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jinyinhe - 

郎咸平舌战赵勇

[复制链接] 19
回复
579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1
发表于 2006-1-2 19:38:44 | 只看该作者

赵勇是意气用事,而郎则在发表言论之时就已做好准备

12
发表于 2006-1-2 22:36:25 | 只看该作者
喜欢看郎的节目《财经郎闲评》
13
发表于 2006-1-2 23:56:23 | 只看该作者
真心希望中国多几个“朗监管”,否则国将不国了,我们的国有企业慢慢的就被蚕食了!
14
发表于 2006-1-3 08:53:03 | 只看该作者
国有企业已经被吞食掉了!
15
发表于 2006-1-4 13:07:17 | 只看该作者
喜欢朗的风格,呵
16
发表于 2006-1-4 13:48:35 | 只看该作者
从郎咸平舌战赵勇看培训师控场能力 从郎咸平舌战赵勇看培训师控场能力 2005年12月27日,成都,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演讲会上。在郎咸平完成对中国国企改革、医疗改革、教育改革、西部开发等焦点问题的演讲,并接受场内听众的提问时,四川长虹董事长赵勇第一个站了起来,向郎咸平发起挑战,郎咸平立即回应,很快,两人就大吵起来,火药味之浓令场内所有人震惊。 我想任何一个做培训师的都可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比如你的观点听众不认可,你说话中出现明显的疏漏,听众提问分两种假定前提:一是恶意,让你出丑,甚至讲不下去为出发点,当然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二是挑战你的观点,以维护自己的利益及观点;三是寻求更进一步的了解。对待第三种情况是比较好处理的,直接回答是,但关键是第一和第二种情况的应对方法值得我们去思索。 而碰巧出现郎咸平舌战赵勇这个个案,我们从中来了解一下培训师的控场能力。 通过下面的记录我们可以初步看出这场争论的轻重缓急:先是早有准备的赵勇主动出击,抛出一个郎咸平很可能出错的细节问题。但接下来,郎咸平却绕过了赵勇的提问,并接连提出关于长虹管理层持股(MBO)的问题,大出赵勇的意料。郎咸平接下来依然采用犀利的词锋和逼人的语气,就像去年他批评顾雏军低价获取国有资产的“七板斧”和之前指责赵勇继续MBO的“三把火”一样,但赵勇却没有像大多数被“提名”的企业家一样置之不理,而是选择以面对面的方式挽回自己的名誉。 郎咸平的聪明之处: 1)避实就虚,在自己不甚明了的问题上进行了回避,偷换了赵勇一开始提出的问题; 2)上升主题,不断表明质疑不在个人而在国家股民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寻求现场听众的认同感,并确定反击的主旋律; 3)反应迅速,先听后问再发言,寻找对方漏洞进行回击; 4)气势得当,能运用激烈与咄咄逼人的语言组合压制对手。 不过,郎咸平始终没有回答赵勇的问题,而如果这个问题不成立,他对赵勇的指责就缺乏证据。另外在这个过程中郎咸平未能有效掌控自己的情绪,缺少了发问的技巧,在其他报道中与接下来这个报道完全不同。 但毕竟培训不是辩论赛,如果你是郎咸平正处于这样一个旋涡中你该如何应对呢? 通常意义上类似的场景,我们都叫做培训师的挑战处理技巧,我们把一开篇提到的前两中挑战情况在进一步分析,听众的出发点背后可能隐含的两点:一是早有预谋,他对你可能提出的观点早早就做了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二是临场即兴发难。那么培训师在处理上也要分情况应对,以下举几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1)直接应对。此类情况适合你对问题掌握的非常了解,比如一次我上课提到国有银行前四名的市值还不到花旗银行一家,有听众就发问,你有数据证明吗?接下来我列出国有银行前四名的市值分别是工商银行360亿美圆,中国银行311亿美圆,农业银行287亿美圆,建设银行287亿美圆,而花旗银行是2338亿美圆,用事实来支持的观点。 2)虚晃一招。此类情况适合你拿不太准确的问题,比如有人问你KFC所有产品中最赢利的产品是什么?如果你的确不太清楚,你可以说:对于KFC内部的机密我不太了解,如果你知道我很高兴从你这里得知,但从他们的产品组合来看,我们看出他们的创新无处不在。这个回答中你避免了你不知道而对方知道的尴尬,另外你也成功转移了话题。 3)闭口不答。林清玄有次演讲中有人提问:林老师您到处演讲为什么要带孩子出来呢?难道您家庭不幸福吗?林清玄笑而不答,我认为这种处理的方式也很高明,不是你问的所有问题我都要回答的,特别是涉及隐私的地方。一次在浙江大学演讲,其中一位做安利的问我对安利中国战略的看法,我说我对战略这个领域了解不多,然后继续进行。有时回避是一种策略。 4)正面反击。此类情况适合你完全掌握主动,它同第一种情况的不同在于,你不但掌握了所有的信息和资料,而且之前做过大量演讲,而且你之前也遇到过很多类似的问题,这个时候你完全可以正面做答。 5)坦白承认。如果对方提出的问题你的确是错了或者根本就不清楚,而且错的非常明显,与其固执地维护,还不如主动承认。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有次在山大演讲,结束后学生进行了激烈地提问,杨振宁教授连续说了6次“我不知道”,结果在场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培训师也不是万能的。 6)私下沟通。如果有人明显恶意攻击,你可以采取回避方法“你的问题很好,我也很有兴趣,不过这个问题需要很长时间来解答,能否课后我们单独沟通?”而听众也会觉得这个人是自寻无聊,一笑了之。 7)以功为守。培训师面对所有的问题千万不能紧张,要沉着冷静,一慌张可能就抓不住问题的重点。如果对方一系列语言中有明显漏洞,可以抓住这个漏洞展开话题,当然这个要求你的反应一定要快速。一次林伟贤的行销教师训上,20几个GE的人按奈不住林老师一开始近一个小时的销售,起身说道:我们花了这么多钱,不是来看你卖东西的。当时林老师有些紧张,马上结束了销售进入了正题。其实如果处理的好的话,可以反问:我想各位你们来做什么?对方回答:来上行销讲师训。那么林老师完全可以回答:那么刚才你们就没学到东西吗?说完后马上引如主题,可能会起到良好的效果。 总之,在培训场上你面的对是人,什么问题都可能会出现,而应对的方法就要考你经验的总结了,因为同一种方法在不同的场景不同的人身上,产生的效果可能会完全不同,所以多一些临场经验对你的培训生涯将大有裨益。 成成 2006年1月3日于合肥
17
发表于 2006-1-4 18:38:50 | 只看该作者
的确。我今天刚开了<<经济观察报>>上有关他们二人的对话,的确觉得赵有点不成熟。
18
发表于 2006-1-17 12:49:24 | 只看该作者
好好看看
19
发表于 2006-1-17 23:06:3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提供分享,支持一下。
20
发表于 2006-1-18 14:15:34 | 只看该作者

精彩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