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broadview - 

[读书评论] 连载《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DNA》

[复制链接] 24
回复
659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1
 楼主| 发表于 2011-6-22 09:47:39 | 只看该作者
用户需求的嬗变加法,从Web 1.0到Web 2.0
      摆脱Web 1.0来谈Web 2.0,应该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就犹如当年微软向用户介绍Windows 2003,他主要讲述在Windows 2000的基础上做了哪些更新或者升级应用。其实中国互联网似乎没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从Web 1.0到Web 2.0的时代跨越标志,这也使得我们很难分辨真正的Web 2.0具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下面进行详细讲解。
1.什么是Web 2.0
      在技术层面,Web 2.0尽管说不是非常新的技术,但是这些技术大大降低了普通网民用户使用互联网的门槛,给互联网带来更丰富的表现力。比如Ajax是不用刷新页面的技术。这些不算很新的技术,1997年、1998年前后就出现了,但是以前因为没有面向用户大规模的应用,以前更多的是给一些大的互联网公司用,现在个人要用互联网时这些技术重新焕发了青春。

      在应用层面,比如Blog服务是一个应用,SNS社交网络也是应用,包括照片的分享都是具体的应用。应用层面是关注用户实际需求的,只要关注用户的需求就可以开发一个以前也有,但是开发思路不一样的应用。比如很多网站都有相册,但是相册一直没有成为主流的应用,而Flickr可以上传照片,可以与别人分享,可以就某个话题建成群组讨论,可以把照片加上标签,方便别人把某一类照片集中。这些功能在Web 2.0观念的指导下出现了新的趋势,让传统的相册服务充满了活力。
      有人说,Web 2.0是相对Web 1.0的新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是一次从核心内容到外部应用的革命。由Web 1.0单纯地通过网络浏览器浏览HTML网页模式向内容更丰富、互动联系性更强、工具性更强的Web 2.0互联网模式的发展,已经成为互联网新的发展趋势。有人说,关于Web 1.0到Web 2.0的转变,具体来说,在模式上是单纯的“读”向“写”、“共同建设”发展,由被动地接收互联网信息向主动创造互联网信息迈进;在基本构成单元上,由“网页”向“发表/记录的信息”发展;在工具上,由互联网浏览器向各类浏览器、RSS阅读器等内容发展;在运行机制上,由“Client Server”向“Web Services”转变;作者由程序员等专业人士向所有普通用户发展;在应用上,由初级“滑稽”的应用向全面大量应用发展。有人说,Web 2.0是以 Flickr、Craigslist、Linkedln、Tribes、Ryze、 Friendster、Del.icio.us、43Things.com等网站为代表,以Blog、TAG、SNS、RSS、wiki等应用为核心,依据六度分隔、xml、Ajax等新理论和技术实现的互联网新一代模式。

      当“电子”过热发光时,谁都没有注意到暗处的“商务”真金,当“电子”冷却下来,才发现作为本质的“商务”几乎被融化得所剩无几。这股2005年开始的Web 2.0热给笔者的感觉仿佛1999年的电子商务降临中国,既然VC都来追捧Web 2.0,媒体都来热炒Web 2.0,企业都来建设Web 2.0,可见Web 2.0非常具有价值。2006年,中国互联网产业Web 2.0 100佳第二轮提名表刚刚出炉,榜上180多家大家都还没来得及看完的新老网站显然都急切地希望把脚跨进2.0的门槛。如今,这份2006年中国互联网产业Web 2.0 100佳第二轮提名表中出现的企业多半已经销声匿迹。
2.从1.0到2.0
      互联网的初级阶段,上网用户少,网上信息少,网络速度慢,对用户来说做主角的1.0正是意气风发之时,门户网站大行其道,互联网世界里从导演、编剧到演员全是我一人,你要么不看戏,要看戏就要做个好观众。而对于认为观众只能“观”的初期用户来说,看戏是免费的,这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满足,看新闻、发邮件、玩个人主页,期待着主角的一场又一场好戏。用户是有需求的,只是那个时候用户的需求好像都是主角“教”与“导”出来的,如同IT界曾经有名的Wintel联盟,那么多年一直比自己的“上帝”站得还高,当然也只能俯视大家了。
      1.0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慢慢打起了补丁,也不知道经过了多少次升级,观众坐不住了。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的指导思想,自然也有一些“极客”和互联网创业者发现了“观众坐不住”这一现象,在“皇家歌剧院”大舞台边搭起小舞台,不用花大价钱去请明星,自然会有不满足于只是“观”的老观众过来免费捧场。虽然开始舞台搭得小,但是精彩的声音传到大舞台那边,自然坐不住的观众会慢慢增加,小舞台也会越来越热闹,某天惊动了做惯主角的1.0,使他们的态度从不屑到观察再到学习终于到模仿。用户是有需求的,被1.0“教”与“导”出来的用户也有了自己演戏的需要,“上帝”开始真正成长为“上”帝。
3.多出来的1.0加在哪里
      Web 2.0的这个1.0加在哪里?真正成熟的Web 2.0的这个1.0是随着用户需求的增加而增加起来的。VC不是,服务提供商不是,媒体更不是,只有用户才是中国互联网的根本,同理只有用户需求及需求的变化才是中国互联网从1.0到N.0不断增加变化的最终驱动。用户还需要1.0,用户又不仅只需要1.0,所以现在1.0依然存在,所以现在2.0应运而生。不仅Web 2.0也包括Web 1.0,从某一层面来讲,其实都是以用户为核心的互联网,只是不同时期用户的需求变化了、增加了,才有了1.0的变化和增加。
      我们看到,用户需求作用在互联网上,驱动而产生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我们不但贡献内容和传播内容,而且提供了这些内容之间的链接关系。从用户对于知识生产的需求角度看,Web 1.0是将以前没有放在网上的人类知识,通过商业力量放到网上去,因为用户有要浏览和学习这些知识的需求;Web 2.0是通过每个用户的力量协作把这些知识有机地组织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将知识深化并产生新的思想火花,因为用户除了浏览求知的需求外又产生交流、深化、碰撞的新需求。Blog、TAG、SNS、RSS、wiki等一切核心应用,六度分隔、xml、Ajax等一切新理论和新技术都是为用户的需求而生长的。
      计算机世界网把“Web 2.0开启新一代互联网”作为传媒界2005年十大盛宴之首,《第一财经日报》的“盘点2005年资本市场:风投们的喧哗与骚动”一文中也宣称,Web 2.0是最受风投追捧的方向之一。2005年,Web 2.0经历了爆发式的发展,欢呼声不低于其6年前的第一次互联网热潮。所以,当号称中国Web 2.0先行者的博客网裁员的消息在2005年底传来,人们的关注程度之高也就不那么意外了,但是如果有记忆的朋友稍微回忆一下,博客网和8848当年的起落难道没有一点相似?之前的电子商务浪热潮和2005年的Web 2.0热潮道没有一点相似?
对下一代互联网的看法,肯定还会有很多的讨论。为用户提供满足其新需求的新服务,帮助用户创造新的价值,促进中国整个互联网产生真正的价值,才是Web N.0的商业之道。


本文节选自《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一书。
《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一书已由电子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Mull He编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

x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6-23 09:31:49 | 只看该作者
“三低”用户养活的互联网
      在上述因中国网民结构而创造的用户娱乐天堂里,发生着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偏“娱乐”、偏“低龄”的中国互联网,区别于美国等其他国家的最大特点就是,看似没有支付能力的底层“三低”(指年龄低、收入低、文化水平低)用户,反而成为了支撑中国互联网企业盈利(典型例子就是短信和网游)的最大群体。
     笔者在DoNews(中国最大的IT写作社区) 5G上所结识的一位朋友——麦田(原SNS社区蚂蚁网创始人、现任百度社会化网络事业部总监)曾在2005年写过一篇标题为“‘三七’的中文互联网”的博客,当时引发了很多互联网行业人士的思考。在CNNIC于2006年发布的第十七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中,有3个“70%”:70%的用户在30岁以下;70%的用户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70%的用户在大学文化程度以下(包括在校大学生)。这3个“70%”勾勒出了中国互联网的用户框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几乎所有互联网企业的从业人员中,70%都是大学文化程度以上,有些还是“海龟”;70%月收入都在2000元以上,上不封顶;具有决策权的管理层也多为30岁以上。这样就又产生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国互联网是三高的“精英”人群正在赚着和试图赚着“三低”人群的钱。
      那怎么赚钱呢?这个问题看起来复杂,其实很简单。从1995年到2005年的这10年来,在中国互联网上真正赚到大钱的企业有3类:广告、短信和网游。前面已经谈到过,短信和网游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娱乐”互联网服务,它们都是消费类产品,更准确地说,是一个“快速消费品”;而广告,其实是企业广告主在为众多的中国互联网娱乐用户群体买单。
      回到本节所谈到的第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看似没有支付能力的“三低”用户,为什么能够成为支撑中国互联网企业盈利(典型例子就是短信和网游)的最大群体?
      在互联网的长尾效应(Long Tail Effect,可理解为少量的需求会在需求曲线上面形成一条长长的“尾巴”,而所谓长尾效应就在于它的数量上,将所有非主流的市场累加起来就会形成一个比主流市场还大的市场)下,其实用户群体的“支付能力”并不一定等同于其“收入水平”。单个的“三低”用户确实没有很高的“收入水平”,但是当“三低”群体的比率和数量足够大时,这个群体在互联网上同样可以表现出很强的“支付能力”。事实上,低年龄、低收入的人群对于购买快速消费品的小额消费的购买力是强大的,甚至远远强于高收入水平人群。关于这点,我们举一个现实生活的例子:20岁的女孩们喜欢逛商场,然后买一些仿冒LV包;而30岁的女人逛商场,估计买的就是真的LV包了。如果你是生产假冒LV包的厂商,对于你来说,20岁的低收入人群就是高购买力人群,也就是你的目标客户群。当这个目标客户群体数量足够大并且产生反复的“快速消费”时,其带给你的总体收入规模一定非常可观;反之,30多岁的女人再怎么有钱,但是数量有限、购买频率有限。

