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教育本来就是舶来品,先天具备了国际化的基因。中国MBA的国际化特征最早是表现在教材上,引进欧美的英文原版课程和案例是中国商学院很普遍的做法。现在,世界级知名企业的案例不仅仅出现在教材中,这些企业的领导者还开始出现在课堂里,与中国的MBA们一起分享他们的领导经验与管理方法。 在教材之外,师资队伍、学生、教学方式等方面,中国领先的商学院也都具有很明显的国际化特征。在一些商学院中,外籍的教授超过50%,中国的学生有机会前往世界一流的商学院“交换学习”,还有不少学生参加海外实习、考察、短期培训等,同时,以前几乎不考虑中国商学院的西方学生也纷至沓来。 现在,随着与国外商学院合作办学的商学院越来越多,中国商学院的国际化气息也正在变得越来越浓郁。 从这样的商学院中走出来的MBA,不仅有流利的英语,熟悉最先进的管理理论,更有全球化的眼光,有跨文化的沟通能力。他们了解跨国公司的规则,也可以帮助中国企业提升管理,提升全球化竞争的能力。 但是,美好的愿望总是不容易实现,当这些未来的商业精英进入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时,却有不少人出现难以适应的状况:依照课堂里的案例却无法解决具体管理问题,看似完美的管理方式却无法应用在快速发展的企业中,了解西方的文化却无法应对中国文化里的复杂性。 面对这样的状况,中国的商学院开始注意对中国企业问题的探索和研究,优秀的国内案例在MBA教材中开始加大比重,中国优秀的企业家也越来越多地走上商学院的讲台,与MBA面对面的交流。商学院希望通过这些措施能够培养出既有全球化的视野,同时也立足本土市场的MBA。 但是对于MBA的国际化和本土化,外界的声音并不一致。麦肯锡公司预计,到2010年中国对具有国际背景的高级经理的需求将达到7.5万人(目前只有约5000人)。显然,他们中的大多数,要通过国际化的教育来得到。同时,有些中国企业的领导者,却对于国际化的MBA置予了“眼高手低”的评论,认为他们不能适应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 在您看来,中国的MBA教育应该更加国际化还是更加本土化?为什么?如何平衡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间的尺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