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隆源双登袖珍股神话的背后
中国证券报
记者 黄俊峰
2002年的隆源双登(000835)度过了一个多事之秋。
初秋时节,在萧瑟一片的二级市场上,隆源双登却出尽风头,股价犹如火箭腾空,气势如虹地在十天内飙升了50%,从8月14日的24元拉升到8月26日最高近38元,成为了不折不扣的明星股和弱市中的大牛股。
然而在暮秋10月,隆源双登却令人大跌眼镜,出人意料地交出了一份三季度亏损244.11万元的季报,而今年前9个月公司共实现净利润仅439.72万元,同比大幅下滑了73.27%。糟糕的业绩与年初及中期的预测大相径庭,公司在三季度报告中称,今年全年的业绩有可能比去年大幅下降。
素有“袖珍之珍”的隆源双登在10月9日实施10送10的高送配之后,其流通股仍仅有2700万。上市三年多来,这家以工业蓄电池为主业的超级小盘股有关股权转让的新闻不断,高层人士更换频频,叫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今年上半年好不容易解决了股权转让问题,不料业绩又遭遇了“滑铁卢”。由于前三季度的业绩不佳,一系列负面消息接踵而来:原定的增发1500万股计划基本没戏,退而求其次的配股也有点悬,国际金融公司(IFC)的1250万美元低息贷款也有可能泡汤。飙升股价和糟糕业绩背后的隆源双登,到底是个什么样?
股权转让纷纷扬扬上市第三天,隆源双登第一大股
东就要转让所持股份,虽几经挫折,仍执着无悔,最终,控股权易手洋浦吉晟。而其他几名大股东纷纷效仿,更让人疑惑,为何隆源双登股权如此之烫手。
隆源双登原名“隆源实业”,主营业务为工业用阀控式铅酸电池、集成制造系统等。从1998年6月招股到1999年6月在深交所挂牌,历时整整一年之久。随后,这只总股本5400万、流通股仅为1375万的超级小盘股就陷入没完没了的股权转让游戏中。
1999年6月28日,就在隆源双登挂牌上市的第三天,公司主要发起人同时也是第一大股东的中房集团珠海房地产公司毅然决然地“撂挑子”不干了———该公司闪电般与中国科技促进经济投资公司签订了一纸股权转让协议,转让其持有的隆源双登国有法人股1012.5万股,占总股本的18.75%。
尽管因为当时的政策所限,最终这项国有股权转让协议没有得到主管部门的批准而于2000年7月28日搁浅,但是中房集团珠海房地产公司作为第一大股东在公司上市不到一周就决定退出,还是开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先河。截至今天,我们仍无法获知中房当时急于退出的原因,不过正是因为从一开始中房退意坚决,才导致了频仍的股权转让居然成了公司的一个“基本面问题”,也为以后股权转让中的诸多纠纷埋下伏笔。
政策壁垒导致第一次股权转让失败后,中房珠海并没有打消从隆源双登撤退的念头。在与中国科技促进经济投资公司终止协议后不到一个月,2000年8月25日,隆源双登发布董事会公告称,中房珠海以每股3.69元的价格,拟将其持有的1012.5万股国有法人股全部转让给海南新兴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由此拉开了新兴创业锲而不舍地追逐隆源双登近两年的历史。
与中房珠海坚决退出恰恰相反,新兴创业重组隆源双登的决心很大。股权尚未转到自己名下,新兴创业就迫不及待地跟隆源双登签署了资产置换协议。2001年5月16日,隆源双登公告表示,公司将所属控股公司北京菊园宾馆80%的股权、同达75%的股权、直属资产化工生产线及相关应收预付款共计2645.58余万元,与新兴创业持有的中科威网38.6%的股权进行置换。
上述资产置换进行不久,隆源双登股权转让又现危机。新兴创业与中房珠海在股权转让合同上产生纠纷。2001年11月23日,新兴创业向法院提出对中房珠海的财产保全申请,后者持有的隆源双登股权被依法冻结。