      太多做互联网的业内人士穿着西服,打着领带,出入5A的写字楼,有着白领的风范,但其实从现实层面讲,不可否认的是,互联网在中国发展的第一个10年中,就是一个“假冒LV”大量生存的地摊,一个小额消费群体反复购买“快速消费品”的市场。


本文节选自《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一书。
《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一书已由电子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Mull He编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

x
13
 楼主| 发表于 2011-6-23 09:32:57 | 只看该作者
时机论:早起的鸟儿也要选对“用户”季节
      从很早开始,大家都说互联网是中国和美国保持同步的一次机会。因为信息的快速传播,我们有了一种“同步”的假象:美国各种会议和媒体上的概念,当天就可以在中国被关注;硅谷新兴的应用,要不了两个月,我们可能就有了复制的本土版本,看似一切具备,只欠东风。而这最重要的东风恰恰是中美互联网用户(网民)需求的差距。
      优秀的成功人士几乎都具备敏锐的商业嗅觉和极强的时机把握能力,正如足球赛场上最好的前锋总是能够比对手提前启动,提前预判球的方向来路,提前在正确的点埋伏。一流和二流的区别就在于度的把握,恰到好处的提前冲刺可能就是进球功臣,鲁莽不当的提前冲刺就只会成为越位的倒霉蛋。在中国第一个做搜索的并不是百度,从瀛海威到8848,还有更多早已被我们忘却的在2000年网络泡沫中消失的互联网企业,无一不是在告诉我们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提供互联网服务的企业如果脱离或者过于超前市场和用户的真实需求,则往往会成为培育市场的“先烈”,而没有选对“用户”季节的鸟儿起的多早,也抓不到足够的虫子。
      做“第一”也好,“快”也罢,究竟提前多少才合适呢?超前半拍又该如何度量呢?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个因素,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市场和用户需求。也就是说,我们要分析和把握市场需求出现的时间。市场上有这种潜在的用户需求,这是我们提前介入、超前入市的根据,但若过于超前于市场用户需求,或需要等待的时间太长,则企业和资金会等不起。虽说市场用户需求是可以引导和培育的,但以企业的方法来做市场教育的工作是有代价的,即要花费金钱和时间。而这又存在花不花得起这个钱、值不值得花和等不等得起的问题。
      第二个因素,就是要考虑互联网企业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后续融资能力,即企业自己有多少钱,以及企业对于市场用户发展的预期是否与市场用户发展的真实情况一致。这将直接关系到互联网企业能等多长时间或能花多少钱于市场教育以催生市场的到来。
所以互联网企业和创业者们需要“适度”超前,或者叫做超前“半拍”。“适度”和“半拍”是指超前到你等得起和值得等的程度,这个程度直接受使用企业和创业者服务的互联网用户需求,以及这个需求在未来一定时间内变化的影响。

本文节选自《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一书。
《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一书已由电子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Mull He编著。

14
 楼主| 发表于 2011-6-23 09:33:49 | 只看该作者
互联网天生本质与产业大局的开始
      互联网,即广域网、局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信协议组成的国际计算机网络。关于互联网的本质的问题,业界、学术界有很多说法,抛开互联网的技术属性、媒体属性和社会属性,我们单纯地从互联网用户的角度来总结互联网的天生本质,最主要有以下几点:
(1)开放与共享。信息和资源在互联网上具备开放性和共享性,这是互联网最根本的精神和特性。海量信息和资源在网络上互通互连,在所有的互联网用户之间相互开发和分享,如网站中的个人主页、网络硬盘、留言板、相册、论坛或博客中的资讯、文字、图片、视频、软件等内容,当然还包括人类以这些内容为载体所传承的知识、思想和价值。
(2)自由与平等。全球、全国网民参与、对接,包括信息获得、内容发布、业务交流、建立圈子等,在互联网的自由、平等的空间中,大家欢迎每一份真诚的交流,容纳每一份不伤害别人的个性,保护每一种渴望成功的愿望,现实生活中的权威、荣耀、等级,在Internet上被平等成一样的ID(IDentity,身份标识号码,互联网中的账号)。
(3)互动与虚拟。在互联网上,在平等的ID背后,没人知道电脑那边的会是谁。人不可能一世独立,每个人都很脆弱,人与人之间都需要交流互动,相信每一份成功都需要喝彩,相信每一次失败都需要告慰。互联网的互动与虚拟性也是互联网发展最突出的两大特性,很明显地表现在1M即时通信和网络游戏这两项在互联网经济占了很大比例的应用中。
       通过以上这些站在用户角度去理解的互联网本性,我们逐渐清楚地看到,用户才是真正的上帝。中国互联网和国外同行,都是在为各自的网民服务。网民需求才是真正主导互联网发展走向的力量。创新是鱼,消费者是水,有多大的水池,就能养多大的鱼。美国为何能引领互联网技术创新?美国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是他们创新的沃土。
      2004~2005年,根据CNNIC的权威统计,中国网民基数从千万级别突破过亿,至2005年6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人数达到10300万人。在中国互联网用户数量的积累和突破下,由上述互联网天生本质所萌发的几大最主要的用户基本需求(网络游戏、即时通信、搜索)自然也随着发展和突破。所谓时势造英雄、水能载舟,同期这1、2年,网民基数的爆发性增长导致了这几大用户基本需求(网络游戏、即时通信、搜索)的爆发性增长,而这几大用户基本需求的爆发性增长成就了几家顺势而为、紧贴对应用户基本需求的互联网巨头,盛大、腾讯、百度相继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s,首次公开募股,可理解为上市)。到2011年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为王的今天,中国互联网可谓正式进入了“大国政治”的时代,但回首2005年,我们可以发现,其实早在5、6年前,中国互联网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大局就已经由此(用户需求)拉开了序幕。

本文节选自《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一书。
《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一书已由电子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Mull He编著。

