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读书评论] 品读<考无不胜>及作者陈祥星(修改版)

[复制链接] 22
回复
8151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6-5-8 22:52: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书店看到这个书名,感觉拿起一碗“方便面”_包装花俏而且自称很有营养;由于也准备参加场考试,就随意地翻了几页,这才发现这本书似乎是桌以考试为引子,主要谈学习的“大餐”_好象还真可口且营养丰富啊;买回家细读,才意识到原来是本谈学习、谈方法论、谈职业精神的“满汉全席”_色香味俱全,不仅让你饱口福,还让你有精神上的享受。于是上网搜了搜作者陈祥星,才发现,网友们似乎还挺推崇此人,转贴几段文字(自中华会计网),大家共赏吧。

  陈祥星似乎创造了关于考试的神话:曾为执业注册会计师、执业证券从业注册会计师、执业注册资产评估师、执业注册税务师,并拥有律师、经济师等专业技术资格,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陈祥星的这些技术资格均是通过考试一次全科合格取得的。
   在过去的七八年里,除了专业技术考试,陈祥星还取得了工商管理硕士和管理学(会计学)博士学位,期间还先后创办了所罗门管理咨询(厦门)有限公司和厦门所罗门财务咨询有限公司,著有《考无不胜》、《股东·经理·人力资本——有限公司治理的永恒主题》两书。几乎让人觉得他不是生活中的人,更像是一部不知疲倦的机器。

下面是《财会通讯》采访陈祥星的文章,我看了很受启发,相信你也会被感染.......

对话陈祥星

  借助现代通讯手段,记者与陈祥星完成了一次“空中对话”。我们的话题聚焦在读者关心的有关考试的问题上。

  《财会通讯》:我想,很多人想知道您久经考场,您是为考试而考试,还是把考试作为挑战自我的一种手段?

  陈:您知道,我写过一些关于学习和考试的文字,原来我想的书名是《学习、考试、谋生》,简单说,当年考试的基本动机是为了谋生,是基于对生存的恐惧,希望通过考试改变自己的职业生涯。当然,现在看,可以认为是自身人力资本的一种积累。

  《财会通讯》:您觉得,你的学习和考试对您的谋生或者说您的职业生涯起到什么作用?

  陈:很明显,考试改变了我的职业生涯,因为通过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我才能有执业注册会计师的工作经历,顺便补充一下,我当时之所以可以成功转行,跟我在一家会计师事务所的招聘考试中的良好表现有关。前些时候,我读了吴冠中老先生的自传《我负丹青》,很有感触,其中有一句话大概是“考,考,考,我的法宝”,吴老先生靠考试改变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对我而言,也一样。考试作为改变人命运的一种手段古来皆然,不靠考试,靠什么?今天,我或者偶然或者必然地走上职业管理咨询顾问的路上,过去或因为考试的学习或不因为考试的学习应该说起了很大的支持作用。很明显,我和我所创办的所罗门管理咨询公司能走到今天跟我曾经刻苦的知识积累有关,没有过去的积累,我带不动团队,没有过去的积累,我和我的团队就不具备跟别人竞争的能力。

  《财会通讯》:您久经“考”验,会不会有人认为您是除了考试什么都不会的书呆子?

  陈:您的顾虑很有道理。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人们容易有观念上的误会。很明显,以考试为法宝的吴冠中老先生肯定没有让考试整傻,否则他是成不了画艺大师的。他是大师,我是凡人,考试的经历究竟给我留下什么烙印,我并不很清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即便我什么都不会,做管理咨询肯定没有问题。多年以前,因为一点个人经历,我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我的生存可以不需要档案关系这类东西,可以把档案关系扔掉,我想,今天我做到了;现在,我不由要有另一个梦想,那就是,哪一天我可以把所有考来的证书和文凭都扔掉。所以,我的名片上从来没有出现过学历以及什么师之类的称谓,这些是身外之物,我始终认为,一个人的水平不是靠证书和文凭来说明的。英文里,“student”既有学者的意思,也有学生的意思,我想,我永远是一个学生,一个在实践中学习的学生,不会是学者,我还想,只要在实践中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人真要变呆、变傻也是很有难度的。我说这个是真诚的,不是玩笑话,我坚信实践出真知!

  《财会通讯》:能否总结一下您成功通过考试的基本经验?

  陈:一个是我有考试动机,有压力;第二是我比较善于找心态,我做事情比较专注,甚至有些偏执,曾经关于我的一个笑话就是,当一位朋友告诉我萨达姆被捕了,我以为是开玩笑,因为我觉得,这些事情跟我没有关系,我不需要关心。第三是我比较善于在找合适自己的方法。我绝对不是天才,也不算聪明,我没有谦虚,也没有说谎。我在应考注册会计师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过程中,时间不多,我只是在有限的双休日看书,我一看就是连续七八个小时,这是千真万确发生过的事实,我想,凡考生要能像我这样,应该比我更行。

  《财会通讯》:听说由于您“逢考必过”,有人甚至个别媒体称您为“考试天才”、“考试机器”什么的,但您好像不太喜欢诸如此类的称谓,这是为什么呢?