2002年2月9日,双方经过协商解除了股权转让协议,新兴创业与隆源双登的首次亲密接触闹了个不欢而散。这为隆源双登现任大股东海南洋浦吉晟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进入提供了机会,2月20日,通过竞拍,洋浦吉晟以每股3.13元的价格获得了中房珠海被冻结的全部股权,从而坐上了隆源双登第一大股东宝座,获得了18.75%的相对控股权,该部分股份性质也相应地变为社会法人股。
与此同时,公司原来的其他股东也没闲着,纷纷效仿中房珠海,急着卖掉股权。原第二大股东大隆技术公司准备向盛源投资有限公司转让其所持国家股;而第五大股东北京周天科技公司已经向深圳市巨擘网投资有限公司转让其所持社会法人股。几乎是原第一大股东经历的翻版,隆源双登的原二股东大隆技术公司在转让股权过程中也发生了合同纠纷,其持有的916.92万国有法人股遭法院冻结,去年6月18日通过竞拍,新兴创业获得了这部分股权,从而卷土重来当上了隆源双登的第二大股东,持股16.98%。
只有1000多万流通盘的隆源双登本来应该极具股本扩张欲望,无奈原先几大股东的心思完全放在了套现退出上,致使公司的股本原地踏步好几年,前后历经三年的频繁股权转让对隆源双登发展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而现如今以投资为背景的新股东进来后,市场人士普遍认为做大股本应是其短期内的重点工作。
目前公司前两名大股东都是竞投遭拍卖的国有法人股形成,这在沪深两地上市公司中独此一家。市场人士认为,以竞拍的方式入主一家上市公司的代价通常要高于协议转让的方式,同时也显示了新大股东进入隆源双登的意愿较为强烈。这当然可以理解为新大股东实力比较雄厚,有可能促进公司主营业务的发展,提高公司资产盈利能力,但在市场人士眼中,因为隆源双登股价在一个不合适时机的突兀表现,这两家新股东的来历、背景和目的愈发显得神秘起来。
东欧身形影影绰绰股价的飙升唤起投资者对隆源双登
来历的好奇,洋浦吉晟和新兴创业的介入使得人们又翻开了东欧系的族谱,蛛丝马迹似乎在佐证一些说法,而公司董秘却断然否认这些说法。东欧系与隆源双登有无关系,或许只能由投资者通过那些点点滴滴去判断了。
市道不佳,业绩滑坡,而股价却翻着筋斗往上冲,十天之内涨了50%,隆源双登2002年秋天的表现,不能不令人费思量。如此巨大的反差,令其一时之间成为市场关注和议论的焦点。
一位分析人士在研究了隆源双登前期股价走势之后,不禁感叹“主力有备而来”:做高股价———高位横盘———送股除权,期间国际金融公司(IFC)授予贷款利好公布。庄家操控时机拿捏之准叫人叹为观止,但也令人好生疑惑。
随着洋浦吉晟和新兴创业的接手,有关深圳东欧系实际上控制了隆源双登的传说在市场广为流传。有人认为洋浦吉晟和新兴创业与东欧系关系密切,更有甚者将8月份隆源双登股价暴涨的原因,归结为长袖善舞的神秘机构东欧系开始在隆源双登蛰伏已久之后的出击炒作。
公开资料显示,洋浦吉晟是一家私营投资公司,成立于1996年12月9日,注册地在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注册资本5000万元,法定代表人李平。业务范围主要包括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仓储业、投资咨询服务、金融财务咨询服务、高科技项目投资等。二股东新兴创业也是一家注册在海南的投资公司,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主要从事高科技项目投资管理、风险投资管理、企业投资、企业管理顾问等,出资人为周丽和柳家兴。
有关资料显示,东欧集团的全称是“东欧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是在香港注册成立的国有投控型企业。在已公开的几家公司中,除了深圳东欧工贸公司以外,深圳市东欧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东欧资产管理公司以及市场上名头比较响亮的金瑞丰公司据称都属于东欧旗下。
