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中国彩电业面临通盘“绞杀”危机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08日 11:26 南方都市报
不久前,索尼宣布在国内推出售价仅为1999元的29寸CRT(显像管)彩电,紧接着,东芝、松下跟进,日资品牌29英寸彩电价格均跌破2000元。 一直坚守高端高价的日资企业为何突然放低架子?笔者认为,这表明生产制造转移到国内后,日资巨头开始有能力向低端延伸。我国彩电行业刚摆脱2001年前后的全行业亏损阴影,却再次面临生存危机。
一直以来,外资企业与国内企业在彩电市场上一个坚守高端路线,一个死保低端份
你的网络游戏联盟 新浪点点通个性smsDIY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轻松填问卷开心拿大奖
额,彼此心照不宣。显然,在国内企业向新的显示技术PDP(等离子显示)、LCD(液晶显示)领域进军尚无任何实质性进展之际,CRT彩电依旧是主要的利润来源。而外资品牌此番“杀过界”,显然是有备而来的,并已经明显威胁到了国产彩电在国内CRT彩电的市场份额。
更深的产业链危机还在后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家电市场调查研究课题组对我国35城市的调查表明,普通CRT电视机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递减,CRT彩电将被平板显示电视取代,已成为业界公认的发展趋势。
然而,在关系到未来生存的平板电视领域,国内仅有局部的生产能力,等离子屏体、液晶屏、核心模块仍然受制于人。
而在产业升级中,日韩品牌明显有备而来,综观这些企业在华策略的调整可以发现,他们均把产业升级的机遇和竞争的焦点放在了中国市场。夏普中国基地首家在中国全面淘汰CRT彩电生产线,而之前,松下已经将球面管彩电转包给TCL生产。在大部分外资品牌有步骤地收缩CRT战线时,索尼再次强攻CRT低端彩电,似乎难以理解。但从另一个角度看,索尼此举更有欲通盘“绞杀”国内企业的意味。另一方面,外资巨头在布局高端时的不遗余力也使得国内企业在产业升级道路上难以突围。最近,一期投资7700万美元的LG飞利浦TFT-LCD(薄膜晶体液晶显示器)项目在南京投产、三星投5300万美元在苏州建LCD基地、松下追加2亿美元建上海等离子生产线二期工程……长远来看,中国的高端产品上已经处于重重包围当中。
笔者认为,在彩电行业向高端转型时期,中国企业必须有所准备,而不能永远满足于在世界产业链中最低端的一环,否则整个产业链生存将受到巨大威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