  陈:说实在的,与其说我“会考试”,不如说我“会学习”,可能更恰当些,似乎人们觉得学习是学习,考试是考试,学习与考试是不相关或是不太相关的两码事。也许,人们这样的说法是一种习惯,要是真的认为学习与考试是两码事,那肯定是在开玩笑!没有人会怀疑运动员在奥运会上拿金牌靠的主要是平时的训练水平,即使有时其它因素起了主导作用,那种事发生的概率很小,可以视为“误差”。

  我认为,考试的成绩主要是由学习的效果决定的。我承认我在考场上用了一些办法,但这些所谓的“技巧”是水平不够时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是不起决定作用的。归根到底,起决定作用的是实力,学习的过程才是主要的。考试合格仅是表象,基本掌握考试所要求的知识才是本质,同时也是目的。

  所以,考试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学习的问题,解决了学习的问题,也就解决了考试的问题。

  《财会通讯》:您在您关于学习和考试的书里提到“经营时间”及“通过学习知识储存时间,时间以知识为媒介决定价值”的说法,您能具体说说吗?

  陈:这是个自发到自觉的认识过程。时间不可储存,但知识可以积累,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学习知识储存时间;至于时间以知识为媒介决定价值,我个人觉得,即便是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时间也依然决定价值。我们今天工作一小时的价值并不是简单一小时的价值,因为这个“一小时”凝聚着我们过去通过学习知识积累的很多时间。也许,积累了知识就意味着积累了时间,积累了价值。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或许比所谓的“资本积累”会更具有意义一些。

  《财会通讯》:您学习、考试、工作,应该算是成功的,您能说说您的遗憾吗?

  陈:我不知道什么叫成功,如果以是否通过考试为标准,我也许可以算有点成功的,财务会计上讲究收入成本的配比,如果把我的学习、考试、工作取得的一点效果当作收入,我的确没有办法去对自己收入成本的配比性做出判断。明显的遗憾就是,对家庭关注不够,有愧我的妻子,也有愧我的父母。我一直有一个很固执、很朴素的想法,就是认为,我生来就是要工作的,所以我曾经对韦伯所倡导的职业精神情有独钟,韦伯认为,工作是上帝的召唤(calling),是天职,我不信上帝,我认为工作是我自己给自己的天职,并且我把我的这点思想写进了我的博士论文。

  《财会通讯》:您今后还考试吗?

  陈:我想,通常意义上的考试,我是不会再想了,似乎也不需要了,凡事有个度。可是,工作中的考试还是不少,商场上的考试比教室里的考试难多了,现在每一个咨询项目对我而言都是一场考试。不考试并不表明不需要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是圣人的话,我曾经把这句话篡改为“两人行必有我师”,我自认为我总是谦虚地向所有可能的对象学习,如果让我写一篇关于出租车营运的财务分析或经济学分析应该不会很困难,因为,我打车的时候,就向出租司机学习,了解相关细节,从客户身上,我也学习了很多东西。不过,我鼓励我的同事去考试,鼓励他们去考CPA,考司法资格,考MBA,考ACCA等等。我恍然觉得,教室里的考试对我而言已经显得遥远了,感谢你们关注我在遥远以前发生过的事情,谢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12 0:44:51编辑过]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6-5-8 22:55:35 | 只看该作者

这一段是<考无不胜>书中的一些内容

考试心路之考无不胜(一)

  硬币的选择

  硬币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后,开始坠落。

  正面朝上,还是背面朝上?陈祥星懒得去想这个有些乏味甚至滑稽的问题。

  自1997年1月考完MBA入学考试后,陈祥星感到自己处于一种“失重”的状态,时间很空,脑子也很空,不知道自己该做点什么。那段时间里,他除了胡思乱想一点关于谋生的事情,就是到书店找一些很有模样的闲书来读,但很快就没了兴趣。

  他决定做点什么。

  经过思考,他决定通过考试取得注册会计师和律师这两个职业资格,来改变自己的职业生涯。但先考哪一个?他想了很久,也不知道这个选择将对他的人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陈祥星在做了一番“理性思考”之后,决定把“决定权”交给硬币。他记不清当时自己定的游戏规则,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只抛一次,硬币告诉他,先考注册会计师。

  在回忆这段经历时,陈祥星有些感慨:“也许,人生是可以考虑随身带一枚硬币的,因为理性思考的结果不见得一定会比自然的随机规律好!”

