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杜拜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第二大城市。20世紀50 年代,它還是阿拉伯灣一個樸素的海濱小鎮,到了 90年代以後,杜拜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摩天大樓在霍爾河畔奇跡般地崛起,讓人以為自己彷彿到了紐約。 像其它中東城市一樣,杜拜因石油而富庶。但對一個雄心勃勃想在新世紀大展身手的新城市來說,石油當然 不是全部。它打開了大門,大力發展旅遊業。由於擁有高素質的環境以及豐富多彩的文化(因為80%的人口 是外國人的緣故),到杜拜的旅游者以模特兒、藝術家、商人等高收入階層居多。在杜拜王儲的提議之下, 知名企業家Al Maktoum投資興建了美侖美奐的Burj Al-Arab 酒店。兩年多前,台灣賣的世界地圖上,還找 不到「杜拜」兩字;
但今天,全球超過23兆熱錢,已流進這個被譽為「新紐約」的機會之城。
因為堅信「當 第2 名會餓死」,
杜拜從毫無資源的荒漠小邦,10年來, GDP 總值成長230%,
其中,石油收入卻僅 占6%。 70年代開運河、80年代做貿易、90年代推觀光,
到千禧年後,這裡已經是中東地區的轉運中心, 觀光購物城、科技網路城。
這套杜拜學,全球都埋單!
就連鄰近杜拜、石油蘊量還有100 年的世界首富之 城阿布達比,也起而效法,投下巨資,發展金融、觀光、科技、房地產業。
有錢潮,就有人潮。
杜拜,已 經吸引超過180 國的人前來淘金。 地理位置: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七個酋長邦中的一個城市
,位於波斯灣入口: 
氣候: 熱帶沙漠氣候 人口: 約140萬人,85%來自外國。
该贴来自群组:新显学-前进杜拜(迪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