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根本不存在所谓“专业不对口”,无论你过去学过什么,日后从事什么工作。两者都是协调一致的。关键在于:你是否选定自己真心喜爱的事业? 目前,“专业不对口”已成普遍现象,学得是平面设计,却做了推销员;学得是国际贸易,却做了文秘;学的是文学,却去卖医疗器械。。。。。。大多数人不得不把所学专业丢在一边,去做一份完全陌生的工作。据一些研究机构调查,60%以上大学毕业生在从事与他们所学专业不相同的工作,而在年轻白领中,专业“完全对口”者仅占17%。造成大面积专业不对口的原因比较复杂,首先当然是教育制度不太合理,其次是就业形势比较紧张。但这些国家大事不用你操心,你不妨考虑一下自己的前途问题:在此局面下,该如何面对? 在有的人看来,放下学习多年的专业去从事一项全新的工作,好比拿到大学文凭又退回去念高中一年级,心情难免不爽;又好比跟相恋多年的情侣分手,跟一个陌生人举行婚礼,心里难免会空落落的。不过,如果你回头想想以下几个问题,你的心情也许会不大一样。 第一个问题是,你最初的专业选择也许根本就是错的。当你考上大学填写志愿时,你可能是听了父母,老师的劝告,或者听了行家们的评估分析,才选定这个专业。但当时你对该专业一知半解,你所做出的选择未必真正符合你的志趣和天赋。走上社会后,跳出专业框架,选择一份更符合兴趣,更有利自我发展的职业,应该感到高兴才对。好比谈恋爱,你愿意跟已经没有感觉的老恋人在同床异梦中度过一生呢,还是重新找个真心爱人并“与之偕老”呢? 第二个问题是,专业无边界。任何学问,工作都没有明显的分界,如果有的话,只是人们在想象中限定的。好比学数学,你需要诗人的想象力和艺术家的创造力;学地理,你需要懂得相应的数学,化学和物理常识。工作也是如此,各项技能原本都是交叉在一起,哪有绝对专业分界呢?所以,只有学得不够的,没有学了无用的。即使找到专业不对口的工作,也不能说明你以前的功夫都白做了。 此外,学校的教育,主要是训练基本素养,如记忆力,想象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写作能力,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等等,素养上去了,做什么都不差。无论哪个科目,各类健身器材都是工具,只要身体强壮,干嘛都行,用不着扛着一台跑步机去做某项工作。 第三个问题是,改行不影响人生梦想的实现,相反,它离你的梦想也许更近了,极少数有人从事第一份工作就找准了自己的终生事业,因为找准自己的兴趣。确定自己最适合在哪个行业发展,原本是一道难题,需要不断尝试,检验才行。通常来讲。需要更换三次以上工作才知道自己应该把梦想栓在哪个地方。 在现实中,无数成功人士在择业时,抛开“专业不对口”的顾虑,进行了全新的选择。比尔·盖茨在哈佛大学修的是法律专业,他等不到毕业就跑出来做生意,还有更多的人,连大学的门都没有进过,却并不妨碍他们成为富豪,成为某一行业的专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根本不存在所谓“专业对不对口”,无论你过去学过什么,日后从事什么工作,两者都是协调一致的。关键在于,你是否选定了自己真心喜爱的事业? 当你的工作与所学专业不对口时 表现为:1.工作性质跟你的文凭完全不合拍。学校所学专业知识在工作中没有用武之地。 解决办法:1.打破专业设限。没有人规定你这辈子必须做什么,你这辈子做什么最重要的。 2.依从天赋。爱迪生说:“天才等于99%的汗水加1%的灵感”。但这只是他说的前半句话,后面的半句 话 一 直被人们忽略了;“那1%的灵感却比99%的汗水更珍贵”。某些灵性的东西,是无法替代的,也是很难通过学习而获得。汗水能使你做的更好,但你想做到顶尖,非有相应天赋不可。 3.个性相宜。找工作如同找对象,漂不漂亮很难成为爱情的保障,个性相合才有可能使你们和谐相处。 最好的不一定是适合自己的,适合自己的一定是最好的。 —————德容寄语 该贴来自群组:策划改变人生——行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