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如何使1+1>2 ?

[复制链接] 0
回复
941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8-4-7 16:47: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般来说,群体的总生产率至少要等于组织中各个个体生产率的总和。但是现实存在的社会惰性反对此观点。德国心理学家马克斯.林格尔曼通过对拉绳子任务的研究结果发现,群体规模的增大导致个体绩效向反方向变化。这与经济学中的“规模不经济”相得益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二:1,群体中的个体认为,其他成员没有竭尽全力,所以自己也不愿全力以赴;2,责任分散,群体结果无法归结为单个成员,没有足够的激励,导致成员不愿费力,即成员认为自己的贡献无法得到评测,无法得到验证时,导致效率降低。
 
那么,如何才能发挥团体的力量,是1+1>2呢?
 
团体做为一个整体而言,首先要有凝聚力,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齐心协力。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凝聚力用来说明组织内部结构及其雇员(包括管理人员)之间的吸附力。激发群体的凝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缩小群体规模;
2、鼓励成员们对群体目标达成共识;
3、增加成员们的相聚时间和机会;
4、提高群体地位,增加获得群体成员身份的难度;激励本群体成员与其他群体展开竞争,培养集体荣誉感;
5、对群体进行奖酬;
6、从时空上隔离不同群体。
 
团体中有不同的个体,就需要充分考虑到个体的特点和需求:
1、责任到人:工作分工要明确,具体事务要
2、任人维用:根据各人不同的特点分配不同的工作内容,充分发挥他的特长。
3、合理报酬:每个打工者都要生存,在工作的同时,也要有与工作内容、效率、工龄等因素对应的报酬分配。否则容易引起员工的心里不平,导致效率下降、离职等问题。
4、有效的群体标准:制定明确、有挑战性的工作目标,激励组织成员为了共同的目标奋斗。另外,作为一个群体,还需制定群体内共有的行为准则,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霍桑研究结果表明,群体对个人行为影响很大,制定合理的群体标准,对个体的引导、束缚、激励将起到比金钱更大的作用。
5、正确评价:对组织成员的付出、贡献有准确的评价
6、调动个体情绪:和谐融洽的环境可以稳固人心,互帮互助。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