15
 楼主| 发表于 2011-6-23 09:38:49 | 只看该作者
腾讯:建造“通天塔”的“帝企鹅”
      圣经的创世纪十一章中有一个关于“通天塔”的故事:人们很勤劳的工作,很崇拜上帝。于是有人提议说,咱们建立一座通天塔,到上帝居住的地方去看望他,表达我们的崇敬。于是一呼百应,人们开始齐心协力建设通天塔。可是上帝认为人们要是建成了通天塔,来到“天国”会影响他的权威,于是上帝想阻止人们。但上帝又不能直接毁掉通天塔,怎么办呢?最后上帝把不同地区人们的语言做了改变,不同地区的人说起了不同的话,因为语言不通而难以相互沟通,人们之间难免有猜疑和不信任。齐心协力,已经没有了基础。最后,上帝达到了目的,通天塔没有被建成。
      今天的腾讯,成功地解决了几亿中国网民的“沟通”难题,已经成长为一只庞大的“帝企鹅”。回顾腾讯的成功,借用流传甚广的一句话“农村包围城市”来形容颇有几分道理。创始人马化腾毕业于深圳大学计算机系,不是李彦宏般的海归派,也不具备陈天桥那样的传统产业背景,以一个普通软件工程师的身份抓住了即时聊天这一点,走从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先扩大发展用户资源,再多元化巩固庞大的帝国。
      马化腾是中国最早的那批网民中的“极客”,在上大学期间,他就非常沉迷慧多网,1995年还创办了一个叫做PonySoft的知名站台,那段时期,他结识了很多朋友如丁磊、求伯君,后来这些人大部分都成长为中国互联网江湖上的大佬。那些青葱岁月,除了年轻,还有着属于那个年龄阶段特有的迷茫。看到同为打工仔的丁磊靠着免费电子邮箱系统攻城拔寨,走向成功,与丁磊在CFido上有过交情、同有电信背景的马化腾心中不免泛起阵阵涟漪。
      1993年马化腾从深圳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后,凭借出色的计算机技术进入润迅做软件工程师,从事互联网传呼系统研究开发工作,随后通过开发股霸卡和炒股等副业赚到第一小桶金。具备“寻呼业背景”,而且是“网虫”级高手的马化腾在1997年接触到了ICQ(以色列人发明的即时通信软件鼻祖,1998年ICQ以一种星火燎原的态势风靡全球,用ICQ聊天在当时是一种时尚行为)。因为提出的互联网方向开发想法没有得到润迅的重视,加上丁磊成功的启发,1998年初,马化腾就开始考虑独立创业,同年10月份腾讯公司正式成立。
      1999年2月,马化腾和张志东开发了中文OICQ。和ICQ相比,OICQ一诞生就具备更加紧贴中国网民需求的特性,如支持中文、具备离线消息的功能;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在线用户的名录随意选择聊天对象。此外,OICQ还提供个性化头像。OICQ诞生后,马化腾把它与老本行结合了起来:传统优势服务——网络寻呼,这也成了当时有别于同类简体字ICQ版本的一个特色。随后,马化腾将OICQ软件挂在网上,供网民们免费下载使用。很快,OICQ就得到了大学生的青睐,在大学校园里风靡一时,然后OICQ又以校园为中心,在白领人群中快速传播。
      在马化腾的好朋友王峻涛(原8848创始人,现6688总裁)看来,OICQ之所以会成为人们喜欢的工具,是和东方人含蓄的天性有关。的确,大家都喜欢和别人交流,可是都不习惯当面和陌生人随意地交流。OICQ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让所有的人可以躲在电脑后面轻松地交谈,开创了中国过去5000年从来没有的一种交流文化。更重要的是,马化腾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一点,用他自己深刻的理解和超凡的直觉,一直在把握这种文化进程中OICQ产品需要做出的改进。OICQ已经比其他即时通信更适合中国人,更为中国的男女老少习惯、喜欢,成为日常沟通的一个基本工具。能做到这一点,和马化腾本人的工作、生活一直没有离开网络有着极大的关系。其实连马化腾自己也可能是用这种流行的方式成就了自己的爱情,有知情人曾说:对马化腾来说,现在OICQ不仅是他的工作,而也是兴趣。他和太太就是通过QQ认识的,不过当时她也不知道马化腾是谁,只知道是位工程师。
沟通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和衣食住行一样是基本需求。
—— 彼得•德鲁克
      随着上网人数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网上聊天的行列,网虫们以极大的热情体验着网上聊天这种全新的交流方式。关注用户的需求以及需求的实现,能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网民对于网上聊天的热情和种种行为表现。正如王峻涛所评价的,QQ使得网民通过互联网沟通得更方便,成本也大大降低,恰好解决了人们在交流需求中的自由和安全两大心理障碍。
      中国和美国网民的年龄层有很大不同,在美国各年龄层网民分布比较均匀,64岁以下的人普及率都在60%以上,而中国普及率只有10%,其中18~24岁普及率最高,达到39%,其次是25~30岁,普及率为25%。在当时中国网民群体中绝大多数的青少年有着比成年人更强烈的沟通需要,而且更加乐于和陌生人沟通。QQ能提供“稳定”的沟通,一大排好友列表,让年轻人很容易找到朋友,如果想要结识陌生朋友,去聊天室、游戏厅或博客转转,拿到对方的QQ号,就能让好友列表变得更长,这很符合年轻人喜欢交朋友的心理。针对不同的圈子,QQ还提供了“QQ群”,同学、同行、同一兴趣的人群,均可以通过加入它而获得长期稳定的即时沟通。

      在网民的沟通交流需求背后,“网恋”也曾一度成为那个年代的热门词。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离的现代社会中,现代人因为自身对爱与归属的基本需求与现代社会要求人越来越独立、个体化两者之间产生了冲突,将人们摒入一种深刻的内在孤寂当中;个人在内心存在着强烈的孤独感,越来越急于有一股寻求可以给予个人内在稳定性的强烈需求。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寻求爱情的成本与所承担的风险越来越高,人们一方面渴望爱情,另一方面又害怕爱情所带来的不安全感,产生了新的矛盾。随着网络的普及和QQ的推出,人们发现在虚拟的网络上可同时满足对爱及安全感的需求。QQ网络世界的交友模式与现实社会中的恋爱交往模式有共同点,再加上因为QQ匿名的特性,容易使彼此互不认识的男女双方很快地建立起亲密的关系,进而发展为相互心灵上的依赖关系,这使得网络上容易擦出爱情的火花,这也正是QQ得到迅猛发展的另一个原因。在1999年11月出版的第一本网络畅销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中,描述了一对未曾谋面,却真心相爱的两个年轻人的故事,他们认识的契机是网络上的一个即时通信聊天工具OICQ。这本书在大学生和白领中的畅销对OICQ的下载量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QQ在大学生和白领中的流行,使当时PICQ、CICQ等竞争对手纷纷败下阵来。然而,随着QQ用户数大量增加,仅是每月每台服务器几千元的托管费,就让弱小的腾讯公司直不起腰来,更不要说购买新的服务器了。“网页、系统集成、程序设计……什么业务都敢接”,正如马化腾自己所言,当时的期望很简单,让公司活下去。马化腾和拍档们为了让QQ这个小家伙存活下来,碰到了不少尴尬和困惑。其他项目赚来的钱根本养活不了它,银行借贷似乎更不可能,“用户数量”不可能成为借贷信用,他们想找一个人投资,找来找去也没有找到。或许很难想象,在不创造任何利润的时候,马化腾和他的伙伴们把赚来的钱源源不断地投入到一个并不赚钱的业务中去,这在传统行业是匪夷所思的。1999年11月,QQ推出的第10个月,注册人数已经超过100万,这是马化腾从未想到的。也就是在那个月,腾讯公司的账面上只有1万多元了,连工作人员的工资都发不出。在这种窘况下,有人建议马化腾把这个小有人气的软件卖掉,这一次马化腾认定 “再好的项目也如同那张暗藏艰险的藏宝图,除了努力,没有人送你去那个地方”,他选择了坚持,几经周折之后,马化腾找到了美国IDG和香港盈科数码。2000年初,这两家公司决定一共给腾讯投资220万美元,然后各拿走20%的股份。
      如马化腾2011年1月30日在其腾讯微博中对IDG资本创始合伙人熊晓鸽“转播”并提到的:“感谢IDG早年对腾讯的投资,才有发展的可能,尤其是当年尽职调查完成后但协议还未正式签署时能先借款购买服务器满足迅速增长的用户需求,非常关键”。QQ这只企鹅在得到雪中送炭的资金后,面向互联网用户的整体服务和支撑能力大大增强,及时地跟上和满足了当时迅猛增长的腾讯用户需求。
      另一方面,与其他同期的互联网企业一样,腾讯也立即面临了2000年的网络泡沫灾难。幸运的是,2001年初,中国移动公司推出了“移动梦网”服务,以及移动梦网通过手机短信代收费的“二八分账”合作模式(电信运营商分2成、ICP互联网内容提供商分8成)。这对于当时已拥有接近一亿注册用户但却没有收费渠道的腾讯来说,真算是自助者天助。腾讯立即开通了移动QQ业务,发展收费会员,并针对收费会员开展更多的增值服务。一瞬间,腾讯成了移动梦网的骨干,好的时候,腾讯占据了移动梦网内容提供商7成的业务份额。到2001年底,腾讯终于实现了盈利。2004年6月,腾讯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腾讯成为第一家在香港主板上市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其实,因为中国移动而获救的不仅仅是马化腾的腾讯,在2002年的下半年,新浪、搜狐和网易三大门户网站的业绩也先后飘红。手机短信代收费模式帮助了当时除了网游(网游以出售实物点卡作为当时的收费模式)以外的大部分具备庞大用户基数,但又找寻不到收费模式的互联网企业。
      到现在,QQ这只企鹅的发展已经深刻影响和改变了中国数亿网民的沟通方式和生活习惯,从而直接影响到现代社会的行为模式,极大地加快了信息传递速度,提高了工作学习效率,有更多的用户依托于QQ的平台进行信息传递、沟通、娱乐和商务活动。在日常社会生活中,QQ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相隔千里的家人可以利用QQ视频、音频来沟通亲情,老师可以利用QQ来与学生近距离交心,热心人可以利用QQ来发起公益活动;在商业领域,大多数企业也开始利用QQ提升企业沟通效率,成为必不可少的现代化网络办公方式和手段之一。马化腾所创造的QQ通过改变沟通方式,直接影响了互联网时代的进步,它为中国人提供了一个巨大的、便捷的沟通平台,它在人们生活中实践着各种生活功能、社会服务功能、商务应用功能,并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创造着更广阔的互联网应用前景。

