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道是怎么搞的,这世界偏偏就这么奇怪,人们往往会对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常识反而并不去刻意了解太多,譬如说,一个煤球有几个孔?一把普通的伞有几个边?如果说前者是由于人们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已经用各种燃气取代了煤球,所以就不太清楚了,这我还可以相信;那么直到如今人们仍离不了伞,但若一下子问你一个普通的伞(暂不论那些奇形怪状的广告伞)是正几边形,你往往会迟疑半晌并且还不一定能说得出。我决不是懵你,不信你可以暗地问问你自己(明着问别人会被人笑话的)。 今天我就为大家带来一个可能仍然有很多人不甚了了的常识,那就是:随着“西风东渐”的盛行,在生活质量日益提高的今天,几乎每个人都会随意地喝上一杯可乐。但我现在问你:“你在‘谈笑间’消费一杯可乐的时候,可曾想过它赚了你多少钱?”换句话来说就是:“它的利润率有多大?”怎么样,你可能没有想过,也可能并没有太在意。那么,现在我就来帮你算这笔帐。——引子 这是一个发生在我身上的真实的故事。当时是2000年4月,西安。
我的朋友是一家国际知名的可乐公司的业务员,由于4月份在陕西省体育场要举行一次陕西国力队对南方某著名强队的甲B足球赛,便央求我帮他找几个临时的可乐促销员,并让我带着自己拉的促销队伍亲自上场督阵,他对我们许出了一个优厚的条件,就是可乐随便喝,并且我和促销队伍都可以免票进场并在空闲时观看比赛实况,这对从未亲临现场观看球赛的我和我后来找的一帮临时促销员来说,可乐随便喝倒是无所谓,但可以亲临现场看球无疑是一股强大的号召力。所以就很轻松地组建了一支由我挂帅、8个队员配合的临时突击“促销劲旅”。于是大家就浩浩荡荡地开展了一场如火如荼的现场促销。
正是这一次机会,我才真正地了解了散装可乐的纸杯零打机。这次一共出动了8台纸杯零打机,当然该可乐公司也出动了8个业务员,做到“人手一机”,他们两人两机为一组,分别处在体育场周围椭圆形大厅的四个角。我带过去的8个促销员便分别充当他们每一个人的副手,而我就对自己带来的人进行统一协调。也正是这一特殊身份,才使我在8台零打机之间奔走的时候得以了解更多。
在开赛前的准备阶段,球迷都尚未进场,他们便抓紧布置现场,并说做好充分准备,球迷一进来就可以卖,再说到球迷都进来了就不好布置了。只见他们每人拿出一条橡皮软管,把大厅里消防用的自来水管直接引下来,连接上一个他们称作压缩机的东西,然后就直接连到了纸杯零打机上。他们说这便是我们日常喝的纸杯散装可乐的水源。然后,再把一个他们称作内装“主剂”的10升钢瓶连接到零打机下面的“柜子”里,还有一个用来产生“碳酸气”的装置也连接上去。这样不到10分钟时间,一台纸杯可乐零打机就组装完毕。接下来就只须再试着打上几杯,如有充满碳酸气的可乐从出口处流出,便一切都大功告成了。
在球迷进场后和球赛的中途,可乐的销售场景完全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并一点都不过分。(这里还要补充说明一点:当地警方为了最大可能地防止球迷闹事,便做了如下规定——“为了避免有个别足球流氓在比赛过程中向赛场抛物滋事,所有密封的饮料如瓶装纯净水和听装可乐等一律不许带入赛场。所有球迷在进场时都要由专人搜身,没有违规才能放行。”所以,纸杯装的可乐便成了赛场上的新宠。)特别是在中场休息时间,近乎疯狂的球迷一下子聚拢过来买可乐,一方面是嗓子都快喊哑了确实口渴,另一方面也是出来找个对象发泄一下看球赛的五味情感。于是乎摩肩接踵、层层叠叠地压了过来。刚开始他们的业务员收了钱后还拿着纸杯为大家去打,后来干脆每收五块钱就发一个纸杯,由球迷自己去打。而我找来的一帮突击促销员便只是用一只剪去了底的纯净水塑料瓶为球迷加冰,有的球迷口渴得直叫“多加点冰”,有的甚至就干脆自己伸手去抓。现场一片狼藉,好不热闹,有几次都险些把桌子挤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