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三打终端

[复制链接] 3
回复
121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4-2-25 17:3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刊记者/

小马是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去赴任的。因为他知道,像这样一个没有知名度的食品企业开拓新的区域市场的难度。

以往的经验告诉他,在一个新的区域市场寻找经销商是非常被动的,厂家要承担很大的渠道风险。

要掌握主动权,就必须改变以前“我去找经销商”的被动方式,而让“经销商来找我”。

但是,怎样才能做到“让经销商来找我”?经过一番思考和调研,小马决定从启动终端市场入手。

要把终端市场做起来,首先要解决产品进入超市的问题。在与超市接触后,小马发现超市并不是你想进就进得了的。

小马算了一下,如果只选择3个品种,集中进入一些主要的超市,进场费、上架费、店庆费等等,加起来一年没有20多万拿不下来,而且一些大型超市每年都要求厂家交一大笔费用。不仅如此,一些大型超市对进场产品实行“末位淘汰制度”,试销5个月,如果在同类产品的销量上排名最后就撤柜,所交的各种费用也不退。

小马倒吸一口凉气。公司只同意投入20万,如果用这笔钱交进场费,就没钱做宣传和做促销;而不做宣传促销,产品就是进了场也不一定卖得好;产品卖得不好,弄不好就要被卖场撤柜,那交的一大笔钱岂不又打了水漂?如果用这笔钱来做宣传和促销,但超市里又没有货,做了不也是白做?

怎么办?小马对目前的状况做了冷静的分析。如果在这种完全被动的情况下,一家家与超市谈判,自己没有任何筹码,肯定是送上门去被“宰”。要想不被“宰”,就必须改变目前的被动局面。

要采取怎样的策略才能化被动为主动呢?怎么才能规避或减少进店费?小马经过一番研究和调查,制定了一整套针对零售商的策略。

小马把零售超市分为3类:C类超市是社区小型超市,虽然这些超市也收进场费,但毕竟底气不足,稍讲策略估计就能拿下来,对于这类超市要争取不交一分钱进场费;B类超市是稍大一些、有点规模的中型超市,只要给予大量的宣传与促销支持,有可能不交或少交进场费;A类超市是当地最大的超市,最难谈判,如果没有一点谈判的筹码,厂家不“脱层皮”才怪呢。对于A类超市,先绕开它,然后慢慢布局造势,逐步积蓄力量,待时机成熟再来拿下这块硬骨头。

这就是小马制定的“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

小马决定先从C类超市取得突破,不求一步到位,只须一步步滚雪球似地打开局面。针对这3种超市制定3种不同的策略,分别是:先打后谈、以打促谈和围而不谈。

小马这里所谓的“打”,意思是指通过采取一些有策略的行动来造势布局,营造有利于自己的态势,从而改变自己的被动地位,在与超市的心理战中取得主动地位。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4-2-25 17:35:00 | 只看该作者

先打后谈

步骤一:免费赠送

为了突破C类超市零售商的心理防线,小马采取了“先打后谈”的策略,即先不谈买卖、不谈产品,对零售商无所求,只沟通感情、密切关系,当与零售商成为朋友时,产品进场的问题就自然解决了。

小马精心挑选了50个社区超市,被挑选的超市一般地理位置都较好,50个超市均匀分布,基本上覆盖了整个城市。然后,小马要公司为每个超市专门定做一批特别漂亮精致的购物袋,购物袋印上超市的名字和自己产品的广告,既可用做购物袋,超市也可把它作为礼品送给顾客。50家超市就制作了50种购物袋,然后一一免费赠送给这些超市。

但要零售商放心接受赠送,就必须找个充足的理由。小马的理由是,借助食品袋上的广告对消费者做些宣传。因不与超市谈产品的事,对超市零售商无所求,零售商也就没有什么戒备心理。同时,超市也很高兴,虽说是厂家自己为了做宣传,但毕竟是专门为自己定做的。如此,一下子就拉近了双方之间的距离。

步骤二:向您请教

一周后,小马又向50个超市发放一张“向您请教”的请教问卷和一本介绍产品的宣传手册,尊称这些零售商为“老师”,向他们请教:厂家要怎么做才能让消费者尽快接受这个产品;对于这种产品来说,采用哪些促销手段比较有效等等。

