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我常常翻看的书,这本书本身的结构也很合理。原书带的目录太粗略,专门重新做了一个目录,打印出来附在书上。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大纲如下:
1.图片版本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大纲_20090626.jpeg :
2.swf版本,直接点击打开 将mmap转为swf的方法参考下帖:
用MindManager制作的导图做演示的方法
http://bbs.21manager.com/dispbbs-222066-1.html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大纲_20090626.swf :打开附件
3.mmap版本,用MindManager打开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大纲_20090626.rar :[upload=rar]down10_0430.asp?ID=132399[/upload]
4.文字版本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目录.txt :[upload=txt]down10_0430.asp?ID=132383[/upload]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大纲 1 前言
1.1 变化的世界,不变的原则 1.1.1 恐惧感和不安全感 1.1.2 "我现在就想得到" 1.1.3 谴责和抱怨 1.1.4 绝望无助 1.1.5 缺乏人生平衡 1.1.6 "我的定位在哪儿" 1.1.7 渴望理解 1.1.8 冲突和分歧 1.1.9 个人的停滞不前
1.2 如何善用本书 1.2.1 你将收获什么
1.3 七个习惯的简要定义和框架图
2 第一部分 重新探索自我
2.1 第一章 由内而外全面造就自己 2.1.1 性格魅力与个人魅力孰重 2.1.2 光有技巧还不够 2.1.3 思维定式的力量 2.1.4 思维转换的力量 2.1.5 看法与做法 2.1.6 以原则为中心的思维定式 2.1.7 成长和改变的原则 2.1.8 问题在于我们看待问题的方式 2.1.9 新的思想水平
2.2 第二章 七个习惯——概论 2.2.1 "习惯"的定义 2.2.2 成熟模式图 2.2.3 “效能”的定义 2.2.4 三类资产 2.2.5 团体的产能
3 第二部分 个人领域的成功:从依赖到独立
3.1 第三章 习惯一:积极主动——个人愿景的原则 3.1.1 社会之镜 3.1.2 选择的自由——刺激和回应之间 3.1.3 "积极主动"的定义 3.1.4 采取主动 3.1.5 变被动为主动 3.1.6 聆听自己的语言 3.1.7 关注圈与影响圈 3.1.8 直接控制、间接控制和无法控制 3.1.9 扩大影响圈 3.1.10 "如果“和"我可以" 3.1.11 手杖的另一头——必然后果 3.1.12 做出承诺,信守承诺 3.1.13 积极主动:为期30天的试验 3.1.14 付诸行动
3.2 第四章 习惯二:以终为始——自我领导的原则 3.2.1 "以终为始"的定义 3.2.2 任何事物都需要两次创造 3.2.3 主动设计还是被动接受 3.2.4 领导与管理:两次创造 3.2.5 改写人生剧本:成为自己的第一次创造者 3.2.6 个人使命宣言 3.2.7 核心区 3.2.8 各种生活中心 3.2.8.1 以配偶为中心 3.2.8.2 以家庭为中心 3.2.8.3 以金钱为中心 3.2.8.4 以工作为中心 3.2.8.5 以名利为中心 3.2.8.6 以享乐为中心 3.2.8.7 以宗教为中心 3.2.8.8 以自我为中心 3.2.9 识别自己的生活中心 3.2.10 以原则为中心 3.2.11 撰写使命宣言并付诸实践 3.2.12 善用整个大脑 3.2.13 开发右脑的两个途径 3.2.13.1 拓宽思路 3.2.13.2 心灵演练与确认 3.2.14 确定角色和目标 3.2.15 家庭的使命宣言 3.2.16 组织的使命宣言 3.2.17 唯有参与,才有认同 3.2.18 付诸行动
3.3 第五章 习惯三: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则 3.3.1 独立意志:有效管理的先决条件 3.3.2 四代时间管理理论 3.3.3 第二象限 3.3.4 勇于说"不" 3.3.5 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到第二象限的活动上 3.3.6 第二象限工具 3.3.6.1 和谐一致 3.3.6.2 平衡功能 3.3.6.3 第二象限中心 3.3.6.4 以人为本 3.3.6.5 灵活变通 3.3.6.6 便于携带 3.3.6.7 确认角色 3.3.7 第二象限自我管理 3.3.7.1 选择目标 3.3.7.2 安排进度 3.3.7.3 每日调整 3.3.8 付诸实践 3.3.9 第四代时间管理方法的优点 3.3.10 高效能的秘诀——授权 3.3.11 指令型授权 3.3.12 责任型授权 3.3.12.1 预期成果 3.3.12.2 指导方针 3.3.12.3 可用资源 3.3.12.4 责任归属 3.3.12.5 明确奖惩 3.3.13 以第二象限为中心的思维定式 3.3.14 付诸行动