武汉证券分析员余凯指出,新兴创业和洋浦吉晟都是东欧系介入隆源双登的影子公司。东欧系选股的特点是偏好小盘股,并不看重公司的素质,通常会引入新股东。一般东欧系进入一家上市公司后,不急于进行资产重组,而是另辟蹊径,从引进实力雄厚的新股东入手,来改变上市公司的形象。但东欧系在二级市场上的炒作却一点也不含糊,常以凶悍著称。这一切特点在隆源双登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市场人士最早把隆源双登跟东欧系联系在一起,主要因为公司前任董事长郭鹰的工作经历。2000年10月27日,来自新兴创业的郭鹰在隆源双登该年度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当选为公司董事,后来又当选为隆源双登的董事长。正是郭鹰的个人简历大大扩张了市场人士的想象力,郭鹰曾任深圳市金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贸易管理部经理、深圳东欧(集团)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洋浦保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尤其是郭鹰曾身为东欧集团党委书记,不能不令人浮想联翩。
面对外界纷纷攘攘的质疑,隆源双登董事会秘书杨力一口否认了公司本身跟东欧系有染的说法,称那只是市场传言不足为信。杨力说,公司对前期股价的上涨幅度之大也有点吃惊,主要原因可能是公司推出的高送配方案(10送1转增9)被市场接受的结果。
虽然根据目前的公开资料,尚没有直接证据能证明东欧系为隆源双登的实际控制人,但是据记者调查,隆源双登跟汇通水利(000415)的第一大股东深圳淳大投资公司之间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汇通水利,在不少市场人士眼中,也与东欧系有染。深圳淳大的董事长是柳志伟、总裁是申屠建中。柳同时也是隆源双登占10%股权的上海浦东科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而申屠建中过去作为中科威网CEO曾担任隆源双登的董事。
从隆源双登披露的信息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公司确实与汇通水利有着密切的合作。隆源双登为与汇通水利有关的上亿元的贷款提供过担保,也为汇通水利在上海的子公司担保过。日前,隆源双登出资收购了上海淳大酒店投资管理公司28%的股权,而该酒店公司正是汇通水利的资产。
今年3月22日,章禾与柳志伟作为洋浦吉晟的代表被推举为隆源双登的董事候选人,不过在4月8日的临时股东会上柳志伟最终不知何故没能当选。记者在前往隆源双登上海总部采访时发现,隆源双登与上海科创同在浦东陆家嘴招商局大楼的34层办公。
在波谲云诡的证券市场上,要将隆源双登2002年之秋股价暴涨的真相探究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绝非易事,但通过对一些线索的梳理,或许投资者可以为自己的质疑找到更多理由。
IFC贷款虚虚实实一度被市场炒得沸沸扬扬的
IFC向隆源双登提供贷款事件,最终被证明仅仅是IFC对隆源双登下属子公司的贷款意向,而且,由于业绩下滑以及其他一些原因,这笔贷款能否最终落实,还很难乐观。消息传播与股价走势的“合拍”,以及贷款与增发募资用途的“一致”,诸多地方值得玩味。
这个秋天的IFC贷款事件让隆源双登赚足了投资者的眼球。
在其股价被炒高到30元以上时,2002年9月10日,传出国际金融公司(IFC)将向隆源双登提供1250万美元低息贷款的消息,双方在南京举行了贷款签约仪式,接着隆源双登实施了10送10大比例送配方案。
据业内人士介绍,IFC贷款的条件非常严格,通常只有那些主业突出、前景看好且管理优良的民营公司才有可能获得IFC的青睐。IFC的贷款还有信号旗作用,即其他银行会因为公司受到IFC垂青而主动上门提供贷款。