  也许是无知者无畏,也许是职业选择的冲动,陈祥星毫不犹豫地报考了所有的五门科目。他的用心是,“只有一次全部搞定,1998年考律师资格的计划才有可能实现。”后来的事实表明,他实现了自己的计划。

“革命道路”——读书的次序

  1997年6月16日,陈祥星领回了注册会计师考试全部五门课程教材和参考书籍。从这一天起,陈祥星开始进入应考状态。

  此时距离9月19日开考正好三个月零三天。

  “这是我第一次应付资格考试,没有什么经验积累,同时又是我参加的所有资格考试中最难的一次。”

  “究竟要用什么办法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读完这些书呢?”陈祥星在翻阅教科书的同时,开始寻找“革命道路”。所谓的“革命道路”实际上是学习的“次序”问题,也就是先读哪一门后读哪一门。讲究“次序”是他学围棋的一个收获,也是应考技术入门的一个重要标志。

  “读清楚了会计,对审计、税法和财务管理这三门课很有帮助。”在陈祥星看来,“不懂会计是很难懂审计的。因为,会计和财务管理这两门课有一定的相关性。财务管理中涉及了不少财务比率,这些跟财务会计有关。财务管理的试题里,经常有‘某项经济业务发生后,某个财务指标会发生什么变化’的题目。如果对财务会计比较熟悉,很容易就能搞清楚这种变化。再次,会计和税法这两门课也具有相关性。”

  于是,陈祥星决定先读会计这本书,然后攻读审计、财务管理、税法和经济法课程,“只有先搞清楚会计,才能提高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效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12 0:36:23编辑过]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6-5-8 22:56:28 | 只看该作者
 “会计太难懂了”

  陈祥星虽然在大学时学过会计学原理,但当时什么也没学会,在1997年6月16日这一时点,他是一个百分之一百的会计盲。

  第一个令陈祥星发楞的是关于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分录,即借记‘管理费用’、贷记‘坏账准备’,他怎么想也搞不清楚为什么要借这个贷那个,总觉得这么做没什么道理。

  由于时间的限制,陈祥星放弃了先学习《会计学原理》的想法,仍然硬啃注册会计师的辅导教材:从计提“坏账准备”的那个分录开始读上50页,再回到这个分录重新开始读上100页,然后再倒回50页开始读,再读100页,再倒回50页……他说,他是在一种把《会计》当作“敌人”、与“敌人”搏斗的心态下读完会计教材的。“迄今为止,这本《会计》是我惟一采用‘读得懂就往前进,读不懂再倒回来’这种读法读完的教材,也是我惟一读破的一本教科书!”

  大概读到250页左右,陈祥星才明白借和贷是怎么一回事,或者说,才基本弄懂“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直到那时,陈祥星才感到自己小瞧了会计学科,“原以为财务会计是用小学算术知识就能搞定的,万万没想到读那些东西会那么艰难。”从此,陈祥星放慢读书的节奏,经常停下来思一思,想一想,然后再往前走。

  “最让我头疼的是合并报表的章节,我读得非常吃力”陈祥星回忆说,“我总努力想明白那样处理究竟是为什么!我为那些抵销分录苦思冥想,真的是不夸张地闭上眼晴猛想过不下10个小时,最开始是想母公司长期投资和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最后是想那些连续编制合并报表时的抵销分录。后来我发现,当时的思考还是很有助于理解那些分录的。”

  读书不顺,做习题也好不了多少。陈祥星做习题时经常错得一塌糊涂。不过,在他看来,“错误多不是坏事,我做错一道题就意味着我多懂了一点知识。”

  如此苦读,令陈祥星始料不及的是他花在会计这门功课上的时间几乎占到整个应考时间的一半,约等于他次年应考律师资格的学习时间。大概是这样的经历,陈祥星坚持认为,对于会计盲和法盲而言,注册会计师考试明显比律师资格考试(现为司法资格考试)难。

  “我之所以在会计这门课上不惜时间,不仅因为这门课是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的重点科目,还因为会计知识是注册会计师应该具备的知识体系的基础。另外一个原因是,我觉得百份之一百(尽管做不到)地掌握一本好书的知识,比百份十地掌握十本书的知识更有效。或者更直接地说,我读这本书至少有百份十的成分不是为了考试而读书,如果仅仅是为那场考试而读书,我也许没有必要投入那样的‘兵力’。”

  啃完会计教材后,陈祥星突然有了“一步登天”的感觉,他发现,那些曾经让自己非常恐惧的会计分录居然显得有些可亲可爱了。

 

4
 楼主| 发表于 2006-5-9 00:46:17 | 只看该作者
自信的调整

  从6月16日开始,陈祥星每天要折腾到晚上9、10点才能开始读书,几乎每天都学习到深夜,有时甚至读到凌晨两三点,第二天还是要很艰难地起来去上班。此时,他已经感觉疲惫,便临时改变了原来确定的要接着读审计教材的次序,改为先读《财务管理》(现为《财务成本管理》)。

  原来,陈祥星在翻阅教材时发现,“财务管理知识比较容易接受,也许是因为跟数学有点关系,比较有逻辑、比较自然,不像财务会计那样‘歪七八扭’的,读起来比较轻松”。陈祥星希望这样的次序改变可以减轻一点会计学习的疲惫。

  也许是较好的初等数学基础的支持,陈祥星读财务管理这门课没花很多时间,因为“书上的公式,几乎可以用初等数学的知识推导出来,我自己跟着书推导了不少,这样比较容易‘知其所以然’”他甚至记得,“我在推导教材的股票定价模型时发现,教科书少了一个前提,只有在公式的分母大于零时,书上的公式才能成立,否则,原数列不是无穷递缩等比数列,无法求和。我没看后来的教科书,也不知道是否加上了这个前提。也许,我的认识并不正确。但不管怎么说,公式我都能推导出来,考试的时候,脑子能不清楚吗?”

