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项目都是房地产项目
最近下乡,坐公交车路过江苏盐城西南城乡结合部××新区时,只见沿宽敞大道东西绵延数十里南北伸展未知数的曾经的肥沃良田如今已经变成大开发的热土(天知道那些要死保的多少多少耕地红线是怎么划出来的,给人的感觉是土地开发到哪里,红线就画到哪里),但见这里一块工业集中区、那里一片汽车城,这边是某某风电、那边是某某纺织,这边是住宅楼成片崛起广告牌牛气哄哄“有人改变生活有人被生活改变”,那边是垃圾焚烧发电厂烟囱高高耸立向天喷吐二恶英……路边绿化带虽然尚未最终完成对空置地块以及农民住房等一切“落后”面貌的隔离屏蔽但养眼效果还不错。盐城作为二三线城市因为江苏沿海大开发而吸引了众多投资项目。正在欣赏车窗外的日新月异,突然,路边闪出“高新技术创研大厦”的牌子,正要感叹,又闪过“企业家大厦”牌子,面对如此这般动画片一样的幻觉,不禁若有所悟。如今圈地都是大手笔(一个项目动辄上千亩),开发都是高起点(动辄“国际”什么的),来路都是响名头(央企、民企大佬云集),忽悠都是升级版,就连你丫的炒房地产也需要名正言顺才能明目张胆。中国盖了那么多的科技中心、科研大楼什么的,全世界最大的建筑工地就在咱中国,搞了这么多年也未见什么了不得的高新科技创研出来,人们最常见的却是盖房子的劲头远远盖过了搞科研。高科技发展可是需要体制的阳光、机制的土壤、人才的集聚、市场的培育、产业链的整合以及长期的积累等等,也许还要加上点像苹果乔布斯那样的好运气,但这与我们普遍的急功近利创富不如抢钱快的实情不符因而总是难以见效。就在这条道上,某某据称是在加拿大还是什么地方上市的企业早已不知所踪,原来的厂房、办公楼转成了装潢材料市场,而这条道上的装璜材料市场如高力、大世界、红星美凯龙、金大洋、丰盛等等已经过度饱和;某某名牌什么的规模庞大的纺织企业正在资产贬值、微利和通胀之间徒劳挣扎……。实业难,创业苦,唯有房地产是时代主角搂钱英雄,房奴是狗熊,买不起房的人什么都不是。经过多年观察,很多很多各种名目的项目最终变成数不尽的楼堂馆所商铺门面出租房。某种意义上,所谓城建规划就是就是提前预谋布局房地产,所谓招商引资就是圈农民土地盖房建楼,所谓提升服务业就是就是为房地产开发多些配套多些花样(搞搞装璜-装饰城,卖卖汽车-汽车城,做做服装-服装城,倒倒农产品-农产品批发市场,等等),所谓加大教育投入就是把名校统统迁到新区附近制造“学区房”,所谓城市化就是房地产化……总之,一切围绕房地产,一切服务房地产。政府低价圈地是为了高价套现,房地产商高价拿地为了更高价卖房,投机客哄抬房价为了忽悠消费者,消费者掏出几代人积蓄买房是为了当上房奴加孩奴,勇当房奴孩奴是为了减少消费,减少消费是为了压低制造业正常利润,打击制造业是为了挤出现金流炒房炒股炒大蒜,农产品涨价是为了让政府有事做,股价上涨是为了从六千点跌到一千点,房价上涨是为了验证有一种牛逼会永恒。如果断言“所有的项目都是房地产项目”显然有失偏颇,更准确的说法也许应该是“绝大多数的项目最终都会变成房地产项目”。(天下口水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