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的这个话题选得非常好,这是许多奔三、奔四的人们既重视,但同时又漠视的矛盾问题。如果化简为繁、生动深刻、多角度多层面的阐述好这个话题,可能要写几本书才行。深入探讨这个话题,是一次对自身知识经验储备和战略规划力的检验,一次商业计划书式的检验,一次是否忠诚于自己人生的思想心态的检验。 在我们确定人生职业方向或目标之前,首先最重要的是忠诚于自己,聘请自己当老板,为自己做一份人生规划——为了自己的人生,做最重要的决策。
……
许多奔三、奔四的人,常常会问自己:“对目前的现状,感到满意吗?”“不,不满意,但是目前没有更多的选择,将来不知会怎么样?”内心深处,常常这样茫然无助的回答自己。因为茫然,所以恐惧,所以不敢尝试,不敢向前迈出一步。
许多人也许做过诸如公司战略规划、部门的工作计划、个人一月的工作计划……,但奇怪又有意思的是,几乎大多数人很少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一份计划!为何?源于人们的无知、懒惰、畏惧、依赖思想强。从人们的深层次心理来分析,就是人民大众在潜意识里、在生活工作路径习惯上,已经习惯于行动上被领导(虽然人们在思想精神上,都喜欢民主自由、幸福成功)。因为人们只要按照领导者指定的路线方针去做人行事,就一切OK了,人们喜欢坐等事情自然的发生。因为人们不用费神费力、承受各种未知的挑战与压力,即使现状不怎么令他满意。
其实,这是一种深具欺骗和自我毁灭效果的坏习惯。因为别人只对自己的事情感兴趣,对他们却不大感兴趣。而一个人只有自己依靠自己,自力更生,他才不会让自己失望,并能增加自己控制命运的机会。太多的人想改造这个世界,但没有人想改变自己。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企业聘请员工,支付报酬给员工,员工付出劳务,这是一宗简单合理、轻松有报酬但必须按时保质完成的交易与契约责任。同理,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人们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却因为没有人付钱给自己,没有明确清楚的时间、回报与责任压力,于是人们心安理得的对自己不负责任,回避自我职业生涯中茫然未知的风险与挑战问题。这一现象,就像“许多人对自己的死亡做好了安排,却对自己的一生毫无准备”一样的奇怪。
如果我们想踏踏实实地做一份事业或者达到某个目标的话,写一份计划书,它能迫使我们进行系统性、前瞻性、正反性的深入反思与总结。有些创意可能听起来很棒,但是当我们把所有的细节数据、成败得失的可能性写下来的时候,就会把自己的脑袋考糊了。对于踌躇满志的人们来说,要想避免“拍脑袋决定、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的“三拍工程”,最重要的是写出你的“人生目标《隆中对》”。
转一则哲理小故事:
唐太宗贞观年间,长安城一家磨房有一匹马和一头驴,马拉车驴推磨,相安为伍。贞观三年,这匹马被玄奘大师选中到印度取经。17年后,这匹马驮着经本回到长安会见驴朋友,谈起旅途经历,驴子大为惊异。马说:“我们走的距离大致相等,不同的只是你被蒙住眼睛转圈圈,我随玄奘大师有一个始终如一的目标和前进方向”。这个故事说明,智力相近的一群人为什么成就有天壤之别,职业生涯设计就是要让你设置一个奋斗方向和目标,然后始终如一地去做。 卡耐基曾对世界上一万个不同种族、年龄与性别的人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他发现,只有3%的人能够确定目标,并知道怎样才能把目标落实;而另外97%的人,要么根本没有目标,要么目标不明确,要么不知道怎样去实现目标。10年后,他对上述对象再一次进行调查的结果:调查样本的5%找不到了,95%的人还在。属于原来97%范围的人,除了年龄增长10岁外,在生活、工作、成就上几乎没有太大的起色,还是那么平常。而原来与众不同的3%,却在各自的领域里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功,他们10年前提出的目标,都不同程度地得以实现,并正在按照原来的目标走下去。 行为科学学家对目标设置有一个典型的测验:把同一个取样的人群分成甲组和乙组。告诉甲组“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什么时候停止有人会告诉你们,你们只管不停地走就行。”告诉乙组“沿着这条路一直走,每隔10公里有一个小界牌,每隔100公里有一个大界牌,走到第五个大界牌时停下。”实际测算结果:同样的取样和体力,乙组的效率是甲组的两倍以上。这就是有目标和没有目标的区别。 根据故事和科学论证,我们可以看出目标和方向是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必须要明确的,也是一个组织必须明确的。这就是职业生涯设计的核心,对我们将来在任何组织中做事都有用。而设计的好坏,取决于我们对这个社会的正确看法,取决于我们的爱好习惯、性格才能、文化价值观、发展战略观。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16 8:52:08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