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扬子 - 

[佛学交流] [转帖]“敬畏自然”是号召人类面对未来不作为

[复制链接] 27
回复
339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1
发表于 2005-1-31 16:40:41 | 只看该作者

“神”是无法用我们的知识,概念去解释和分析的。更不可能用所谓科学家的归纳分析来理解的。那是一种超越一切束缚的力量源头。应为有了她,我们可以不受一切条件(身体的,外在环境的等等之类)的限制。

12
 楼主| 发表于 2005-2-6 08:43:29 | 只看该作者

按我的理解,包括佛本身,并不认为有这种“超越一切束缚的力量源头”存在。更不认为通过“敬畏”、“爱”这种神秘伟大的力量,我们就能改变客观存在的规律,改变因果。

没有高高在上的超自然力量。我不认为一定该设一个高高在上的神坛,不管以什么理由,包括为了防止我们变得无所敬畏而“狂妄”。

以“畏”生“信”,是扬汤止沸罢了。人类通过自身的理与智,是可以把握自己的未来的。

就如走走停停兄一个帖子里说起,童年时代的玩具固然有趣,但不必在成年之后尚不自信,不能迈开脚跨越那个阶段。

13
发表于 2005-2-6 09:01:58 | 只看该作者

所谓的“神”本省就创造了可观的规律,本身就是让因果自然产生。

超越一切束缚的力量源头,那也不是指一种客观物质存在的力量,那时一种.....我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可以这样比喻:正如黄金的金色离不开黄金本身,咸味离不开食盐本身一样的道理。

“敬畏”、“爱”本身就不是神秘伟大的力量,那时自然产生的,或许说“神”本身赋予了我们这种力量。我们无非重新唤起的程度不同而已。

人类通过自身的理与智,是的,但问题是人类的理与智不但有限,而且本身是助长“狂妄”的帮凶。为什么我们不放下人类“自我”的姿态呢?

14
 楼主| 发表于 2005-2-7 20:12:14 | 只看该作者
『煮酒论史』 [宗教文化]浅谈佛教“空性”之说的智慧与积极意义
作者:大化 提交日期:2005-1-4 11:48:00
浅谈佛教“空性”之说的智慧与积极意义   ——linyi518《佛教批判》小议      linyi518《佛教批判》摘录:      佛教在在认识论上是虚无的,是无中生有的,它以空无为起点,以空无为终点,但它是非常自信的,……佛教对于常人得难处,就是空有认识,……承认世界、意识的空无,就很容易地放弃了对客观世界的能动作用,放弃了好奇心、求知欲,就放弃了人的伟大力量,这种认识只会使人回归到原始状态。         批判:      楼主所理解的空,不是佛教的见解,而是佛教所批判的印度外道思想——断灭见。      佛教所说的空,不是一无所有的“断灭空”,而是“缘起性空”。请看以下佛学词典的解释:      【缘起性空】——缘起,是说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众缘和合而生起的,性空,是说众缘合成的诸法,其性本空,无有真实的自体。      所以,佛教讲的“空”,并不同于虚无,而是一种贯穿事物现象乃至本质、空有圆融的说法。它的“缘起说”,也就是辩证法中的“联系的观点”;而由“缘起改变”导致的“结果改变”——“现象改变”,也就是辩证法中的“运动变化的观点”;而事物之所以能够运动变化,关键就在佛教所说的“性空”——任何事物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本质。      许多人对佛教一知半解,往往把佛教的“性空”之说、“无常”之说,当成是消极悲观,这种见解是错误的。      “无常”之说,是叫人不要以僵化的眼光去看问题,是帮助人从自己往昔的成见中超越;   “缘起性空”之说,是叫人积极创造与把握事物发展的相关因缘,让事物的发展、尤其是修行命运的发展,向着理想的方向转变。      所以,正是因为“性空”,因而事物可以去加以改变;而改变事物的途径,也就是改变事物的缘起。这个缘起,既包括“内因”——事物发展的可能性,也包括“外缘”——影响与改变事物发展的相关条件。如果能够把握有效增加或者减少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相关条件,就可以让事物向成、住、坏、灭等不同的方向去发展。      ——呵呵!现在的“反季节瓜菜”,就是充分把握植物生长的不同因缘而造就出来的。如果不是因为传统植物生长模式的“性空”,如何能够认为加以改变、让人们在冬天也能吃到鲜美的瓜菜呢?!      所以,佛教的性空,并不是目空一切,而是对事物本质及其变化规律的把握。真正的佛教修学,要求通达“五明”——声明(语言声音文学艺术)、因明(逻辑哲学)、内明(佛教心理学)、医方明(医学、药物学)、工巧明(工程技术),这些,都是佛教徒自利利他、普度众生所必须的学问。另外,佛教也特别发菩提心,教人行于慈悲利他,与众生结善缘,为自己种善因、修善乐。这也是有效达成自他因缘良性互动的智慧做法。      所以,作者所说的以下内容:“佛教对于常人得难处,就是空有认识,……承认世界、意识的空无,就很容易地放弃了对客观世界的能动作用,放弃了好奇心、求知欲,就放弃了人的伟大力量,这种认识只会使人回归到原始状态”。——其见解与行为都并不是佛教的,而是某些人错误的想法,不知作者是否错误地把“发愣功”一类的见解行为算到佛教身上了。
15
 楼主| 发表于 2005-2-7 20:55:52 | 只看该作者
呵呵,辩下来,我也忘记自己想说什么了。。
16
发表于 2005-2-9 12:37:00 | 只看该作者