      很多人都说,一直以来,马化腾其实就是腾讯最大的产品经理,他在很多时候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腾讯产品两位一体的“使用用户和总设计师”,他甚至每天都会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体验公司的产品和服务,这点和本书前面所述的hao123李兴平的成功之道如出一辙。在倾听用户的声音上,腾讯也经常显得比其他公司更加用心——他们摒弃了用户提意见时只有一个邮件地址的做法,而是几乎给每个产品都开设了意见反馈的坛子。一个用户在早上6点提出“应该为QQ影音增加粘合功能”的建议后,不到十分钟就收到了产品经理的回复:这个功能将在下个版本中被增加进去。同时,腾讯内部会给一款游戏或者其他产品更多的时间去改善,去养成,两三年之后,产品也完善了,用户也慢慢积累起来了。笔者在这3年内一直将腾讯的QQ邮箱作为办公联络工具,亲身经历和体验了腾讯对于一个产品的持续改进。
      2010年3月5日,腾讯QQ同时在线用户数首次突破1亿,截至2010年9月30日,QQ即时通信的活跃账户数达到6.366亿,最高同时在线账户数达到1.187亿。在腾讯这只“帝企鹅”已手握超过6亿网民用户、成为中国互联网霸主的今天,它似乎已经无所不做,从邮箱、游戏、门户、搜索、电子商务到视频、空间、支付、微博、手机浏览器、团购……一路走来,腾讯不断承受着业内诸如“毫无创新”、“抄袭模仿者”等骂名。但其实每一个互联网公司都希望能够成为一个“平台”,就像一个超级市场,网民今天想买的东西全部都能在我这里买到。更重要的是,大部分互联网用户并不关心这些服务是由哪家公司在提供,而只会关心哪些服务对于自己来说用起来更方便。腾讯从国内即时通信领先者到门户后来者的转换,是发展的必经之路。
      毫无疑问,腾讯(股票代码:0700.HK)是今天中国互联网的巨无霸。截至2010年7月份的数据显示:腾讯的单季度收入规模已经超过42亿元,几乎是中国互联网上市公司季度收入的总和,而且还在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态势;腾讯的市值超过2500亿港元,约相当于100多个新浪或3个阿里巴巴;其产业布局既广又深,几乎所有的主流互联网公司都与腾讯发生着联系:大部分是竞争,当然也有合作。
      腾讯几乎从不公开“宣布”自己进入什么领域,而是让产品悄悄上线,当腾讯这样做时,没有哪一家与其上线产品有潜在竞争关系的领头公司不会心头一凉。只要用户需要,腾讯丝毫不会觉得自己的产品线过于丰富,在腾讯自己看来,一切工作就是围绕用户需求,满足用户的需求就是最大的创新。在经历2010年的3Q大战后,面对日益增长和演变的互联网用户海量需求,腾讯开始加速其“开放、共享”的战略。2011年1月12日开放QQ空间,迈出“开放,共享”计划第一步之后,腾讯旗下的大部分产品也开始频频加大开放力度,如QQ商城、财付通、腾讯微博、拍拍等平台都已向合作伙伴伸出“橄榄枝”,合作伙伴可以通过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接入、统一认证、接入应用、商务合作等各个层面与腾讯开放平台接轨。在资本层面上,2011年1月24日腾讯公司更是宣布成立了腾讯产业共赢基金,按照国际通行的企业内部基金形式运作,预计投资规模达50亿元,为互联网及相关行业的优秀创新企业提供资本支持,更好地满足到腾讯开放平台上的多样用户需求。
      如2010年7月,腾讯游戏总裁任宇昕出席Chinajoy2010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产业高峰论坛所讲的:“抛开商业数字,满足用户需求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仔细分析腾讯的成功之道,我们很容易发现腾讯其实是一家持续紧贴用户需求、持续改进产品用户体验、值得学习和敬畏、真正的用户型互联网企业,其越来越全面的产品布局正是其紧贴用户需求的防守式“攻击”,这也说明了腾讯对于未来(全面满足用户需求)的清醒。


本文节选自《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一书。
《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一书已由电子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Mull He编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

x
16
 楼主| 发表于 2011-6-23 09:45:47 | 只看该作者
盛大“传奇”的网游启示录
     1992~1996年是中国网络游戏的“史前文明”时期,以《侠客行》为代表的文字网络游戏(Mud,中文译称“泥巴”)开始盛行。1998年6月,鲍岳桥、简晶、王建华始创的联众游戏世界,开始在东方网景架设游戏服务器,免费提供给国内上网用户围棋、中国象棋、跳棋、拖拉机、拱猪等共计5种网络棋牌游戏的服务,网络游戏这一互联网中的魔力开始向中国网民崭露头角。
     从1999年4月最早的简易图形Mud游戏《笑傲江湖之精忠报国》到1999年7月网络创世纪(Ultima Online)的民间模拟服务器,再到2000年7月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中文网络图形Mud游戏《万王之王》正式推出,中国网络游戏的运营机制得到了建立,而其诱人的潜在市场成为吸引更多公司冲击网络游戏市场的直接原因。2001年11月,上海盛大代理的《传奇》正式推出,谁也没有想到原本以为不入流的网络游戏会成为后两年中国网络游戏乃至整个互联网的最大赢家。
     盛大创始人陈天桥与百度李彦宏的“海龟”路程不同,从复旦大学经济系毕业后被分配到陆家嘴集团公司一待就是4年,最终成为了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的秘书。离开陆家嘴集团后,陈天桥加入了一家证券公司,对市场有着敏锐感觉的陈天桥也快速积累起最初的资本。在中国传统企业的4年锤炼中,陈天桥的管理理念被深深地打上了传统的烙印,让他非常推崇传统企业中严谨厚重、基础扎实的管理风格。
      盛大创办之初,正逢互联网泡沫迅速膨胀。因此在最初几个月,盛大提出了要做“网上迪斯尼”的口号,员工数目也迅速扩大到50人,分成4个事业部,叫做对互动娱乐产业的“一鱼四吃”。陈天桥选择了网络卡通作为第一个突破口,推出中国第一个图形化网络虚拟社区游戏《网络硅谷》。短短几个月,依靠努力,盛大已经拥有了100万左右的注册用户,并在 2000年1月获得了中华网3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然而,2000年下半年开始,互联网泡沫开始崩溃,网络股大幅跳水,投资者纷纷撤资,中国网络产业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萧条。这时,尽管盛大的卡通业务已经有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投资方中华网仍然在多方权衡之后提出撤资。反思自己创业一年以来的得失,陈天桥发现“一鱼四吃”这个概念太过模糊了,他决定放弃原来的4个事业部的划分,集中所有资源和精力投入到网络游戏的经营中。
      2001年6月29日,经上海动画协会推荐,盛大网络和韩国Actoz 公司签订授权协议,盛大以30万美元的版权费和27%的分成,取得韩国网络游戏《传奇》的运营权。这时候的盛大可谓是背水一战。30万美元是盛大最后的家底儿,交给韩国人作为版权费之后,盛大剩下的钱仅能维持最后一个月的运转。然而,正是这最后一个月,使得盛大起死回生,走进柳暗花明的新天地。
      2001年9月,《传奇》投入公开测试,经过艰难谈判,盛大从中国电信取得了公测期免费的带宽和服务器。11月底,《传奇》游戏开始收费,结果第一个月就赢利了,并迅速登上各软件销售排行榜的首位。仅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盛大把《传奇》做到了占据中国网络游戏68%的市场份额。据估计,2002年盛大的进账超过6亿元,纯利润超过1亿元,每天的收入超过100万元,成功地改变了国内游戏产业格局,并在随后的5年中保持了100%的增长速度。到2004年,盛大已经在全球拥有3亿注册用户,平均每天同时在线人数230万人。在纳斯达克上市后,年仅31岁的陈天桥以5年时间累积起来的150亿身家成为当时的内地首富,其财富聚集速度堪称前无古人。网络游戏,为盛大和陈天桥带来了取之不尽的财富。

