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如何运用古代兵法于现代企业竞争?

[复制链接] 15
回复
205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4-7-7 17:24: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毫无疑问,古代兵法的一些原理是可以运用于指导现代企业竞争的。

我以孙子兵法十三篇为例,谈谈自己的认识,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望大家积极参与、相互启发、一起进步!

计篇:“计”是比较的意思。孙子强调,应该先“计”后战,通过“道、天、地、将、法”五要素七个方面的考察(校之以计而索其情),预先“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在宏观上有胜利可能的基础上,“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即发挥将帅的主观能动性,“因利制权”,行以“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为核心思想的“诡道”。

可以说,这是孙子兵法提纲挈领的一篇,它强调了战争取得胜利的两个基点——实力跟权谋。现代企业竞争也是一样:没有实力(包括技术、人才、机器设备、充足的现金流等等)不行;有了实力,不懂得策略性的运用、让其最大限度地被利用起来也不行。

至于“道、天、地、将、法”如何对应于企业运营中的概念,我的看法是:道——文化;天——企业宏观政经环境;地——目标市场位势;将——人本;法——流程。

作战篇:为尽可能减少战争对国力的巨大消耗,孙子提出了几点战略主张,一,“兵以拙速”;二,“因粮于敌”;三,”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以期”胜敌而益强“。

实际上,这三点同样能够移植到企业竞争上来——竞争时快速行动、在自己并不擅长的价值链环节与专业公司结成战略同盟、将注意力只放在能够快速带来现金回报的项目。或者不妨理解为竞争成本控制的妙方。

谋攻篇:谋攻,即谋划攻敌之道。孙子提出了四种战胜敌人的策略,并给出了自己的评价“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它们分别可看作企业竞争领域内的价值创新、战略合作、差异化竞争、同质竞争。

形篇:形,是指军事实力。孙子强调”先胜而后求战“,不打无把握之仗,不战则已,战则必胜,如果不能做到这点,”不可胜者“,则”守也“,即要”修道保法“,持重待机。也可以说孙子的行事风格极其稳健。竞争也当如此,内部管理基础、资金实力、人才储备、市场调查等等没跟上来之前,是不适合盲目拓展新事业的。

势篇:孙子认为”战势不过奇正“,”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企业运营的过程也应遵循”正合奇胜“的原则,即一方面要稳定现有事业、项目,另一方面要不断拓展新事业、新项目,自觉超越自我,新事业不断变为老事业,老事业又变成新事业,循环往复,所谓”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

虚实篇:避实击虚是兵法要义,同样是企业竞争方向选择的根本原则。

军争篇:孙子在这篇讲到了两军相对而争利时应做到“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这六句话可以缩略为两句话“始如处女,动如脱兔”。其实这也完全适用于指导企业如何把握竞争机会,不是吗?企业在准备抓住一个市场机会时,首先应该做充分的市场调查和信息搜集工作,以便决策;而在决策作出之后,则应迅疾行动,在对手尚未反应过来之前即推出新品、抢占市场。

九变篇:企业经营应克服盲目多元化的趋向,因为”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而且一线事业部的主管对于总部的错误决定也应抵制,”君命有所不受“。另外,企业在采取进攻行动之后,应积极防御,通过构筑进入壁垒等措施来保障企业利益和地位。所谓”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还有,企业在做任何决策时均应兼思利害,”杂于利,则务可信;杂于害,则患可解“,企业应有风险意识。

行军篇:这篇谈到了所有组织通用的御众之法,即”令之以文,齐之以武“,也就是制度管理和人本关怀并举。

地形、九地略

火攻篇:孙子在这里总结了战国时期新出现的一种战术即火攻的规律和应用特点、条件,体现的是一种及时吸收新知的精神。企业也应不断学习,成为学习型组织,才能应对当今动荡的生存环境。举例来说,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已是无所不在,每家企业均应构建自己的信息平台,以提升企业竞争力,张瑞敏说得好”不触网,就死亡“。

用间篇:这骗可以用在企业竞争信息管理上面。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4-7-8 20:12:55 | 只看该作者

大家持观望态度?

顶一下先:)

板凳
发表于 2004-7-8 20:45:26 | 只看该作者

好!

4
发表于 2004-7-8 20:50:37 | 只看该作者

看看现在的管理书籍,特别是一些畅销书,往往是把系统的管理科学割裂开来,就某一点论证半天,给人的感觉往往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还是孙子兵法这样巨著是真正系统全面,希望能够多看到这样的帖子!

5
发表于 2004-7-8 21:13:59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一下个人的看法:

兵法上讲的大都是用于敌对双方作战的原则和方法,这些理论的应用对象是“双方你死我活”的关系。可以肯定,兵法上的战略原则、战术技巧在商场上是可以借签的,借签之处也只能在指挥者的战争哲学、统筹原则等方面。至于如何在作战中将对手至于死地等具体方法虽然也可借鉴,但总的来说并不是对每个企业用处都很大。但如果在同一行业内部,想与排位第一的竞争对手较量,也还是用得到的。

现在的市场条件下的竞争,强调合作,强调共赢。如果一个企业把所有的企业都当作战场上的敌人来看待,势必造成只为个人利益而不顾别人的利益,结果是自已断了自已的发展后路。如果一个企业不把自己放在一个大的产业链上去看,也就谈不上供应链,价值链了。实际上,企业经营发展都离不开环境的,必须创造不利于企业发展的良好的外部环境。

实际上,我认为,读兵书不如读史书,我们的祖先有许多优秀的思想可以在企业管理中运用。特别是企业老总,如果多读点哲学、史学方面的东西是很有意义的。

以上只是个人的一点体会和看法,不一定成熟。供参考。请大家多发表意见。

6
发表于 2004-7-8 21:17:28 | 只看该作者
对不起,上面有一个错字,应该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良好的外部环境”。
7
 楼主| 发表于 2004-7-9 20:48:47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发表多发表点看法啊!

拜托:)

8
发表于 2004-7-10 02:18:15 | 只看该作者

非常好。

可惜,除了同意外我没有其他可以说的

争论余地不大

9
发表于 2004-7-10 08:46:34 | 只看该作者

偶对兵书,史书都了解甚少啊!

不过偶也不是老总!

呵呵!

10
发表于 2004-7-10 16:22:31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孙子兵法是本什么样子的书?真的很难定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其中有多少理论和现在管理学的思想相一致,就看每个人对这些理论的理解和认识了。可惜我目前的积累太浅薄了,总结不出这些观点。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