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另存为 于 2011-11-7 10:53 编辑
dynacraft 发表于 2011-11-6 22:44
这事很简单,就是把发散图当作工具之一,同时引入其他结构的图。
比如树形结构、流程图等。
图示法之所以 ...
忽视了人在不同时间段就要忠于干不同的事,最起码在现如今人的大脑没有质的进化前,需要在固定的阶段发展固定的思维,这个通过上千年的基因固化,已经是这样了。给小孩子引入过多的理论体系,原有的支撑体系和自生的理解体系,有可能发生崩塌,产生逆向厌学情绪,所以引入这些图形和方法,仅仅对教师和有兴趣的优质学生方可阶段性实行,面积普及可能会有副作用,当然也可以由老师尝试,负面影响和代价需要靠事实评估。中间也需要采取措施进行修正。
树形结构 和 流程图 我们想想最早的抽象性活着实质性学习是在什么时候?高中?大学?还是这位老师的初中,所以引入阶段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对于老师而言,在教学当中掌握引入的点、线、面尚需实践,所以做课时计划需要做Plan A & Plan B,毕竟目前教育体制还是考试制的,成绩决定了学习是否开的下去,决定了是否有生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