”。 曾先生强调“修己”中,涉及到“自律”,就说道:“当我们不满意别人的表现时,不可以直接指责他,也不能够立刻和他讲道理。最好先给他面子,用情来点醒他,使其自动讲理,合理地调整他的言行。” 另外,曾先生在“明哲保身”中也强调:“下对上,要慎防触犯逆鳞,以免被上司害死。” 孙武全盘违背“中国式管理”的教训,是个活脱脱的反面教材。

孙武的态度也是非常“骄傲”,不受人喜欢。 《孙子兵法》始计篇就说:“听了我的计策,打仗就必然胜利,我就留下来;不听我的计策,打仗就必然失败,我就走。” “目无领导”、“缺乏集体观念”的“个人英雄主义”表露无遗。

小结:

经过我们对“中国式管理”的研读,孙武除了会打仗,基本上“一无是处”。而《孙子兵法》不仅没人付稿费,还与“中国式管理”的核心思想具有明显的冲突。因此,根据曾先生的“中国式管理”的规范,我们可以断定,《孙子兵法》不属于中国的思想。  通过应用“中国式管理”,我们竟然有如此显著的发现,真是应当给“中国式管理”“加十分”! 

 

不过,如果《孙子兵法》不是“中国式管理”,那它是哪国管理呢?
沙发
发表于 2006-7-23 09:01:45 | 只看该作者

有味道..

講得好..

板凳
发表于 2006-7-23 10:40:20 | 只看该作者
路过!
4
发表于 2006-7-23 20:42:40 | 只看该作者

见解很独到!!学习学习!!

5
发表于 2006-8-3 17:18:26 | 只看该作者

朋友你的文章我没有看完,但我觉得你有点写的过绝对。拿〈孙子兵法〉来和曾教授的《中国式管理》来做比较,你不觉得不妥吗?曾教授我见过,也听过他的课,我还有一个朋友是他的学习。我没有听过他拿自己的《中国式管理》来和《孙子兵法》比过。当然时间不够我没有看完。

有机会可以交流一下QQ641888994

6
发表于 2006-8-4 08:32:44 | 只看该作者

好,学习一下!!

这两个都是中国原创的,我们就更应该学习了!!!

[em04][em04][em04]
7
发表于 2006-8-11 10:55:03 | 只看该作者

管理的原则一向是相对的,根本没有绝对的真理之说。

决定管理正确性的只有时机。时代不同,环境不同,孙武的的哲学未必在当时就是错的。

正如汉武帝时老子孙子学说之争,择其适者而从之即可,何必非要分彼此?

真正能反握时机与度的管理者才是高手。

8
发表于 2006-8-15 23:21:45 | 只看该作者

yongwei200朋友:

虽然您曾经饱读管理理论,虽然您也可能满腹经纶,但是我想提醒你的是,曾仕强先生的<中国式管理>恰恰符合了当下中国的国情、民情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这些实际情况无论是否被认为是劣根性还是糟柏,重要的是这些情况在中国存在;既然存在,就有它的合理性;而曾先生只不过是根据这些情况对管理理论在中国当下状况而做的权变式解释,数不到你来说教!

无论曾先生的理论是否正确,在目前它依旧有它的合理性,别忘了存在就是合理这一古老的哲学命题!你拿孙子理论和曾先生的中国式管理做比较,请问有甚合理性和可比性?

无稽之谈。路过。

9
发表于 2006-8-31 03:41:11 | 只看该作者
高手,有点意思[em31]
10
发表于 2006-9-2 10:18:36 | 只看该作者

   孙子兵法更多是站在战略的高度来进行思考,我认为这与西方的战略管理是不谋而合的,通过对环境的扫描,竞争态势的分析,自身资源的运用,来制定作战战略和策略行动,是为知已知彼,先处胜地而后求胜。这一思想,与特劳特的战略定义是一致的。

   孙子兵法中也有对组织结构、激励机制等的表述,毕竟当时军事上的管理与当下中国的国情、民情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已有一定的差别,曾任强先生似乎更多在为人处事方面着手,讲究外圆内方。

   很欣赏您写的这篇贴子,分析的很透彻。赞下个!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