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大多数人都开始怀念过去那拥有“美妙泡沫”的日子。那样难道不好吗:所有的东西都在上涨和上升、无论什么人都在轻而易举的变得富裕。众多在结构性产品中亏损且仍然持有的人们开始将他们的全部希望寄托在了泡沫的复兴—这样才能将他们从账面贫困中解救出来。所有人都将目光放在了中国令人激动的信贷增长数据上,想象一下,如果所有这些钱都进入股票和房地产市场的情况,可是,中国的银行们真如“功夫熊猫”般开始拯救世界了吗? 事实可能并不如你想象得那么美妙。正如我曾经说的,这些资金中的大部分被用来维持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平衡。投放给房地产开发商的信贷资金开始增长,抵押品是那些无法售出的房产。资金被用来对房屋进行打折出售,并置换到期的银行债务。银行系统资产负债表的膨胀,助推了实体经济部门资产负债的膨胀。在2008年12月到2009年3月的4个月间,银行新增贷款18%,达到5.4万亿人民币。企事业单位存款同期受制于恶化的销售情况,却出现了停滞:增长2.3万亿人民币,这些存款很可能是新增贷款转存所带来的。新增贷款和企事业单位存款之间3.1万亿的差额,则很可能正是从实体经济部门流出,进入其它经济领域的数量。 为什么企业借了钱又将它存回银行?首先,填平银行账户上的错综复杂的三角债占了其中一大部分。如果企业能够将那些已经开始打折的资产以100%的比例抵押出去获得贷款,他们当然愿意将这些贷款再转换成存款。第二,地方政府和企业担心信贷政策今后将会紧缩,因此,他们努力获取贷款:以现下的可以承受的成本换来资金,并储蓄起来以应付将来的支付需要。第三,在一些案例中,借贷的成本要低于存款利率,于是很多私人企业就在其中获得了套利的机会。 去掉这些“去而复返”的贷款之后。“真实”信贷增长平均在7750亿——这是仍然很高但不至于不能接受的数字。“真实”信贷额的很大一部分可能都用来支付工资欠款了,还有未知数量的一部分进入了股市。从3.1万亿元的信贷总量中去除这几部分之后,能够流动到实体经济的资金看起来似乎十分有限。 通过释放流动性来稳定经济是一种短期的解决办法,这并不能根治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中国以投资和出口为拉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到了转型之时。过去五年高速的出口增长率部分是由全球的经济泡沫推动的。泡沫破裂后,中国的出口正在趋于正常化。更重要的是,与世界其它国家水平相比,中国的基数太庞大了,因此它将来很难再继续高速发展。这表明,除非中国迅速找到一个新的发展模式,否则今后数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将会保持在较低水平上。 中国经济是靠出口驱动的。如果全球经济持续低迷—未来五年很可能会是这种情况,中国必须大幅改革以通过新的发展模式来取得较高的经济增长率。要达到这点,关键在于扩大居民需求。 然而,由于居民收入低、财富少,需求必然也低。因此除非这两点问题都得到了解决,不然振兴经济只是空谈。近十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努力刺激居民消费。 有两个政策能够迅速地改变当前情况。 第一,政府可以制定目标,将房价降低到每平方米1至1.5倍月工资的水平上。这个房价水平与国际相比并不低,而且能将居民财政压力减轻很多。当前,一个城市居住的青年想要结婚,家里整整三代人都要努力凑钱才能拿出首付。如此沉重的财政压力极大地削弱了家庭的消费能力。 中国政府完全有能力降低房价。因为五成以上的房屋销售成本都以土地成本和税费的方式缴纳给了国家。 第二,中国政府可以将其握有的上市国企股份分配给居民,这样就能够使每个人都成为市场经济的股东,从而保证未来数十年的稳定。 财富转移能够将居民消费的增长保持数年,这样一来就有了良好的劳动力市场和不断上涨的工资,从而进一步扩大消费。 虽然全球经济依然低迷,但中国有能力重获经济的高速发展。这需要实实在在的变革,需要时间。我认为很多人都希望能有个简单点儿的方法跳出当前的经济危机:大家都唱涨,投资者入市,然后一切就都能恢复了。但恐怕这次不一样。只有变革才能重见高增长率和牛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