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的印象 《奥美有情》中有不少篇幅介绍奥美办公室,一切都很熟悉。毕竟是自己身临其境的第一次,我有四点印象:三个“加”与一个小“减”。 第一个“加”-奥美比我想像的要有人情味。 奥美的前台都是些忙忙碌碌的邻家妹子,不像有些外企的前台小姐,美若天仙,冷若冰霜,好像他们这个岗位存在的唯一意义就是用英文与京腔拒绝别人。训练营安排了小休,有咖啡与饼干,还安排午饭,一天中一天西。 但给我印象深刻的还是位保洁员。这位北京大妈两次提醒我,外面“煮”的咖啡比里面“泡”的口味好。在一个文人扎堆、凭创意吃饭、非上就下的群体中,一位保洁员能真诚地相信自己的价值,不经意地流露出平等、随时愿帮助他人,这让人很感动。 北京大妈让我想起《奥美有情》书中的葛伯伯。眼见为实,这是一家“做的”与“写的”、“讲的”是一致的公司。 奥美毕竟是做广告,访问卡都设计得很有创意。不是冰冷的“访客证”,也不是虚伪的“贵宾卡”,而是一块红色的不干胶贴-“奥美朋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但人情味很浓。 庄淑芬女士的开场白让我们感到意外。她没讲理念、观点、工具与客套话,只是平淡地解释,这两天的授课老师都是奥美中坚力量,都是一些领域的资深专家…… 这就好像是看京剧,这帮票友到千里迢迢到你奥美是来看女主角-庄淑芬。而女主角的时间只有15分钟,扮的却是报幕员,赞扬B角、赞扬跑龙套的功底如何了得….女主角的人情味到让我们对这些群众演员充满期待。 从文案林女士、公关程女士的讲演中得知,两位女侠其实也不是“奥美原装”,一位是“奥美回锅”、一位是“奥美投诚”。其中的原因就是看中这是一家“有人情味”的公司。 第二个“加”-奥美比我想像的要真实一些 在我的印象中,这些老师都是些真实的人,既专业又谦虚。没有圈内的“大师”那样的炫耀、张扬与偏执。 宋董事长谦虚地提醒我们,奥美360度模型其实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为了方便内部沟通、与客户沟通用,千万不要因这些工具把头脑搞乱。钱总的讲演中,也经常提“从学术角度,我们是这样看的”…..如果你不同意,我们“欢迎讨论”。 奥美行动的余总是香港人,我见他抽的6元钱的中南海。我的不少客户是做卷烟的,对卷烟品牌异常敏感,现场做了一个调研。 他告诉我说,香港人多抽白色“万宝路”,到北京后,买的多是假的万宝路,于是就改抽“中南海”,这样就方便与北京同事打成一片。至于为什么不抽10元的5毫克“中南海”,他答复是“不值”。自己抽三四口就扔掉,6元的烟不心疼,10元的烟有点心疼。70元的“中华”由于是烤烟,口味不习惯,即使习惯也不会抽,因为那就是“烧钱”。 广告圈中抽“中南”已是一个趋势,我要将这个案例发给相关朋友,看能否做些事,改变这一趋势。 第三个“加”-奥美比我想像的要严谨 坦率地讲,这两天我所遇的并不属于那种“才气凌人”的人。只是在个别老师的个别时分,我才找到了自己想看到的广告人所特有的“灵气”。说她们是“咨询顾问”人,我更有把握一些。 这里没有一般广告公司的乱,办公区与会议区的分工,外人不能随便进出;这里big idea被当作策略的手段而不是策略的本身;这里对CRM与对互联网形式的研究比我想像的要深入得多;这里还专门收购了一家市场调研公司来对终端指标的监控……当然,奥美毕竟是一个家用右脑的公司,在行业直觉上,在终端指标的拿捏上,明显有一些“可以讨论”的痕迹。 当然,这已经是很不简单了。毕竟,这家公司的创始人是推崇盖洛普博士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