“向您请教”的活动可谓一举多得。其一,让超市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尊重;其二,通过请教,使超市主动地了解产品;其三,小马也确实收到很多有价值的建议和信息。

与此同时,消费者看了食品袋上的产品广告后,零星的到店里询问产品。于是,有些零售商给小马打电话,想谈卖产品的事,至于“进场费”嘛,可以商量。而小马还是坚持不谈卖产品的事,就推托说公司的货还没到,这事等货到了后再说吧。

步骤三:招聘“空姐”

紧接着,小马别出心裁地推出一个招聘“空姐”的活动。小马并不是要招聘真正的“空姐”,而是要有空姐般身材、有空姐般容貌、有空姐般素质和有空姐般服务的导购促销员,组建一支“空姐促销队”。

怎么招?小马又布了一个局。他把报名点设在这50个超市,委托超市零售商代为招聘,在每个超市的店门口悬挂了一幅“招聘空姐”的彩色横幅,并竖起一块制作精美的大型广告牌,上面有招聘活动的详细介绍。同时,在超市所在社区,发放招聘“空姐”的彩色宣传单,张贴统一印制的海报。

招聘空姐?这可是一件天大的新鲜事,一下子就在整个社区成了热门话题,报名的人络绎不绝,询问产品的消费者也越来越多。小马花重金请了一个真正的空姐,对这些报名者进行训练。经过面试、笔试,选拔了一批,然后又进行了严格的形体训练、礼仪训练、服务训练。最后,让50个超市老板组成“评委团”,从中挑选最优秀的。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零售商们既高兴又着急,高兴的是自己的超市一下成了社区的“明星店”,从未引起过如此多的人注意,而着急的是厂家的货怎么还没有到?有些性子急一点的老板,追看小马问:“都这个时候了,还没有看到产品,你们厂家是不是有毛病?

小马心中窃喜,“打”得差不多了,到了该“谈”的时候了。结果不用说,什么“进场费”、“上架费”一分钱都没花。而且小马趁势以点带面,轻而易举地攻克了其他C类超市,产品迅速铺货到位,“先打后谈”的策略取得了很好的战果。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4-2-25 17:35:00 | 只看该作者

以打促谈

成功突破C类超市后,有了前面制造的一些影响做基础,小马迅速找B类超市谈判,有少部分B类超市已看好这个产品,以很优惠的条件就进入了。而大部分B类超市仍持观望态度,不愿让步,双方仍然谈不拢。

针对这些谈不拢的B类超市,小马的策略是:不断地谈,同时边打边谈,以打促谈。

现在,小马手中掌握的武器是什么呢?就是已开发的C类零售网点和部分B类网点,小马以这些网点为依托,开展气氛热烈的现场宣传和促销活动,在这些已进入的超市内使产品热销起来,制造足够的局部影响,以此为“打”,来促成与B类超市的“谈”,“打”得越狠,就“谈”得越拢。

平时,小马就把“空姐”派到各主要超市导购。每到周末,小马就把“空姐促销队”分为几个组,身着漂亮、精神的“空姐装”,分别到事先精心挑选的超市,进行大型宣传和促销活动,各超市巡回进行,“空姐”所到之处,促销气氛热烈火爆。

不到两个月,B类零售超市的防线被突破,小马又以较优惠的条件进入了B类零售超市,然后又全力支持B类终端的宣传和促销活动。如此,雪球越滚越大,3个月后,80%的B类终端被小马一一攻破。

围而不谈

现在就剩下一家A类超市。从一开始,小马就决定不与其接触,因为谈也是白谈,还不如绕开它,不去碰它。所以,小马对A类终端的策略是不谈、不接触,只包围。

怎么包围?

一是不断地变着花样在其周围超市搞活动、搞促销。这已是小马的拿手好戏。

二是彻底启动终端市场。自从B类终端铺货到位后,公司的广告也跟上来了,空中的广告和地面的促销活动相配合,购买的消费者也就越来越多。

三是有针对性地采用一些小战术。在派送给消费者的产品宣传手册上,印有A类超市和其老总的宣传介绍,消费者肯定就认为这个卖场有此产品买,造成一些消费者不断到卖场询问。

但小马觉得这些措施力度还不够直接,要直接对A类超市施加影响,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其场地、借其人流,直接在A类超市的场外对消费者开展宣传和促销活动。但因小马的产品没有进场,如果产品不进场,就不能用其场地搞宣传促销;而不借其场地搞宣传促销来造声势,就无法对A类超市施加直接影响,产品就不能顺利进场。

