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pooooq - 

[谈天说地] 中国各省省名之由来

[复制链接] 39
回复
586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31
 楼主| 发表于 2004-9-15 19:42:25 | 只看该作者

澳门:她的名字最早记载於明朝史书,叫做“蚝镜”(濠镜),此後还有“濠江”、“海镜”、“镜湖”等多个别名。   概因四、五百年前,本地蚝产丰富,南北两海湾,水静湾圆,有如明镜也。後来又称作澳”。澳,泊囗;外国船只停航寄泊的地方。”诸番求蚝镜为“澳”,故称“蚝镜澳”。地属香山县,亦称“香山澳”。至於今名”澳门”,其由来则有多种传说,一“门”是中国内河通往海洋的海峡总称,本地内港的妈阁庙,隔海同湾仔的银坑相望,形成海峡像门;一说本地南面对开的乙水仔、小横琴、路环、大横琴四岛离立对峙,海水贯流其间,成十字门状,所以亦有“十字门”之称;又有一说本地南台山(妈阁庙山)和北台山(莲峰山),两山相封成门。总之,既是澳,亦有“门”,便称澳门了。    澳门简介 澳门地区位于中国东南部沿海,毗邻广东省,与香港相距三十八海里(七十公里),与广州相距一百四十五公里。澳门的本地时间比格林威治子午线时间早八小时。它的地势南高北低,海拔不高,主要由低丘陵地与平地组成,低丘陵面积从南向北减少,平地面积由南向北增加。澳门半岛为一条狭长的地带,形状像是一只靴子。自东北向西南倾斜,与华南沿岸山脉震旦走向相同。半岛上有莲花山、东望洋山(松山)、炮台山、西望洋山和妈阁山等山脉,其中以松山为最高,海拔93米。半岛上除了连岛沙洲和附属堆积地区较平坦外,大部分是丘陵。半岛的东西两岸地形各不相同,东岸面对大海,风浪较大,因海水侵蚀有不少海崖和海穴;西岸岸线较平,面临内河,受西江影响沈积淤塞,南环海岸海水较深,堤岸迂回,东北部分地区早已填筑成地。 凼仔岛的山脉主要由花岗岩构成,为东北至西南走,并支配全岛丘陵呈起伏状。其中 最高的是鸡颈山,海拔159.1米。 全岛原为大凼仔和小凼仔两个小 岛组成,后因河海冲积被连岛沙洲连接起来。 路环岛的地势为全澳最高,全岛丘陵起伏,大部分高度在百米以上,大多集中在中 部和东部,山岩性质以花岗岩与火山岩为主。叠石塘山海拔176.45米,是全 澳最高的山峰。

32
 楼主| 发表于 2004-9-15 19:43:12 | 只看该作者

北京简介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端,四周被河北省围着,东南和天津市相接。北京面积16808平方公里,人口1100万左右。她是我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的枢纽,也是一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从战国时的燕赵悲歌、到秦时的天下一统,从唐代安史之乱,到蒙古铁骑南下;经历过明朝的繁华兴盛,也目睹了过清末的盛极而衰;作为我们泱泱大国几百年的都城,北京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氛围:大气,严肃,正统而又不失闲适,清雅。这就是老北京的风情。 意大利年轻的旅行家马可·波罗的游记中,书中对这里人民文明富足的生活以及城市何等美丽的赞美,千百年来不知诱发过多少人对于东方——这座文明古都的神思遐想。 北京旅游世界之最。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是北京乃至全中国的象征,新北京十六景之首。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帝王宫殿建筑群,有宫室9999间,是中外游客游北京必游之地。长城被公认为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七大奇迹”之一,是从月球上 唯一能看到的地球上的一座建筑物。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全长6000余千米(合一万余华里),故称“万里长城”。颐和园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北海是世界上建园最早的皇家御园。天坛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十三陵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云居寺是世界上石刻经卷最多的寺庙。  老北京历史悠久,人文积淀深厚,形成了别具特色的京城风格。尽管现代、气派已给北京城增添了无限的摩登气息,但只要您深入、深入、再深入,老北京的道地京味依然风味犹存。京剧、相声、茶馆、胡同、四合院、天桥、庙会等等,如深深长巷里竹杖轻轻敲在青青石板上的笃笃声,唤起您对久远过去的无限遐思。寻觅京城久已远去的足音,探访依稀存在的古迹,请您轻轻感受。 一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一个国家的历史。作为几代帝都和今日中国首都的北京是中国历史和现状的缩影。北京是古老的,但同时又是一座焕发美丽青春的古城,北京正以一个雄伟、奇丽、新鲜、现代化的姿态出世界上。

