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直销市场究竟有多大(下) 上海东方无店铺行销发展研究中心 在上一篇文章里我们从“美容护肤品市场”、“保健品市场”及“家居清洁用品市场”的角度很数据化地阐释了“中国的直销市场究竟有多大?”,目的是为了帮助大家很形象也很具体地从行业的角度来了解其市场的现状和未来,从而对直销主要行业领域的市场有所了解。接下来,我们需要直接地面对直销市场在中国的成长情况来做具体深入地分析,来近距离地看看“中国的直销市场究竟有多大?”
1990年11月14日,雅芳在广州成立了中美合资广州雅芳有限公司。从那时候开始,沿海各大城市,进口的、自办的、合作的直销公司便蜂拥而起……
安利1993年进入,1995年1月工厂正式投入使用;
1993年,仙妮蕾德在中国的广州设立了有限公司并建造厂房,1995年又在中国天津设立了有限公司并建造厂房;
1995年,玫琳凯进入中国,同年4月,投资2,000万美元,在中国杭州成立玫琳凯化妆品生产厂,这也是玫琳凯在其海外的第一家工厂;
1996年3月,玫琳凯中国分公司在上海正式开业;
1996年特百惠进入中国,将总部和工厂均设在广州;
1997年7月华良公司以“消费联盟”名义,进入中国……
1993年,几乎所有省会城市、沿海大中城市都有直销公司活动。据估计,当时有直销公司近200家,从事直销活动的人员不少于100万。
而到1997年,雅芳的营业额为7亿元人民币,安利的营业额为15亿元,仙妮蕾德的营业额为20亿元……
而在1997年,中国内地至少有合法多层次直销公司41家……以预见,1997年时,中国直销业市场的容量至少在100亿元以上。如果以1997年为基数,按中国经济平均增长率8%计算,2003年中国直销转型企业的营业额当为147亿元。但就中心所知,仅某六家直销转型经营企业的营业额总额就超过了170亿元,还不说藏着掖着的。所以,2004年中国直销市场的容量一定高过如前方式所计算出来的159亿元。中心估算,2003年中国的直销市场实际营业额应有200多亿元人民币,2004年,这个数字当在400亿~500亿元,而到2010年,中国直销的市场估计当有1,000亿元人民币……这是从中国直销的历史来算的。
从安利们的业绩成长推算安利2003年的表现,让更多营销研究专家开始瞩目。这源于安利2003年的销售业绩——100亿元人民币。
其实,在中国的保健品行业中,洋保健品表现好的并不多,安利因此显得非常突出。在中国的市场上,安利可说是在夹缝中生存和发展:不是传统的批发零售方式,以前是直销企业,中国自1998年“一刀切”至今,内地不容许以直销的方式经营……但自1998年后,安利的销售业绩,却是逐年增长,而且增长幅度之大,令业界瞩目。1998年,安利因受“一刀切”困扰,业绩只有3.2亿元,1999年成长为18亿元,2000年为24亿元,2001年为40亿元,2002年为60亿元,2003年为100亿元,2004年为160亿元,六年时间,安利在中国的营业额增长了49倍……而安利,仅仅是个代表。2002年,天狮内地市场的营业额是3亿元人民币,2003年为8亿元多,2004年是16亿元;如新2003年进入,其营业额为3亿元,2004年达9亿元;其他如雅芳、玫琳凯、仙妮蕾德也都有不俗的增长……
有传言,国内某家直销转型公司2003年销售额为108亿元,这个企业不是安利。中心在得到此消息后,曾多方验证,但行内人士表示,“这涉及到企业商业机密,企业是不会对外说的。”此消息是真是假,记者还在调查中。
中心查询了“脑白金”和“黄金搭档”的销售额,持有上海黄金搭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75%权益的CentralNew的一份报表显示,2003年前10个月,“脑白金”和“黄金搭档”的销售额为9.4816亿元,分销成本为4.0018亿元,盈利0.4094亿元;2002年销售额为8.4048亿元,分销成本为4.7206亿元,年度亏损1.0596亿元;2001年销售额为6.5967亿元,分销成本为2.5444亿元,年度盈利0.5221亿元。与“脑白金”、“黄金搭档”的宣传攻势相比,安利无可比拟,但在销售业绩和业绩的成长速度上,“脑白金”、“黄金搭档”与安利无可比拟。