  事实上,财务管理也是陈祥星考得最顺最快的一门课。

  至于财务管理的相关习题,陈祥星采取了与会计习题不同的策略。“当时的时间已经很紧张了,不允许我把所有的习题做完。另一个原因是,我看完书以后做相关的习题,错误不多,这表明,做习题对掌握书上知识的效用不大。”

  “至于计算题,我只挑了一些做,大概按随机的原则进行挑选。对有的计算题,我只看了题目,如果觉得很清楚,便不管了;对有的计算题,我就直接翻到答案看看有没有‘异常’,所谓,‘异常’主要指解题的方法和公式是否‘怪怪’的,如果发现异常,我就把这个题目做了。”如此一来,陈祥星在习题上节省了不少时间,便接着学习《审计》。审计也是注册会计师的重点科目,同样也是陈祥星完全陌生的知识领域。

  陈祥星发现,这门课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进展比较顺利,不像读会计那么痛苦。最让他感到有趣的是,“财务会计经常存在‘没有道理’的处理,但审计这门课却意外地存在比较容易理解的逻辑体系。”

  尽管如此,陈祥星还是基本完成了审计的习题,对其中的判断题和选择题更是重视,因为“这些题目往往涉及了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但对那些简答题,我只是看看就算了。”

  结束审计教材的学习时,距离考试不到20天的时间。按照陈祥星原定的顺序是要学习税法的,但他却选择了学习《经济法》。这是陈祥星作出的第三次“战略性”的调整,原因是,他觉得《经济法》比《税法》麻烦,要是考不了五门,就把《税法》留到1998年解决,在剩下的时间里读完《经济法》是有把握的。

  陈祥星没觉得经济法这门课有什么障碍,“只是最后关于票据法的知识令我很头痛,阅读速度明显慢了下来。”因为时间紧迫,陈祥星对经济法习题的处理是,搞定选择题和判断题,至于那些简答和问答什么的就从简处理。“所谓的‘从简’就是只完成一遍暂时记忆就不管了,要是忘了就忘了,考试的时候能想起来多少算多少。这种时候,我没办法不采用这样的办法,否则,到考试结束时,我也背不住习题上的那么多的‘1234567’。”

  读完经济法的时候,离考试大概只有一周的时间了,在是否把《税法》也读了,陈祥星犹豫了好一阵子。按正常阅读速度,读完《税法》需要花一周的时间,他的“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方法再好,要是不适当复习,很可能一门都过不了关。也许是一点赌徒心理在起作用,也许是对改变职业生涯的渴望——差一门等于差一年,在当时的情形下,陈祥星觉得一年是很长的一段时间,于是,他最后决定,要么争取五门全部通过,要么干脆就让它五门都不过关。

  决定后,陈祥星用最快的速度把《税法》读到“可以考”的地步,同时“对原计划的考前快速复习程序进行简化,不复习最后读的税法和经济法,只对前面读过的3门课稍微再看看。”

  陈祥星只用了4天的时间就解决了税法,他的办法是,精力集中,很快地读上一遍,每读一章就做相关习题。跟学习其它四门课不同,他把税法学习的重点放在习题上,他认为只要把税法相关习题搞定,考及格应该可以。他有点得意地回忆,那是题海战术的一次灵活应用,尽管把学习重点放在习题,但他自认为学习效果是不错的。

  “我‘疯’了四天”陈祥星说,“我没计算过,在那发疯的4天里究竟花了多少时间在税法上,人一旦疯进了‘状态’,一个小时抵得上平时的好几个小时。”

5
 楼主| 发表于 2006-5-9 00:49:53 | 只看该作者
大家看了这个帖子,如果觉得对您有所启发,请发表您的看法
6
 楼主| 发表于 2006-5-9 00:50:50 | 只看该作者
耕坛的收获

  1997年9月19日。星期五。下午。陈祥星踏进了注册会计师师资格考试考场。

  第一个科目是会计。考前,陈祥星觉得对会计把握十足,“毕竟这是我耗时最多的科目,教材都让我读破了,水平还不够吗?”

  令陈祥星相当意外的是,这门课他考得很辛苦。他很勉强、很不清楚地做完了试卷。陈祥星说,“所谓‘勉强’就是差点来不及,原因自然是水平不够;所谓‘很不清楚’就是觉得没把握,觉得自己做的答案要么似是而非,要么似非而是,自己看了也觉得没信心”。

  会计考试结束的时候,陈祥星很有那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遗憾。以至于他走出考场时,真觉得自己迷路了,不知道怎么样才能走出考场所在的那所中学。

  “我终于走出校门的时候,觉得手脚冰冷。考《会计》的表现加上体力的疲劳,我几乎觉得要崩溃,想一次搞定五门却首战不捷,几乎要丧失了继续往下考的信心。”

