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不写东西了,原因是忙。这种忙不是托辞,也不是他人加给我的,又并非来自工作,只是发自内心的责任使然。我觉得自己还是需要学习些务实的东西来充实自己,以使在青春渐逝的惶惑中能够感到些理性的踏实。于是,我决定来学习一点编程技术。 然而若自己天天沉浸在那些条件判断式代码的枯燥中而不得其果时,我还是会选择一些放松的活动,比如看一部电影,或是听听喜欢的音乐,翻几页书,这样我觉得会让人从繁芜的疲惫中缓释出一些生活的真味来。等轻松漫过了自己的趾尖发梢,滤去余倦,再回头进入那个唯理性的世界去摸索一番。 几个月下来,小有所获,不禁要在蜗壳里卖弄一番,只说得伊人心动,做仰慕状:“老公,你也教我编程吧!”我搜索书架,找出一本递过:“这本不错,适合门外级别的人看!”她看了下书名,皱眉:这是沈从文先生的名作——《边城》。 这样两个名称读音上的巧合很有意思,此《边城》非彼编程也,但各有各的味道,她当然也不会放过。从此枕下两本书,就寝前各自翻阅,品滋尝味。睡前脑中的印记因是这书中的文字的趣味各异,大概两人的梦境也因此有大的不同吧…… 少年时代就知道自己愚钝,原因是那些掰讲不清条条框框让我常常汗颜不已,我于是叹一声:何不早生一千年,纵是不逢豪唐,居于婉宋也好。或许我这个不谙事理的木头,在那时也会活出一份自己的荣光呢!
这想法太不务实,马上就被自己否定了。因为不用物理或是化学的方法显示不能造出时光穿梭机来,这刚好是我的弱项。看来只能梦回唐宋,吟哦而叹:“忆昔开元盛世日,天下朋友皆胶漆……” 退而求其次,如果在当下的世界里找到世外桃源,也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我曾经以为这个桃源在苏格兰,因为这里出产悠意入骨的风笛和Méav那空灵如天使一般的声音,但浏览这个桃源需要我能够出国才能享受得到,也只能断了这个臆想…… 十数年前,读了《边城》,发现那里其实倒是真实的桃源之地,地理位置上也不是远得让我不敢解囊,真是一个好的所在。一杆笔下,描的是湘西风情,崇山媚水里的男男女女们,有喜有愁,过着恬淡无争不是传奇的生活,因了他的墨迹的描摹,让我几度心生向往。 也许,人对于活在当下这种陈辞都会生出一些倦怠,心灵上更渴望能融入到某个想像的完美空间里,那个地方或许就是边城。那座边城的疆界,不知是不是心域的边界呢?遗憾的是,一个人如果忙得永远不能给自己个假期,又该去哪里寻觅自己的桃源? 而更多的时候,六感之外神游回来,还得面对眼下中规中矩的世界——这是个值得清醒的事实。
其实,你看这世界,已经是个程式化了的世界。人一从咿呀学语就步入学习编程的课堂,在这里会领悟到“如果……那么……”的神奇和必然,明白了“因为……所以……”的直接与关联,还有“必须……否则……”的专断与无奈。程序语言渗化入脑后,称之为毕业,才能够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然后开枝散叶。 这是规则与定律,活在这个世界就不得不去遵循。编程,不过是在制造规则,或是依了定律做事。这是严谨的,也是无味的,却又是不可或缺的。 然而,一万个人会有一万种生活方式。这种不同,应该是用心感受得到的不同。它也许不是存在于世理程序的规则之中的某个程式,或者就在心灵边城之中的某个领域的感悟不同。 而一边来学习编程,一边来遐想边城的风情,由是理性与感性因子的交织与碰撞,不知能生出些怎样的风味来:是理想与现实,本真与虚幻,或是平实与浪漫? 这是一种矛盾,也未必不是一种和谐。又或许,它们之间原无任何的关联,只因了我那不知是怎样错乱出的思维,引出这些无绪的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