这段批判有点意思。也是很常见的。我自己不感妄论什么。

对于佛教,我自己才刚刚开始学习。

不过我明确看到很多现象:佛教之本义无法被很多人知道,更不要说理解,然后去究竟其真义了。我们日常生活闻思到的很多内容,我们理解之后的都不是其本含义。不要说我们平常人呢,就是很多在家的学佛人,在寺院的学佛之人都不一定深入经藏,解其真实含义的。若想要真理解,要先好好看一些原经书,有机会向这方面的大师求学,同时落实到修行上。

17
发表于 2005-2-9 12:38:10 | 只看该作者
扬子,其实我们一直再谈得就是人类本身。因为我们有疑惑,有痛苦,我们要寻找出路。所以才会提问,hehe。。。。
18
 楼主| 发表于 2005-2-14 17:09:23 | 只看该作者
^_^
19
发表于 2005-2-14 23:20:31 | 只看该作者

有很多时候,我是不喜欢辩的!因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怎么说都对!地球是圆的啊!

人是在矛盾中永生!走好这一路的,是简单!

时间多的话,想想能为自己再做点什么!

[em05]
20
发表于 2005-2-24 14:14:34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钟声悠扬2005-1-31 16:15:05的发言:

但我提出很深的疑问:

一切生命都要面对死亡,我们所谓的科学给我们方法了吗?

人们要面对最终这样的抉择痛苦,也许有些人说反正看开了,无所谓。那不是领悟了什么,那是无奈,人们依然会痛苦,因为我们不想死亡,我们希望永远活下去。

既然如此,我们的科学又给了我们什么处方了吗?

再有利的报警依然让那么多生命在海啸中走了,留下恐惧和人类历史中都会纪录下来的悲痛,那将刻在无数人的心中,我们都会在这样的情绪中走完生命,这种痛苦,科学有能帮我解决什么呢?

我觉得,科学给我们带来的处方就是理性地、坦然地面对死亡:

1、 首先,目前的科学告诉我们,死亡是必然的。不要存在任何永生的幻想。这其实同时传达给我们一个信息:我们生存的每时每刻都是宝贵的,要珍惜。

2、 第二,死亡会随时来临,2003年全世界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50万人,伤残者约1300万人。其中,中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10.4万人。科学告诉我们,应当理性地对待突如其来的死亡,让我们把今天应该做的事情做好,当死亡突然来临的时候就不会有太多的遗憾。科学的分析还会告诉我们,我们做每一件事情都是有时间成本的,因此要学会分清楚轻重缓急,重要的事情先要去做。当然,相信宗教的人会把宗教信仰方面的功课放在第一位,但是科学告大家,宗教一种徒劳。完善自己的道德、助人行善等完全可以不借助宗教的空洞说教,而且这样的信念会更为坚定。

3、 第三,科学告诉我们,人追求永生的信念是最顽强的信念,也是最有创造力的信念。很多重要的发明创造都是起源于人类对于永生的追求。科学同时告诉我们,追求永生也要用科学的方法,不要在追求永生的时候迷失了自己的理智。唐太宗李世民曾经嘲笑秦始皇追求永生带来的灾难,但是他自己是在追求永生中因为误食丹药,药物中毒而死。因为追求永生而提前死亡的人并非只有帝王,2000317日,乌干达“恢复上帝十戒运动”邪教组织530多名教徒,集体自焚。相关的报道有很多,但是这些都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追求永生的人在各种宗教甚至迷信的迷宫之中迷失,大量的生命被白白地耗费。如果把这些聪明的头脑用在科学技术的探索、心理学的探索、医学的探索,那么人类的平均寿命应该会提高得比现在还要迅速一些。

4、 第四,科学(心理学分支)告诉我们,人类存在大量的心理问题,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81.5万人死于自杀,超过了车祸死亡人数。我国卫生部门曝出一串惊人数字:我国每年约有28.7万人自杀。宗教诚然是一副麻醉心灵的良药,不过如果大家理智地对待自己和他人,科学地处理心理方面的矛盾和冲突,或许效果比宗教要好一千倍。

5、 第五,科学分析告诉我,我得出以上结论是因为我处于一个科学普及还比较良好的环境,我不能指望其他人得到了同样的科学信息,不能指望其他人都象我这样信任科学,不过科学的普及率越来越高,持科学态度的人越来越多则是必然的。人类的生活或许有挫折,但是,后来人的生活会比我们的更好,人类的明天是很乐观的。人类总有一天能够摆脱宗教的束缚。呵呵。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