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从1年多前,写了系列快速记忆的文章和推荐以后,一直没有稍具系统的东西和大家分享。 工作和生活的忙碌,使我无暇有整块的时间来整理自己的所思所想。 不过我还是一直为大多数年轻的朋友不读中国的经典,对中国文化的无知而焦虑。 其实不管是做人做事,做企业,这当中大多数的主要道理在古人的经典中早已涉及, 甚至是入木三分。 读经典就是带着虔诚的心读自己。 但愿我的分享能给大家一点点启迪,那将是我最大的安慰。 读经典,每个人有自己不同的体验,谈不上什么标准答案。 我的体会只谈个人的收获。敬请指正。 老子81章读书心得: 对老子真正有兴趣是从看汉武大帝之后,以前也读过很多遍. 不过总觉得晦涩难懂,离现实生活已经太遥远. 其实老子中的经典语录到处都是,信手拈来. 下面原文和翻译的版本从baidu上得到.仅供参考.该版本语言生动,翻译的重质而不重形, 是我认为翻译最好的一个。再此谨向梦贞致谢,如果他/她是原作者的话。
第一章感悟: 道,可道:谈谈概念 1 《老子》原文/简译·梦贞 第一章 众妙之门 --------------- 原文: 1、道,可道,非恒道;
1、道,可道,非恒道; 2、名,可名,非恒名。 3、无,名天地之始; 4、有,名万物之母。 5、故: 6、常无,欲以观其妙; 7、常有,欲以观其徼。 8、两者同出,异名同谓。 9、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简译:
简译: 1、道,可以复制之道,不是恒久之道;
1、道,可以复制之道,不是恒久之道; 2、名,可以宣示之名,不是恒久之名。 3、道是虚无的,存在于天地形成之始; 4、道是实有的,体现为万物衍生之母。 5、因此: 6、常在悟虚境界,可以捕获道之奥妙; 7、常用务实精神,可以把控道之范畴。 8、两者同出一颅,具有异曲同工之效。 9、坚持不懈的修炼,是打开一切奥妙的法门。 闲云心得: 看书如果没有带心来读,也许受害匪浅,不如不读. 老子的第一章最晦涩难懂,个人有个人不同的理解. 不过有一点大家是共识的,就是有些最深刻的道理也许是最浅显的. 可是你如果讲出来,大家却都不相信.或者你也讲不明白. 另外从哲学的层面看,又有什么事物或者道理可以用语言可以完全说清楚? 很难很难.就比如给陌生人介绍什么是椅子.怎么定义这个概念? 椅子是4条腿可以坐的东西,那老黄牛还是呢. 你补充说是无生命的.那床也4条腿呢. 你说有靠背的,那床也有啊,沙发也有啊. 还有椅子一定4条腿嘛?3条腿的没有吗?8条腿的也有,比如公园的长椅。 你说是木头做的?也有铁的阿。 你说是用来休息,工作,吃饭等的。那用来谈恋爱不行啊? 可见,一件本来如此简单的概念,要是真正说清楚就变得越来越复杂。 所以你看遍老子,才会发现,老子论道,其实不是说道是什么,都是在说道像什么, 道的属性如何?所以他开篇就说: 1、道,可道,非恒道; 2、名,可名,非恒名。 其实是给自己留了一手。虽然我是说道啊。可是那是不能够完全说清楚的。 6、常无,欲以观其妙; 7、常有,欲以观其徼。 8、两者同出,异名同谓。 虚实结合,才是学习的大道理。虚才能看到奥妙,重理论,实才能看到实际,重实践。 两者名字不一样,其实是为了一样的目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14 23:24:47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