33
 楼主| 发表于 2004-9-15 19:43:48 | 只看该作者

上海:“上海”地名的由来: 唐宋时期,上海旧城厢一带是个渔村,在它的东面有两条河注入东北方的华亭海(今高桥、长江口一带)。东面一条叫下海浦,西面靠近渔村的一条叫上海浦,渔村即以此为名,叫上海。 “沪”的由来 今上海的西部地区,在元古时代(新石器时代)即有先民在吴淞口下游一带居住,以渔猎为生,并创造了一种叫“扈”的捕鱼的工具。这种工具适合于上海一带潮水涨落时进行捕鱼。后,把这一带地方叫“沪”。 “申”和“黄浦” 传说上海一带在春秋战国时,是春申君黄歇的封邑,为了纪念他,把这里的一条河(今黄浦江龙华至松江河段)叫黄歇浦,又叫“黄浦”。这一片陆地叫“申”。 上海简介 上海虽然尚没有雄伟的名山大川、奇峰异谷,也无世界奇迹之类的名胜古迹,但是,多少年来一直以她独有的风韵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   上海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和革命活动在这里发生并影响全国;上海是新中国的“窗口”,40多年的艰苦创业,特别是浦东的开发、开放,上海已成为国际大都市及海内外来华投资的热点;上海是历史文化名城,有70余处国家和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上海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文化的最好展示;上海还是万国建筑博览城,外滩风格各异的建筑群及近年新建的千姿百态的新建筑,引起了海内外建筑界的瞩目……,上海已成为一座融古色古香和现代潮流为一体的旅游中心城市。   清晨,一轮红日从上海的母亲河-黄埔江上升起;海关的钟声划破新外滩的宁静;滨江大道上晨炼的人们以及跳交谊舞的男女正跃跃欲试……与那些延绵起伏的古典建筑群一起沐浴在金色的晨光中;那拔地而起的宏伟大厦与散落在各处的富有异国情调的别墅楼宇,组合成了上海特有的城市形象;那横空出世的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及"地铁"、高架内环线,让您感受到现代城市交通的崭新一页;那龙腾虎跃、构架未来的浦东新区、虹桥开发区、漕河泾开发区以及这些热土上所创造的建设速度,令人瞩目。夜幕降临,您不妨登上黄埔江边高耸入云的新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东方明珠电视塔。极目远眺,万家灯火尽收眼底。近处,南京路上的霓红灯宛如一条五光十色的灯河,这里的灯彩不亚于东京、香港等国际大都市。您也不妨步行至新外滩的游轮码头登上豪华的浦江游轮,在夜幕中,游戈于南浦大桥、杨浦大桥与"东方明珠"、外滩之间,去感受一下"船在江中游,人在画中行"的意境。这就是上海的都市风光,这就是改革开放中日新月异的大上海。   如果有一天,您漫步在黄浦江畔,从外白渡桥出发,沿宽阔的中山东一路往南,直抵延安东路。此时,黄浦江拍岸的涛声和轮船的汽笛声不绝于耳,数 十座巍峨的大厦绵延起伏。这就是闻明世界的外滩。 --徜徉于滨江大道上,您会发现哥特式的尖顶和古希腊式的窟窿,巴洛克式的廊柱和西班牙式的阳台。就在您的眼前身后,处处散发着浓郁的异国情调,那别具一格的韵味让人流连忘返。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数十幢巍峨大厦沉浸在灯的海洋里,一座座晶莹剔透如水下宫殿。临江远眺,整个外滩建筑群璀灿夺目、参差跌宕。