      然而,靠网络游戏发家的盛大并没有因为财富的增长而赢得应有的尊严,电子鸦片的阴影始终挥之不去。“你们是否允许你们的孩子将来也玩这类网络游戏呢?”央视对话节目中有观众曾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尽管盛大的官方回答得体,但面对网瘾难戒等层出不穷的负面新闻,网络游戏的成瘾性却是难以否认的,盛大和网络游戏也一直生活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
一位已经离职的盛大高管表示,那个时候,当财富如同大江之水“滔滔而来时”,陈天桥也一直反感别人称盛大为“网游公司”。传统企业背景的陈天桥是一位很看重社会责任的理想主义者,从不掩饰对网游的反感,而且大型网络游戏太容易上瘾,国家政策有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带来灭顶之灾。行业增长速度放缓之态更加坚定了盛大转型的信心。
2005年后,盛大开始了第一次离开网游的尝试,从热血传奇的永久免费到主动放弃《魔兽世界》并直接造就了其最大竞争对手——九城,为其带来了一年近5亿元的游戏收入。盛大尝试离开网游的新作叫做“盛大盒子”,一个面向PC平台提供的家庭娱乐平台套件。这个曾被盛大内部称之为“网络迪斯尼”的计划,其核心内容就是通过“盛大盒子”把网络内容搬到电视上。这种售价为458元/套的电脑宽带娱乐中心产品,内置了上千部电影、上万首歌曲,新闻、卡拉OK、文学、教育、网络收音机、游戏,甚至新浪首页也被整合进了易宝平台中。
      然而,陈天桥的梦想却遭到了现实的残酷打击。一个曾参与推广家庭互动娱乐平台的盛大员工回忆,刚开始做事都是信心满满的,可后来发现,来自外界的阻力太大了。特别是与广电、电信的利益牵扯,民营企业想插进去非常难,与合作厂商的利益处理方面也没有到位。果然,“不幸”接连发生。由于盛大的“盒子”可以直接使用电视机上网,播放互联网内容,广电总局向盛大亮出黄牌,“盛大盒子”遭遇封杀。在还没有经历市场检验之前,“盛大盒子”就遇到了政策壁垒。
      对于陈天桥的此次战略遇困,曾供职于盛大的朱威廉做过类似的分析:陈天桥的想法过于超前,企业的执行力、资源、业务储备都跟不上,有关政策法规方面也没有做出适当的评估。硬件、软件、市场、渠道,涵盖了太多领域,整合的对象又是网络和电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资源,即使没有行政壁垒,难度也是太大。据业内专家估算,算上盛大在网络游戏领域失去的市场份额,“盛大盒子”一役为陈天桥带来的损失超过1亿美元。危机时刻,又是成就陈天桥的网络游戏单骑救主。从梦想回到现实的陈天桥把发展重心又重新放到了网游上面。2007年,盛大以5.05亿元的收入重新坐回中国网游的头把交椅。
      直到今天,陈天桥为网民提供“全方位互联网互动娱乐服务”的梦想并未就此远去,在吸取了“盛大盒子”过于冒进方式的教训之后,从起点中文网到盛大文学再到Bambook电子书,从华友世纪、盛视影业再到华影盛视,今天的盛大从控制互联网娱乐内容的提供商入手,以另一种更加贴近用户的方式再重构当年的“盒子梦想”。
      为什么从2001年到2004年的盛大能够以如此不可思议的财富积累速度成长?4、5年就达到150亿元身家的网络游戏霸主陈天桥又让多少传统行业的老板们惊羡?为什么九城在盛大意欲离开游戏后也能通过魔兽迅速崛起?为什么盛大离开网络游戏后一无所成,最后还是重抄就业?为什么即便到了2010年,在盛大多元化后的财报中,游戏收入依然占到总营业额的近90%?
      答案依然来自于“用户需求”,来自于千千万万沉溺于网络游戏的网民。从另一方面来看,就是网络游戏对于中国网民如同魔鬼般的魅力。有专家曾经估算,2004年中国网络游戏用户数量超过3000万,其中付费用户接近50%,平均游戏支出30元/月,游戏商直接收入过20亿元,比2003年翻了一倍。
     除打发时间外,人们能够在网络游戏这个虚拟世界中得到一种现实世界里得不到的交流、安慰、解脱、归属和成就,这种多元化的自我满足感是人所共有的一种精神需求。
游戏是小孩子的“工作”。
—— 莎士比亚
本书上面章节提到过的Paul,这里我们再来分析一个例子。有一个孩子他学习成绩并不怎么好,可是他倒有其他方面的天赋,但是由于不受重视,所以他一直不快乐。有一天他发现了网络游戏,于是他试着去玩了玩 ,而这一玩便不可收拾了,甚至到后来都不上学了。这是为何呢?网络游戏中一个术语叫升级,级数越高,你在这个游戏中的被认可度就越高。因为这个孩子在学习上没有好的成绩,他另外的天赋也没有人重视,而这时候他在网络游戏中的级数却很高,他认为自己在这游戏中就有一种成就感,他在这个网络游戏中能够有地位、有钱(虚拟的)、有身份,但现实世界中却没有。另外,网络游戏中级数的高低是取决于你打仗的,而这个打仗势必要花费很多时间,为了得到更加高的级数,就必须在这个游戏上花费更多的时间。于是就有那么多的孩子会整天沉迷于此。
钢筋混凝土的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没有绿地和玩伴,有的只是做不完的功课和电视机;成年之后奢华的办公室大楼里,写字间不仅隔开了他们的身体,也隔开了他们的心。不少成年人和孩子的内心就有一个共同点,即渴望交流,然而他们从小就不明白如何与人交流,书本上也没教过这个,所以这一代以后的很多代都是孤独的。因而在不需要保证温饱的网络上,交流成为了第一需求。网络游戏恰好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交流的需要,文字及虚拟图形动作的替代性,让人们不必因为面对面的尴尬而终止交流。何况,网游不仅仅是一个交流工具,它还能让人得到乐趣,所以有玩家说,网游好不好玩,就看人多不多——人多才不会孤独。游戏本身的声光效果,玩家与玩家之间的动态交互,深深吸引了无数的成年人,那些不谙时世的未成年人则更不用说了,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第一次接触如此具有吸引力的世界,第一印象就决定了他们的审美观与行事的判断标准。

       从2000年中国网民超过千万基数开始,网吧里的互联网开始改变Martin和Paul的生活,用户低龄化、低学历、低收入逐渐成为我国互联网特别是网络游戏用户群体的显著特征。CNNIC 2008年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2岁以下的网络游戏用户占到了总体的52.5%;专科及以下学历网络游戏用户占到了整体的77.1%;无收入群体占到三成,而有收入的用户群体也主要集中在1001~2000元/月的收入区间。
      再深入数据来看可以发现:网络游戏几乎是互联网中最早形成规模的中国网民付费服务。根据IDC(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国际数据公司)于2002年12月公布的一份《中国网络游戏产业报告》,2001年中国网络游戏用户总数为397万,其中付费用户数为168万,占到42.3%;而2002年中国网络游戏用户总数为807万,其中付费用户数为401万,上升到49.7%;其后经典网游《魔兽世界》从2004年上市,其付费用户甚至在短短3年时间从0上升到1000万。
      网民在门户网站中浏览新闻全是免费的,在百度搜索信息全是免费的,在习惯了这些“免费午餐”的同时,在网络游戏中40%以上的网民都愿意付费,必然是因为网络游戏带给了他们在前两者中得不到的更大快乐或痛苦。类似于真实世界的网游虚拟世界满足了网民从成长、探索、交流、审美、尊重到自我实现的各种需求。


本文节选自《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一书。
《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一书已由电子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Mull He编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