  也许是与生俱来的一种韧性,陈祥星还是决定,即便是五门全死也要考到底。

  “相比之下,审计试题就容易得多了。”陈祥星至今很有印象的是,他在审计报告的写法上费了一点脑筋。那个报告的意见类型无疑应该是保留意见,但除了保留事项以外,还有一些不需保留但需要在“意见段”后面加“解释说明段”的事项。他当时想了半天便决定来个“创新”,也就是写了一个正常的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在最后又加上了“解释说明段”,以说明不需保留但要说明的事项。这样,陈祥星就写了一个教材里格式没有的“很怪”的审计报告。陈祥星后来发现,他的写法和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公布的答案类似或者说是一样的。他曾经为自己的“创新”很感自豪,但后来,他又有了新的认识,他认为那样处理似乎显得“拖泥带水”,谈不上创新。

  而最顺利的要算《财务管理》考试了。陈祥星几乎提前了一个小时结束战斗。

  这场CPA考试把陈祥星折磨得精疲力竭。在他所在的那个考场里,坚持考完5门课的,只有陈祥星一个人。

  最后一个考试科目结束时,监考老师大概是觉得陈祥星被考试折磨得快没有了人样,便祝愿他“五门都能及格,都不用补考”——“及格”、“补考”多朴素的词汇,陈祥星猜测,那位老师应该是中学教员,他说,他永远记住那位老师说那句话时脸上略带同情的真诚。谁也没有料想到的是,这位老师的祝愿后来真的变成了事实。据有关资料显示,1997年福建省考生的全科合格率是0.76%,陈祥星成了1997年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福建省15名全科合格者之一,做成了一件成功概率不到1%的不可能事件。

  考试:动机、心态、方法

  事后,陈祥星对此次CPA应考做了三个方面的总结。

  在考试问题上,强烈的动机是必要的,但是,他认为,追求功利的结果往往通过无功利过程来实现,在应考学习上,既要为了考试但不能全为了考试。例如,老想着读重点,往往连所谓的“重点”也没有读清楚;老想着读到考题,往往读到的都不考,考到的经常没有读到。

  应考学习时间不在长短,关键要找到用心的学习心态。陈祥星说“那些日子里,有时我在公共汽车上也在想书上的东西,甚至在梦中看到了‘借’和‘贷’!”,那些好几斤重不止一尺高的教材就是在这种心态下读完的。

  “考试的成功真的不在于所谓的‘智商’,而在于心态。只要有读书的心态,考试这种事对大多数人而言并不难!”。职场中人,往往难免要庸人自扰,走进一个胡同转悠半天出不来,在这样的情形下很难有好的学习心态。为寻找一个好的心态,陈祥星总是遵循着“满意原则”来处理生活和工作的烦杂琐事,他进一步解释道,“我只花‘合理’的时间去考虑一个事。因为,我认为自己花了一些时间考虑一个问题以后,如果再多花一些时间,不一定会有‘新解’,即使有,跟时间成本相比,也不见得合算”。

  “即使因为我没有多花时间考虑某个问题而失去了更好解决问题的机会,那么,我就视之为贯彻‘满意原则’的成本”,“我没办法对任何一个问题都去寻得‘最优解’,那样,人活得很累。这当然有个‘度’的问题,即究竟什么是‘合理’的时间,这只能靠我们的主观判断”。

  在学习方法上,陈祥星认为,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学习实践中自己去寻找、总结,别人的再好的方法都只能是参考。

7
 楼主| 发表于 2006-5-9 00:57:58 | 只看该作者

没骗你吧?不像在吃方便面吧?如果您看累了,就休息休息,贴子还长,我今天逮到了,就把它们贴完,省得下次再去找那个转贴的基脚旮旯。但您可以慢慢消化,肯定有营养!

8
 楼主| 发表于 2006-5-9 00:59:18 | 只看该作者

  我很清楚,我所做的事是一般学生和考生都能做到的,并不需要具备特别的天赋。我确信,只要正确地学习,绝大部分考生都能考无不胜。

  一、关于应考学习方法

  (一)应考的一般学习方法

  1、举一反三

  掌握一条道理能够适当地去认识相近的几条道理,或能够去解决几个类似情形的“案例”。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在间一学科使用,而且可以跨学科使用。

  例如,当我们在书上看到,我国实行实收资本制。资产负债表上的“实收资本”金额系股东实际投入的资本,在实收资本制下,实收资本金额必须等于企业营业执照上的“注册资本”金额。但当我们看到中外合营企业关于分期出资的规定时,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处理一定程度地偏离了“实收资本制”——在合营各方的出资全部到位之前,合营企业的“实收资本”不等于“注册资本”。从这点,我们便可以进一步推测,我国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处理借鉴了英美法系的“注册资本制”,这样,会计便和法律产生了关系。进一步的举一反三还有:公司法关于股东出资方式的规定也体现了“实收资本制”的精神;公司法规定,上市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股票,不允许有库藏股,这些都与“实收资本制”有关。再进一步的举一反三有:既然公司法不允许债权作为出资,那么,对公司制企业而言,所谓的“债转股”便有了公司法上的障碍;既然不允许上市公司收购本公司股票也不允许有库藏股,那么,“股票期权”怎么操作?“股票期权”操作不了,那么是否有其它的办法?也许,这种举一反三的能力需要时间来养成,是一种习惯。