这气势、这意境宛如一部不同凡响、恢宏壮阔的交响史诗。外滩的建筑不是出自同一位设计师,也并非建于同一时期,然而它们的建筑色调却基本统一,整体轮廓线处理惊人的协调。无论是极目远眺或是徜徉其间,都能感受到一种刚健、雄浑、雍容,华贵的气势。"万国建筑博览"--外滩,可谓当之无愧。   悠悠岁月,沧海桑田,今日上海的山山水水,都是经过长期的自然演变,是大自然的杰作。上海的自然景观大致可分为"山之旅"、"江之旅"、"湖之旅"、"岛之旅"四部分。"山之旅"主要指上海松江的"松郡九峰"或是"云间九峰";"江之旅"自然是指黄埔江这条上海的母亲河,是上海的一项特色旅游。"湖之旅"是指青浦的淀山湖风景区,而"岛之旅"则是指崇明、长兴、横沙、金山等众岛屿。   上海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她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许多震动中外的历史事件在这里发生,留下了众多的革命遗迹,处处为您讲述着一个个使人永不忘怀的可歌可泣的故事,成为包含民俗的人文景观和纪念地。在上海,每到秋祭,纷至沓来的人们在这里祭祀先烈、缅怀革命历史,已成为了一种风俗。   大上海在中国近代历史中,曾是风起云涌可歌可泣的地方。在这里荟萃多少风云人物,散落在上海各处的不同住宅建筑,由于其主人的非同寻常,蕴含了耐人寻味的历史意义。这里曾留下许多革命先烈的足迹。瞻仰孙中山、宋庆龄、鲁讯等故居,会使您产生抚今追昔的深沉遐思,这里还有无数个达官贵人的住宅,探访一下李鸿章、蒋介石等人的公馆,可以联 想起主人那段显赫的发迹史。   上海的宗教寺院有着1700多年的传播发展史。宗教文化也和其他文化一样随着近代都市经济文化的发展中西结合丰富多彩,在全国居于重要地位。上海的宗教建筑分布市中心和郊外的各个角落。它们各以其历史悠久、风格炯异、装饰典雅而著称中外。上海地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千年名刹-龙华寺、以供奉大型玉石坐像而闻名中外的玉佛寺、现存最古的松江清真寺、屹立于佘山顶上,宛如中世纪欧洲古城堡的圣母大教堂……,无一不展示着上海宗教深厚的文化底韵。   上海在不少人的印象中,只是一个近代城市,然而翻开上海的历史你会惊讶地发现,早在6000年前上海已成陆,西部嘉定、青浦、松江就是最先成陆的一些地区。上海境内犹如星河闪耀,至今仍遗存着一百多幢优秀的园林建筑。我们向您推荐嘉定、青浦、松江和南市老城厢四条"一日游"黄金线:到嘉定可浏览唐代南翔寺经幢、南朝砖塔、宋代孔庙、明代秋霞圃;在青浦,您会对唐代青龙塔、宋代普济桥、元代放生桥、清代曲水园和万寿塔感兴趣;宋江的唐代陀罗尼经幢、宋朝方塔、护珠塔、明代大照壁和清代醉白池会令您流连忘返;步入南市老称厢,则置身于代表明清风格的古城墙、豫园、文庙、三山会馆、书隐楼之中……物换星移千百年,这些古老的建筑饱经风霜,历经沧桑,但它们仍以各自的魅力,成为上海这一历史文化名城的见证。   上海在长达近 200年的开发过程中,始终处于中西文化的交汇点,集中了中、西、古、今各种人文社会资源,仅名人故居、各种纪念馆、博物馆就有几十处;上海还是一个都市景观资源十分丰富的大都市。被称为万国建筑博物馆的建筑景观,被称为全国第一街的南京路商业街,都是具有上海特色的旅游资源。改革开放以来,浦东的开发开放,虹桥开发区的建立,使上海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地拔地而起。内环线高架公路、成都路高架公路以及地铁的贯通。上海的都市景观呈现五彩缤纷的新气象。

