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唐的“奥数”何时休? 赵本山当年的小品“相亲”中有句经典的台词:“这才是我的儿子,知道他老子总为啥事闹心”。在想到政府与百姓的关系的时候,不由得脑海中冒出了这句话。不是说老百姓是官员的衣食父母吗?我想,衡量其是否称职很重要的一条,就应该看其是否知道当今的老百姓总为啥事闹心。因为每个家庭都有孩子,都把子女教育当成家庭的头等大事,因此,如果罗列这些闹心事的话,中国教育的畸形状况一定可以名列前茅的。说起中国的教育来,的确可算是中国最大的黑色幽默了。教育被人们的重视程度在中国可以说是登峰造极了,但在很大程度上都在那里做着无用功。应试教育犹如一个深不可测的无底洞,将无数孩子、父母、家庭、社会的时间、精力、财富无情吞噬掉,形成一个令全民可叹而又无奈的恶性循环。说起罄竹难书的中国应试教育的弊端,相信每个人都可列举出几条罪状来,其中,奥数培训、竞赛体系的存在,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荒唐事例。 说起来,奥数的泛滥成灾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公害,不仅损害了青少年的休息与健康,让家庭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是完全违反教育规律的。这种重在解难题、怪题,所谓的“数学杂技”和高强度的集中训练,与提高数学素养毫不相干(正如会全套的脑筋急转弯并不意味着高智商);相反,只能扼杀和败坏儿童的学习兴趣,这正是许多中国孩子严重厌学的原因。其对少年儿童的摧残之烈,远甚于黄、毒、赌,远甚于网瘾网迷,说它祸国殃民毫不过分。青少年正被少数人的物欲所绑架,他们打着“智力开发”、“优质教育”、“培优”的美丽旗号,内外勾结,在谋取私己的暴利。如此荒诞的事情竟然能在我们国家堂而皇之地久盛不衰,实在令人百思不解啊。为什么这样大规模地戕害青少年的行为没人管。不是有《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吗?不是不许乱收费吗?不是有各地教育主管部门的三令五申吗?公安、城管都不管?妇联、关工委呢?究竟谁应该对此负责?前几天,《中国青年报》也报道了《奥数这海盗为何越剿越猖狂》,副标题是“让数学杂技在小学泛滥是政府监管失职”,可谓一言中的。有关部门有高考取消奥数加分的动静,引起一些人的质疑。在高中阶段,开展较深入的专业学习未尝不可;现在的主要问题是解放小学生,还小学生以健康的权利、休息的权利。这真的是非常高深、艰难、不可实现的目标吗? 奥数疯狂有着其深刻的“制度性”缘由。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高考惹出的祸。各地似乎都有一些高考加分的细则规定,赢得奥数竞赛的锦标可以获得一定的高考加分,这个指挥棒使得无数学子和家长铤而走险过钢丝,明明知道拿到这样锦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也还是要有病乱投医。再有就是各级教育部门官员的业绩观导向的盲目,我们的教育界的老师、校长、局长、厅长、主管教育的市长、省长,都以自己的学生拿到竞赛指标为荣,为重要的执政业绩,可怜的学生及其家长,就在这样的错误、荒唐的导向之下,耗费着有限的精力和财力去为之做嫁衣裳。此外,还有一个贪婪的利益链条在无形地发挥着其魔力,奥数的各式辅导教材、各色培训辅导班、各种层级的大小竞赛,无情地吸食着无数中国家长们辛苦挣来的血汗钱。这些无疑都是多年形成的制度化恶果,不知何时才能被根除掉。 中国的教育体制教育出来的孩子就跟机器模子里刻出来的,经过几年的死板的、高强度的学习,谋杀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就是为什么美国的孩子考试成绩不如中国的孩子,但创新能力却远远高于中国的孩子的原因。教育“科举制度”不改,教育的现状永远不会得到改善。最近,我国著名数学家杨乐先生等多位国内数学大师们,在接受记者调查采访时,历陈奥数热的种种弊端,大声呼吁希望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让奥数热降温,让数学教育健康发展。由于目前的奥数竞赛都与升学挂钩,许多地方举办奥数学校和奥数班,其目的一是学校为了吸引生源、二是为教师创收。这种奥数班不仅牵扯家长的大量精力,而且大大加重了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奥数或者说数学的强化训练,对数学学习是不是有利呢?其实未必。因为集中一段时间强化训练,它的目的不是说让同学进行系统的学习,认真思考,而是强行灌输给同学的是解决某些偏题的技巧。结果是同学们数学学习能力不仅无法提高,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也都削弱了,这对同学的全面发展不利,是一种变相的谋财害命啊。 实在无法理解我们的政府在这个问题上为何如此麻木?既然百姓们已经被所谓的奥数摧残到了如此的程度,有何道理还不下决心彻底根除这个毒瘤呢?如此得人心的好事,却得不到有关部门的共鸣实在令人费解,但愿这种疑惑能够早些解除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