4 第三部分 公众领域的成功:从独立到互赖
4.1 第六章 人际关系的本质 4.1.1 认识你自己 4.1.2 情感银行账户 4.1.3 六种主要的投资方式 4.1.3.1 一、理解他人 4.1.3.2 二、注意小节 4.1.3.3 三、信守承诺 4.1.3.4 四、明确期望 4.1.3.5 五、正直诚信 4.1.3.6 六、提款时要诚心致歉 4.1.4 爱和生存的法则 4.1.5 问题等于机会 4.1.6 相互依赖的习惯 4.1.7 利人利己(双赢) 4.1.8 损人利己(赢/输)
4.2 第七章 习惯四:双赢思维——人际领导的原则 4.2.1 人际交往的六种模式 4.2.1.1 舍己为人(输/赢) 4.2.1.2 两败俱伤(输/输) 4.2.1.3 独善其身(赢) 4.2.1.4 好聚好散(无交易) 4.2.2 哪一种最好 4.2.3 不能双赢就好聚好散 4.2.4 双赢思维的五个方面 4.2.4.1 一、双赢人格 4.2.4.1.1 诚信 4.2.4.1.2 成熟 4.2.4.1.3 知足 4.2.4.2 二、双赢关系 4.2.4.3 三、双赢协议 4.2.4.3.1 双赢的管理培训 4.2.4.3.2 双赢绩效协议 4.2.4.4 四、双赢体系 4.2.4.5 五、双赢过程
4.3 第八章 习惯五:知彼解己——移情沟通的原则 4.3.1 人格与沟通 4.3.2 移情聆听 4.3.3 先诊断,后开方 4.3.4 四种自传式回应 4.3.5 理解与认识 4.3.6 再争取对方的理解 4.3.7 一对一沟通 4.3.8 付诸行动
4.4 第九章 习惯六:统合综效——创造性合作的原则 4.4.1 交流中的统合综效 4.4.2 课堂上的统合综效 4.4.3 商业领域的统合综效 4.4.4 统合综效和交流 4.4.5 寻求第三条道路 4.4.6 协作减效 4.4.7 尊重差异 4.4.8 力场分析 4.4.9 自然界是统合综效的最佳典范 4.4.10 付诸行动
5 第四部分 自我提升和完善
5.1 第十章 习惯七:不断更新——平衡的自我更新的原则 5.1.1 自我提升和完善的四个层面 5.1.2 身体层面 5.1.2.1 耐力 5.1.2.2 韧性 5.1.2.3 力量 5.1.3 精神层面 5.1.4 智力层面 5.1.5 社会/情感层面 5.1.6 改变他人 5.1.7 平衡更新 5.1.8 更新中的统合综效 5.1.9 螺旋式上升 5.1.10 付诸行动
5.2 第十一章 再次由内而外造就自己 5.2.1 代际传承 5.2.2 成为转型者
6 附录 6.1 一 你是哪种类型的人——生活中心面面观 6.2 二 第四代时间管理——高效能人士的一天 6.3 三 答读者问 6.3.1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出版后,考虑到您在此期间的经历,您会修改、添加或删除哪些内容? 6.3.2 该书出版以后,您又对七个习惯有了哪些顿悟? 6.3.2.1 1.理解原则与价值观的区别非常重要 6.3.2.2 2.从世界各地的读者的经历中,我看到了作为本书基础的原则的普遍性 6.3.2.3 3.我看到了七个习惯对于组织的意义,尽管从严格的技术意义上讲,组织并不具有任何习惯 6.3.2.4 4.你可以把任何一个习惯作为讲授所有七个习惯的开端,也可以在讲授一个习惯的时候引出其他六个习惯。 6.3.2.5 5.尽管七个习惯是一种自内而外的手段,但是,只有先把外界挑战作为开端,然后再采取自内而外的方法,这种手段才最为奏效。 6.3.2.6 6.相互依赖比独立还要难上10倍 6.3.2.7 7.前三个习惯完全可以用"做出承诺,信守诺言"这句话来概括,而接下来的三个习惯完全可以用"大家参与讨论,共同拟定解决方案"来概括。 6.3.2.8 8.七个习惯只是寥寥数字,但却是一种新的语言,这种新语言成为了一种密码,一种表述丰富内容的简洁方式。 6.3.2.9 9.正直是比忠诚更高层次的价值观。 6.3.2.10 10.对所有人来说,时间七个习惯都是一场长期的斗争。 6.3.3 您个人认为哪个习惯最难以付诸实践?习惯五 6.3.4 您是富兰克林柯维公司的副总裁,富兰克林柯维公司也遵循七个习惯吗? 6.3.5 为什么是七个习惯?为什么不是六个、八个、十个或十五个习惯?为什么"七"如此神圣? 6.3.6 声名远扬给您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6.3.7 如果一切从头来过,作为商人,您希望自己在哪件事情上采取不同的做法? 6.3.8 如果一切从头来过,作为家长,您希望自己在哪件事情上采取不同的做法? 6.3.9 技术将如何改变未来的企业? 6.3.10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在全球(其他国家/文化/年龄/性别中)大受欢迎,您是否感到吃惊? 6.3.11 您怎样把七个习惯教给年幼的孩子? 6.3.12 我的老板(配偶、子女、朋友等)确实需要七个习惯,您建议我怎样让他们阅读此书? 6.3.13 您的背景如何?您怎么会写这样一本书? 6.3.14 有些人声称自己掌握着真正的成功秘诀,您对此有何看法? 6.3.15 您真的谢顶吗?抑或是为了节省时间才剃了光头?
该贴来自群组:时间管理实践(FTF和GT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10 16:32:55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