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同事向我请教如何克制情绪,处理好与同事,特别是与上司的关系;以下是我的看法。
壹 以下先引述《论语》5节,建议多读《论语》,三秦出版社 6元本的《论语》,通俗易懂。
1、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译文】我没有见过喜爱道德犹如喜爱美色的人。孔子认为,道德并不是像男人喜欢女色那样是人的一种本能活动,而是必须要靠自身的主观努力去追求的,其中也必然要付出一定的艰辛。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满口是讨人喜欢的花言巧语,满脸是讨人喜欢的伪善神色,这种人,仁德是不多的!
3、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
【译文】孔子在家乡,非常恭顺,好像不大会讲话的样子。
4、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译文】孔子在宗庙朝廷,他说话明白流畅,只是很恭顺。
5、(孔子)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 【注释】 (1)侃侃:说话理直气壮,不卑不亢,温和快乐的样子。 (2)訚訚:音yín,正直,和颜悦色而又能直言诤辩。 (3)踧踖:音cú jí,恭敬而不安的样子。 (4)与与:小心谨慎、威仪适中的样子。 【译文】孔子在上朝的时候,(国君还没有到来,)同下大夫说话,温和而快乐的样子;同上大夫说话,正直而公正的样子;国君已经来了,恭敬而心中不安的样子,但又仪态适中。
后三节记述了孔子在不同场合言行举止的不同表现。说明人的言行举止除了与身份相符之外,仍然要随着时间、场合的改变而及时做出调整,以便收放有度,进退自如。
贰 以下是我的见解:
俗话说“冲动是魔鬼”,七情六欲是人的本能,要靠道德的自我修养去控制,从而使自己变得内敛、成熟、沉着、冷静、有涵养。但这是要靠自身的主观努力去追求和修炼的,确实必然要付出一定的艰辛。一般来说,与善者相处较为容易做到,但要包容不善者,则很难了,但老子认为,只有能够做到“不善者吾亦善之”,才是真正的“德善”。同样,与脾气好的人相处容易做到,而要包容和理解脾气不好的人,就很难了,因此,若是一个人能与不好沟通的人也沟通得很好,那他就是沟通高手了。
善于处理工作中的各种人际关系,特别妥善处理好与上司的关系,这对一个人职业的发展是很重要的。阿谀奉承、溜须拍马,这是人所不齿的,有的人,特别是到公司的新人,很怕和上司沟通;有很多时候某种程度上是惧怕同事们说三道四,说自己和领导套近乎,拍马屁,从而影响自己在同事中的形象,影响自己的交际圈。其实不能说处理好和上司的关系,都要靠这种伎俩;也不能说与上司的关系处理好了,都用的是这种伎俩;因此,和上司沟通,只要方式得当,自己觉得问心无愧,是不需要害怕别人暂时的议论的,毕竟时间一长,你就会证明自己的。
尊敬是沟通的前提条件,只有建立在互相尊敬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获得成功的互相沟通;而且对别人的尊敬一定要是真心的,发自内心的,始终如一的;设身处地,你会喜欢和一个“笑面虎”产生比较深的交情吗,会进行融洽的沟通吗?肯定不会!因此,在和他沟通之前,无论你是多么的厌恶他,一定要找出对方的某些优点,使自己产生对他油然而生、发自内心的尊重。与同事是这样,与上司也是这样。比如碰到急性子的人,你要想这个人没有心机,胸无城府,他待人直率、真诚,有什么说什么,绝不藏着掖着,冲这一点我就应该尊敬他;碰到城府比较深的人,你就要想,这个人成熟稳重,从不乱说话,我应当尊敬他。因此,沟通过程包容心、同理心是非常重要的,对对方的了解和理解也一样很重要;这就叫以包容心、同理心交流,知彼解己沟通。舍身处地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对对方的出格举动和语言自然就能理解和接受了,自己的情绪也会得到缓解,对别人也会多一点谅解,所以说这是人际沟通的最基本的原则。
与同事的关系处理不好,会让你心情不爽,从而对工作产生厌烦的心理。与上司的关系处理不好,尤其会产生一种近乎绝望的烦闷心理,这个时候你从某种程度上失去一定的安全感,你会觉得你在目前的这个岗位的职业发展没有出路了,因此对工作就失去了信心。所以说,与同事、与上司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对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和应对工作中的困难(有时候是心理上的,有时候是实际的)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工作层次的人际关系,更应该小心地维系(注意,这里不是维持,维系既要小心谨慎,又要付出一定的努力)。而对别人的忍让和克制自己的情绪无疑是最有效的办法;千万不能争一时之气,破坏了同事之间本来很好的朋友友情。每当你气愤填膺的时候,你要尽量使自己冷静下来,心里要不停地对自己说,不要争一时之气,那是目光短浅、胸襟狭隘的人干的事情。
处理好工作中与同事、与上司的人际关系,对职业发展是有害无利的。你要不断地提醒自己:若是在基层的地位都无法处理好和同事、和上司之间的沟通关系,那日后如何与更高阶层的人士交往呢?一个人的格局要放大、放高、目光放长远一点,心胸要开阔一点。
但愿你能早日成为沟通高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23 19:26:12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