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我的理解--ERP是否过时

[复制链接] 1
回复
82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4-12-7 15:20: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3-8-29 18:13:00) 来源: 作者:陈启申
当前,ERP已经成为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代名词了,什么行业都可以来一个ERP;什么金融ERP、保险ERP、房地产ERP、出版ERP、旅游ERP……,五花八门,ERP被滥用了。此ERP非彼ERP,常常说不到一块。   ERP本来是从MRP、MRP II发展起来的,它的本来面目是制造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MRP、MRP II都是制造业信息化管理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当前社会上对ERP的解释是百花齐放,使人不得要领。既然ERP是由GartnerGroup Inc.公司首先提出来的,那么唯一正确的做法就是尊重历史,按照GartnerGroup最初所下的定义来解释ERP。1990年4月12日Gartner的研究报告:《ERP:设想下一代的MRPII(ERP: A Vision of the Next-Generation MRP II)》[编号CIM:S-300-339],对ERP定义的主要内涵是“打破企业的四壁,把信息集成的范围扩大到企业的上下游,管理整个供需链。” Gartner在定义ERP的功能上提出两个集成,即: 1)内部集成(产品研发、核心业务和数据采集的集成) 2)外部集成(企业与供需链上所有合作伙伴的集成) 这个宏伟的设想,在当时有极大的前瞻性,受技术条件和软件公司实力的限制,一时还不可能全部实现。20实际90年代,一些MRP II软件供应商在采纳了Gartner公司最初对ERP提出的技术要求(如4GL、RDBM、GUI、C/S、CASE等当时算是领先的技术),或解决了跨世纪的千年虫(Y2K)问题,或增加了Gartner最初提出的一些外扩功能(如EDI接口、DRP、运输、仓库、设备、质量、实验室及项目管理、现场服务及维修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之后,就为了适应时代潮流和商业目的需要,把已有的MRP II产品易名为ERP。这种易名实质上还没有也不可能实现Gartner对 ERP系统的基本定义和设想——“管理整个供需链”,软件的内容还是基本上停留在原有的MRP II水平。然而这种易名的做法却模糊了MRP II同ERP的界限,使得一些从来没有接触过MRP II成熟产品的人,自然而然地把从MRP II易名而来的ERP看成是“面向企业内部管理”系统,因为按照APICS(美国生产与库存管理协会)的《MRP II标准系统(MRP II Standard System)》,已经实现了企业内部管理的信息集成。但是现在“ERP是面向企业内部的管理系统”这样的认识,在国内外都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定论”,于是到了2000年,只好再提出来一个ERP II来解释最初定义的、但又一直未能立即实现的ERP;难怪国外有评论认为“ERP II只是新瓶装旧酒”。 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一连串的各种系统,实质上都是实现Gartner最初对广义ERP定义的补充。这些补充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实现产品研发与生产制造集成的,如PDM(Product Data Management,产品数据管理)和PLM(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产品寿命周期管理)。   一类是实现企业内外业务集成的各种系统,如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供应链管理)、SCEM(Supply Chain Event Management,供应链事件管理)、SRM(Suppli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供应商关系管理)、e-Procurement(电子采购)、WMS(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仓库管理系统);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客户关系管理)、PRM(Partn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合作伙伴关系管理),……等等,等等。   而CPC(Collaborative Product Commerce,协同产品商务)是一种跨上述两类的集成系统,可以看成是互联网时代更大范围的“同步(并行)工程”。早期的同步工程往往限于CAD和CAM,但是现在要扩大到与选择供应商和与客户沟通的同步,体现精益生产的精神。 事实上,这些系统是由不同公司开发的,功能是相互重叠渗透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有极其明确的界线。这些系统有些虽然可以独立运行一时,但是毕竟它不是一个完整的“管理整个供需链”的系统。以国外的例子来说明,最早的ERP系统软件公司有SAP、ORACLE、BaaN、PeopleSoft等,侧重于事务处理。而最早的SCM系统软件公司有i2 Technologies、Manugistics等,侧重于整体计划(需求、分销、生产、运输)、预测方法、同步分析、决策和优化;但是在具体的事务处理方面还要依靠其它应用系统。从它们的趋势来看,前一类公司已在强化整体计划、分析和优化的功能,向“整体套件”的方向发展,把SCM和CRM等等系统的功能都囊括进来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后一类公司开始做了与前者接口的工作,然后逐渐强化自己的配套体系。这种“相向趋同”的现象,说明各种系统单独运行都不能覆盖企业的全部业务,最终必将日益趋同与整合,成为一个覆盖企业所有管理流程和供需链的大系统。这样的系统APICS称之为企业全面集成系统(Total Enterprise Integration,TEI),或是Aberdeen Group 公司称之为企业业务集成系统(Enterprise Business Integration,EBI)。不难看出,大集成是发展趋向的实质。   所有扩展的系统,都是对基本系统的完善和补充,是继承和发扬,而不是否定。即使是MRPII的基本概念和功能,也是熔融在ERP系统中,并没有被废黜。在制造业ERP系统中,MRP依然是一个核心,MRP系统中的产品结构和BOM是一个反映集成销售、生产与供应三大主要业务信息的数学模型,这是客观规律,绝对没有也不会过时。 我国大量企业还处在信息化的起步阶段,有些制造业企业连MRP还没有实现,甚至连MRP的基本概念都没有,这时如果奢谈“ERP过时”,不仅不尊重历史,也不符合现实,不实事求是只会扰乱我国企业信息化的正常秩序,是有害的。
沙发
发表于 2004-12-10 09:12:56 | 只看该作者

ERP 怎么会过时呢。它的普及 对企业而言是一种进步呢!

1. 提高了企业传送文件,信息的速度。在当今时间就是金钱的时代。好多企业都是和时间赛跑呢。

2. 信息的整理也不用手工了。省人有省力。节约了管理成本。提高了效率。

3. 它同时也是传递了一种先进的管理。你说呢?

但是在总多的ERP软件中。不乏有一些滥竽充数的垃圾软件。他们眼前只有利益,而不注重他们的垃圾软件所产生的坏的社会效益。你不能一点盖面。

说的不好。望大家见谅。。。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