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爱恋是寂寞的 ——读阎真长篇小说《因为女人》
吕志英 2001年,作为大学教授的阎真以创作《沧浪之水》蜚声文坛,六年后的今天,一部40万字的长篇小说《因为女人》横空出世,再一次吸引了读者的目光。这部重点写女人,准确地说是写年轻女人的爱情故事,少了些《沧浪之水》的厚重感,但也提出了一个沉甸甸的话题,就是在世人的物质欲望越来越膨胀的今天,女人如何追求自己的爱情?生活中到底还有没有纯粹的爱情? 《因为女人》的主人公柳依依曾是一个向往并追求美好爱情的大学生,她一直坚守着自身的纯洁,当发现深爱的男友背着她和别的女人有染的时候,她毅然选择分手,并企盼着再拥有一份暖人的爱恋。但残酷的现实粉碎了她的梦想。她周围的男人要么自身条件不足,难入她的“法眼”,要么是游戏爱情,一次次给她带来心灵的伤害。尤其在她毕业后,生存的艰难、人情的冷漠,使她遭遇了男人、金钱与欲望的重重围剿,左冲右撞不能突围。为了生存,也因为内心的那份虚荣与软弱,也因为始终找不到理想的爱情,她不得已委身于一个所谓的成功人士——电视台的一名记者,开始了被人包养的二奶生涯,走上了一条与自己美好愿意完全背离的路子,而最终发现,这条路更是一条死胡同。 应该说,柳依依的变化是在不知不觉当中的,由原来的清纯少女到最后的怨妇,既有她作为女人自身的生理弱势和心理弱点,同时也有万花筒一般的社会的侵蚀和污染。她所恋的男人将她的美梦一个个撕成碎片。在她最终和一个自己看不上眼的贫困男子结婚之后,岁月渐渐消磨了女人的青春和美丽的容颜,她的那位平凡的丈夫却随着阅历的增长及资产的增多也拥有了自己的情人,柳依依越来越找不到北,只能四顾茫然了。 《因为女人》用冷峻的笔调写出了男人和女人对爱情的不同心态,对现代男女关系剥裂得较为彻底,甚至说近乎“残忍”。它清醒地告诫女人,必须依靠自己的双手打造人生的蓝图,自强自立仍旧是女人立足于社会的不变法则,单纯以青春和美貌为资本,以依附男人为光荣,按照男性的要求打点自己的前程,最终逃脱不了落寞的命运。不管世事多冷酷,不管生活多无奈,女性都要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进而获得经济上的独立。精神的独立也许较经济的独立更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