小马用了一个月时间,来观察A类超市的场外宣传促销活动,发现有一家化妆品企业每到周末就打特价,而且每次降价幅度都很大。于是,小马与这家化妆品企业的销售主管商量,能不能把打特价损失的钱给小马,提供产品做赠品,而且,也不用每周请促销小姐,小马的“空姐促销队”每周末免费做宣传、做促销。这样的好事,谁还会说不行呢?更何况是颇有名气的“空姐促销队”来做宣传促销。

如此,每到周末,小马的“空姐促销队”就出现在A类超市的门口,借其场地大搞场外宣传促销活动。A类超市周末的人流量本来就大,特别是“空姐”一出场,促销场面就更加火爆热烈,真是里三层外三层,被围个水泄不通。尽管是为别人的产品做宣传,当然少不了对自己产品的宣传,并且消费者一看到“空姐”,就以为是小马的产品在做促销。就这样,产品还没进场,却直接在A类超市的门口搞起了活动。于是,不断有消费者到卖场内找小马的产品,令消费者奇怪的是,怎么这种产品只有送没有卖?

包围了两个月,那家A类超市终于主动打电话找到小马,问小马怎么还没来谈产品进场的事,还要他们到处找。时机终于到了,小马以只付出别人一半的代价进入这个A类卖场,因为前期已经做了这么多宣传,产品一进入此卖场就销得不错,小马也不用担心因卖得不好被撤柜了。

赛马代理

终端市场启动后,产品的销售前景看好,这时就有不少经销商要求做一级经销商,而且每个经销商都说自己实力如何如何强,并邀请小马到他们公司去考察。小马想,只有真正运作起来,才能看出经销商的商誉和实力。如何通过真正的市场运作来判断呢?小马想了一个策略:要做一级经销商,没问题,但必须先从二级经销商做起。如果做得好,再从中挑选一位“升级”为一级经销商。有些自称比较大的经销商,马上就不高兴了:哪个企业不是找我做一批?开什么玩笑?凭什么要我先做二批呢?凭什么要听你厂家的?

实际上,这是小马投下的一块“试金石”,借此先淘汰一些“店大欺客”的经销商。对于一个中小厂家来说,这些经销商是很难管理的,只会给市场的健康秩序造成隐患。这不,从一开始就表现出来了吗?

小马挑选了几个不大不小的经销商做二级经销商,制定好销售政策,并划分好各自的经销区域。大家试运作一段时间,平等竞争,“赛马”而不“相马”。一段时间后,谁的销量大,谁最遵守公司的销售政策,谁对零售终端的服务好,经综合考核后,从中挑选一个最好的经销商“升级”为一级经销商。同时,小马也预留了属于一级经销商的差价利润,谁最后“升级”为一级经销商,预留的利润就一分不少地返还给谁。

被选择做二级经销商的人也愿意,如果有机会“升级”为一批,那么只需从厂家手中接管现成的网络和市场,这是一个已做好的“蛋糕”摆在那里。如果不能升级为一批,还有自己的经销区域可以做。

为此,小马专门制定了一个“经销商综合评分考核表”,有10多项考核内容,用来考核市场运作期间经销商的各项工作,并且整个过程由这些二级经销商进行监督。

通过对经销商3个月的考核,从中挑选丁一位综合评分最高的经销商进行了“升级”,“升级”为一级经销商,大家也心服口服。同时,预留的属于一级经销商的差价利润,小马一分不少地返还给了这位经销商,经销商也从厂家手中把已建成的网络和市场接管了过来。

以前,小马总是被经销商“相马”,掌握了主动权,现在小马居然让经销商也“赛起马来”。

点评:中小企业在与经销商、超市打交道时,时常会遭遇上述情况,如何变被动为主动,这个案例生动地告诉了我们一个方法。倒过来做渠道,形成了公司营造有利态势从而掌握主动权的模式之一。《创业家》将继续关注中小企业寻求市场突破的新方法。

4
发表于 2008-3-3 22:36:00 | 只看该作者

老大这篇帖子受益匪浅啊

顶礼膜拜

做营销做到如此战略,不免为人叹为观止啊!~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