x
17
 楼主| 发表于 2011-6-24 11:11:29 | 只看该作者
从门户到搜索:谁为百度打工?
     中国互联网产业在2007年之前经历了两次国内企业的上市潮:2000年左右以三大门户(新浪、搜狐、网易)为首的第一轮上市热;2004~2005年间以盛大、腾讯、百度为主的第二轮上市热。
      如今,百度、腾讯、阿里巴巴已是中国互联网行业3家市值最高、收入超百亿美元俱乐部的企业。阿里巴巴走过漫长的电子商务路,于2007年11月才上市,时间最晚,盛大在2004年通过上市一举取代三大门户成为当时市值最高的中国概念股上市“传奇”,同年腾讯在香港上市,随后2005年8月5日百度登录纳斯达克(美国最大的股票电子交易市场),又有数百名千万富翁横空出世。几乎所有成功的互联网商业模式都是因顺势而为、赢得用户需求而获胜的。回过头来仔细地看待和分析互联网发展史,我们会发现每一个阶段的代表性模式都表现出紧贴用户需求的明显特征。从本书前面所阐述的内容中,我们已经可以察觉出百度、腾讯、盛大巨大成功的前兆。
      百度的创始人李彦宏是典型的“海龟”。1995年,身在美国的李彦宏在帮助《华尔街日报》网络版开发软件时,发现了一种可以根据网络连接数目进行网站排名的搜索方法,但是,道琼斯的高管对此没有丝毫兴趣。1997年,李彦宏离开了这家公司,并在美国为自己的技术申请了专利。之后在一次会议上,李彦宏遇到了Infoseek公司的首席技术官威廉(William Chang,全球最著名搜索引擎专家之一),后者邀请他加入,担任高级工程师,一起开发第一代搜索引擎。在1999年Infoseek被迪斯尼公司收购后,李彦宏与徐勇一起携120万美元风险投资,从美国硅谷回国,于2000年1月创建了百度最初的团队。在2000年5月,百度首次为硅谷动力(IT类门户网站)提供搜索技术服务之后就开始迅速占领中国搜索引擎的技术服务市场,成为搜狐、网易、新浪、Tom等大部分门户最主要的搜索技术提供商,为这些门户网站提供信息检索和后台搜索技术升级。百度最初作为一个小公司,以其国内领先的搜索技术团队,走上了为那些风头正劲的门户网站打工的道路,依靠这些门户网站所支付的技术服务费用勉强生存。
      在国内门户网站烧钱的时候,百度希望通过给门户网站提供搜索技术服务获取利润,因为大环境对门户网站很好,百度依靠为门户网站打工的初衷应该衣食无忧。背后有趣的事情是:那个时候,搜狐、网易、新浪等这些门户网站烧着风险投资的钱到处做广告推广自己的品牌,中国网民在看到广告后纷纷来到这些门户网站,但是当网民在门户网站上不断使用“搜索” 服务时,其实都在为不需要花一分钱广告费、只是静静地站在灯火阑珊处的“幕后”百度在做着贡献。百度的“网民搜索需求理解力”、“搜索研发技术能力”、“网站资料数据库和搜索服务经验”在这个过程中“被”门户网站和网站门户的广大网民用户们不断提升。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门户网站大环境降温,投资者要求门户网站的管理者开始开源节流。门户网站没有更多的资金来买百度的搜索技术服务,李彦宏知道,百度必须做点其他了。等待门户网站的重金购买几乎是不可能的,再等就是等死,因为连门户网站自己都将可能是食不果腹。
      此消彼长和卧薪尝胆的时间很快结束,尽管李彦宏当时心里并没谱,只是一心想将公司做大,而只是出卖技术显然做不大,必须找其他出路。新出路怎么样,没有人知道,但总比继续做看着就不行的事情强。当李彦宏决定向董事会拍桌子、摔手机,逼迫董事会同意放弃既定的卖搜索技术模式,转向自己运营搜索引擎、靠竞价排名广告盈利的那天起,中国互联网搜索引擎行业的游戏规则也许就注定了将重新由百度来制定。2001年8月,Baidu.com搜索引擎Beta版发布,2001年10月22日正式发布Baidu搜索引擎,百度从为门户网站提供后台技术服务转向独立为中国网民提供搜索服务。
      当时,不仅中国绝大多数广告客户不明白什么是竞价排名,百度的销售人员也无法讲清楚什么是竞价排名。后来,他们干脆对客户说,你们也不要明白竞价排名是怎么回事,总之,你买了这个“竞价排名”,在新浪、搜狐、网易都能看到你的广告。最早很多人就是因为在新浪、搜狐、网易能看到自己投放的广告而买了百度的竞价排名。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不久后,当初与百度合作的门户网站大都釜底抽薪。百度不但失去了以门户网站流量来维持生计的方式,还面临着门户网站类似竞价排名业务的围攻。没有了依靠,百度必须提高自主流量,否则不会有人愿意为一个没人用的搜索引擎付钱。对于门户网站的动作,百度早有防备,当百度的流量积累到百万级别时,口碑效应开始展现,百度跟着适时推出了MP3、新闻和图片搜索这些更加紧贴中国网民需要(娱乐、阅读)的服务,进一步吸纳门户的搜索流量。
      百度在获得巨大成功之前,一直专注在中文搜索这个领域,如流传很广的一句玩笑话“百度比google更懂中国”,这其实是反映了百度对于中国网民的中文搜索需求、中文搜索体验的持续理解、关注和紧贴。如百度MP3搜索对中国网民尤其具有吸引力,这并不奇怪,毕竟它能帮助用户免费下载音乐,百度上市时,音乐服务一度约占到百度总流量的40%。后来MP3搜索虽然引起版权纠结和争议,但是百度利用这个打开的时间窗已经获取了巨大的来自网民用户的流量。
      获取信息是中国网民上网的最主要目的,虽然此目的所占比率随后有一点下降,但它在2001年仍然是近50%网民的上网原因。如前所述,在反复被动阅读那些被门户网站编辑精心如工过的信息后,中国的网民用户早已开始不满足地寻找鼠标单击的尽头,除了搜狐、网易、新浪或者其他的大型门户网站外,用户相信在浩瀚如宇宙的互联网上必定还有更多的精彩。
      当网民发现百度能够搜索到比任何一个门户网站更多的信息时,在网民的心中,百度变成了所有门户网站中的真正门户,变成了互联网上的起点和最大的流量分发中心。在门户网站全力打造越来越来丰富的内容信息的同时,百度搜索抓取到的内容信息也在同步增加,网民从百度得到的搜索结果自然日益精彩。百度将海量的中国网民用户需求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各个大小网站,从为门户网站打工,到让门户网站们为自己打工,百度只用了2、3年时间。
      互联网是个巨大的信息库,这么多年来直到今天,搜索和获得信息一直都是网民最主要的基本需求之一,再过几年这一用户需求也难以发生改变。搜索引擎将互联网海量信息整合,通过关键词匹配,将符合用户搜索需求的网页呈现出来。这个信息整合的渠道,在信息呈几何级数增长的互联网世界中,已经逐渐成为网民离不开的基本工具。“做一个满足中国网民基本需求的搜索服务网站”这样一个创意并不是李彦宏第一个想出来的,1995年11月1日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回国的张朝阳(搜狐创始人)更早就想出来了。1998年2月,张朝阳推出了搜狐(中国首家大型分类查询搜索引擎),但是后来搜狐很快转型成以内容为主的门户网站。很多事情,做得早,不一定做得好,显然,1998年在中国互联网上连中文内容都少得可怜,鼠标单击几下就能将匮乏的中文信息尽览眼底,有什么更多的内容能够让网民去搜索呢?

      人类自混沌初始,进入原始社会,到现在多形态的社会制度,都在对自身存在的空间不断拓展,也在对认识自我与自然世界进行着信息的梳理、分类、筛选与取用。世界是由物质、能量与信息构成的,而人类又是认识与利用这些存在形态的主人。当网络世界中的信息量很少时,只有几兆,选择很容易。但当信息量达到几十亿兆时,选择就成了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与工作,更何况这些信息结构无序、形态各异。我们都有过对信息爆炸的焦虑不安与痛苦无助的经历,很显然,我们遇到了一个悖论。在我们用智慧与财富制造并参与运转机器的路上,原本是通往天堂的,但我们却被机器产生的果实、树叶淹没在地狱。我们需要能挑选出果实的工具,这个工具就是搜索引擎,一个可以从海量信息中迅速找到与你所需信息相关的工具。搜索引擎的出现,整合了众多网站门户的海量信息,起到了信息导航与路灯的作用。
网民在使用互联网时,如果没有搜索引擎的帮忙,在爆炸性的巨量信息面前几乎是寸步难行。随着互联网信息的爆炸式增长、网民人数的持续攀升,以及个性化需求的不断涌现,如何快速、准确地在互联网海量的信息和服务中,找到自己想要的“那杯茶”,成为每个网民最为迫切的需求。在这种局面下顺势而生的搜索引擎服务,无疑是互联网产业中最符合“用户需求至上”的产品或工具。面对浩渺的信息海洋,人们只需要在搜索框里表达需求,按回车键,眨眼的功夫便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一切都变得简单、轻松。

在中国的搜索领域确定王者地位之后,百度在全面挖掘和满足用户需求的道路上从未停止探索和前行。
李彦宏于2009年8月18日在“百度技术创新大会”上首度提出的“框计算”全新技术概念,指出:用户只要在“框”中输入服务需求,系统就能明确识别这种需求,并将该需求分配给最优的内容资源或应用提供商处理,最终精准高效地返回给用户相匹配的结果。