34
 楼主| 发表于 2004-9-15 19:44:25 | 只看该作者

天津: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登基后,将他的儿子们分封为王,驻守在全国各地。其四子朱棣被封为燕王,驻守于北平,就是现在的北京。朱元璋去世后,传位给他的长孙朱允。朱棣为与朱允争夺皇位,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的“靖难之役”。一三九九年,燕王朱棣率军南下,从天津三岔口渡河袭取沧州,于一四○二年攻入当时明朝首都南京,登上了天子宝座。朱棣登基后,对他争夺天下时经过的三岔河口十分赞赏,认为是块风水宝地,叫群臣献名。最后,朱棣选中“天津”二字,意为“天子渡津之地”,天津由此得名。不久,朱棣迁都北京,天津便成了京城的门户,军事地位日益重要。明朝永乐二年(公元一四○四年),在天津设卫,“卫”是明朝的一种军事建制,天津共设三卫,驻军一点六万多人。于是,人们又把天津叫做天津卫。设卫就要筑城,天津作为一个完整意义的城市历史由此而开始。 天津简介 天津市简称“津”,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天津地处华北平原东北部,东临渤海,北枕燕山,面积1.1万平方公里。天津现辖十三个区,五个县。天津毗邻首都北京,是海上通往北京的咽喉要道,自元朝就是京师门户,畿辅重镇。“天津”这个名字出现于永乐初年,为朱棣所赐,意为天子渡河的地方。永乐二年(1404年),天津正式设卫(卫所是明朝的军事建置),故有“天津卫”之称。   明成祖于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迁都北京,作为北京沿海水陆交通的枢纽和漕运的咽喉,天津地位更加重要。漕运的发展,奠定了天津的基本格局。天津的集市和商业区正式出现于明宣德年间(1426-1435年)。物资丰富贸易活跃的天津是当时中国北方的商品集散地。公元1644年清兵入关后,随着清王朝统治地位的稳固和经济的发展,天津卫作为京师门户的地位日益重要。18世纪初,由于埠际商业的发展,天津出现了办理汇兑业务的钱庄,商业、金融业的发展使天津进一步发展成为中国北方的商贸中心。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天津作为护卫京师的军事重地,其作用更加突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天津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各国租界洋楼密布,至今仍成为天津的建筑特色之一。1948年冬,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了平津战役。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后逐步发展成为中国第二大工商业城市。   天津地处中国北方黄金海岸的中部,不仅毗邻首都,还是华北、西北广大地区的出海口,是中国北方对内对外开放两个扇面的轴心,是亚欧大陆桥中国境内距离最短的东部起点。天津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贸易港口,拥有全国最大的集装箱码头,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保持着贸易往来。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有多条国际国内航线,是华北地区最大货运中心。天津铁路枢纽是京山、京沪两大铁路干线的交汇处。天津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了长足发展。   天津的市花月季,属蔷薇科,为常绿或半常绿灌木。现栽培的月季品种有1万个以上,为一个庞大的杂交类群,依其株态和花的特性可分为五大类:壮花月季、杂交茶香月季、聚花月季、攀缘月季、微型月季。月季花适应性强,喜光,喜温暖,最适22~25℃。天津素称“月季之乡”,月季栽培历史最久。南运河、子牙河沿岸是重要产区。月季花绚丽多彩,馥郁芬芳,且四季花开不断,深受市民喜爱。1984年根据市民评选结果,市园林局、园林学会推荐,市十届人大常委会16次会议批准定为天津市市花。1991年统计全市栽植月季达187.77万株,约600个品种,有月季园七处,月季路八条,集成“中环彩练”为津门十景之一。1991年市人民政府决定改为举办市花节------“天津月季花节”。

