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是在30岁上下点,也经历了一些企业,开始被人称为经验丰富的一类人。
自己却很清楚,其实不管是管理学的理论还是管理的实践,其实都很欠缺。最关键的是,周围的人也和我一样,我们往往津津有味的谈论一些具体事务的处理,但是却百思不得其解其所以然。简单的打个比方,一个企业是少不了制度的,不管你手上有多少个模板,但是很难说明你对这些制度的生成有着足够的理解,它从哪里来,要向哪里去?那时候,基本上已经拟定过不少的制度,手上也有着年轻人羡慕的足够多的模板,甚至不用模板也已经是很清楚的能生造出新的制度来。但是,实在的说,并不是很清楚这些制度本身的意义,又或者说,为什么是这些制度而不是另外的,不清楚。外面的世界也一样,大把的人都饶有趣味的谈论管理,谈论着实用的管理经验,云云。偶然一天兴致所至的跟其中一个谈起,说你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回答,理论有什么用,实用的就是最好的——简单的粗暴的武断的管理理解充斥着整个世界,我只能自己寻找着自己期望的答案。
这样的情形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某天遇到贵人。因为涉及到好几个人,我不一一介绍了,只将相应一些有趣的对话写下来,希望有同感的人品味:
问:你对人力资源专业的学习主要是什么方向?
答:都有所涉足,但是对绩效和薪酬尤其感兴趣。
问:那你平时都看过什么书?针对薪酬和绩效都有哪些书?
答:比较杂。
问:都是谁写的?他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记不得了。
这其实是我当时应聘某企业的一对话,回来感觉很汗颜,因为实践经验丰富最终还是去那家企业,并由此开始学习。从《管理的实践》开始,逐步从管理学、流程管理、战略管理的书籍,一步步走来,才发现原来的思想的狭隘。中间少不得大量的学习讨论,思想一次次的击打。
简单的如一个模板的建立,一个职位说明书的拟定,复杂的如一个绩效考核方案的制定,一个业务主流程的梳理,原来每个枯燥的管理话题都有着来龙去脉,原来今天所谓的管理经验都是基础于一个个管理学大师的成果之上。而之前却一直以为管理只是对技巧的掌握,人情世故的练达,还有就是所谓“大局观”。
诚如马奇在其《组织》一书中所说,最令人惊奇的不是我们现在知道了以前不知道的事,而是我们忘却了以前就知道的事。管理绝对不是简单的玩弄下属的积极性的技巧,也不是左右平衡利益关系的砝码;管理既不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经验累积,也不是空中楼阁般的可望而不可即;管理是科学,是需要在正确理解产品、企业、行业后,深思熟虑后的一整套工作方式;管理是管理员工,管理企业,管理管理者。
接下来,终于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开始大量阅读经典典籍。从资本开始的《国富论》,到《科学管理原理》,到《组织》,甚至某天自己都发现和人力资源管理都已经是走很远了,但是不用怕,因为来的路我已经记下了。当有了管理学的基础,你发现专业方面的阅读,就更快更有效率了。不管是白金汉的《首先,打破一切常规》,还是安吉尼利的《绩效棱镜》,总之都能在著作中发现前人的足迹。
瓶颈,是因为无知,打破瓶颈,其实也在于求知。从今天开始,朋友,给自己一个有计划的读书计划,并执行它。别期待网上找到廉价的电子书,还是花少少钱,买回来,认真阅读,有条件的还可以找几个有共同志趣的朋友,一起研读。当然需要提醒的是,别看完就完,一本书起码可以让你因此作出一个模板,一个表格,并将它马上在你的公司执行,否则,思想不会凝结,没有深思熟虑,自然不会有真知灼见。
补记:总是很忙,前面写下后,很久都没有时间上来与大家一起分享,今天抽得点时间,起码给大家个结局。还是时间紧,少不得有虎头蛇尾之感,也只能先这样了。有时间大家可以坐下来一起分享。过年不回家,关门读书,期望年后能有时间和大家再话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