  在穷于应付考试的那几年,我有时在有点不可恩议的时间里通过了考试,举一反三的能力起了不小的作用。因为注意了举一反三,我可以少做很多题目。我从不靠“题海战术”取胜,也从不担心会因为少做几道题目而少考几分。随着举一反三水平的提高,题目可以越做越少。但这无法一激而就,需要一个过程。有些“考友”,大概会觉得年纪大了,养成这个习惯会显得迟,其实即使仅在一次应考的学习中,有意识地注意这个问题,可能也会有意外的收获。再说。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什么时候都不会太迟——特别是在提倡终身学习的今天。

  学习举一反三到了一定水平以后可能就是融会贯通的境界了,就学习和对付考试而言,如果比较熟练(还不必达到非常熟练)掌握举一反三的方法,就已经足够了。

  2、追求简单

  “举一反三”了一段时间以后,我们会发现,许多道理从表面看显得不同,实际上是没有本质差别的,当把较复杂的道理与较简单的道理联系起来以后,就等于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英国的哲学家、数学家罗素说“凡是真理都是简单的”。一旦成了某一领域的大家,经常很容易就成了许多领域的大家,这应该可以叫融会贯通了。有意识地追求简单,碰到较复杂的问题时,总是要想办法把它变简单。

  “简单”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自己觉得简单,二是指能够用简单的话把问题讲清楚。不少考友抱怨说,看着书党得明白,合上书就什么也不记得了。我想,这与学习时仅一知半解有关。考题特有些条件和前提作了改变时,有的考友干脆就不会做。我在近年的学习中,经常会在脑子里假想,假如要我向别人解释这个问题,我要如何简单地讲清楚,越简单越好。这是高效使用时间的方式,否则对问题的理解不容易深刻。对知识没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往往意味着:书看了白看,读了白读,所“学”的知识不但在实务中不能用,连应付考试也会显得困难。

  例如,如果我们能用简单的语言把合并报表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说洁楚,那么就意味着,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是比较清楚的。

  3、联想记忆

  联想记忆法的中心思想是把没规律的东西“联想”在一起进行记忆。例如,要记忆人和天这两样事物时,我们可以想象为“人在看天空”。

  ……反正,我们爱怎么联想就怎么想,只要能记住它,做一些荒唐的想象也无妨。那怕是再枯燥的条文也有顺序。管理学大师法约尔就说过“事物都有顺序”这样的意思。拔不出顺序,多半是我们的水平和悟性不够。设顺序,要想办法拔出顺序;水平不够拔不出顺序,就“联想”出自己的顺序。即使是暂时记忆,我也肯定要拔出或“想”出顺序,毕竟,机械记忆力随着年纪的增大而下降,但联想能力却会随生活经历而日渐丰富。而且,找顺序或“想”顺序的过程,往往会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这种能力需要锻炼。

  (举例:背中学生守则、发行股票的条件)我读书时经常会有诸如此类的联想,自然联想,甚至只要一闪而过的联想。这是一个习惯,如果能养成,很有好处。

 4、用心的学习心态

  我不算“聪明”的那一类,这么说决不是谦虚,更没有说谎。我这几年在考场上屡屡得手与所谓的“聪明”不存在质的相关性。如果靠的是知识,是因为我进行了积累;如果靠的是方法,也是因为我进行了积累;如果靠的真是所谓的“聪明”,那也是因为我把它通过掌握方法和知识表现出来了——方法决不是“聪明人”的专利。哪究竟是什么在起作用呢?我想是“用心学习”在起作用。“用心”是一种心态,是一种学习状态。很多人经常说没时间学习,其实不一定是没时间,时间天天都会有,根本就是没有学习的心态。没有学习的心态自然无法做到用心学习了。试想,如果连看电视的诱惑也抵挡不住,任我们再聪明也是很难读成什么书;如果心静不下来,整天庸人自扰,任我们智商再高也是枉然。在这方面,我做得也不好,但我能做到在有限的时间里用心学习。我读书时基本上做到“专注”,窗外的歌声、麻将声,声声不入耳。

  聪明与智慧不是一回事,“用心”这种“心态”应该是一种智慧的表现。有人“修炼”得很好,我还需努力学习——学习该干什么就专心或“潜心”干什么。“用心”的境界可以通过培养兴趣来达到。我大学毕业后,读英语时,我爱英语;读会计时,我爱会计;读法律时,我爱法律——读什么爱什么。达到了“用心”以后,学习时,我们会想着学习的事,不学习时也会想着学习的事。学会计时,我在车上还在脑子里想着一些问题,甚至在梦里见到了“借和贷”。这种状态往往能使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创造出小奇迹。在CPA应考学习期间,我们最好想办法进入“CPA状态”。