35
 楼主| 发表于 2004-9-15 19:45:15 | 只看该作者

重庆:“重庆”的由来   北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因渝人赵谂叛诛事,朝廷虑“渝”有“变”之意,改渝州为恭州。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皇子赵 接踵于正月封恭王,二月受内禅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遂将恭州升格命为重庆府。重庆得名迄今已八百余年。 “巴”之称谓   巴人的祖先起源于湖南北部洞庭湖一带,以后迁往江汉平原,再西移至重庆地区和大巴山与汉水之间,从古即有“巴人半楚”之说,从出土墓葬看,巴人以巨蛇、白虎为图腾崇拜。   “巴”之称谓,民间相传是由地貌形势而生。据《巴县志》载:“巴之得名以阆白二水曲折如巴字”。最初的“巴”既是地名,又是族名。 重庆称为“渝”的由来   从“巴”到“重庆”,名称屡经历史的变迁。   周慎靓王(前316年),秦来巴国,置巴郡。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巴郡为其一。汉朝时侯巴郡称江州。魏晋南北朝时期,先后更名荆州、益州、巴州、楚州。   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以渝水(嘉陵江古称)绕城,改楚州为渝州。这就是重庆简称“渝”的来历。 重庆简介 重庆市区以山城都市风貌、革命纪念地、抗战文化史迹、城市园林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风光为特色,是集观光、游乐、会议、展览、度假、购物、美食等为一体的旅游中心。重庆因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8.6℃,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盛夏最高气温可达38℃至39℃。冬春多浓雾,年平均雾日100--150天,有“雾都”之称,顿时山色尽消,江岸不分。整个山城进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神秘境界。又被称为“山城”、“火炉”、和“雾都”。   重庆具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公元前11世纪商周时期,巴人以重庆为首府,建立了巴国。重庆古称楚州,公元581年隋文帝改楚州为渝州,重庆始简称“渝”。公元1189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后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得名。抗战时期,重庆曾为国民政府陪都。建国初期,重庆是西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中央直辖市。1954年西南大区撤销后 改为四川省辖市。1997年3月14日,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批准,撤销原重庆市,设立重庆直辖市,管辖原重庆市和万县市、涪陵市、黔江地区。   重庆目前是我国面积最大、行政辖区最广、人口最多的中央直辖市。全市幅原面积8.2万平方公里,辖原重庆市和万县市、涪陵市、黔江地区的43个区市县。1996年末全市总人口3022.7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45.67万人,占总人口的80.91%,非农业人口577.10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70多万人,占总人口的5.72%,主要聚居在重庆市的东南地区。   重庆终年和风轻拂,林木葱翠,山水竣秀。市区高阜园林,别具风格。枇杷山公园耸峙居中,是了望全市,欣赏重庆夜景的最佳处。被誉为“山城花冠”的南山公园,奇花异草,千姿百态,争芳斗艳,四季飘香;其中黄山,别墅幢幢,多是“陪都”遗址。市郊南温泉公园、北温泉公园,温汤宜人(38°),岩壑幽深,景色迷人;四面山自然风景区,配置成趣,尽人揣猜,移步异景, 游人恍若置身于艺术画廊之中。 驱车大足,唐末两宋以来的五万多躯摩岩石刻雕像,足饱眼福。   陪都遗迹:重庆,由于它在我国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上的重要地位,特别是抗日战争以后,这里成为战时中国的陪都。现有辛亥革命先烈纪念碑,邹容和邹容烈士纪念碑,第一张《重庆日报》、张培爵烈士和他的纪念碑,杨公和“三.三一”惨案殉难烈士纪念碑与大型浮雕,张自忠将军墓,冯玉祥及其故居,马寅初和寅初亭。卢作孚和民生公司、陶行知和育才学校,《新华日报》旧址、宋庆龄旧居、郭沫若旧居、老舍旧居、林园、黄山蒋介石官邸、孙科旧居─圆庐、宋子文公馆、孔祥熙官邸、“二陈”南山别墅等等。   由重庆乘船顺流东下,可饱览川江的小山城长寿,巴国古都涪陵,传说中的阴曹地府丰都;登上拔江耸翠的叠楼石宝寨,立祠江边的云阳张桓侯廊等风物文绩,再经蜀后先主刘备托孤的白帝城,进入夔门,就可以尽情地欣赏“长江小三峡”和 “长江三峡”的风光了。

36
发表于 2004-9-17 00:16:54 | 只看该作者
真是一个热心人!
37
发表于 2004-9-27 17:27:57 | 只看该作者
好,看后还真觉得了解了自己的省市。
38
发表于 2004-9-28 09:18:32 | 只看该作者

不错,又学了点知识!

39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6 16:22:12 | 只看该作者
小家伙,你是哪个省的?
40
发表于 2008-1-7 17:30:05 | 只看该作者
bu cuo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