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阿懒 - 

[原创]阿懒特别推荐《金融的逻辑(陈志武著)》

[复制链接] 26
回复
603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1
发表于 2010-1-31 03:08:35 | 只看该作者

金钱和效用的关系写的非常好,令人茅塞顿开。但里面的缺陷也不少。产生的原因一部分因为人的心理:当你执着于某观点的时候必定要拿出很多材料来支持观点成立,这时候你的眼界就被自己禁锢,看不到反面例证。

 

陈与郎相比,我认为陈虽然在中国出生长大却迷失在西方金融体系中,他的有些观点过于书本化教条化 从更深的层面来分析这些观点你会发现陈并没有看到中国到底需要什么金融体系。

例如 一个人买房子侵占亲人利益的说法,呵呵  地震中父母甘愿放弃自己的生命拯救孩子,父母为了孩子连生命都可以放弃,钱又算得了什么呢?

中国人尊祖宗、认姓氏,从儿子身上能够看到父亲的影子,父亲和儿子在一定意识上是生命的延续、继承、发扬、希望。孔子得到永生,他活了几千年,在人们心中,口中继续活下去。这就是信仰。基督教等耶稣系教义是 信我者得永生,不信我下地狱。信我之外不可有其他信仰。就是说你信了耶稣之后连自己的老祖宗都不可以去拜祭,这和中国人的祭祀习惯冲突,为了在中国传播教义不得不重新修改以适应中国国情。 金融理论也是一样,没有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通用的理论。

郎咸平,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金融学博士,曾经执教于多家知名的商学院,其中包括沃顿商学院、密歇根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纽约大学、芝加哥大学等,现任香港中文大学财务系讲座教授。郎咸平曾担任世界银行公司治理顾问,深交所公司治理顾问,亚洲开发银行的中国银行改革治理顾问,香港政府财经事务局公司治理项目顾问。

陈志武的履历能看出他从未走出象牙塔。没有实战经验很容易坐井观天。截至今日我身边的朋友没有一个人打算不给儿子买房子娶媳妇,让儿子贷款自力更生。大部分现在已经把儿子的房子准备好了。呵呵~

郎咸平可爱之处是他以身作则揭露顾雏军,这是每个人都看得到的行为。最大的优点是他能够和中小民营企业家充分交流,经济危机后工厂倒闭,老板们把工厂卖掉拿钱投资股市楼市必定推高两市价格,国企拿到贷款之后在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也不敢投入扩大生产干脆去买地保值,造就了地王国家队。这是郎咸平对两市的分析,同样对奢侈品销量逆市升高的看法,中国人不是太富有了,而是老板经营不下去觉得这些年赚钱太辛苦干脆不做实业享受生活。经济危机中奢侈品销量升高是因为中国人富有吗? 肯定不是。用老百姓和民营企业家的视角去体验去发现去研究他的眼睛长在手中。这警醒我们眼睛不能长在脑瓜顶,只能仰视平视不能往下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31 16:27:56编辑过]
22
发表于 2010-1-31 21:23:59 | 只看该作者
我最近也读了这本书,倒觉得不怎么样呢。书本身还好,但作为一个名教授,分量不够匹配,都是一些关于主要观点重复来去的文章。如果是单独发表在报纸上还可以,作为一本书而言,容量和诚意都不够。
23
发表于 2010-1-31 21:27:06 | 只看该作者

不过回rockorange,陈志武倒不是从没走出过象牙塔,他在美国的时候,操作过投资基金的。

 

我倒是觉得,很多中国知识分子,不是没走出象牙塔,而是太过走出象牙塔,哪怕是陈志武这样大部分时间在国外的,中国人读了书做了学问,总是要热衷于出来为某个利益集团说话,从而为自己谋得利益,或者是摆出姿态不为某个利益集团说话,而本质上其实也并无区别。缺乏西方国家独立知识分子的风骨。

24
 楼主| 发表于 2010-1-31 22:48:48 | 只看该作者

To rockorange兄:

我无意对此二人做对比,分优劣。

但不知是否还有谁能提供更好的、解释金融的逻辑的见解?

 

To sissibear MM:

陈志武的这本书的缺点确实如你所说,是报纸专栏的文章汇编再编辑,系统性不强,而且有一再罗嗦重复之嫌。希望他能写出更有分量的书来。

25
发表于 2010-1-31 23:04:02 | 只看该作者

是啊,我也有同感。二奶经济学家以偏概全对理论的解读是为主人服务的。呵呵 有一些出于好心但没有大智慧不小心被坏人利用的学者,其实更悲哀。像格林斯潘

当然,我们没有权利评判对错,只有历史能够剥开层层迷雾。

26
发表于 2010-2-1 02:36:49 | 只看该作者

阿懒兄:陈教授的理论没错,只是几条没有理论联系实际,并不是全盘否定。金融只是个工具,自然规律才有逻辑可言。呵呵 我经常犯错所以能够得到大家指正,同阿懒兄一样都希望探究问题的根本找到正确的工具。

 

个人觉得: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中国怎么办 时寒冰 这两本书不局限于金融工具涵盖了国内国际政治经济对金融政策的影响,书中引用了充足的数据来论证。值得一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2-2 1:38:22编辑过]
27
发表于 2010-5-17 00:27:51 | 只看该作者
这书特好! 以前一直在关注郎咸平 也知道一些与金融相关的知识  这本书让我对金融的知识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而且 这本书还讲述了许多历史知识 借助金融知识去阅读历史 另有一番感触!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