2002年9月12日,隆源双登就此发布了一个公告,不过这是一个“澄清公告”,对有关媒体的报道进行了修正。公告说,9月10日公司持有70%股权的江苏隆源双登电源有限公司与IFC签署合作意向书,IFC将向江苏双登提供1250万美元外汇长期贷款,用于该公司的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制造,以提高产品性能、质量,提高生产能力和改善生产的环保水平。同时,江苏双登将获得国际金融公司持续的咨询服务,以推动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隆源双登持有江苏双登70%股权,按照IFC的要求,江苏双登申请隆源双登为该笔贷款提供担保,隆源双登已将该担保事项提交公司股东大会予以审议批准。
可是已经三个多月过去了,关于这笔贷款到如今也没有下文。当记者向公司求证该笔贷款何时落实时,董秘杨力委婉地告诉记者说,可能是因为公司2002年业绩表现太差,IFC方面似乎有些犹豫了,不过他强调双方为这笔贷款谈了半年,建立了密切的业务联系和深厚的私人感情,眼下双方还在接洽中。
杨力强调说,9月10日签的协议只是个贷款意向,并非贷款合同文本。他承认在签署贷款意向时隆源双登跟IFC就该笔贷款的谈判并未达成最终的一致,尚有一些关键条款存在较大争议。他以商业机密为由,不肯透露双方具体的主要分歧有哪些。
隆源双登内部有关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贷款的中间人是隆源双登的现任董事长章禾,章禾曾在美国金融界工作过,后来又在光大银行信托部担任要职,在他还没有被正式任命为隆源双登董事长之前,就已经为公司与IFC牵线搭桥了。
该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表示,谈判中争议最大的是担保问题,IFC贷款的条件向来十分苛刻,通常要求借贷方提供切实可行的资产作为抵押。而隆源双登作为一个投资控股型的上市公司,其主要资产是旗下的子公司,IFC一般会要求隆源双登将这些资产全部拿来作为贷款的抵押。这一点隆源双登难以接受,因为这样一来公司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资产运作难以开展。
熟悉IFC贷款流程的业内人士介绍,IFC作为世界银行集团专门负责民营企业投资的成员机构,对贷款的用途有严格的规定和监督,贷款资金只能用于IFC规定的项目,轻易不得改变资金用途。此外,为监督贷款流向,IFC还会要求借贷方在其指定的银行开设一个帐户,对贷款的去向进行跟踪,这些条件让很多贷款人难以接受。
根据公告,1250万美元贷款到位后将全部用于江苏隆源双登电源有限公司的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制造。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29日隆源双登董事会提出了增发1500万股的议案,募集资金2.5亿元人民币计划全部用于子公司江苏隆源的三个技术改造项目。根据公司有关人士介绍,向IFC申请贷款的时间恰恰也是从2002年4月开始的。原来,增发募资的用途与IFC贷款的投向如出一辙。
人们不禁要问,难道江苏隆源的项目居然需要3.5亿人民币的巨额投资?还是隆源双登早就做好了两手准备,增发不行就靠贷款,反之亦然。不过,在公司提出增发之时尚对2002年的业绩充满信心,既然当时对增发信心十足,那为何还要向IFC申请贷款呢?又为何在贷款谈判并没有原则性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先大张旗鼓地搞贷款意向签字仪式?
还有一个更大的疑问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既然隆源双登已看到了电源业务今后将大幅萎缩,为何还要通过获得贷款加大对该行业的投资?
