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读书评论] [推荐]2007商业畅销书回顾之一

[复制链接] 1
回复
109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8-1-4 16:12: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7年商业畅销书榜单的一个可喜之处是,破天荒地由一位中国作者拔得头筹。尽管在最佳畅销书《货币战争》的封面上,作者宋鸿兵名字背后出现了“编著”这个字眼,而且《货币战争》本身也被一些读者讥为“拾人牙慧之作”,但是这样评论难掩《货币战争》于2007年6月出版后,在半年时间内加印11次,销量超过50万册,从而成为遥遥领先的年度第一商业畅销书的绝佳销售业绩。

   畅销书自有其畅销的逻辑和理由。《货币战争》及其他一些上榜书籍的畅销,分别从某个侧面映射出2007这一中国金融开放元年,当中国已经深入“全球化围城”时,我们的社会公众普遍的不安心态。所以,如果要给2007年的畅销书拎出一个主题的话,或许是“全球化及其不安”。

  而对于每一位读者来说,畅销书也往往以一些问题和观念冲击着他们的大脑,促使他们做出自己的思考,有时也会付诸行动。

  1、金融阴谋论

  “谁是真正的世界首富?谁在‘妖魔化’黄金?为什么你不知道美联储是私有的中央银行?为什么华尔街风险资本会选中希特勒作为‘投资对象’?为什么美国总统遇刺的比例高于美军诺曼底登陆一线部队的伤亡率?”这些悬疑出现在《货币战争》的封面和勒口上,让你忍不住赶紧一睹为快。

  《货币战争》的“情节”也是精彩纷呈。作者以金钱为主线,串起过去200余年的世界经济、政治、社会和战争史,将许多赫赫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以及深刻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与金融寡头之间的联系一一“揭示”出来。“没有美联储,就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国际银行家为了大发一笔横财而刻意诱导和怂恿的结果”:“中东石油危机不是欧佩克而是国际银行家的决定”……这一系列“国际金融骗局”和“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着实让人大开眼界。

  但是很快这些耸人听闻的观点就受到学者和专业人士的批驳,甚至被斥之为“常识以下的产物”。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教授陈志武指出,作者对现代金融的本质和功能的理解实际上都非常欠缺。高盛集团董事总经理胡祖六认为,此书对许多经济历史事件或人物的描述谬误甚多,给读者提供了错误的信息。还有人指出,即使是作为本书主旨的阴谋论也是抄来的,不过是拾已经在欧美流传数百年的“犹太人控制世界”之类的阴谋论牙慧罢了。

  “拾人牙慧”的因素的确有之,其实《货币战争》也标明了是作者“编著”之书。但是为何类似的书籍在西方出版后未引起主流社会的太多注意,而《货币战争》却能够在中国迅速引起广泛关注,甚至据说作者宋鸿兵还受到“不止部级”的领导的召见呢?

  《货币战争》及其阐述的金融阴谋论广泛流行背后的社会心理值得我们思考。

  2007年是中国金融开放元年,同时也是亚洲金融危机10周年,这是《货币战争》畅销的大背景。加入WTO以后,中国在承诺金融开放前的5年保护期内,完成了股权分置改革和汇率改革,实现了国有商业银行的重组和上市,而且这些银行的股票普遍受到追捧,其市值高居全世界商业银行的前几位。但是正如弗雷德里克?米什金教授在他的《下一轮伟大的全球化》一书中指出的,相对于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的经济全球化来说,目前正在风起云涌的金融全球化可能是一个更加危险的游戏。特别是对于中国来说,在真正进入开放竞争的环境以后,我们的银行是不是做好了迎接来自国际一流银行的正面冲击?

  另外,最近一段时间中国经济的状况让不少人联想到上世纪8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形成的过程,中国也会步日本后尘走向泡沫崩溃和经济持续衰退吗?查尔斯?金德尔伯格《疯狂、惊恐和崩溃——金融危机史》中指出,危机是一个挥之不去的幽灵,却又总是在最辉煌、最光鲜的时刻显现。对于中国来说,如果金融危机在某个阳光明媚的早上突然来临,其疯狂、惊恐和崩溃的状况又将如何?

  对于这样一些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各界并没有一致认同的观点。面向未来的不确定性,许多人对金融开放的前景疑虑重重,这种氛围为金融阴谋论的流行提供了肥沃土壤。

  对于未知事物的疑虑甚至恐惧是人之常情,这种心理倾向往往使人们过分夸大未知事物中的负面危险因素,进而采取防范戒备措施。据说,古代游牧民族对铁匠这个职业总是视之为巫术:人怎么能够从石头中弄出金属来呢?欧洲中世纪的基督徒对犹太钱商的态度如出一辙:仅仅通过一些票据纸头的交换,不流血不流汗,这些不信基督的异教徒居然获得如此多的财富,享受如此奢华的生活,背后肯定有阴谋!类似的,金融阴谋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算的上是初涉国际金融江湖的国人对于国际金融秩序的一种认知过程中的过激反应。

  有一个故事大概是这样讲的:有个人在路灯下仔细翻找着,旁边的人问他找什么,说是找丢了的钥匙。又问他是否记得确实是在这里丢的,他又回答说不一定。旁边的人觉得奇怪,问他为什么不到别的地方也找一找,他说,我只能在路灯下找,别的地方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

  ——我们只能在思想能够得着的范围内去思考。尽管批评者指责《货币战争》中的一些观点有违现代金融常识,但是我愿意相信这些观点都是基于作者在自己掌握的学识和资料基础上做的认真的思考。随着知识的积累,会出现新的思考。真正的麻烦在于只有知识而没有思考,那样丢失的钥匙可就永远也不会找到了。

原作者:岳占仁 发帖人: 幻影2000 来源:经理世界网

沙发
发表于 2008-1-4 18:19:23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货币战争之所以畅销,可能也源于我们国人固有的一个缺点,总是喜欢将某一个结果或事件推脱给某一原因,其实很多事情并没有原因,不是总有那个应该负责的人的,如果各位看过《第五项修炼》就会发现里面的啤酒游戏和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很像,那是一个系统的问题,一个由于各种因素共同作用所造成的结果,原因可能是系统的,也可能是某一事件经过长时延后的结果,不过我觉得货币战争还是给我们许多思路,不管这些思路对不对,总是帮助我们扩大了思考的范围吧。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