这种高度智能的互联网需求交互模式,以及“最简单可依赖”的信息交互实现机制与过程,被百度称之为“框计算(Box Computing)”。我们再来深入了解“框计算”对于用户需求的实现过程:
首先,用户的任意一个需求被提交到“框”里。
然后,“框计算”经过一系列复杂的需求分析,包括语义分析、行为分析、智能人机交互技术分析和海量计算,将用户的需求分发给“框计算”后台单个或多个对应的数据/应用所响应。
第三,“框计算”背后的资源平台是开放的,“框计算”平台提供了大量即插即用的接口,各种数据和应用可以主动与“框计算”平台对接,使自己有机会来响应“框”所收集到的需求。
最后,用户“即搜即得、即搜即用”地获得精准、可靠、稳定的信息或应用需求结果。
基于“框计算”的技术和服务理念,百度接着推出了“数据开放平台”—— 开放数据分享暨对接平台。通过该平台,广大站长可以提交结构化的数据或资源,并在搜索结果中直接展现,百度借此推动互联网的优秀数据资源与用户需求对接,为用户实现“即搜即得”简单可依赖的便捷信息服务。现在,像天气预报、北京时间、列车航班、彩票开奖等公共生活信息,电视、电影、漫画、综艺、星座等娱乐休闲信息,奥运会、世界杯、全球五大足球赛事、亚运会等体育赛事信息,重大时事热点焦点,常用软件下载,以及教育、医疗、饮食等信息查询,都已通过百度数据开放平台成功上线,并受到广大用户和合作者的好评。随着用户需求逐渐增加对互联网应用的查询检索,2010年,百度又推出了“框计算”理念的另一大重要实践——“应用开放平台”,通过与广大优质应用开发者或版权运营者开放对接合作,为用户实现“即搜即用”——便捷的在线应用服务。目前,包括在线视听、在线杀毒、在线小游戏等部分应用已通过百度应用开放平台正式上线。
      通过传统所说的搜索框,百度对互联网用户的海量需求进行分析,这种分析包括许多后端的技术,如自然语言分析、用户行为分析、智能人机交互、海量计算等。分析之后,就可以把用户的需求分发到那些能够真正满足用户需求的地方,这些地方可能是某个网站、某个信息内容、某种传统服务,也可能是各种各样的在线应用。在百度PM(产品经理)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你有多高的技术、多专业的出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不是用户肚子里的蛔虫,能清楚知道用户的需求是什么。正如《壹百度——百度十年千倍的29条法则》此书中所讲到的“用户需求决定一切”,这是Robin(李彦宏英文名)亲自为百度定下的最高行动纲领。“道”有很多含义,道是阴阳,是过程,是本源,是规律,是法则。说到底,道是自然存在和发展的规律,顺应道,则和谐发展;违反道,则坎坷失败。在IT和互联网领域,“道”其实一直很简单,每天都在被所有的互联网公司提起,这就是“用户需求”。盖茨得道较早,Windows桌面系统大行天下;乔布斯是悟道奇人,Apple II、iPod、iPhone、iPad颠覆性引领用户需求,但凡好的互联网公司,无一不具备精准的用户需求把握能力。李彦宏显然也深谙互联网“道”之真谛,早在其2000年从美归国创立百度时,“一切创新与研发均以用户需求为基准”,便已经成为这家企业的行动准则,从后来的“框计算”、“数据开放平台”再到“应用开发平台”,一直贯彻至今。
无数历史说明,在顺应“用户需求”这一时势下,有实力者和能坚持者往往才能笑到最后。


本文节选自《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一书。
《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一书已由电子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Mull He编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

x
18
 楼主| 发表于 2011-6-24 11:13:11 | 只看该作者
曾经的8848,远离真实的代价
      阅读了前面章节的朋友,应该知道在2000年的网络泡沫破灭时,倒闭了一大批曾经风生水起的互联网企业。这里面有家叫做8848的公司,虽然现在www.8848.com 域名已经指向了淘宝网,但是从历史文物中翻出这家公司来看,会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电子商务这一在互联网中举足轻重的领域,也能够让我们进一步了解用户需求与产业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
8848,曾经是地球最高点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也曾经是2001年中国的电子商务之巅。8848由王峻涛(网民:老榕)创立于1999年1月,从4个人、16万人民币起步,至2001年,成为中国工业和商业类网站被用户访问最多的网站(CNNIC的调查),这期间先后融资约6000万美元。当时轰动全国的“72小时生存试验”,8848的购物袋连续几天出现在CCTV-2的黄金时间,8848从此作为唯一真的可以通过在线支付买到东西的网站闻名全国。中国网民只知8848,不知当当和卓越,用“绝对垄断”来形容当时8848在网上销售中的份额是一点不为过的。
与更早“瀛海威”的败北一样,8848短暂的辉煌后归于尘埃,两者的经历其实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一方面,8848提供了太过超前用户需求的商业服务,如王峻涛当时提出了电子商务“三座大山”的说法:一是当时中国网民只有400万人,决定了电子商务商业机会有限;二是物流和配送的难题;三是最大的困难就是网上支付难题,以及远距离购买的信任危机。8848烧着风险投资的钱,组织货源,开发配送渠道,解决支付问题,甚至以一个后来者的身份用比传统商家高10倍的成本去销售一罐可乐。8848变成了一家超前和脱离中国网民实际电子商务消费基础而提供服务的企业。另一方面,8848的背后短视资本没有坚定的眼光和足够的耐心,导致8848不能够坚持BTC(Business To Customer,商家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商业模式,更加不能谈继续坚持下去直到电子商务“三座大山”被推翻的那天。
      对比现在和10年前的中国电子商务环境,之间的差别一目了然,也就决定了8848的生存困难。这个电子商务环境首先表现为电子商务概念在网民中的普及,然后是网民用户的接受和认可。10年前,国内大多数网民眼里的电子商务还是个虚无缥缈的东西,对于互联网还没有建立起足够的信任。其次,十年前的网络支付、物流配送体系不够发达,用户无法安全、便捷地支付,同时收货又需要等待较长时间,在8848上的一次网络购物动辄半个月才收到货,这些都严重影响到电子商务的用户体验。
      当时CHINAREN的创始人陈一舟(现千橡互动集团董事长)认为中国的互联网商务发展比美国慢20年,互联网技术只慢半年。如果说美国电子商务是“需求推动型”,那么这时候的中国电子商务则更多的是“技术拉动型”。现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实践美国早在1980年初就已经开始,是美国企业的商务需求促进了网络和电子商务技术的进步,并最终促成了电子商务概念的形成。但在中国,这个时期的电子商务却是由国内IT领域和媒体炒作起来的,它的概念先于中国实际传统商务的应用需求和发展。也就是说,在国内个人和企业用户还没有真正需要电子商务时,逐利资本的力量却把电子商务概念早早拉到了还不够成熟的中国。其实正是这种奇怪的现象一手“导演”了1999年中国电子商务精彩的开幕,同时这一现象也早已注定了2001年中国电子商务以一种令人悲哀的形式闭幕。
2000年,在完全“脱离用户需求”的电子商务假“起”真“落”的同时,另外3家表现出“紧贴用户需求”特征的互联网应用(搜索、即时通信、网络游戏)正在暗潮涌动和迅速崛起。



本文节选自《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一书。
《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一书已由电子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Mull He编著。

19
 楼主| 发表于 2011-6-24 11:19:27 | 只看该作者
网吧里的互联网,在改变Martin和Paul的生活
      其实,从网吧在中国诞生的那天起,它对于中国互联网的意义就不言而喻——它标志着互联网不再是政府、大公司、少数上层人士的专属,网络以“网吧”为载体开始以惊人的速度走进并影响了普通民众的生活。
      “如果没有网吧这个下游产业端的高速发展,中国IT行业也许会倒退5年”,上海川江地区最大连锁网吧的老板黄伟在回忆自己走过的路时喜欢这么说。也许有些夸张,但不得不承认,在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初期,网吧以最直接的方式教育着中国新兴消费者们,并用最实际的存在影响着大多数IT业公司。越偏僻的城市,越是如此。
      回到这两位主人公的真实小故事。那是1999年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午后,电子系的Martin和英语系的校友们一起上大课,英语系的漂亮女生们让电子系的男生们无心听讲。Martin鼓足勇气给一个姑娘写了一个小纸条说想认识一下,这一来一往中也满足了其他传递纸条同学的窥私欲——其中一句话写到“可以把你的OICQ(QQ的前身)告诉我吗?我想在下课后和你好好聊聊”。
      下课后,Martin拿着小纸条,迫不及待地跑进了校门外的网吧,熟练地登录了OICQ。在闪电般添加完下午那位女生的OICQ号码后,就开始慢慢查看另外那些闪动不停的好友信息提示。Martin暗暗高兴,因为昨天在OICQ上寻找和添加的十几位同城市的好友们都通过了自己的请求,一下子又认识了这么多新朋友,这可有得聊了。
      2000年,Paul退伍回到自己家乡的小县城,一开始的闲时娱乐主要就是到网吧和朋友们一起玩红警、半条命等单机电脑游戏。直到有一天,Paul看到一位“吧友”在玩一个叫做“传奇”的网络游戏。最初Paul在旁边看了半天也没看明白,感觉很茫然很无聊,只知道电脑屏幕上一个身穿布衣、长得像农民的小人不停地走来走去。Paul与其他两位经常玩单机电脑游戏的朋友一起感叹:“哎,只有傻子才玩这个,没意思”。 第二天,Paul又来到了网吧,发现昨天那两位和自己一样还在说“傻子才会玩这个”的朋友也开始玩“传奇”,并且都大呼“有意思”。禁不住朋友的邀约和自身的好奇,Paul申请了一个账户,加入了进来,大约3小时后,Paul正式迷上了这个叫做“传奇”的网络游戏。
      从大学生Martin到退伍军人Paul,许多年轻人尤其是大专院校学生都在网吧中第一次触网,并逐步掌握了互联网的使用。现在的网络业中坚力量,大部分就来自当年的第一批网民。网吧几乎锁住了中国青少年或者中等及以下收入人群的闲暇时间。比起在网吧一个白天30~40元的消费来讲,中国城镇中的任何一个娱乐场所都无法在价格优势上超越网吧。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0年底,全国网民数量约2250万人,其中20%以上的网民是通过“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上网的;截至2009年底,全国依法设立的网吧达到13.8万家,电脑终端1316万台,网吧网民达到1.35亿人,占当时网民总数的35.1%。网吧的发展,与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步调是一致的。中国最早的网吧,也许应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诞生的瀛海威公司。当时网民只有数十万,普通人根本弄不清Internet和“英特纳雄耐尔”有何区别。早期网民肯定还记得上海瑞金二路上的“瀛海威时空”,瀛海威公司为了培养网民队伍,特地开辟了一块地方,供网络爱好者免费上网,并定期举办培训活动。事过境迁,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国网民以每半年翻一番的速度壮大,终于达到了初步支撑起一个网络产业的数量。
     从1998年开始,搜狐、网易、新浪及各类专业网站相继诞生发展,声势蓬勃,网吧业也走向兴旺发达。北京、上海、武汉、成都等大城市的网吧已不下千家,起步较晚的内地如郑州,网吧也由1999年底的30家发展到2000年的320家,一年增加了10倍。2001年3、4月份,西南重镇成都发生了一场奇特的网吧争夺战,新浪、搜狐、网易、中华网、FM365这几大门户网站竞相招揽网吧,一家家冠上新名的“新浪网吧”、“网易网吧”纷纷出炉,绿的、黄的、紫的,被各网站的标志色打扮得好不悦目。笔者在那个时候也与朋友合伙开过一家“网大网吧”,为网大(教育类网站)进行推广和宣传。对于需要庞大用户群的网站来说,掌握一个网吧,就等于掌握了一个与网民最直接交流的前沿阵地,可以使自己的形象深入到最终的消费者,可以实现网上网下互动融合,可以培养一大批忠实用户。

