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我来总结一下(哈哈,只是上面几位家人的论点而已): 一.战略层面: 我的看法是:不要仅仅你PMC一个部分整天在忙,这样像你自己说的也照样会出现异常,你要明白PMC部分是什么定位,请把PMC部门的定位及PMC的功能研究透,对于制造来说它是一个指挥部,所以你要想彻底变得轻松,就必须对整个生产制造系统进行优化改良,先不要一上来就定义说一定要走什么模式,那么对系统进行优化改良的工作你PMC部门是不可能搞定的事,所以你就要采取策略,以PMC部门的业务作为切入点向上争取资源对整个系统进行优化这才能解决根本问题.个人之见,希望共同探讨. 个人认为,做好PMC要有一个清晰的思维方式,虽说现在企业大多是订单生产型,并且订单量也在向小批量发展,但还是有其规律的.一,除新开发的机型,基本上60%以上的物料都是通用的;二,工厂产能毕竟是有限的;三.工厂存档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一定规律. 二.战术层面: 个人认为,计划(PMC)应该在整条链中发挥主导作用: 1、什么时候来料,来多少料,都应该是计划说了算,不应该由仓库来报; 2、当天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应该由计划来安排; 3、采购部的人在电脑前呆着,他们除了下订单还作什么?不用考核供应商吗?来料是以什么为依据呢?(PR是谁下的?)物料来得有问题采购也要承担责任。 4、计划是肯定是不准的,是在变化的,不然也不叫计划了。最重要的是要找出计划变化的规律,才能应付这些变化,如:哪些客户的销售需求变化最大?哪些客户对机型要求较严?是不是月末(或是季度末)的时候出货量会大大增加?哪些机型出得最多,哪些机型出得最少?多多参考历史数据,找出规律 5、订单评审是一定要做的,但是自己心里应该有一个算盘:估计哪些会有变化(根据历史数据来看),哪些不会有变化?不要太相信销售计划(个人经验)。 6、处理仓库的呆滞料,可以省一大笔钱。 7、最后,责任到每个部门,在链条中的任何一点出现问题,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8、建议多了解一下精益生产,就算不能推行,也能得相当大的启发。 PC指导生产,MC指导采购,同时PC与MC又要相互沟通,相互协调,及时对计划进行调整 可以肯定的给家人说,只要你做到了以上这些,你的PMC工作就基本没有太大问题了! 记住:实践出真知. 希望PMC的家人工作愉快,步步高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