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座
今天早上上班的时候让了一次座,在被挤来挤去的过程中产生了些想法,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
说实话,我是不大愿意让座的,原因有三:
1.路程远,从我住的地方到公司要坐车1个半小时,至少,如果我让了就意味这我要站1个半小时。
2.环境差。武汉的公交,尤其是我坐的这趟596人是巨多的。没有座位就会和沙丁鱼罐头一样挤来挤去,尤其是我这样喜欢背个电脑包的。车内又热,还要防止小偷,一个半小时挤下来心情都坏的不行了。
3.私心。我承认我自私,一般情况不愿意让座给别热。今天那个老太太站了很久了,实在看不下去,所以让了,在这个过程中心里挣扎了很久,TMD,这里我骂句,为啥别人都不让。
就让座这事情我相信很多人都会碰到,尤其是现在这样的老龄化社会。但同时我也相信很多人也不愿意让的吧,大家应该都想舒舒服服的坐着吧,尤其是武汉这种人巨多的地方。那么问题来了,如何解决了?
我想这也是一种文化的塑造,就暂定为让座文化,我来分析下,按照文化的四个层次。
物质文化:车里标示:请让座,谢谢合作、老弱病残专座。司机喇叭里的提醒(请大家自觉让座)
行为文化:某个人的主动让座,比如我
制度文化:缺失,
精神文化:尊老爱幼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让座的毕竟是少数,所以我就定义为这个让座文化刚处于起步阶段,现在需要在3个方面进行补强,主要为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
1.制度文化而言,需要建立一种让座的制度机制,我今天想了一下,老弱病残坐的设置本来就是一个制度的载体,但并没有落实,所以我们需要规定老弱病残做只能由老弱病残来坐(昨天看了篇游记,据说台湾就是这样的),抢这个坐位的就要受到大家道德上的监督(目前我觉得只能如此);
2.精神文化方面,需要强化尊老爱幼这个核心思想,需要以各种途径加强宣传,让他更加清晰明确化。(至少我现在要想一下才知道让座是尊老爱幼)
3.行为文化,这个需要一个外力来进行促进,说白了就是搞一个活动或者一个机制,鼓励大家来让座倡导,比如前段时间10号公汽搞了一个每个让座的人都会收到一张爱心卡,我想这样就很好,可以鼓励让座,很可惜没有坚持下来。
没写完,待续,要吃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