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举行的CCTV年度经济人物“网络峰会”上,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在反思中国制造质量问题时,对于很多行业“国内标准低于出口标准”非常不满意。“中国人的胃口耐受力就更强吗?” 曾几何时,人们对出口商品珍爱有加,即使是“出口转内销”的,那也好像是一种炫耀。而人们对出口商品的喜爱也不是没有理由的:出口商品的质量的确好于同类型的在国内销售的商品,这一现象背后,是一些行业的“国内标准”明显低于“出口标准”。 我们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标准”问题,其背后还有更为严重的后果。我们结合克劳士比中国学院院长杨钢老师在阿里巴巴接受采访中总结出几点,解读一下“标准”不同后遗症有多大…… 我们先这样想想,一个工厂主要是外销的,也有内销的,但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了质量问题,生产出一些次品,这个时候,领导说,次品内销吧。于是,员工会形成这样的一种思维,反正出现次品可以内销,于是次品越来越多,满足外销的产品越来越少。大家都会发现,企业产品质量在倒退,久而久之,企业的生存将成为问题。 我们再想想,为什么国人有崇洋媚外的思想,我们不能简单归结于是国民性的问题。要知道,中国刚改革开放之后有很多的假酒、假鞋、假衣服、假烟等等,一下子使得我们自己同胞对所谓国产的产品基本上投不信任票,于是洋货在我们国家大行其道。确实不是国人不爱国,而是没有找到让国人信任你的理由,这样变成了所谓出口和内销的,使得国人越来越变得比别人低半个头。这个后果比一个企业的产品出现划破更严重,它是国人对自己信心的大滑坡,这个不改观,中国制造的春天就不会到来。(详细文章参看http://www.zdchina.com.cn/coffee/coffee.html)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3 16:55:41编辑过] |