  我寻找“用心”学习心态的办法很简单,就是间了自己几个问题。例如,我是否有必要考虑这个事,如果有,我是否已经进行了充分的考虑,是否有必要再想。人往往会老想着一个问题。实际上,无此必要。也许,有些事对我们确实很重要,但我们没有必要用我们所有的精力去考虑它。在这个问题上,我遵循着“满意原则”,也就是,我只花“合理”的时间考虑一个事。因为,我认为自己花了一些时间考虑一个问题以后,如果再多花一些时间,不一定会有“新解”,即使有,跟时间成本相比,也不见得合算。即使因为我没有多花时间考虑某个问题而失去了更好解决问题的机会,那么,我就视之为贯彻“满意原则”的成本。我没办法对任何一个问题都去寻得“最优解”,那样,人活得很累。这当然有个“度”的问题,这只能靠我们的主观判断。

  考试的成功真的不在于所谓的“智商”,而主要在于心态。只要有读书的心态,考试这种事对大多数人而言并不难。CPA的考生一般都是要在八小时之外读书的,这不得不要付出一些代价,这也许是生存的成本。在多事之秋,在我们处境不大宽松时,我们更要努力拨出一份学习所需的宁静。

  这里,我想再重复一遍——学会找出学习的心态是应付考试最重要的秘诀,否则,再高的智商,再好的方法全是空的。

  5、认识学习与应试的统一性

  要是真的认为学习与考试是两码事,那肯定是在开玩笑。有人会怀疑运动员在奥运会上拿金牌靠的主要是平时的训练水平,即使有时其它因素起了主导作用,那种事发生的概率很小,可以视为“误差”。我认为,考试的成绩主要是由学习的效果决定的。我承认我在考场上用了一些办法,但这些所谓的“技巧”是水平不够时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是不起决定作用的。归根到底,起决定作用的是我们的实力。学习的过程才是主要的,考试合格是表象,基本掌握考试所要求的知识是本质,同时也是目的。学习和考试两者中,学习是本。

  “应试教育”和“题海战术”可能可以解决考试问题,但通过合适的方法学习也能解决考试问题,而且是解决考试问题的根本办法。所以,考试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学习的问题,解决了学习的问题,也就解决了考试的问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12 0:36:57编辑过]
9
 楼主| 发表于 2006-5-9 01:09:53 | 只看该作者
(二)应考CPA的总体学习方法

  1、确定学习的“次序”

  2、考CPA不要泛读

  有些考友喜欢先把书泛读一通,然后再精读。CPA考试的试题偏难,对相关知识点考查得很细。根据这个特点以及我个人的经验,应付CPA这种考试,把书泛读一通等于没有读,是浪费时间的行为。所以,我建议考友们,不要搞泛读,如果要读两通就认真地读上两通。我建议,考友们要努力做到只读一通书。读一通就要读细,否则即使读第二通,我们仍然很可能忽略读第一通时忽略的问题。

  3、处理好教材和参考书的关系

  考题“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应该是《大纲》,是根据《大纲》编出来的教科书。我们不是要为做题而做题,我们是要为掌握方法及相关知识而做题——题目多得浩如烟海,我们做到海估石烂也做不完。

  4、不要盲目相信重点、押题

  应考CPA的学习目标应该是要清楚地掌握大部分知识点。

  5、记录错误和知识的关键点

  就我的经验,对不懂、有疑问的东西,我画上一个符号;担心自己会忘、对理解有关知识点的关键之处,我也画上符号。我们画上符号的地方就是我们学习过程中获得的财富,我们要珍惜善用,我每次考试前,就复习这些特别的地方。例如,在平时练习时,我们忘了把含增值税销售额换算成不含税销售额,我们可以在一个特别的记录本记录“含税要换算成不含税”或记录“100/1.17”,这样,在考试前,我们只需要一秒钟就能起到提醒自己的作用。

  6、“微观搞细”和“宏观搞定”不论我们看几遗书,做多少习题,最终一定要把书上的相关知识读清楚。所谓“清楚”就是要把书读“薄”,要觉得“尽在掌握中”。如果我们读完书回头看一眼目录党得“很清楚”,觉得“成竹在胸”那么就可以了。

  我们读书之前看目录是一种陌生的感觉,认真读过以后,感觉肯定不一样。如果我们看到有些标题还是很陌生,不知道里面讲的是什么,那么,我们的学习肯定还不够,肯定有问题。认真学习教材、做一定量习题是“微观搞细”的过程,看看书上的目录是“宏观搞定”的过程。这时,我们看目录,经常会有意外的收获。所以,读完一本教科书再回头看目录不仅是一种检验,而且是一个必要的学习步骤。

  7、把握好做习题的量

  根据指定教材编出来的习题,一般可以反映书上的有关知识。为了测试自己对书上知识的单握程度或者习题多得做不完时,有一种方法可以供选用。

  我们可以对习题进行“抽样”,然后只做这些“样本”,“抽样”的办法可以根据情况,按题号进行选择,例如只做奇数或偶数题号的题,或只选题号为“3”或“5”的倍数的题目。如果翻开习题或是模拟试题时发现不少考题就在书上,那么,我们可以认为我们的学习是可以的,那些题目可能就可以不做了。如果我们把与某部分知识相关的习题样本完成得不错,也可以考虑不再做习题了。这种方法类似于《审计》教材介绍的审计抽样技术。