主业转型渺渺茫茫近期业绩的大幅滑坡使隆源双登主
业单一的风险凸现,公司所作的会计估计变更、迁址、更名等努力未免有华而不实之虞,而向房地产转型、溢价收购淳大酒店股权将使公司走出窘境,还是陷入更深的泥潭,也许更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隆源双登2002年前9个月的业绩跟年初和中期所作的预测有很大偏差。对此,公司在三季度报告中也予以承认,并预计2002年全年业绩有可能较上年出现大幅度下降,而公司把业绩不佳的原因主要归结为生产经营环境重大变化的影响。公司董事会秘书杨力说:“公司2002年遭遇了这几年罕见的寒冬。”
隆源双登2002年第三季度报告指出,2002年国内通信行业整体投资下降。年初全国信息产业工作会议确定的今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在2300亿元,上半年实际完成不到500亿元,到8月份约为804亿元,预计全年通信行业总投资会比2001年有明显下降。这主要是电信运营商内部改革和调整投资策略的结果。
杨力说,现在最令隆源双登揪心的是第四季度赢利水平,这关系到公司的增发和配
股条件能否达标。新的增发条件要求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必须连续三年达到10%以上,公司前两年均已达标,而2002年要想实现10%最低线,第四季度至少应取得1000万元左右的净利润,就目前情况看几乎是一件难以完成的任务。
失去短时间内扩股募资的机会,应是隆源双登最不愿看到的结果。“我们搞十送十大比例送股的目的就是为了配股,”杨力说,“之前我们流通股本太小,只有1350万不值得配股,必须先要扩大股本才行。”从目前公开的资料看,隆源双登已经在为实现配股的最低目标努力奋斗了。仔细审阅其三季度报告我们可以发现,公司采取了一些会计估计变更手段,将下属子公司江苏隆源研发费用的计提比例自2002年1月1日起从5%变更为3%,该项会计估计变更使2002年1-9月的净利润增加了超过200万元。
2002年7月,隆源双登将管理总部迁至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从而形成注册地在北京,总部在上海,生产基地在江苏泰州,而研发中心在南京的格局。董事会日前还把公司的注册地也从北京改迁到了上海浦东,公司的名字则变更为“上海隆源双登股份有限公司”。分析人士认为,从前两大股东的投资公司背景看,隆源双登迁到上海后,更有利于进行资本运作,同时也预示着公司的主营业务接下来将会有所转型。
鉴于公司多年来主营业务主要是工业用蓄电池,这块业务每年都占营业收入和利润的90%以上。产业单一的风险在2002年市场环境恶化的情况下得以进一步凸现,隆源双登加快了进入其他产业的步伐。在谈到今后公司的发展方向时,杨力表示至少未来几年公司不会放弃电源产业,将继续加大对该产业的投入。他同时指出,公司将大举介入上海的房地产业,具体做法是收购一些见效快的房地产项目,例如收购烂尾楼并加以改造。
而隆源双登进军房地产步伐比市场料想的还要快,2002年11月21日隆源双登发布董事会公告称,拟出资6781万元收购汇通水利持有的上海淳大酒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28%的股权,该酒店尚在建设中,2003年下半年才能投入运营。隆源双登称,涉足房地产领域是寻求新的效益增长点,化解主业单一风险的重要举措。
根据上海淳大酒店资产评估报告显示,该酒店2001年12月31日,总资产为15011.13万元,负债总额10.59万元,净资产为15000.54万元。不到一年时间,11月21日评估增值到24219万元,评估增值超过60%。而这家据说按照四星级标准建造的酒店,目前仍在建设中,要到2003年下半年才能竣工营业。
隆源双登的净资产只有1.6亿元,一次性收购淳大酒店的资金却达到了接近7000万,且不说与深圳淳大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否存在利益输送的嫌疑,单就本次重大产业结构调整而言,目前上海的房地产正处于高位阶段,隆源双登此时介入的风险不容忽视。
对此,青海证券分析师黄硕质疑说,“以这样的高溢价接手淳大酒店,每年要为此摊销多少无形资产?究竟值不值?毕竟淳大酒店目前尚未开业。”
此前,隆源双登在尝试对网络的投资后,因为迟迟见不到良好的收益宣布撤退,将2001年从新兴创业置换进来的中科威网38.6%的股权卖给湖南鸿迪,而这家受让方的股东包括了洋浦吉晟、新兴创业等。
洋浦吉晟和新兴创业在进入隆源双登之后都曾表示,短期内没有对公司进行重大资产重组的计划,也不会提出业务方向调整的提案。然而在做这番表白之时,隆源双登还没料到其电源业务的萎靡不振。从公司卖出网络业,同时大举进军房地产可以看出,隆源双登的大股东已经坐不住了。
遭遇了一个多事之秋的隆源双登的前路如何,我们唯有拭目以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