安利们成长的奥秘在哪里?单就是中国市场经济成熟了?单就是中国经济增长了?一个共同点:曾经是直销企业,而且,转型之后以“店铺+推销员”或类似的方式经营,而这个模式的核心实质,还是直销……安利们和“脑白金”们,是两个活生生的例子,也间接的代表着两种销售模式的能量。这或许也是史玉柱1995年1月16日,在广州直销协会成立大会上表示将采用直销模式的原因之一。虽然史玉柱最终没有选择直销,但中国直销市场依旧按着某个特定的轨迹发展成熟着。
如果2003年中国的直销市场有200亿的话,按目前的发展速度,那到2010年,中国直销市场将有3,000~5,000亿人民币的容量。当然,这仅仅只是一个理论上的理想数字。
从世界直销市场推算根据一次美国直销行业调查报告显示,l988年美国直销业的总营业额是97亿美元,1990年则已高达119亿美元。另据史达福和华尔街报刊指出,1990年在美国就有50%~65%的商品及服务是通过这种倍增市场的方式销售的。美国的研究协会公司(Association Research Inc.)在1993年所进行的直销业成长与展望调查报告指出,美国国内的消费者有92%的人曾向直销公司购买过产品,每年都向直销公司购物者高达57%。2002年,美国直销业的总营业额是287亿美元,还创造了1,300多万个就业机会。美国直销商人数占总人口的4.6%,营业额占美国国民总收入的0.31%。据日本直销协会估计,80年代,日本直销业的销售为120亿美元,有100多万从业人口。到1993年,日本直销营业额294亿美元,1995年,为304亿美元,2000年为284.25亿美元,2001年为228亿,2002年为245亿。2002年,日本从事直销的人员有200万,占日本总人口的1.57%,其中,单人平均产值为1.225万美元。2002年,美国及日本分别以287亿美元及245亿美元分占前两名,两者营业比例合计占全球市场的62%。如果以这两个国家作为参考,没有什么可比性,因为这两个国家的人均国民总收入都为3万多美元,而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仅为940美元。我们来看看收入水平跟我们在同一个水平线上的菲律宾,菲律宾的人均国民总收入为1,020美元,2002年,菲律宾直销业的总营业额为2.38亿美元,直销商人数为200万,占总人口的6.89%;印度尼西亚,2001年,印尼的人均国民总收入为680美元,2002年,印尼直销营业额为5.22亿美元,直销商人数为476.5万,占总人口的2.23%。如果,未来从事直销的中国人口占总人口的3%,那有3,900万人。
我们再来看看内地转型企业销售员的能量,2004年,安利营业额为160亿人民币。按其对外公开的2004年18万销售人员来计算,平均每人每年销售88,888.88人民币。如新的每个SR每月的销售业绩最少必须是8,500元人民币。考虑到这些数字里的水分,以及公司进入后本土化的进程,我们保守估计,按单人平均产值1,000元/年计算,3,900万直销商,则中国有3,900亿人民币的直销市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直销在全球其他国家国民总收入的比例来看。
下表是全球直销业的发展数字状况:
全球直销业发展情况(单位:十亿美元)
我们假定中国内地市场,直销所占比例为0.25%,2001年,中国国民总收入为13,110亿美元,由此推算出的数字为:32.77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72亿。当然,这个结论有个假设的前提:2001年的中国直销市场已经成熟……但现在,中国政府已经确定开放直销市场了。
结语
中国直销市场到底有多大?调查了这么多,中心也不敢妄自结论:500亿?1,000亿?4,000亿?行文到这一步,即使推测出一个精确数字,也并不能代表什么,因为那仅仅是个符号而已,重要的是,大家都不能确定,也正是因为这不确定,直销才是那般迷人,更是因为这不确定,才引发了基于这个行业的更多的“不确定”……
套用高更的那句话:“直销,从哪里来?直销,到哪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