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化学术推广专题(五):仿制药如何做学术fficeffice" />
医信横通 马宝琳
发表于《医药经济报》ffice:***arttags" />2009-7-16
有人觉得仿制药不需要做学术,跟随即可。有人觉得仿制药企业的学术做不过原研厂家,认命即可。我不同意。
仿制药一开始当然可以跟随,原研的开荒,仿制的捡麦穗,没有必要自己做学术,但是当跟随得差不多了,和原研的齐步走了,就没有什么可跟的了,这时候如果有实力就应该自己做学术了。
原研药大部分是是外企的,但即便如此,原研的产品也在中国做学术,也发表在中国的专业杂志上,也给中国的医生看,也给中国的患者吃,外企的员工也是中国人(顶多有1-2个外国人),甚至国外的研发总部可能还是中国的科学家,所以,为什么仿制药企业做学术就做不过原研厂家呢?区别无非两种,一是意识,二是投入。
那么仿制药如何做学术呢?很简单。
就把自己当成原研就可以了,先根据竞争情况、市场容量、产品特点综合分析,确定主攻科室,然后深入研究医学文献和当前临床治疗的方案和机会,在此基础上确定研究方向,得出合乎逻辑的假设,然后设计试验方案,组织临床试验,然后是论文发表,试验结果推广。这个过程表面上比较容易理解,顺利实现的关键点在于深厚的医学功底。
人们对这件事可能有两点担心:第一是这样不就等于给原研药做嫁衣吗?不是由跟随变成被跟随,成了冤大头了吗?这种担心大可不必,因为严谨的学术态度能够赢得专业医生的好感,让医生更信赖,另外就是谁先提出理论客户就认可谁,这是社会规律。仿制药缺的不是销售能力,而是专业能力,一旦专业能力上提高了,整体竞争力将大大超过某些原研药企业。第二个担心是,我的临床研究肯定能出来想要的结果吗?答案当然不一定。科研是客观的,但是这里面也有体现功力的地方,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就体现在科研方向的选择上,体现在试验设计的假设上,这个假设实际上是“道”,是对规律的前瞻性把握,先把握住了规律然后用试验来验证。所以符合规律的假设更容易被验证是正确的。反过来讲,如果得出的试验结果是对产品不利的,是不是就不好呢?也不是!一个产品不可能包治百病,用严谨的试验证实在一个治疗方向上没有效、并且大胆的承认,反而会让人们对产品在其他治疗方向上的疗效更信赖。我们大家看一看某些外企和国内企业的产品说明书,大部分外企的产品说明书写得非常详细,不良反应的描述非常精确,毫无遗漏,而且用的纸都是铜版纸;有些国内企业的产品说明书关于不良反应写得非常少,好像没有副作用一样,用纸也粗糙,是胶纸。结果呢?很多医生包括患者还是认为外企产品的质量好一些,有些外企产品除了问题,最严重的后果是产品“退市”,而有些国内企业的产品出了质量问题,最严重的后果是企业破产。
现在外企原研的脚步放慢,国内跟随的已经肩并肩,学术推广成了处方药营销的主旋律,到了仿制品独立自主的做学术,走自己的路的时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