  8、学习考题——一种有效的应试技术

  一般人认为,考过的题目不会再考,但根据我的经验,考过的试题很容易再考。学习考题还有一个依据——考题一般能反映出知识体系的重点,即使我们不能读到考题,从学习的角度看,通过学习考题的方式把知识的宣点复习一下也是很好的。“学习考题”时光看答案的效果不好,如果时间允许,我碰到模糊的问题会翻到教科书相关的地方仔细看看,我往往就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了认识。

  9.考试结束后的一项学习程序

  考试结束后,我们可以把相关教科书翻一遍。这样可以印象深刻地掌握一些知识,可以知道命题者怎样整考生的。养成这个习惯以后,在书上读到考题的能力会越来越好——这是应考学习的一种重要感觉。所以,我们不要以为考试后翻书是无聊的行为。

  10.在战术上重视敌人

  “不论考什么,最好不要以为自己有什么专长,考CPA更是这样。笔者以为,学习上”不能自满“并不是品德的要求,而是客观规律的要求。在注册会计师考试中,不少会计方面的专业选手会在《会计》和《审计》考试中”意外“失手;有的人通过了律师资格考试却考不过《经济法》;有的人读的是税收专业却考不过《税法》;学理财的也有可能考不过《财务成本管理》。这些都不奇怪。其原因既不是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的难度超过了专业水平,也不是专业选手的水平低到没办法应付这种考试的地步。我想,原因主要在心态上,没有哀兵的心态自然就不会很认真地去准备了。——所以,”哀兵必胜“是很有玄机的。

10
 楼主| 发表于 2006-5-9 01:10:29 | 只看该作者
(三)CPA各科的应考学习方法

  1.《会计》

  1)学习《会计》不宜过分理性

  CPA的《会计》科目难度不小,对于非会计专业的考友而言更是这样。非专业考友不必过分去研究为什么要这个贷那个“这样的问题,《会计》书上的知识很难拢出一个逻辑体系。实际上,某种习惯、某种约定俗成的东西就是道理——据说,会计是国际商业语言,既是语言便可能成了与中文或英文类似的东西,不见得就是严密的科学。

  2)重视专业判断

  比较高层次的会计考试很重视专业判断。例如,什么是“调整事项”,什么是“非调整事项”,什么是“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这类判断务必搞清楚。考友(特别是非专业考友)往往会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具体的会计处理上,例如计提坏账准备或折旧时的会计处理之类。具体的会计处理是基础,要掌握,但专业判断万万不能忽视。

  关注一般的专业判断要清楚地理解,例如,判断长期投资是否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时,持股比例(例如20%)仅是一个一般的参考值,不要把这样的标准绝对化。

  除了重视一般的专业判断,更要重视“异常”的专业判断。例如,会计政策变更适用“追溯调整法”,会计估计变更适用“未来适用法”。考友要注意分清哪些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哪些是会计估计变更,考友们往往对会计政策比较敏感,有时会把明显是会计估计变更的事项(例如,改变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视为会计政策变更。当我们分不清时,或者两者同时变更时,均视为会计估计变更,相应地适用未来适用法。这类专业判断要掌握清楚,否则,考试时会出大问题。

  3)重视“异常”的会计处理

  考友往往比较注重“比较正常”的会计处理,至于那些书上篇幅不大。“异常”的会计处理经常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例如“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的不同会计处理等。

   4)重视会计信息披露

  考友们在考场上碰到会计信息披露的考题,经常要埋怨命题者有病,实际上,会计信息披露明显是财务会计实务的重点(财务会计有另一个名词叫“外部会计”)。不少考友以为这些不重要,学习时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

  笔者大胆猜测,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必考无疑(想想中国证券市场的情形就知道),保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会计政策变更的披露等等都是重点。

  5)一定要把知识难点学到“自己觉得简单”的程度

  教材上的难点往往也是考试的重中之重。例如,所得税会计和合并报表的知识务必搞洁楚,这些每年必考。

  6)教材的新变化一般是重点

  7)利用参考书

  学习《会计》时最好能读一章就同步参阅参考书,同步做相关的习题,这样的效果比较好。不要怕做错,我们做习题犯的错误多不是坏事,我们做错一题就意味着我们多懂了一点知识。如果我们把习题完成得很好倒要小心自己是否真的很好地掌握了相关知识。

  8)不要离开经济业务的实质

  财务会计要努力公允地反映客观经济真实,因此,我们学习时,要努力透过会计分录去理解其所要反映的经济业务,去理解相关的“经济含义”。例如,借记“原材科”、贷记“银行存款”这笔会计分录反映的经济业务是,用银行存款采购了原材科且原材科已经入库;又如,借记“年初未分配利润”、贷记“主营业务成本(产品销售成本)”这样的处理可以理解为“减少以前年度的利润,增加本年的利润”,这与会计分期的基本假设有关。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