像Martin和Paul这样光临网吧的主要就是为了聊天或玩游戏的年轻群体,随着网吧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其数量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庞大。由于管理放松等原因,甚至滋生了一些社会问题,当然这是后话。这里要讨论的是当并非以阅读新闻和获取信息为目的,而是以聊天游戏为目的的更大基数的网民用户涌入互联网时,将预示着以内容为王的三大门户王朝时代将慢慢逝去,当然能够满足此类新兴群体需求的巨头也正在无声无息的崛起。
我们来对比以下这几组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权威统计数据:
1997年11月,我国上网用户62万,因为几乎还没有网吧,在网吧上网的视为0;其中网民对Internet最失望的是这3点:上网速度太慢、中文信息太少、除浏览信息外实际可做的事情太少。
1999年7月,我国上网用户400万,在网吧上网的比率仅占4%;上网目的为“获得信息”的占到56.8%,休闲娱乐占到8.2%;网民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到59%。
2000年7月,我国上网用户1690万(1年翻4倍),在网吧上网的比率占20.89%(1年增长5倍);上网目的为“获得信息”的占到56.1%(下降),休闲娱乐占到10.89%;网民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到51.9%(下降)。
2001年7月,我国上网用户2650万(1年增长近1倍),在网吧上网的比率占15.2%;上网目的为“获得信息”的占到42.9%(下降),休闲娱乐(聊天、交友)占到34.4%(1年翻3倍);网民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到35.8%(下降)。
娱乐自己是人类最主要的任务。
—— 史杰•裴瑞乐曼
在中国互联网的初期,在网民总体数量持续暴增之下,我们可以看出:“获得信息”是早期网民上网的最主要目的,此目的所占比率随后开始下降;休闲娱乐(聊天、交友)同时迅猛增长;网民的整体文化层次也有下降的趋势。这几年将是奠定互联网后续产业大局的关键时间窗。


本文节选自《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一书。
《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一书已由电子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Mull He编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

x
20
 楼主| 发表于 2011-6-24 11:21:12 | 只看该作者
满足互动、发出用户民意的BBS论坛
      BBS,全称为Bulletin Board System(电子公告板)或者Bulletin Board Service(公告板服务)。论坛是Internet上的一种电子信息服务系统,它提供一块公共电子白板,每个用户都可以在上面书写、发布信息,或者提出看法,进行讨论和沟通。BBS进入到普及阶段,被大众接受后,俗称为论坛或者网络论坛。
      大约是从1991年开始,国内开始了第一个BBS站——北京长城站,经过长时间发展,直到1995年,随着计算机及其外设的大幅降价,BBS才逐渐被部分人们所认识。少数玩BBS站的“极客”站长,基于个人关系,每天都互相交换电子邮件,渐渐地形成了一个全国性的电子邮件网络——China FidoNet(中国惠多网)。从1997年开始,各种BBS站大量涌现,BBS论坛功能也不断改进,1997年的十强赛成为了早期BBS兴起的标志性事件,当时的四通利方体育沙龙(新浪前身)聚集了一批体育迷,活跃在BBS上的网友有老榕、悉尼球探、韦一笑、王小山、北京厨子、叼德一、漓江烟雨等。在BBS诞生之初,它还主要是一种基于Telnet(远程登录)协议访问的互联网应用形式。因为基于WWW的论坛还尚未成为气候,此时的用户多数仍在使用Telnet下的BBS,同时由于Telnet的界面简陋和操作烦琐,使用者多为“极客”类的专业玩家。
      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高速发展,可视化Web服务兴起,基于Web的BBS开始强调主题性和交流性,于是诞生了Forum(论坛),大大小小的网络论坛开始相继生长和消亡。1999年,生在江苏长在陕西的苏秦成立了以社区为主的“西陆”网站,而此时,远在海南的“天涯社区”,古都南京的“西祠胡同”,也纷纷以有特色的社区服务抢夺网民。这轮崛起的网络论坛创立者与最初的BBS“极客”站长们不同,他们除了坚持理想和人文色彩以外,开始以规范的商业操作吸引新网民加入,逐渐开始形成和新浪、搜狐、网易三大门户网站的BBS论坛分庭抗礼的局面。同时,一批分类更为细化的BBS论坛:政府力量主导的人民网强国论坛、关注IT的DoNews写作社区、立足文学的橄榄树和诗生活、汇集摄影爱好者的第三只眼和江湖色论坛等都呼之欲出。
      从用户应用和技术角度来看,BBS论坛几乎是最早开始满足用户除“被动阅读”外更多主动性需求的互联网应用,也是互联网诸多互动应用中技术研发与用户进入门槛较低的一类产品,还是在Web 2.0(本书后面会讨论到)浪潮到来之前互联网上最重要的用户互动形式。如笔者在本书第1章中所讲过的,中国互联网用户在“皇家歌剧院”的看客们时代,因“中文信息匮乏”而造成的阅读需求早已经被粉墨登场的门户网站新媒体所大量满足,与此同时一批极客先行之下的用户潜伏在网络泡沫下的认知开始苏醒,除了被动阅读之外用户想要的更多,这股慢慢集聚着的用户需求力量在BBS论坛上得以释放和满足。
      多人的共同讨论是BBS论坛的基本状态,实现了论坛的群体传播,同时论坛也研发了站内短信,提供论坛好友站内一对一交流的通道。此外论坛版主对热帖的推荐和置顶、制作的热帖排行,也可以看做是一种间接的大众传播模式。网络论坛的“可写”和“传播”特性,既集中了多种传播模式,满足用户多类型交流的需求,又产生了聚合内容与用户,并实现内容与内容、内容与用户之间能量转换的价值。BBS论坛允许各种思想、言论、价值观在上面自由发布和流行,如同一个自由市场,让人们在比较和鉴别中认识自我、了解他人。用户是民,需求是意,普通的网民有机会在各种BBS论坛上,通过各种意见、观点进行自由辩论和竞争,而非权力赐予,获得沟通交流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满足。
      越来越多的网民纷纷用论坛来实现人际交流、表达诉求。每一个民众都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或事件发表观点,并得到其他人对于此观点的态度和意见,通过个人意识在传播中不断与其他人的意见交融,并不断堆集,便形成了共同的意见。在没有传统媒体的引导下,民众可以充分行使各自的话语权,而在聚焦大量网民用户的网络互动应用——BBS论坛上开始展现出汇集用户民意的“网络舆论”和“第五种权力”。根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统计,2009年77件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中,有23件都是在网络论坛上率先被曝光的。从2003年的“孙志刚案”开始,一连串的热点话题如 “重庆钉子户事件”、“山西‘黑砖窑’事件”、“华南虎照片案”、“罗彩霞冒名顶替案”等,都因网络论坛的参与、推动而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后续Web 2.0浪潮的兴起,即时通信、SNS社交等更多的互联网互动技术和模式开始涌现,但BBS论坛作为满足用户互动需求的一种基本应用形式并没有消亡,而是依然作为用户使用较普遍的互动工具之一,继续不断发展。随着网民在简单易用的网络社区中交流越来越频繁,BBS论坛成为大众网民在线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CNNIC(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于2008年发布的《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网络社区中的论坛/BBS使用率为38.8%,用户规模达到9822万人,在网络应用中排名第九;在CNNIC于2011年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网络社区中的论坛/BBS使用率依然占到为32.4%。


本文节选自《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一书。
《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浪潮揭秘:与中国五亿网民互为影响的互联网》一书已由电子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Mull He编著。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